22 第十章 祖孙(1 / 1)
宣室,宏孺正服侍刘盈午休。
有谒者快步进入殿内,附在刘盈耳边轻声道:“陛下,椒房殿婢女彩乐求见。”
刘盈微微一怔,道:“让她进来。宏孺,你先回去吧。”
宏孺一嘟嘴,“哼”了一声,扭身而去。
刘盈一笑,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躺好,微闭双目,掩饰着内心的感受,那说不清是激动还是紧张的感受,在他生命中很少出现过的感受。
彩乐进来了,踏着稳稳的脚步,来至刘盈跟前,缓缓叩拜:“妾叩见陛下。”
刘盈没反应。
停了一会儿,彩乐又道:“妾叩见陛下。”
刘盈微睁开眼,侧着身子,一手支头,道:“既然你来到了这个地方,就应该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吗? ”
随着“对吗”两个字,刘盈忽地睁大了双眼,直盯着彩乐。
彩乐一惊,略稳了稳神,再次叩头道:“妾都已想清楚。”
刘盈长呼了一口气,心里好好地感受了一下这句话后,道:“起来吧,来朕身边坐下。”
彩乐又是一怔,愣了片刻,见刘盈不再言语,只得起身来到床前,轻轻坐下。
刘盈起身,把彩乐揽入怀中,彩乐没有抗拒。来了,她就已决定,不管刘盈想怎样,她都不会抗拒,不然,她也不会来了。虽然,刘盈此时的表现和皇后对她说的不是太一致。
刘盈抱着她一动不动,接着,她听到刘盈在她耳边轻叹:“朕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说过这句话,刘盈不再言语,彩乐冰封的心瞬间瓦解。原本的情绪,不管是淡漠、坚强、委屈、难过,都烟消云散。此时此刻,她告诉自己,冥冥中已注定,与一俗的相识,是为了与这个男子的相遇。这个男子,强硬地挤走了一俗,她却不怪他。现在,她在他的强迫下,如此迅速地,自觉自愿地,将一俗从心中拿开。
强迫与自愿同时存在,且速度如此之快,有点荒谬!那么,不是强迫,是自愿!她探向内心深处,触到了这个答案,有点惊慌。难道,这个男人早已植入她心中?
刘盈就这样抱着彩乐,彩乐觉得犹如在另一世般,静静地让他抱着,不知过了多久,刘盈放开她,道:“朕有点累了,想休息会儿。”
刘盈躺下,闭上了双眼,彩乐默默地看着他,那张俊秀的脸上透着乏累,透着期待。她的心不听话地悸动着,想让她的手去摸摸那张脸。终于,她的手战胜了她的心,没去摸那张脸,只轻轻地替他盖好了褥子。
刘盈均匀的呼吸中,时间静静流淌,彩乐安静地靠在床尾,也进入了睡梦。
张嫣知彩乐来至宣室,命阿风来看看。
阿风进入殿内,被告知皇上在休息,她轻手轻脚来到内室前,透过纱帘,室内的一幕让她心内一软,转身离去,平时风风火火的脚步变得分外轻缓。
阿风回到椒房殿,轻声细语地将刚才所见告知张嫣。
张嫣静默了好久后,轻叹一声,道:“但愿阿乐能如我所愿,成为阿舅苦楚人生中的一滴甘露。”
酣甜睡梦中,刘盈感觉口干,他微微睁开双眼,轻声道:“朕要喝水。”又合上了双眼。
片刻,一声轻柔的呼唤:“陛下,水来了。”
刘盈再次睁开眼,坐起身,看向给他递水的人。彩乐手捧耳杯,站在眼前,定睛看着他。
刘盈一垂眼,居然有点不敢看彩乐,连杯子也忘了接。
“陛下,水。”彩乐再一次唤道。
刘盈忙着“噢”了一声,接过杯子,捧杯就喝,喝得太急,还没喝一口,就被呛住,咳了起来。
彩乐忙接过杯子放在案上,又走过来边替他拍打着背,急急地说道:“怎么了,再渴也得慢点儿喝,没事吧?”
好大一会儿,刘盈才止住了咳,外边几名婢女听咳声,慌忙进来,刘盈挥手让她们出去,望向还在为自己抚背的彩乐,那满脸的焦急让他心里暖暖的。
彩乐发觉刘盈在看她,停住了手,退向一边。
刘盈也不阻止他,站起身子,走向案边端起杯子,再次喝了口水,道:“彩乐,有几句话,朕憋在心里不舒服,觉得还是说出来比较好。”
彩乐道:“陛下有什么话就说。”
刘盈嘴角掠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微笑,道:“彩乐,朕是皇上,也是一个男人,当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时,朕喜欢的女人,即便朕会放过她,也会有人为朕留在身边。朕希望你不要怪朕。”彩乐没有反应。
刘盈转过身子,背向她,道:“即便你怪朕也无妨,因为朕真的很喜欢你,朕希望你在身边。母亲从未做过一件令我接受的事,但她这次的所作所为,我心底深处是期盼的。”
最后一句话,刘盈已不再称朕。
彩乐听刘盈说完,略微想了想,道:“陛下,我不怪你。我信命,命当如此。我也相信,一俗没有我,会过得很好,甚至比和我在一起还好。”
彩乐说完,见刘盈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忙加了一句,道:“我说的是真的。”
刘盈笑了,道:“我知道你说的是真的。我很高兴你能这么说。”
刘盈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个老年妇人的声音朗朗道:“还没在一起一天,就‘你你我我’了,陛下不称‘朕’也就算了,彩乐怎么在陛下跟前也称‘我’,外人听见了,该以为我们皇家多没规矩呢!”
