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1 / 1)
宣哲接起电话时,其实有点心在不焉。他半年前从西雅图搬到南加州做肿瘤科的fellow,对洛杉矶的一切还是不太适应。这里一年四季的晴天,没有什么天气变化,雨水也很少。洛杉矶加上周围的卫星城市很大,交通很糟,动不动就堵在路上,让喜欢简洁明快的宣哲很是头疼。
宣哲不习惯这边的拥挤,又不想天天开车,就在医院边上的公寓楼里租了一间公寓。他住在十二楼,景色倒是很好。宣哲喜欢坐在窗前关了灯看不远处洛杉矶downtown的灯海。宣哲很小就离开父母住宿上学,其实一直向往家的温暖。白天喧闹的城市这时会安静下来,夜幕下点点的灯光给人家的感觉,让人觉得这陌生的城市也没那么疏离了。每当这时宣哲就会觉得无比的放松。
十四楼有健身房,一楼是各种店面。其中有一家江浙夫妻开的中餐馆,叫"到家了"。菜做的中规中矩,还算合宣哲的口味,又离家近,所以他一周倒有三四天在那吃,真的是到家了。他和那家店还真有些缘分。第一天去,柔柔的老板娘就晕倒在店里,人虽然很快醒过来了,可是脸色苍白,精神很不好。老板很慌,急的团团转,他英文也不好,平常英文对话还勉强,可是去医院就十分为难了。
宣哲当时刚拿起筷子吃了两口菜,看到这个情形,于是马上主动提出陪着他们去急诊。那天急诊人很多,宣哲一直很耐心的在候诊区陪着他们。先是测量体温血压之类的生命体征,然后是急诊护士简单的问诊。宣哲在之前等待的时候就已经问过老板娘的病史和症状等等,此时如实的向护士进行了转述。很快护士在电脑上老板娘的病历里输入了基本的信息,接下来就是等着看医生了。
急诊看病的流程宣哲很熟悉,像老板娘这样的病情都会排在其他急重症病人的后面,等上几个小时都是很正常的。老板娘喝了宣哲买来的果汁慢慢的缓过来了,脸色也好看多了,老板看上去却依然很紧张,宣哲就自我介绍说自己是这间医院的医生,安慰老板不要着急。老板老板娘听了很惊喜,问了宣哲很多关于病情的问题,宣哲耐心的一一回答了。
终于护士叫到他们,宣哲陪着他们进到急诊病区里面。碰巧接诊的急诊医生跟宣哲很熟,因为之前经常找血液肿瘤科会诊,打过好几次交道。两人寒暄了几句,宣哲介绍了老板娘的病情。很快化验结果就出来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贫血。急诊医生开玩笑的对老板老板娘说,这下他省事了,这是Dr. X的本行,有问题就问他吧。大家都笑了。
从急诊出来已经半夜了,夫妇俩不住口的一再感谢,宣哲忙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这点小忙不算什么。那以后,老板老板娘就对宣哲很好,经常给他做些菜单上没有的家常菜。宣哲也觉得他们很亲切,去的也更频繁了。
这个月轮到宣哲管会诊,每天晩上都会有电话要会诊。宣哲很烦晚上被吵到。肿瘤科一般没什么急事,多半可以等到第二天再打。
这天宣哲在“到家了”吃了晚饭,刚进家门电话就响了。宣哲以为是女朋友陈娅的电话。陈娅在西雅图一家大公司工作,工作轻松又得心应手,就犹豫着最后也沒和宣哲一块儿搬过来。可是并不是陈娅的电话,来电只显示一串不熟的号码。宣哲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原来是问加州执照的事。宣哲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请教这些事了。在美国做医生要经过很严格的考试,住院医第三年可以申请行医执照,加州更严格,也很繁琐。宣哲把申请执照的步骤细细的说了。挂了电话才想起来也没记住对方的名字,只记得她的声音细软象云南米线,又很客气的说了很多声谢谢。
明天就礼拜五了,来加州就没去过海边。南加的海乏善可陈,不如西雅图的幽蓝深韵。但同事总是问,去过海滩了吗?也是该去看看了,何况这个周末不用值班也没其他地方去。宣哲的家乡多山,他从小只见过山没见过海,觉得有山才有灵气。这也是他对洛杉矶没好感的原因之一,西雅图多好。
宣哲又站在了窗前,晩上的洛杉矶和西雅图倒是很象。看着灯火,宣哲感觉又回到了西雅图。陈娅会在干什么呢?
