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局(上)(1 / 1)
结局(上)
“期届大婚移殿早,礼尊正嫡过宫谦。”——清赵翼《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
光武二年四月初二十五日晚,第二天即将大婚的陆语冰不可避免的失眠了。
这到不是因为陆语冰真的有多大的心理压力,而是因为有人就站在她的屋子外面,跪地很久,只为见她一面。
而对此,陆语冰能怎么做呢?她发现好像除了冷笑和自嘲之外,她再也做不得其他的表情。
她想对跪在外面的那人说,君今日这幅一往情深的样子又是在做给谁看的呢?任谁看了你当日向当朝天子的“公正”举荐,都不会再想看到你现在的这幅样子。因为很恶心,真的很恶心,实在是太恶心了!如果你只是愧疚,那么还真对不住了,走好吧您那,本小姐缺很多东西,独独不缺的就是您的这份愧疚~
她也想对坐在灯下的自己说,你这份魂不守舍的样子又是在做给谁看呢?娘亲曾经说过,身为一个本就弱势的女子,你可以付出很多,却决不能看轻自己,让自己看上去显得那么下贱。如果你只是想报复,那么,你这到底是在报复谁呢?
“小姐……”实在看不下的丫鬟李子终于出声了。
陆语冰抬头,冷冰冰的开口;“如果你也是像杏子一样劝我去看看他的,那就免开尊口吧。”杏子已经因为多嘴被她狠心的撵出了门去。
“我是说,夜已经深了,明日小姐一定会十分忙碌,何不早睡?”李子不慌不忙的将她的话说完。
陆语冰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桃子橘子偏活泼一些,李子和杏子偏沉稳一些,而要说在关键时刻能够靠得住也就是有李子一人而已,她是唯一一个有理智并且是站在陆语冰这一边的人。
如果今天轮到橘子和桃子守夜,陆语冰都可以猜到她两现在肯定比自己还激动,一个肯定是要为自己出头出去打跑那“狼心狗肺的东西”,另一个肯定会吐沫星子四溅的据理力争说“公子许是也有自己的难处,小姐可不能这样”。
于是,陆语冰问了一句:“李子,那你说,我该去看看他吗?”
李子颔首:“李子但凭小姐吩咐。小姐说想见那人,那么李子就赞成小姐去见,做一个最后的告别;如果小姐说不想见那人,李子就觉得冻那人在外面跪一夜也无甚大不了的。”
陆语冰笑了,她从始至终要的不过就是这种不分原因和理由的无条件支持而已。
于是,陆语冰对李子说:“李子,去张罗洗漱吧,小姐我要睡了。”
李子巧笑开来,略微一福身子:“李子知道了,我的好小姐。”
洗漱完毕,吹灯拔蜡,陆语冰心平气和的躺在了床上,被李子亲自服侍着盖好被褥之后,她就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准备睡一个美觉。
只是,晚间还是起夜了一次,她隔着纱帘问:“李子,你还在吗?”
李子声音柔和但很显然并没有打瞌睡睡去,她回答说:“我在的,我的好小姐。”
然后陆语冰又问:“他还在外面吗?”
李子回答:“还在的。”
然后,陆语冰复又重新睡下,一夜无眠。
光武二年四月初二十六日,当朝天子沈无云先派遣官员告祭于天地、太庙、奉先殿,然后到太后的寝宫颐养殿向皇太后行礼,告知将要迎娶新娘。在他向太后行过礼后,就亲自到金銮殿前阅视金册金宝,命使节陆吟风持金节奉迎皇后陆语冰。
金銮殿前设丹陛大乐于门内东西檐下,陈列步辇于金銮门外,皇后凤舆于金銮门阶下,皇后仪驾于金銮门阶下直至正门外。
而在正门处,则陈列五辂,在五辂之南站立驯象。
场面自是不是一般的隆重,毕竟有沈无云这个皇帝亲临,而众所周知的,沈无云这个皇帝颇有些喜欢张扬的性格,如果陆语冰的爹陆相在世,定是要谏天子一本“铺张浪费、好大喜功”的折子。
但是,奈何这全天下唯一敢这么说、愿意这么说的唯有那么一个已经去世的陆相而已。
陆吟风接受金节后,沈无云回到内廷的寝宫等候陆语冰的到来。
然后,目送天子离开后,陆吟风率领副使及仪仗队伍出金銮门。所谓的仪仗队伍就是,陆吟风和副使以及协从官员骑着的高头大马,他们的身后又有盛放着金册、金宝的龙亭,再然后就是迎接皇后的凤舆,在十六个眉清目秀、年轻力壮的青年人的抬护下,还有就是列在龙亭和凤舆之后的一排排整齐的仆从以及护卫队,他们一同出正门、大曌门,前往陆府。
与此同时的陆府,早在提前就已经入住了陆府的内务府嬷嬷的安排下,在一大清早起就忙碌了起来。
排在首位的自然就是陆语冰的梳洗打扮,凤冠霞帔,足足有几十斤的各色宝石首饰就满满当当的挂在了陆语冰的身上,那让她曾经一度以为自己这不是要出嫁,而是要当一个首饰铺的架子。
然后,就是最有资格的嬷嬷(有品级的那种)开始象征性的宣读那些陆语冰早就以及烂熟于心的各种宫中的规矩,以及她需要知道的常识。
最后,就是等待陆吟风的迎亲队伍了,而等队伍真的到了,天都已经黑透了。
陆吟风的迎亲队伍由陆家好不容易从族谱找来的一位老的都快走不动路的长辈,亲自将陆吟风所代表着的迎亲队伍跪着恭迎进陆府。说真的,那对于一位八旬的老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一场酷刑折磨。但是那位老人家愣是精神抖擞的抗了下来,连在一边备用的御医都暗暗称奇。
