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花城人去今萧索(1 / 1)
他把自己关在殿中,一夜无眠。当东方泛白的时候,他抬起头,目光中除了疲惫,更多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释然。
他决定,投降。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要亲手葬送这江山,他自己会成为阶下囚、会死于非命、会遭当世唾弃、会受后世品评、会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但是,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都要替万千黎庶去争一争。再一意孤行下去,不只是他,整个党项都会灭族,会彻底从世间抹去。现在投降,尚且有一线希望,至少可保黎庶平安。他自然知道蒙古恨他们入骨,但只要有一星希望,他也愿意去搏。至于身后浮名,他早已淡然而视。从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等待他的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杀身成仁,要么落寞而降。他会成为亡国之君,青史中的亡国之君,不少他一个,亦不多他一个。
后世品评,于他何涉,或敬或怜,或慨或叹,或鄙夷或悲悯,他也看不到那一日了。抑或根本就没有人会知道此时此刻,在这样的乱世风烟中,他想过什么,他做了什么,他是怎样一个人,他有过怎样的悲喜。人们只知道他是夏国最后一个帝王,但他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那样遥远,那样空茫,隔着千百年的时光,无从追寻。
他上表成吉思汗请降,奉上祖传金佛,并请求宽限一个月,待他安置好百姓后,便亲身出降。
蒙古应允,围困变得松懈,他们亟需的药材、食物、衣服源源不断运送进城,黎民逐渐恢复生息。
“都罗将军,您不能进去。”
“滚开!”
羲和在佛堂静坐,听见外间的吵嚷声,然后便看听见都罗明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听得出他的急切,他的愠怒。
羲和缓缓起身,回身看向他,都罗明光停住脚步,激动地说:“为什么!为什么要投降!我们应该跟他们决一死战!”
他看着他因为激动而青筋暴起的样子,平和地说:“明光,我理解你的心情,可你并不理解我。你不在其位,你不会懂得其中的利害。你可以逞一时之勇,流万世美名,可我不行,我要为百姓计,为黎民计,为党项计。只有这样,才能把伤亡减到最少。”
“我在飞雪墓前起过誓,定要赶走蒙军,你要我食言吗?”都罗明光语气变得缓慢,音调变的悲伤。
“我想飞雪会明白的。你要知道,死很容易,活着,才最难。”
都罗明光凄然一笑:“臣明白了。”静默片刻又说:“陛下,是你让臣活了下来,是你让臣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臣兢兢业业辅助您多年,您的恩德,我也报了。但这一次,我不会听您的,我不会投降。我欠飞雪一个承诺,如今,便用这一腔热血来还罢。”
羲和听罢一凛,抬头大喝:“明光!”
已经太迟,都罗明光拔出宝剑,反手在颈上一抹,鲜血喷溅。宝剑“当啷”一声掉落于地,都罗明光的身体直直向后倒了下去,重重磕在地上,无声无息。
羲和不忍,慢慢合上双眼,方才跟进来的侍卫见此情景面面相觑。良久羲和睁开眼睛,沙哑地说:“将都罗统领葬在明懿长公主旁边吧。”生前未能如愿相伴,死后便长久相依吧,飞雪,明光,没有人能再让你们分开。
拓跋贡乔脚步沉沉奉旨匆匆前来,进殿看到地上一滩血迹,蓦地愣住。羲和淡淡地说:“明光自刎了。”
拓跋贡乔默然不语,心下慨叹。听闻羲和郑重地同他说:“贡乔,朕叫你来,是想拜托你一件事。”他在此处停顿了片刻,拓跋贡乔眼眸低垂,静静聆听,“蒙军放松了围困,出城已不是难事。你带着几朝后宫、族人百姓离开吧。”
他愕然抬头望向羲和,复重重跪倒,慷慨陈词:“陛下,你带族人走吧,然后去找漪兰,臣代替陛下出降。”
“为何?”
拓跋贡乔肃然道:“臣懂得陛下的无奈,臣感激陛下的恩德,臣期许大夏的未来。”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羲和缓缓地说:“大夏不会有未来了,不过你要是愿意,可以去实现你自己的抱负。”
“陛下!”
“贡乔,蒙古人没有那么好骗,你不用管朕,带细封昭平走吧。我欠漪兰一世,你不要跟我一样。”羲和的目光落在拓跋贡乔身上,带着期冀,带着释然,“我把党项就交托给你了。”
拓跋贡乔无言,深深跪拜,带着由衷的敬佩与感念,和挥之不去的萧索苍凉:“臣定当不负陛下重托。”复抬起头,“陛下一定要保重,须记得来日方长。”羲和微微点了点头。
此刻,佛堂中青烟袅袅,无比静谧,无比安祥。眼前的青铜鎏金造像方正庄严、穆然慈悲,天衣飘动,双手合十。他看着佛像,心如止水。
该交托的俱已交托,不该结束的也早已结束。前人跟他际遇相似者,吟过“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他未曾悲苦至斯,因为这本是他的大圆满,他一路风雪一路行来,正如多年前的那个梦境所预示,有些事情是注定的,历史的轮回,超脱方得永生。在他看来,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附茵席或是落粪溷,并非自己一力可以选择。就算如此,他还是想在佛前许下一个誓愿——从今以去,愿后身世世不复生帝王家。
这一场末路繁华,他兵荒马乱的一生,似乎到这里已是终结。多年的相思,如海的深情,从此风烟俱净,终作了结,咫尺天涯,永不复见。这就是他的选择,以一个男人、一个帝王最大的亦是最后的爱,换得他所爱之人,她也好,百姓也好,逃出生天。山穷水尽处回眸往昔,他并不觉得遗憾。带着她深情的救赎,带着对她的祝愿,他可以平静从容地走入下一个轮回,期待一场更加光明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