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元笛 > 第一百二十章 永城寻人

第一百二十章 永城寻人(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宛卿 穿越之你就你了 拽拽少爷俏丫头 别跑 你是我的 梦幻公主殿下 加油,小面包 幸福逆藏着悲伤之三部曲 王牌校草与麻辣校花 恶魔爱上堕落天使 假戏真做之契约夫妻

第二天,严世成下朝回家后,立刻把老家人孟凡才找了来。这孟凡才今年七十多岁了,在严家当了五十多年差,现在须发都已花白,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仍像六十岁的人那样健壮,因此他没有被辞退,还在府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此人一向忠心耿耿,做事小心谨慎,深得主人的尊敬和信赖。今天,等孟凡才一到,严世成立刻把事情交代给他,要他尽快去办,末了还写了封信给他带上。这孟凡才也是个急性子,从主人那儿告辞出来,还没到中午就搭上一艘货船奔永城去了。

那永城处于河南的最南端,运河从旁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孟凡才没费多大周折就赶到了那里。到了渡口码头之后,当日已晚,便找了间客店住下。第二天天刚亮,他就一路打听着奔县城来了。等进了城,寻到衙门口,刚好遇上里面退堂。他赶紧上前去打听。不成想衙役们说,知县并不姓杜,而是姓陈。再一打听才明白,原来那杜文林两年前就病逝了,至于家属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听这话,孟凡才一下傻了眼。他还想仔细问问,可衙役们早不耐烦,全甩手走了。无奈他只好返回渡口。

回到店房后,他不免越想越烦,心说:老爷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办,就是看我多少老成一点,可现在连杜夫人和少爷的面儿都没见着,我怎么回去交差呀?不行,我说啥都要打听清楚了再回去!想到这儿,他就奔掌柜的房间来了。

这掌柜姓孙,有四十几岁年纪,长了个大高个儿,膀大腰圆的;他生了张圆脸,脸上满是坑坑点点的麻子;不过眼睛挺大,无论看到谁都乐呵呵的,不笑不说话。孙掌柜看到孟凡才进屋,马上点头哈腰地让座儿寒暄,人非常随和。孟凡才一边和他聊天,一边有意无意地扫听前任知县杜文林的事。那孙掌柜叹了口气道:“世上都说好人有好报,想那杜老爷,多清廉的官儿,偏偏就这么丧气,刚五十多点儿就死了,像他这样儿的人,不该多活几年,让百姓们也跟着沾点光享点福?可老天就这么不开眼……”说到这儿,唏嘘不已。

孟凡才道:“听说他以前历任高官要职,咋老了老了的、贬到永城这么个小地方来了?”听这话,孙掌柜一脸的愤怒,道:“杜老爷这人绝对是好人,这样的官儿要多点多好……我听说他头调来前,是在泉州当知府,有一年那里地面儿上闹灾荒,百姓们没吃的都急红了眼,就抢了几家大户的屯粮,这么一来,那些有钱的谁干哪?就一起到州里去告,可是那杜老爷不仅未向着那帮人,还没收了他们的余粮,打击了他们投机抬价的恶行,这样儿他就和那些人结了仇怨,后来那帮有钱的老鼓捣着去京城告状,朝廷没办法才把他调这儿来了……”孟凡才问:“杜老爷死了以后,他的家属现在咋样啦?你听说过吗?”

见问这,孙掌柜一脸的无奈,不住地叹气道:“要说那杜老爷,也真够可以的!你说你清官,也不能这么清啊!干了半辈子、一辈子的,就一点儿积蓄也没有?唉,别说了,他还就真的啥也不趁!也有人说他在泉州都捐给老百姓了,也有的说他输了官司,给大户们赔粮钱花光了,说啥的都有,反正听说他死的时候,出完殡就啥都没了,害得老夫人到现在还靠卖绣品过活……”说到这儿,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听到这信息,孟凡才如获至宝,赶紧追问老夫人住哪儿了。可是孙掌柜不住地摇头,说他也不清楚。于是他当即离开店房,又奔永城县城来了。

永城的历史很悠久,因屡遭水淹而不破得名,取永远为城之意。它的城区面积并不大,就那么五六条街道,两旁的商铺生意也不好,只有县衙附近热闹些。隔一条街,有间药铺和一家米面铺买卖倒还红火,人来人往不断。他和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只有集日才有卖绣品的来,至于杜夫人和少爷的住处,人们全都摇头,一问三不知。无奈他只好又返回店里。

集日这天,他一早便进城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像这样的小县城只有集日才热闹,平时是没人无事老往城里跑的。天光大亮以后,果然四乡八邻的农夫们挑着农产品、牵着牛羊牲畜来这里交易,摊贩们也摆起了货品,街市上人来人往的非常嘈杂。孟凡才无暇看热闹,只一心搜寻着卖绣品的人,但把摆摊卖货的都瞧遍了,也没找见。就在他发愁之际,忽见从街对面过来个中年妇女,把蓝布包袱打开,掏出些绣成的门帘枕套等摆在了路边,还不时地东张西望,盼人来买。孟凡才忙走了过去。那妇女看见他,以为是买主,非常高兴。但是,当弄明白是来问事的,便不再理他,还怒气冲天地嚷他站到一边去,别挡着她做生意。

孟凡才无心和她计较,便站到街对过儿去了,远远地望着这边。邻近中午时,又来了两个卖绣品的中年妇女,和先前那个可能认识,只见她们把货摆到一起,一边看摊子,一边唧唧喳喳地聊天,说笑声离着老远就听得到。于是,孟凡才又过去和她们搭话。不成想,这三个非常的刁泼,没容他开口便撵他离开。无奈他只好又站到街对面去。这回,一直等到快散集,也没见其他卖绣品的来。

他失望透了,可又不甘心这么回店,便到旁边的小摊儿上买了碗粥,一边吃一边和老板聊起天来。他自然是三句话不离主题,从旁打听杜夫人和公子的事。这老板道:“你说这个,我们村儿前年倒是去了个租客,就娘儿三个,一个五十开外的老母,带着一双儿女,那小伙子好像是个读书的,文质彬彬的,全靠着那母女俩卖个绣品啥的度日,人们都叫那老妇刘妈妈,人挺好的,针线也一流儿,大家都爱买她们绣的东西,她们从不到集上来卖!”他一指街对过儿那三个妇女,“不像她们绣那玩艺儿那么粗笨,人家绣的花儿呀草儿呀的就跟真的似的,大户人家都抢着要呢,那活儿一年到头都干不完……”

听到这儿,孟凡才的心都快跳出来了,问:“她家是不是姓杜?她是不是杜夫人?”老板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道:“这个没问过,反正都叫她刘妈妈……也许……背不住是,谁知道呢?”“那您是哪个村儿的?”“离这儿十五里,城北侯庄儿的!”“那能不能麻烦您,带我去见见他们?”“行啊,不过,得等我下了集,收了摊才行……”“那当然,那当然,我……我帮着您看摊儿!”“那倒不必,下了集我领你过去就是了,这又不费啥事!”老板没再说别的,又热情地招呼起别的客人。直到日中以后,他们才收了摊儿,用个独轮车推着往城北走。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