二人忙回头,居然是太后。
刘盈没反应,彩乐忙伏身叩拜,道:“妾一时忘了,请太后治罪。”
刘盈道:“一个称呼,有什么罪不罪的,朕就要你以后在朕面前自称‘我’。”
太后缓声道:“皇上既如此说,我还有什么可说的,起来吧。”
受直觉驱使,彩乐起身径直走到刘盈身边,垂首而立,用眼角余光向太后那儿瞄了一眼,才发现太后身后,张嫣笑盈盈地看着他们。
太后并不坐下,也不理会刘盈的态度,向张嫣道:“看来他们确实如你所说,挺好的。你的目的达到了,我们可以回去了。”
张嫣莞尔一笑,道:“太后,嫣儿怎敢骗你!不过我们刚来你就说走,嫣儿还想再待会儿。”张嫣嘟着小嘴,一脸娇憨。
太后笑道:“好,依你,再待会儿,不过可别等人家烦了撵我们啊!”
张嫣过去拉住太后的手,继续撒娇道:“不会的,我想让太后看样东西,看过我们就走。阿乐,你过来。”
张嫣向彩乐招手,彩乐来到张嫣跟前,张嫣伸手向她颈项摸去。
彩乐一惊,本能地向后闪,道:“皇后,你做什么?”
张嫣未回答,太后已一声轻哼,彩乐忙收起满脸的失色,再次乖乖来到张嫣跟前。
张嫣笑道:“阿乐,别怕。我只是想再次向太后证明一下,我说的确属实情。”说着,手又伸向彩乐颈项。
彩乐隐约明白张嫣想做什么,内心掠过一丝莫名的惊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刘盈,正碰上刘盈专注的目光,忙扭过了头。
张嫣已从彩乐颈项中摸到了那块玉佩,看了看低着头的彩乐,不觉一笑,把握玉佩的手展开给太后看,道:“太后,这块玉佩你还记得吧,阿舅送给阿乐的。”
太后微微摇头道:“你既知道玉佩在她项上挂着,怎敢说不是你命令她带着,特意做给我看的?”
张嫣收起笑容,道:“太后,嫣儿不是那样的人,阿乐带不带这块玉佩,也由不得嫣儿命令。”太后“嗯”了一声,看了看儿子。
刘盈脸上神情复杂,有欣喜、有激动,都近乎悲伤了。
见儿子用情至此,太后心内暗叹口气,向张嫣道:“我信你,我若不信你,还能信谁呢?不过,我今日要当着他两个的面,把话说清楚,林一俗虽无了踪影,我若想找他,只怕谁也藏不住。只是嫣儿说,你二人心中已互相有情,林一俗可以搁置一旁,又拉我来这儿亲眼看一看,我才决定放他一马。但你二人须明白,放过林一俗,我看的是嫣儿的面子,你二人欠她一个人情。若他日,我发现今日之事是你们合伙骗我,我依旧会翻旧账,找回林一俗。到那时,他的一条小命能否保住,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太后说完,依次看向刘盈、彩乐。
刘盈原本复杂的神情已转为冰冻,彩乐身形有些颤动,发现太后在看自己,竟渐渐稳了下来,仍是低首垂眉,开口道:“妾谨记太后今日所说,不令太后失望。妾希望太后也能不忘今日之言,放过一俗。”声音清晰坚定。
太后不由认真看了她两眼:看来这女娃确有不同之处,无怪盈儿对她如此上心。心中想着,口中道:“我自会记住,不劳你提醒。且不说区区一个林一俗,不值得我如此大费周章,单是我在嫣儿跟前保证过,我就一定不会食言。”
彩乐听太后如此说,立即伏身叩拜:“妾谢过太后、皇后。”
张嫣笑道:“你倒是谢得挺快,快起来吧。太后,你在这儿坐得也乏了,嫣儿陪你回去吧。”
太后瞪了瞪张嫣道:“我老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让来就来,你让走就走。”
张嫣笑道:“嫣儿哪儿敢呢?”
太后一声长叹,道:“傻孩子,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来呢。”
张嫣笑道:“太后,嫣儿知道了太后都是为了嫣儿。好了,我们走吧。”
太后起身,看着刘盈、彩乐,正色道:“我再说一遍,嫣儿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彩乐忙称“诺”。
刘盈只看向张嫣,眼中满是感激,张嫣的心猛地一缩,忙稳住自己,向刘盈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扶着太后走出殿去。
未央宫的青石路上,两个女人,一老一少,并肩缓步而去,走得是那么和谐。然而,谁能想象,前者面对与她共同分享一个男人的女人,能对其惨绝人寰,让其成为人彘;后者面对与她共同分享一个男人的女人,能对其倾尽所能,让其代替自己。这两个女人,一个残暴至极,却有能当权一个国家;一个纯美至极,却终身未能成为女人。孰悲,孰幸?又是什么让如此的残暴与那样的纯美和谐相处?历史在问,世人在问,答案是什么?
而今,这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女人,一起把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给了同一个女人,给的时候,前者是强迫,后者是乞求,虽然方式不一样,想得到的结果却一样。那个男人,是她的儿子,是她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