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化侣(1 / 1)
随着天门阵被破,宋军便势如破竹地攻下辽兵,灭了萧后的势力。然而宋军并没有班师回朝。戌时已过,杨军大营中,杨宗保同穆桂英仍在焦急地等待着。
一个宋兵进入营帐,跪报:“禀少帅,属下已竭力搜寻,仍未找到火帅遗体。”
穆桂英一拳扣在桌上,眉头深皱,眼中含泪。“已经第十次了,还是找不到。就算排风遭遇不测,我也要找回她的人!”
杨宗保在一旁深思,说道:“桂英,说不定排风性命尚存?”
“即使排风活着,也只怕凶多吉少了。”穆桂英说罢,突然听得动静,转身一看,低声喊了一声:“太君。”
佘太君在杨延昭搀扶下一边进帐,一边说:“宗保说得有道理,排风丫头是死是活还未知。”
穆桂英凝神一想:“说来此次天门阵破得真是诡异。”
太君问:“此话怎讲?”
“疑点有三:一是我还未将降龙木投遍十二阵门,就已经破了阵;二是那耶律皓南仿佛一直想靠近‘死’门,此举费解;三是。。。”
“什么?”众人追问。
“耶律皓南被灭之前,排风似有追随之意。”
大家听到,想起当时情景,低头不语。过了半晌,佘太君说:“罢了。只要一日未找到排风,我们大家就当她还在这世上。断不可放弃。”
翌日清晨,嵩山山脚下的一个茅舍里,耶律皓南静静伫立窗前,眼带笑意地看着窗外新吐蕊的桂花,和煦的阳光洒进房间,鸟鸣声格外悦耳。此时此刻,身心的如释重负,真正让他体会到了何谓重生。
昨日天门阵被破后,他在河边苏醒过来,发觉自己尚在人间,想到生无可恋,不禁悲从中来。然而让他转悲为喜的,是他发现了身边还尚有呼吸的排风。原来穆桂英自从与杨宗保结为连理后,便成为天门阵、耶律皓南以及同自己息息相关之物的克星。当时排风见他受伤,一定是由情生怜,跟他通了心意。穆在‘生’门,而他和排风在‘死’门,两克变生,才让他与排风劫后重生。
想到即将与排风长相厮守,隐居世外,皓南心中激动兴奋,想象着排风醒来后得知此事会有多高兴。
这时,听到身后的动静,皓南赶忙转身,看到床榻上的排风慢慢支撑着坐起来。皓南连忙坐到床边,将她托扶着,轻轻喊道:“排风。”
只见眼前的人迷茫地看着自己,口中迟疑地蹦出几个字:
“你-是-谁?”
只觉耳边轰鸣,皓南头脑一片空白,愣了半晌,嘴角泛起一丝惆怅的微笑。
“我是你的夫君。”说着他将排风轻揽入怀,柔声道。“一个今生不会再离开你的人。”说罢,淌下两行清泪。
五年后
佘太君在杨府香堂中拜过祖先,在柴郡主的搀扶下一边叹气,一边走到厅中。
“太君一定是又在想排风了。”穆桂英从旁说道。
柴郡主叹道:“虽然一连几年都没有音信,太君却始终相信排风仍在人间。可是我劝过她多次了,说这丫头如果活着,怎么可能不回杨府呢。”
正说着,家丁来报,说张少帅一家就要过来了。
“我们同杨伯父如此捻熟,我看下次,就免了通报了吧。”张廷晔一边爽声说着,一边迈进府门,身后跟着抱着小孩儿的张夫人。
杨府众人欣喜地迎上来,同张廷晔一家一番寒暄之后,坐定聊天。张廷晔见太君不时流露忧戚之色,便问:
“世侄见太君脸色欠佳,不知太君身体可好?”
大家便又说起太君思念排风之事。张廷晔听罢,沉思了一阵,说:“世侄知道城郊有一位高人,善卜,技艺同少夫人不相上下,且此人善医,不如——”
“这种事情,哪能轻易卜卦呢。若能做,少夫人恐怕早就试过了。”张夫人打断了相公的说话,张廷晔看了一眼夫人,见她对自己使了个眼色。
“说得也是。。。”张廷晔含糊地应和到。
又聊了三盏茶的功夫,张家起身告辞,走出门去,张廷晔脚步渐慢,停在原地,见夫人走远,突然回过身来低声同桂英说:“有空同太君去卜一挂,就在城郊嵩山下,刘姓人家。”
听得夫人喊自己,便朝着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笑着说:“去看看吧!”
次日,佘太君在桂英同宗保的陪同下,去嵩山造访张廷晔口中的那位高人。快到山脚时,三人见到一个约垂鬓年纪的女孩在树丛边玩耍,相貌酷似刚入府时的排风。
“排风。。。”太君喃喃道。
桂英上前笑吟吟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女孩见桂英面容慈善,随即说:“念风,刘念风。”
宗保忙问:“你娘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我爹从来没说过。”
太君走上前来,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我们是来找你爹看病的,你可不可以给我们带个路。”
念风应允,一蹦一跳地朝前跑去,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间茅舍,茅舍前的空地上围了一群觅食的鸽子。
小女孩推开门,三人紧张地看进去,却不见主人。
“奇怪,刚才他们还在这里的。”小女孩歪着头不解地说。
太君走到屋内,环视四周,目光停留在悬挂墙壁上的一把银色□□上面。
“太君!”宗保和桂英异口同声道。
佘太君摆摆手,示意出门。三人来到门外,佘太君望着碧空的浮云,点头说道:
“青山绿水,有缘相逢。”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