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君心悠悠(1 / 1)
展昭寻了个借口出了书房,包拯公孙策看着那抹红影几是逃也似的,不禁摇头笑出了声。
片刻之后,包拯正了正脸色,道:“公孙先生,本府相信以展护卫灵敏洞悉之能及多年办案经验,此事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公孙策微微点头,“学生亦作如此想。展护卫素来心细,亦非莽撞之人,倚芳院或真有蹊跷也未可知。只是日前那桩命案倒并无任何破绽。”
“命案是意外,发生在倚芳院只恐也非偶然。”包拯起身,踱了几步,“此事暂且不提。眼下西夏求和,辽国已成盟,而西夏辽国又交战,三国关系不可不说微妙啊。”
“大人的意思是……”公孙策面色微敛。
“今日,辽国派来使臣,表明不愿我朝与西夏讲和。”包拯叹气,“如今皇上陷两难境地,一筹莫展。”
“自澶渊以来,我朝与辽国一贯维系平和,学生私以为,不可因西夏之故,而失数十年交好。”公孙策斟酌道。
“先生所言甚是,”包拯点头,“然西夏此次求和,可谓难得之机,想必皇上亦不愿就此与西夏再开战。”
公孙策凝神,捋了捋胡须,缓缓道:“而今辽国与西夏战事吃紧,久相持未决,我朝不妨观形势而行,若贸然应了西夏之求,而激起辽国异心,恐致使宋辽之战又起。”
包拯皱眉,“先生之担忧,不无道理,那么依先生之见,此事可有两全之策?”
公孙策沉思半晌,道:“大人,明日早朝,不妨如此奏言……”
小瑜儿转进开封府后堂,便看到张龙迎面过来。
“张龙大哥。”小瑜儿唤道。
张龙一看,乐了,“小瑜儿姑娘,来找展大哥?”
“嗯,”小瑜儿点头,“展大哥托人唤我过来,可方才门口衙役大哥却说他出去了尚未回府。”
闻此,张龙登时锁了眉头,心中纠结:说?还是不说?思想激烈争斗一番,张龙把心一横:展大哥莫不是被倚芳院的姑娘迷住了,我定不能置之不理,展大哥,我这可是为了你好,倚芳院的姑娘十指不沾阳春水,还能比得上小瑜儿姑娘?如此一想,张龙拉着小瑜儿走到一边,“小瑜儿姑娘,我跟你说个事情啊,这展大哥最近呢,老是往倚芳院跑……”
“倚芳院?”小瑜儿颦眉思索。
“可不是,固然吧,你张龙大哥这样说,显得嘴巴有点碎,但是……”张龙兀自嘀咕,小瑜儿自语道:“这个名字有点熟,好像在哪听过。”
“哎,”张龙补充道:“这是南街的青楼。”
“我知道,”小瑜儿心不在焉的往里走,自语道:“我是在哪里听说过呢?”
张龙郁闷的翻了个白眼,心中暗叹:这姑娘好像没有听出重点……
小瑜儿坐在展昭院中的石凳上,犹在冥思苦想。
忽的,小瑜儿拍了一下面前的石桌,大声道:“原来是他!”刚走进院门的展昭顿了一下身形,“小瑜儿,你在说什么?”
小瑜儿站起,迎上前道:“展大哥,你回来了?找我什么事?”
展昭但笑不语,拉着小瑜儿复又坐下,将手中的包裹放在石桌上,解开,“刷”的一下,抽出了包裹中之物……
银光一闪,一柄软剑在小瑜儿眼前颤个不休。
“我的沁虹剑?”小瑜儿有些不敢相信的接过剑,仔细打量一番,可不是师父送给自己的那柄软剑?
“原来它叫沁虹。”展昭笑道。
“展大哥,你……你……”小瑜儿又喜又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展昭别开眼神,佯装不在意道:“前些日子府衙有人去苏州,我便托他将你的剑赎了回来。”
小瑜儿笑看展昭,轻道:“展大哥,你真好。”
展昭轻咳一下,“对了,适才你在自言自语什么?”
“倚芳院。”小瑜儿道。
“倚芳院?”展昭挑眉。
“是啊,张龙大哥方才提起,我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我那时被你诓回开封,着了小贼的道,被卖到青楼,还是耶律弘把我救了出来,我记得耶律弘提起过,那个青楼名字就叫倚芳院。”小瑜儿絮絮叨叨讲完,展昭听得面色一变,“怎如此不小心?也没听你提起过?”
小瑜儿不在意道:“这不也没什么事,后来你重伤,我一着急也就忘了。”
展昭脸上一寒,沉郁不语。
小瑜儿盯了展昭半晌,小心翼翼道:“展大哥,你生气了?”见展昭不答,小瑜儿又道:“我日后一定小心,不会让那些小贼再有机可乘,展大哥,你就不要生气了。”
展昭轻叹一声,道:“我是在怪自己,怎会让你一人陷入险地,而不在你身边……”
“展大哥,”小瑜儿眨了眨眼睛,不忍展昭自责,遂道:“你可否带我一起去倚芳院?”
展昭闻言,气结,起身道:“胡闹。”
“展大哥你听我说,”小瑜儿忙也站起,“我总觉得那耶律弘怪怪的,定不会无故去什么倚芳院……”
展昭心下微澜,面上却仍不动声色,“不成。”
“不成就不成。”小瑜儿亦不再坚持,将软剑收入腰间,抬眼看向展昭,见他犹在沉思,遂踮起脚尖,在他腮边亲了一下……
展昭诧然回神,小瑜儿却转身,兔子似的蹦远了。
展昭缓缓抬手抚上面侧,两抹红晕悄悄染上俊脸……
入夜。
小瑜儿换上男装,学白玉堂执了柄折扇,“啪”的一声展开,随意摇了几下,又转了个身,眨眼成了倜傥风流的俏公子。
小瑜儿满意的笑了笑,“不带我去,我自己去,又不是没有去过。”
因出了前些日子的事件,倚芳院生意有些不如从前。小瑜儿还未走到倚芳院门口,候在门内的两名姑娘笑着上前,连拖带拽将她拉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