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甄嬛传同人 > 40 第十二章 胡蕴蓉

40 第十二章 胡蕴蓉(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命劫 穆玄英×莫雨 少帅的万能夫人 沉默的极点 『犯罪心理』凯瑟琳穿越成海莉 我家的大神似乎崩坏了 贺兰夕照 秦时有孟来 为爱回家 问情之寸心缘 冷冻婚姻

胡蕴蓉将灵芝交给晋康翁主,晋康翁主激动万分,第一个念头肯定是留下自己享用,不过稍一冷静,就吩咐人拿出翁主朝服来,大妆好,准备进宫进献宝物。

至晚间,宫门落锁前出来了,也没说什么。

过了几日,大内总管李长来宣旨,说是晋康翁主晋升为晋康公主,并宣晋康公主与其女胡氏三日后进宫,太后于颐宁宫设宴。

宣完旨,李长首先恭贺晋康公主,然后晋康公主就塞了一个荷包。俩人你来我往笑得亲切,其实就是互相抬举罢了。

等李长走了,晋康公主先吩咐每人多发一年工钱,然后又吩咐人摆宴,翁主晋升公主,可比祥瑞稀奇。

席间,晋康公主道:“蓉儿的灵芝,可是真正的好东西。据说宫里的被废为常在的沈氏,感染时疫,性命危急。甄婕妤求了皇上赐下一点灵芝,皇帝正宠着甄婕妤,也是为试药,便着太医切了一点入药。沈氏立刻就见好,到晚上,已经痊愈了。皇上便把切过的最下的那朵灵芝摘下,太后、皇上都喝过了,另有一半用大锅熬汤,皇后、华妃、甄婕妤、大皇子、两位帝姬、正三品以上的娘娘们赐了一碗,剩下一半熬了好几锅,其余人都是喝的这个,宫女太监们也有。如今,宫里的时疫已经是没有了。那灵芝还有四朵,不知何人能得?”

胡蕴蓉心里倒不在意,那个灵芝是不知道多久之前一时好奇栽下的,当时大魔头木樨最喜欢撩拨正道人士,每每有天才地宝要出世,总是在成熟前就摘走,扔空间里管它活不活,反正就是不给正道人士去分果果。木樨总觉得灵芝应该长在悬崖下边,当时看见它长在河边就觉得别扭,于是就特意把它栽到空间里一座千仞断崖下十几米,保证是个上不去下不去的蛋疼位置,就是让人看得见摘不到。现在那边崖上崖下不只有几千几万株,胡蕴蓉能当梯子从崖顶一步一步往下跳,最大的母株胡蕴蓉都能在上面睡觉,就是硌得慌,而且还会发光,睡觉时得戴眼罩。

晋康公主觉得很心疼,虽然在皇帝太后面前一点不露出来,但是在亲闺女面前就没必要掩饰了:“那样的好东西···”

胡蕴蓉道:“那样的好东西,只有皇上和太后能用,我们为人臣子的,自当奉献君上。”

晋康公主也不再说话,只是还是可惜——有五朵呢,哪怕皇上赐下一朵呢···

三日后,胡蕴蓉扶着晋康公主,身后跟着晋康公主的一个陪嫁丫鬟,一同进宫,拜见朱太后。

胡蕴蓉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带小傀一起去。毕竟现在他还没进宫,若是皇后看见小傀然后发疯,想做手脚,那他就有些被动了。

颐宁宫的宴会上,太后坐在上首正中,皇帝皇后分坐左右,晋康公主在皇后下手,胡蕴蓉挨着晋康公主,下手是几位宫妃,如华妃、敬妃、甄婕妤、沈容华等,其余的胡蕴蓉记不太清了,毕竟这些宫妃漂亮得没有辨识度。皇帝下手是几个青年男子,应该是皇帝的兄弟们了。

席间,太后道:“听闻蓉儿口含宝玉而生,不知那宝玉可带着?可能拿出来给哀家看看?”

胡蕴蓉起身施礼:“回太后,那玉来的奇怪,臣女便不曾离身,虽然不过是个物件,倒还能一看。”说罢解下脖子上的红色丝线,将通灵宝玉连带丝线一起交给竹息。竹息双手捧着一块大红锦缎,托着宝玉进献给太后。

太后来了精神,从竹息手中接过锦缎托在手心,不大的一块玉,玉质倒好,前所未见,上面的五彩花纹像是天生的纹路,仿佛还有些字。

太后看不清,便递与皇帝:“这上面有些字,哀家老眼昏花,皇帝看看是什么。”原来胡蕴蓉嫌宝玉上文字碍事,如白璧微瑕,便将字磨去了一些,只剩了浅浅的痕迹,很难辨出。

皇帝仔细辨了辨,道:“正面似有一横两竖共十二字个字,背面是三排十二个字,除却背面能辨出‘一、二、三’,其余倒是不甚清晰。”

又道:“皇后擅书,不如也看看;甄婕妤聪慧,也细想想。”

皇后行了礼,剪秋从李长手中接过锦缎,奉与皇后。

皇后一手拿着锦缎,一手将宝玉拈起,对着光细看了看,想了想,道:“正面横排那四个字中,后三个自像是‘灵宝玉’,最后两个字,仿佛是‘恒昌’,其余便辨不出了。”

说罢让剪秋递与甄嬛,甄嬛接了,也仔细看了看:“背面最后三个字,像是‘知祸福’。臣妾愚钝,余下的实在辨不出。”

崔槿汐用锦缎托着宝玉递给竹息。

太后接了,又细看了看,无奈实在看不出什么。便问:“蓉儿可知这宝玉上写的是什么?”