等迎进府内,就开始由陆吟风先向那位代表了陆语冰父亲的老人家宣读迎娶皇后的制文,而在老人的身边还象征意义的摆放着陆相身前那副恍若羽化登仙的画像。
然后,陆吟风把金册金宝放在册案宝案上。而宫里早就派来的引礼女官就负责引导着陆语冰到拜位前,由另一位侍仪女官向陆语冰宣读册文和宝文上的内容,陆语冰穿着那身足够压垮她的衣服就这样恭顺的站在一边忍受酷刑。
直至女官读完,陆语冰才解脱一般的迅速接过了金册金宝。
最后,陆语冰行三跪三拜礼。礼毕,也就预示着册立大礼即告完成了,陆语冰在心里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她被她的四个丫鬟引着坐到了椅子上暂时休息一会儿,而陆吟风也趁这个时候向她看来,却被陆语冰毫不犹豫的无视了。
等掌管天文立法的太史监的太史报告子时(即二十七日凌晨)吉时一到,銮仪卫校尉把就凤舆抬进了内堂正中。
陆语冰身着龙凤同合袍,头梳双髻,戴富贵绒花,由着各个给请来的诰命夫人们用藏香熏将凤舆和陆语冰的盖头都熏了够,以便驱除邪气。不过是骗人的而已,陆语冰想,进入皇宫那种地方,又有什么邪气是能够靠熏香就能够驱除的呢?
然后,陆语冰在被众多女眷前呼后拥的手执苹果、金质双喜如意,搭上红盖头一步三晃的上轿了。
看着自己手里寓意平安如意的那个苹果以及那双金如意,陆语冰就觉得幸亏是她这个已经习惯了粗使活计的前名门之后来遭这样的罪,拿这样重的东西,要是随随便便换个那家娇养的小姐,指不定还要拿不动呢,这点东西可一点都不轻。
待陆语冰坐定,她也是很好的大量了一下她的凤舆的,不过,她除了奢华之外只找到了当朝天子亲自提笔写下的“龙”之一字而已。那样狂狷而又霸气浑然天成的字体,也就只有沈无云一人能够写出。
陆语冰记得当年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陆相亲自教字,就曾经评价过,见字如见人,沈无云来日必有所作为,为大丈夫。
至于陆语冰的字,却隽秀了太多,只不过笔力如刀,实乃棉里藏刀。
陆语冰觉得他那个被誉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爹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她哪里当得起棉里藏刀这四个字,陆吟风才是这个中的翘楚,他杀人从来不用刀,也不会见血,却足可制敌。那就是陆吟风最可怕的地方,他永远都是一副温和无害的样子,实则冷酷无情。
不过,陆语冰旋儿又想,也许爹爹说的也是对的。毕竟陆语冰的字就是陆吟风一手教出来的,任谁都说陆语冰与陆吟风的字有八分像。
这棉里藏刀,实在是对陆吟风再适合不过。
在陆语冰想这些的时候,凤舆已经由銮仪卫校尉抬起,提炉侍卫手持凤头提炉引导,太监左右扶舆,大臣侍卫在后乘骑护从,从陆家内堂出正门,正式向皇宫进发。陆吟风这个正使持节这则偕副乘马先行。
诰命夫人中品级最大的那位代替陆语冰的母亲率诸妇人送至凤舆前,陆家的那位老先生则代替陆语冰的父亲率子弟跪送于大门外。
当然了,这些陆语冰都是看不到的,毕竟其实她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她也总在想,如果沈无云选择娶了一位有父有母的皇后,好比那位曹家的千金内定的曹贵妃,就不用找人代替父母这么麻烦了,不是吗?
然后,陆语冰认识到,陆吟风就走在凤舆的前面,那让她不由的一阵恍惚,是否她如果和陆吟风结婚了,他也是如这般这样走在她的前面?
呵,陆语冰最后一次嘲笑了自己的天真幼稚,那人怎么会是要迎娶她呢?他巴不得将她拱手送给另外一个人以示讨好才对。他走在她的前面,不是为了娶她,而是为了代替另外一个男人迎娶她。这就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
由于已经是深夜了,迎亲队伍随行的人人手一个大大的红色宫灯,灯罩上都秀有喜字,是只用来迎亲的一次性用品。而迎亲队伍要途径过的街道上,也是家家大门上高悬了大量的灯笼,灯罩上糊着能够扯下的喜字,毕竟老百姓用完这一次还是会把灯笼用在其他用途的,是要循环使用的生活必需品。
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说法都是陆语冰的娘告诉她,这时常让陆语冰对她娘的自创说法很是佩服。
至于,外面的灯有多亮,这么说吧,即使是陆语冰在坐在严实的凤舆内也是依稀能够看到那些灯笼把漆黑的夜照射的犹如白昼,真是……
……天大的浪费。早知如此,何不选择早上结婚呢?陆语冰想。
但这是礼制,古礼,纵使沈无云想改,也是有心无力。那些以死谏搏名声的老官员可都怀揣奏折手握白绫的兴奋的等待着呢。这些老官员就是这么奇怪,真正该谏的地方不见他们有所作为,反倒是总在一些毫无意义的地方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