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许都风云(一)(1 / 1)
张纮奉章至许都皇宫,果然被曹操留下,封为侍御史,需受命于御史中丞严象,这严象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人才,可见曹操虽然爱慕张纮之才,也不得不有制约之意。不过人家张大人外交做得极好,常常与在朝公卿及旧友赞许孙策,说他“材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之类。曹操为司空,欲加恩厚,以悦远人,加之袁绍方强,而孙策并江东,力未能逞,于是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以弟女配孙策小弟孙匡,又为三子曹章取孙贲的女儿。
张纮既好文学,又善楷篆。朝中如少府孔融等人皆与之亲善。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忠心汉室,与曹操共事日久,发现曹操权柄日重,僭越的形迹越来越明显,于是屡屡与曹操不和。当然,暗流涌动的许都朝廷中,明里暗里反对曹操的可不止孔融一人。
入夜,月亮隐在了乌云后,墨黑天幕中只零星的挂着几颗微星,城中街道已经宵禁,路上几乎不见人影。而国舅董承府邸内阁中,一场密谋正在进行。
几案上端放着一条紫锦为衬,白玉玲珑不过已被拆开的玉带,旁边叠着一张素绢,隐见血迹。董承手放在案上,面色威严,愁眉深锁,说着说着却不由的老泪纵横:“陛下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遭受常人未受之苦,老夫多赴国难亦感同身受,这曹操,本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俨然第二个董卓,陛下如今受制于曹操,万不得已,才借我女儿董贵人之手将此衣带密诏相授……”
他的好友侍郎王子服坐在他对面,眼中怒气渐生,一拍几案,厉声道:“我等世食汉禄,岂无忠心?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董承止了眼泪叹道:“兄有此心,国之大幸!”王子服思索了一会,沉吟道:“只是曹操势大,仅凭你我之力恐有负陛下所托。”董承摆摆手,抚须道:“昔日郭汜有数百兵都能阻挡李傕的数万兵,此等大事就看足下能与我同心与否,吕不韦之门,须子楚而后高,今日我与你同样也是如此。”王子服拱手道:“不敢当,那现下京城里还有谁可以任用”董承倾身上前,手附在嘴边小声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办事者。将军吴子兰,与我至厚,也可与同谋。”话音刚落,就有家僮前来报此三人到了。
董承将密诏与三人看了,五位亲信好友一拍即合,皆立誓为国除害,虽死无怨,于密室同立义状,取白绢一幅,先后书名画字。然后取酒歃血为盟:“吾等誓死不负所约!”
五人又商议了一会,忽然吴子兰一拊掌道:“当年王允诛董卓就是借助了董卓义子吕布之手,此事若成还需一与曹操亲近但忠心王室的人。”
董承思索了一会,点点头:“用何人才好?”王子服忽然想到一事,拍了下手,恍然道:“太医吉平,曹操有头疾,常常是吉平帮他医治,若是借曹操头疾发作之机……”吴子兰摆摆手,打断道:“太医不涉朝政,此事关系重大,他未必愿意卷到其中来。不过还有一人,刘玄德,他是汉室宗亲,何不求之?”其余三人皆微微一惊,面面相觑,董承皱了下眉,慢慢的来回踱步,边想边问:“曹操表他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此人虽为皇叔,但不知其心迹,安肯行此事?”吴子兰解释道:“许田围猎,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下官猜想玄德并非不欲图操,只是曹操牙爪甚多,恐力不及。公试求之,玄德必然应允。”“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
——————————————————
次日黑夜里,刚送走了董承的刘备脑海里仍回荡着那血诏中触目惊心的字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他自是知晓衣带密诏兹事体大,一旦泄露,莫说身为皇戚的董承,就是天子也有可能受牵连被害,况且曹操手握重兵,权力一日大过一日,要除他谈何容易。虽是应允下来,但也只能静观其变。