胡蕴蓉道:“回太后,这些自纹实在模糊,臣女幼时并未发现,母亲也未看出。明光寺的方丈参悟了几日,也只知大半。后来有臣女的一名侍女,初学识字,细细对照着将字纹画了出来,方丈对照着宝玉看了,将字纹解出,不知是与不是。”

太后道:“是明光寺的方丈参悟出来的?是不是,先写出来,说不定就对上了,咱们也看看。”

胡蕴蓉将“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除邪恶,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些字写上,竹息呈给太后。

太后先看到纸上一篇簪花小楷,娟秀工整,先夸了一句:“蓉儿的字倒是好。”

其实胡蕴蓉更喜欢柳体,不过这时候可不是练书法的时候,在餐桌上写最喜欢的柳体,总有种不尊重的感觉。

皇帝听太后夸赞,又好奇内容,也凑过去看,不由自主将字念了出来。

宴席上众人一听,倒是几句吉利话。

太后赞了一回,就把宝玉还给胡蕴蓉。一群人吃吃喝喝,好久才散了。

华妃回宫的路上,将扶着的颂芝的胳膊都捏青了,嘴一撇,哼道:“不过是口中含玉而生,有什么好的,死人才含玉呢!”

颂芝也不知道如何奉承才好,只得道:“娘娘息怒,胡氏不过出身翁主府,虽然现今晋了公主府,始终也是没落了。奴婢从未进宫时就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宗室翁主呢。”

华妃不理颂芝,又哼一声:“皇上竟然把那块玉给甄嬛那贱人看,那贱人竟敢伸手!实在不把本宫放在眼里!”

颂芝心道原来还是为皇上和甄婕妤···

胡蕴蓉没有在家里待多久,就又回到明光寺了,可是今年有些问题,山上的野菜比往年少很多。

方丈说怕是有旱情。

胡蕴蓉心说,老和尚你真神了,可不就是旱了嘛,皇帝还出宫祈雨呢。没有野菜可吃,胡蕴蓉也懒得在山上待着,不过公主府每年给明光寺那么多香油钱,不吃回来总觉得亏,于是胡蕴蓉在山上吃了一个月素斋···

等到了五月,胡蕴蓉先皇帝一步,先去了明光寺祈雨。半个月后,倾盆大雨下了半个大周。

这种大规模的降雨,可把胡蕴蓉累坏了,下了山后实实在在休养了一个月。

八月份,宫里来了太后懿旨,说是实在喜欢胡蕴蓉,便将胡蕴蓉迎入宫,陪伴太后。

胡蕴蓉是公主之女,又进献灵芝、含玉而生,都是祥瑞,得到的待遇便例比四妃稍高。他带着琼脂进宫,住在颐宁宫侧殿,他不是宫妃,平时也没有多少约束,不必去给皇后什么的请安。陪伴太后实在是个简单的活儿,无数的经验让胡蕴蓉很快被太后疼到心坎儿里,比沈眉庄还要得太后信任宠爱。

胡蕴蓉说,果然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先抓住她的胃,太后也是人啊。

宫里妃子们怎样争宠也争不到胡蕴蓉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都离得颐宁宫远远的,难怪都想做太后。那谁说的,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像一场戏,果然不错。

到了九月,胡蕴蓉请求出宫去明光寺礼佛一个月,说这是习惯。太后也想见识见识明光寺的方丈,便动了心思跟着一同去。沈眉庄也跟着去了。

过了一个月,太后回宫,还在回想明光寺的生活,比起宫廷或是相国寺,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于是来年春天就又去了。

这年秋天,皇帝终于出掉了汝南王与慕容氏,心情舒畅,便依着太后的意思,将胡蕴蓉纳进宫为妃。胡蕴蓉出身好、长得漂亮,又曾进献灵芝,又是含玉而生,还求了雨,初封便是昌妃,居燕禧殿。

胡蕴蓉已经提前回家等候旨意了,晋康公主听闻封了昌妃,差点高兴疯了,都忘了给宣旨的大学士道谢,还是胡蕴蓉招待的。也不怪晋康公主如此高兴,先前晋康公主只祈祷能封贵嫔做一宫主位,容华婉仪也非常好了,谁知道居然是正二品昌妃。

胡蕴蓉也没想到这些祥瑞对皇家影响那么大,毕竟这些没费什么力气他也不在意古代这些神神道道的,他其实也没想到能封昌妃。私心里将功劳都给了“求”来的那场雨,毕竟那次花了大力气。

这次胡蕴蓉进宫,是要带着小傀了,和琼脂两人,作为昌妃的陪嫁宫女。

目 录
新书推荐: 重生到十年前,大龄剩女要嫁人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穿越神雕:我为西狂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五零:小炮灰我狂点怎么啦?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竹马走开,高冷天降他又争又抢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 随母改嫁,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 专宠洗脚婢?她嫁清冷权臣夺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