宣哲和陈娅大学同级但是不同系,也不在一起上课,开始其实并不认识。陈娅对未来总是很有规划,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从来不含糊。陈娅一进大学就立志要出国了,所以一直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宣哲学医后对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治疗很感兴趣,立志继续深造,而美国的在这方面研究水平是世界领先的。于是他也成了“寄托”一族准备考托福GRE申请出国。
学校旁边有一个新东方的分部,两人碰巧报了同一期,在一间教室上课。讲词汇的沈老师是个有趣的年轻人,词汇本来枯燥乏味,但他课备的很好,类比反义的规律总结的很到位,还经常穿插讲一些自己编的笑话,活跃了不少课堂气氛。宣哲对付GRE已经出神入化,他上课前已经将红宝书倒背如流,后来没事就开始翻看Merriam-Webster字典,对词根,词缀,词源什么的也颇有心得。和沈老师在课上课下经常有些这方面的讨论,两人关系一直很好。
陈娅做事认真,学习很努力,下课经常问沈老师题。问的次数多了,也聊几句天,沈老师有次开玩笑说,其实你们学校的宣哲很牛的,水平都可以来新东方当老师了,你又何必舍近求远。陈娅这才知道宣哲,于是一次下课后,陈娅主动找到宣哲介绍了自己,因为是一个学校的,自然觉得亲切。这之后陈娅就很自然的约宣哲一块自习。宣哲其实并不是每天上自习,因为那阵他很迷足球赛,又是世界杯期间,他晚上经常和同学一起看球。但是陈娅总会发短信给宣哲说在哪个教室给他占了位置。宣哲觉得不好意思拒绝,于是次次都去的。
陈娅的逻辑题总是做的不好,宣哲就很耐心的一道道的给她讲思路。两人天天一起自习,自然大家就以为他们一对了。其实两人从来没有谈过情爱,交流也只限于考试和申请出国。宣哲不是没有过想法,但是每次看到陈娅只是专注于学习考试的样子就失去了表达的勇气。
后来两人都申请到了西雅图同一所大学的生物Ph.D。课业很繁重,头二年都各自忙于实验。同在异国他乡,生活上也互相帮忙的多一些。同学们看他们来往密切都以为他们是恋人,也没人来追陈娅。陈娅的父母来美国探亲,陈娅才意识到自己是剩女了。开始留意起男朋友的事来。可惜两个人的科研都不顺。陈娅很费了一番周折才转行读了统计的学位后来找到了工作。一晃就三年过去了。陈娅的爸爸妈妈第二次要来美国时,宣哲考完board刚顺利的match留校做上了住院医。陈娅忍不住了,就向宣哲求了爱。
宣哲其实一直对陈娅印象不错,陈娅人漂亮做事也认真,而且两人一路这样走来,也彼此习惯了对方的存在。宣哲没有谈过恋爱,觉得也许这就是了。陈娅向宣哲表白的那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裙子,精心的化了妆,又选了一家颇有情调的有海景的餐馆。海鲜饭很可口,配着清爽的西班牙白酒,烛光下陈娅兴致勃勃的说起大学里的趣事,勾起了两人共同的回忆,气氛十分融洽。
饭后陈娅说要走走,两人慢慢的踱到海边。海风吹过,陈娅的裙子有些单薄,宣哲就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她。月光下,陈娅笑靥如花。告诉宣哲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要宣哲送她一份宝贵的礼物。宣哲一下愣住了,他不知道那天是陈娅的生日,有些惊讶,又十分不好意思,因为他什么也没准备。谁知道下一刻陈娅就微闭了双眼,示意让宣哲亲她。
这样意思就很明显了,宣哲顺水推舟,两人开始谈起了恋爱。说是恋爱,其实也就是在住院医不值班时一起逛逛公园吃吃餐馆。陈娅很坚持不结婚就别碰我。可住院医那么忙,哪有时间办婚礼。所以他们也就是拉拉手亲亲嘴。三年很快过去,宣哲要到南加州做fellow。分别时陈娅重重的亲了宣哲一口,说搬回来我们就结婚。
回西雅图,还有两年半呢。宣哲叹口气换上运动服。睡前去健身房一直是他生活的常规,出了汗就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