曹操常在军旅,忙于征讨,建安二年天子听了孔融等士大夫的建议恢复了古制,其中就有一项是三公带兵朝见需要交戟叉颈而前,曹操自此不再朝见,后来每次出兵直接上表了事。挟天子以令诸侯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易,大汉四百年天下根深蒂固,天子作为一面旗帜吸引四方人才聚于许昌,但其中却有不少忠心王室的人不满曹操僭越,他的权势越大,反对他的力量自然也随之增长。许昌虽是曹操的大本营,但他待在许昌的时日却逐渐减少,这日曹操领兵回回城,请刘备过府一叙。
刘备来许都后行为是愈发的小心翼翼,谦卑恭敬,自知道董承的密谋后更是几乎都待在府中,为韬晦之计,一见许褚来传话,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赶忙前去司空府见曹操,然后随至一楼阁小亭,亭内已设樽俎,盘置青梅,酒樽里正煮着美酒。因为这段时日走得很近,相处也随意了许多,曹操唤过刘备对坐,不一会二人就开怀畅饮起来。
曹操开口道:“朝廷下诏,命我与车骑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讨逆将军孙策等并力征讨袁术,御史中丞严象前往扬州督军。如今吕布已死,袁术在淮南更是强弩之末,请玄德替我出兵击之。”
听到“董承”二字刘备心里一跳,不过面上没表现出异样,他深知那事拖得越久越容易泄露,不若尽早离开许都再图后计,曹操此言正中他的下怀,于是装作边思索边缓缓道:“依备所看,袁术多半会经徐州北上依附袁绍,备请屯驻下邳,在其北上途中截击,必生擒逆贼献于朝廷。”
曹操饮尽一杯醇酒,点了下头,对刘备笑道:“好,我再遣朱灵、路招二将并三千兵马相助与你。”
刘备恭谨的拱手一揖,“多谢明公。”
天灰蒙蒙的,乌云密布阴沉压抑,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凉风贯入亭中,吹的檐角铜铃叮铃作响。
山雨欲来风满楼。
曹操持着酒杯起身,走到栏边凭栏眺望,只见天际云浪极速翻滚,不时一道疾电闪过劈开灰白翻卷的云层,仿佛一条银色长龙奔腾呼啸傲视苍穹。曹操忽然问道:“玄德知龙之变化否?”刘备也走至栏边,淡笑着垂首道:“未知其详。”
曹操遥望天际,手不自觉的转动酒杯,微微笑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目光瞟向刘备,浓眉一挑,道,“玄德你久历四方,阅人无数,必结识过不少英豪,你说说,谁才算得上当世英雄?”
刘备嘴角噙了一丝笑,自嘲道:“岂敢,备一双俗眼,哪里识得英雄?”
曹操摆手,饶有兴致的想把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诶,休得过谦,说说,就算未曾谋面,也有所耳闻吧。”
刘备嘴角笑意未减,眼帘却微微垂下,故作轻松的语气缓缓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今虎踞千里冀州,兵精粮足,部下能事者极多,他可为英雄?”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绝非英雄。
“有一人名列当世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称得上英雄吧”
“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益州刘季玉,可称得上英雄吗?”
“刘璋虽是宗室,不过是守户之犬罢了,何足为英雄!”
“再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一定称得上英雄了。”
“孙策藉父之名,不算英雄。”
“那张绣、马腾、韩遂等辈如何?”
“哈哈,都是些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曹操大笑几声,仰头将剩下的半杯就一饮而尽,坐回桌案前,侍者已将食案端了上来,曹操随手拿起食器吃了起来。
刘备亦跟着做到对面,摇头笑叹:“除了这些,备实不知该有谁称得起当世英雄了。”
曹操边吃边道:“夫英雄者,应当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附和的点了点头,思索片刻,笑道:“曹公说得好,可如此高的评价,天下谁能当得起啊?”
亭外天色越来越阴暗,园中树叶花枝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曹操用拿着筷子的手指了下刘备,又指了指自己,眼睛一直看着刘备缓缓道:“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