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科举(1 / 1)
第二天的科举照常进行,只是文举这边的监官却变了很多。国子监的监官们消失得一干二净,代替的是太仆寺卿、翰林院侍读学士和舍人来代替消失的国子监人做监官。
起初得到消息的时候翰林院是惊讶的但却很积极。但看到科考试题之后翰林院的人是惊讶的,是新奇的。
而进贡院科考的考生们看到科考试题的时候绝大部分懵了。这份科举试卷并不是流传在外的那份试卷,这试卷上的考题是他们从未见过和学过的。一时间大家绞尽脑汁地去答卷。
武举这边的考试就太简单了,开考的简单,只要你识字就行了。第一轮没人被刷下来。后面接着考的激起了军汉子子们的血性,一时间闹哄哄地如同菜市场。
马射、比武、摔跤等都是武举的考试项目之一。九王爷上头看着。下面的考生较劲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太子的表兄、镇北大将军的世子吕牧歌。这匹今年杀出的黑马在武举这边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三场科举考试结束之后,有人一走出贡院就昏倒在地。
比起开始满满的自信,再出来之后,没有一个人脸上是带着笑意的。今年的科举试题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国子监的事情在朝中闹得很大,文臣们忽然感到了一丝危机。但科举此等大事谁都不想跳出来和九王爷打“口水仗”。这么干无异于找死。
考生的试卷收上之后,有一名官员在看到一张试卷之后忽然吓得跌倒在地。
“干什么呢。”萧德才不悦地道。
“大、大人此卷……”
萧德才看下官脸色变得苍白拿着试卷不住地颤抖便上前将试卷收了看,在看到满满一卷的控诉之后萧德才快速将此卷收了于是对下官说道:“此卷不要传出去!”
“是、是!下官什么都没看到。”
萧德才拿着卷子风风火火地去兵部找九王爷。
九王爷在看到萧德才的时候还挺意外的,没想到萧德才会有找自己的一天。
“九王爷。”
“什么风把萧尚书吹来了。”九王爷道。
萧德才脸上一抽随即将试卷交到九王爷手中。九王爷还以为出了什么旷世奇才萧德才忍不住要和自己共享呢,谁知把试卷打开之后九王爷的脸上也跟着变了。
闻人音看九王爷的变色不太对便上前:“发生了何事。”
“有个要告御状的。”九王爷脸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真是有趣、有趣。”
闻人音将试卷拿着看了之后,脸上一肃:“羽王!”
羽王,荆羽。先皇的第四个儿子,是个被封了番地的藩王。
先皇有九子。九王爷荆封是第九子,但这九个儿子之中,长子成了皇帝。二子到八子被先皇调出上京划了封地封了藩王。七个藩王被调出上京之后,只留幼子九王在上京皇宫给当年的太子现在的皇帝带着长大。
羽王的封地在南方,他的封地在南方。也是调得最远的藩王。
“这徐子明的胆子倒是大得很。”九王爷的话让隐在暗处的小六觉得耳熟。
好像在哪里听过?
哪里呢?对了!在少壬那里听过?那不是赶考的秀才么?他惹出什么事来了?还牵扯到亲王?
“这事情老臣就交给九王爷了。科举放榜之前,老臣不想再看到什么事。”对于九王爷整治国子监的事情逼迫自己使用他的试题萧德才对九王爷实在是不放心啊。这九王爷你要是不看着,下一刻他就能给你捅出大事出来。
“萧尚书放心。本王自有打算。”九王爷说道。
“那老臣就不操心了。只是不妨告诉九王爷一声,九王爷还是少往这烟花之地凑,这朝中文臣哪个不唾弃这不检点之人。”
听了萧德才话,九王爷含笑。
国子监和武举之事让朝中敏感的文臣们感到不安。九王爷现在就是悬在文臣脖子上的利剑。聪明酸腐的他们现在明里暗里诋毁九王爷的名声。科举结束之后,这群文臣就该狠狠地参九王爷一本了。
这作风不检点的九王爷!
