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不归(1 / 1)
想起张可会第一次来学校便是和文峰远一块来的,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内向沉默的女孩爱上阳光蓬勃的学长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不知是怎样的狂热,让这个看上去胆怯羞涩的女孩生出玩弄阴谋的本领和搬弄是非的勇气。
“小蕾,我一想到当初这样莫名其妙的分手,想到自己白白地恨了你这些年,我现在真的没法面对她!那天我质问她,她一句话都没有否认,你知道她最后跟我说什么吗?她只说,说她是不会离开我的。”
虽然久没见过张可会,虽然当初深入的接触少之又少,可是能想象得出这个沉默的女子说这话时的斩钉截铁,她为这一切付出得太多,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文峰远的脸透着酒醉后不正常的红,他在叙述这一切时分明没有看我的眼睛,就好像是在自语,他连“张可会”这个名字都不想提及,只用“她”来替代,可是又分明感觉得到那种情感并不只是单纯的憎恨或是愤怒。
“毕业前我回过一趟老家,那时我妈病了,病得很严重,我爸年纪也大了,家里就我一个孩子,虽然我曾有过和你一起留下来的约定,可是当时的情形,我怎么也狠不下心来扔下爸妈,说我想去那样遥远的城市自己生活。”
“我爸给我联系了一中,是我们那儿最好的一所中学,校长是我爸的同学,面试也非常满意,当下就签了协议。回来以后我去女生寝室找你,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这事,没等到你却遇到了张可会,我先跟她说了这事,她说她替我告诉你这事,我想通过她告诉你等你自己想想也好,就同意了。”
当年张可会是班上的超级独行侠,王纯固然高冷,好歹还跟我形影不离,张可会是真正地独来独往,连出入寝室也悄无声息,如果不是我们主动开口,她可以完全不跟我们说一句话。她不同于王纯的表面冷漠,她是那种毫无存在感的女孩,时间一长我们也习惯了她的若有若无。
因为交流太少,我甚至在文峰远面前没有什么关于张可会的话题可说,可她却能让文峰远相信她能将那些比较私密的话带给我。不过想来,文峰远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在一个寝室里的两个人之间,带个话并不是什么难事,却不曾想,那完全就是张可会趁着我们不在学校,唱了一出自编自演的独角戏。
那段时间王纯肺炎很严重,高烧好几天,我就跟班主任请了假,衣不解带地在医院照顾她,就给了张可会谋划这一切的大好时机。
“我那时还恨你连最后一面也不和我见,连亲口说一声再见也不愿,最后还做得那样绝情,看到你写出那么一句话给我,我就毫不留恋地回了家,那个时候爸妈也确实需要我的照顾。”
“回去大半年,妈妈的病情好转了,可我却越来越感觉到教师不是我理想的职业,三尺讲台虽然神圣,却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说服爸妈辞了职,他们看我确实无心迁留在学校,同意了我的想法,所以我又再次回到这里。”
“刚回来那会儿,我在一家小广告公司打工,除了老板,员工加上我也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走了,我看老板平时待我不薄,不忍心离开,陪着老板撑到最后。实在干不下去,我们老板准备关门,他把我推荐给他的好朋友——蓝宇广告的蒋总,他从来没开口求过蒋总,却为了我重重地托付了朋友一回。所以,后来蒋总也一直对我不错。”
如果不是在困境里的坚守,换不来后来的机遇,上天总是公平的。文峰远确实是那种重情重义的人,回想在学校里他可以为了被欺负的老乡,冲到寝室里和别人打架;可以带头捐了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给班上的特困生,然后天天跟着我混饭吃;还可以为了接一个外地来的同学,深更半夜在火车站一等就是一宿……
我忍不住望向他的脸,当年他对同学和朋友是出了名的仗义,我没法忘记他或忿忿不平或动恻隐之心时的细微表情,好像自己身负着多大的责任和使命似的。只是现在,他已经不再是当时那个随时会激动和冲动的大男孩,眼睛里的热情化作了今日的些许空洞,淡淡的哀怨似乎不易察觉,可是凭着几年前的那些默契,我又分明感觉得到。
“最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几乎都要收拾行李回老家了,结果是张可会来替我垫上房租,又给了我点钱,是那些钱,留住了我。张可会把她那个学期所剩的生活费全给了我,连那天回学校的路费都没给自己留,走了四五个小时才回到学校。后来她跟家里人说生活费弄丢了,虽然是个经不起推敲的借口,家里也没有办法,重新给她寄了钱。”
不论这是个多么不堪的人,我也不能否认她对爱情的付出与痴心。我凝神听文峰远叙述,故事似乎刚刚开始。
“那个时候她经常来看我,我生活很窘迫,说实话,那时候张可会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她经常来看我,帮了我很多……”
文峰远自顾自地说着,没有注意到我,这个时候的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决堤,谁不曾艰辛过,他还有人来看,她也还有人可看,可是我那些黑夜里的无助和绝望又有谁来问津。我不忍心打断文峰远,我的伤心往事除了让彼此的悲伤翻倍外,也只是于事无补。
“也许你不相信,我虽然知道她的意思,却从来没有对她有过任何的表示,只是保持着普通朋友的关系。直到你们毕业,她在一家保险公司找了份工作。”
“她在那家公司附近租了房子,那儿的治安不太好,有天夜里小偷进屋偷东西,她醒了缩在被子里不敢动,小偷就在她身边肆无忌惮地翻东西,等到我接了电话赶过去,她还一直在发抖,吓得话都说不清了。就是那天,我收拾了她的东西,带着她回到我的住处,为了互相照顾,我们住到了一起……”
原来,同居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曲折的故事,看来,他们的经历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她对我的好是你所想不到的,她可以为我随口一句话,凌晨三点起来包饺子;我生病住院,她们领导不准她请假,她拎着包连辞职信都不写就离开了保险公司,然后在我的病床前守了两个星期;这些年我不论多晚回家,她都一定会等着我进家,给我递上拖鞋……”
“可是这些好,在我跟她闹翻的时候,全都成了她的筹码,成了我的负担。我一想起她当年这样处心积虑,这样害得我们分手,恨不得马上将她赶出门去,可是……她没有去处,没有工作……我又能怎么样呢?”
他的头低下去,手捂住了脸,指缝间传来了沉闷的呼吸,这时候我只能看见他的头顶,发间已经有了十来根白发。就像不受意识控制似的,我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抚上他的头发,那颗无助的头颅在我的手心里因无声的呜咽而微微颤抖。
感受到我的手的文峰远抬起头来看向我,这一刻,两个曾经真心相爱过的人,泪眼相对,却是无言。
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心头那挥不去的烦愁,让文峰远紧皱了一下眉头,他吸了口气,咽了下口水,用手指重重地揉了揉太阳穴,我看他这头痛的表情:“我去给你倒杯热水吧。”
水壶恰好空了,我赶紧到厨房烧水,烧好水跑出来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水马上就好了……”可是我话没说完就愣住了,文峰远已经倒在我的小床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响起,眉头在这时终于松开了,手里还攥着我的那本笔记本。
他的眼圈泛着浅浅的青,想来是劳累,又亦或是忧思所至。我试着轻轻唤了声“文峰远”,还动手摇了摇他的身体,可是完全止不住那鼾声一声又一声地响起。他头向里一歪,身子也随着侧了过去,似乎睡得更加安稳了。
我帮他脱了鞋,把他的脚抬上床去,从他手里轻轻抽回那粉红的笔记本,又给他盖好被子。这时候我看见隔着他西装口袋有白光亮起,应该是他的手机调成了静间模式,我毫不费力地从口袋里取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名字是“可会”。时间是凌晨,张可会必然是担心着未归的文峰远,黑色的手机虽然没有发出声音,可是那道萤白的光芒却让我一阵阵发冷。
不一会儿,呼叫结束,屏幕上显示“可会未接来电8”的字样,我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不再看它,看来这个夜晚注定是有人安然入睡、有人彻夜不眠了。
我不知道文峰远这些日子是怎么面对张可会的,今后他又该做出怎么样的选择。从小到大,我在考试中最怕面对的就是选择题,填空、问答或是论述题,不会做大不了空着不做,扣分就是了,可是选择题却不一样,正确答案分明就摆在眼前,轻轻一笔,也许就皆大欢喜,也许就差之毫厘,那种举棋不定的焦灼才是最让人难受。
清早我起来,在桌上趴了一夜的脖子僵得一动就疼,头也晕晕乎乎的,直到我收拾好了要出门上班,文峰远竟然还保持着昨晚的姿势一动不动。
到了要出门的时间,我想了想,抽出张白纸,提笔给他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放在他的枕边: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莫再纠结,徒增伤悲。昔日笔记,我已取回。劝君珍重,他日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