萧德才把那试卷交给九王爷之后便离开了。今年科举之事实在是让人手忙脚乱。
九王爷对闻人音道:“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竟敢告亲王,就有劳少卿将此人关押起来了。”说完,九王爷继续忙武举事情去了。
闻人音将试卷收了之后便出门。
没多久,闻人音出现在上京一家破旧的小客栈之中,在客栈之中飘着一股血腥味。闻人音抽出手中的剑以轻功快速到后院一剑掷出,那把剑刺穿一要抹掉徐子明脖子之人。
那要杀徐子明之人的血溅到徐子明的脸上。徐子明脸色苍白。
闻人音将自己的剑抽出拨开那死人对徐子明说道:“大理寺少卿闻人音。”
徐子明起身伏身在闻人音面前:“叩见大人!草民要告羽王御状!”
“跟我走吧。”
徐子明起身跟着闻人音离开了。
科举后等着放榜的日子,之前一直在拼着自己的文采学识的秀才书生们现在诡异地沉寂下来。倒是武举那帮人难得来上京一次,愣是在上京吃吃喝喝。
等待放榜的日子是难熬的。
待到桂花的香味飘满整个上京的空气之时,等待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
武举这边不出意外的是镇北大将军的世子吕牧歌得了个武状元。而文举这边得状元的是泯州某个县某个村出身名不经传的年轻书生,当得知自己得了状元之后,年轻书生脸上的表情是不敢置信的。随即疯狂不已。
贡院里出了个举人,探花落了上京一大臣家。
今年的科举实在是太令人意外,意外到让人反应不过来。
随即许多人觉得不公平,今年的试题还涉及到明法、明算、农司等,在他们的修学里这些学科根本就不重视。
但不公平又有什么办法。
文举这边是乌云密布,武举那边倒是和他们相反。殿试之后便是铺天盖地参九王爷的本子。九王爷含笑看着这些文臣们。而国子监的案子由大理寺卿接手查下来了。
斩!
那些参九王爷的大臣们看到皇上脸上的表情莫名恐惧起来。
皇上一直倾爱文臣,这一次怎么下这么狠的手?
谁能懂帝王?
国子监祭酒最后由礼部侍郎暂时接手去了。对此,萧德才十分不满。礼部已经很缺人了,还从自己身边把人挖走。
不满归不满。皇上的旨意就得从。
皇上召见了武状元吕牧歌。用小六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慰问一番,毕竟是镇北大将军的世子、太子的表兄、武状元的身份,他的臣子。
吕牧歌是和太子前去的。
在召见了他们之后。皇上把九王爷召进宫里。九王爷进了宫中之后,皇上深深叹了一口气:“封儿,朕想留给你们一个清清白白的江山啊。”
听到皇上的话,九王爷心中“咯噔”不安地一跳:“皇上多虑了。这么多年来,皇上带给大越祥和安定,大越的子民都念着皇上的好。”
“朕知道朕越老越糊涂。封儿,幸好朕有你。幸好朕有你。”皇上说道。
很多年以前,自己还年轻,那时候还是太子身份的他带着九王爷上从城墙看着上京、看着大越,他说:“封儿,朕让你看看这大好河山,这盛世江山。”
那时候轻狂,年轻俊朗的脸上是如此笃定。
那时候九王爷仰望着自己的大哥充满了崇敬之情。
可白驹过隙,九王爷渐渐长大,皇帝渐渐老去。皇上没有做到他承诺过的话。从宗人府到国子监让皇上看到大越国在他的手中越来越腐烂。如果没有九王爷这把利刃,这大越早就在他手中烂完了吧。皇上不能失去九王爷。所以在朝中文臣联合弹劾九王爷的时候,皇上毫不犹豫地切了文臣一刀。
他太独宠文臣,以为只要文能治国就足够了,结果只能让他们越发地放肆。当文臣们参九王爷的时候,皇上是生气的,这也点醒了他:这么多年来,是他给了文臣们如此放肆的权利!
所以他们敢参九王爷!所以他们敢在自己眼皮子地下收受贿赂和贪污。
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皇上痛心啊。
“皇上,封不会讲皇上和大越弃之不顾。”九王爷再次承诺道。
“朕懂。”
自从国子监常祭酒被斩再加之文臣们摸不透皇上的态度,这段时间一直在嚣张至极的文臣们都收起了尾巴小心翼翼地看着皇上的脸色。
大理寺卿这边,徐子明被闻人音收押之后,没多久徐子明要告御状的案卷卷宗便摆在九王爷的案头上。
九王爷拿着案卷卷宗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随即,九王爷脸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这笑容看得小六胆寒。
这九王爷又要对谁开刀了。
“阿一、小六、老四、小五还有小七,准备好,三日后,我们去随州。”
“是!”
随州,大越国遥远的南方。羽王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