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十二章 胡蕴蓉(1 / 1)
2
乾元十二年的时候,正值选秀之际,胡蕴蓉又去明光寺拜佛去了。自前年开始,他每年在明光寺待上两个月,分别是春天各种野菜的嫩芽正鲜美的时候和秋天山货要出山前后。这两年很少有人见到胡蕴蓉,以往还跟着晋康翁主去各家串门,后来就再没人见过了。要不是听说胡蕴蓉每年去礼佛,大家估计都以为胡蕴蓉悄悄死了。
今年,胡蕴蓉将朱柔则带回府中,取名小傀,就是傀儡的昵称,不过旁人大概以为是“小葵”或“小奎”或“小魁”或“小馗”什么的,反正一个音,介绍侍女的名字又不会写下来瞻仰。
胡蕴蓉领着小傀回了晋康翁主府,吩咐下人带小傀去梳洗,小傀很快换上了晋康翁主府的侍女装。要说朱柔则的坯子,那是一等一的,即便穿了最普通的侍女装,也是最漂亮的丫鬟。
晋康翁主听说女儿带回来一个女子,闲着无聊便来看看。谁知一看吓一跳!那女子不是纯元皇后么?!
晋康翁主拉着胡蕴蓉的手,勉强镇定着声音让侍女们都出去,手颤颤的,声音也有点抖:“蓉儿···这女子···”
胡蕴蓉道:“我在寺外散步时,发现这女子背了筐草药卖给寺里的和尚,看她挺漂亮的,就把她带回来做侍女了。怎么,这女子母亲见过?”
晋康翁主眼睛亮的惊人,她胸口剧烈起伏着、轻声地、似乎极力压抑着什么,说:“这女子与纯元皇后有九成相似,若是···若是···”
胡蕴蓉接口道:“若是换上一袭华贵凤袍,若是细细教导诗书礼仪,就是十成十了;若是这女子忠心于晋康翁主府,若是这女子有几分心机手段在后宫活下来,晋康翁主府便能一飞冲天了。”
“对。对。”晋康翁主轻声翮动嘴唇,激动极了,“这是我们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你不知道当年纯元皇后怎样独霸后宫,你不知道皇帝现在仍旧···”
胡蕴蓉不等她说完,便泼冷水:“然而此女子生长在山野,别说识文断字,连话也只能算得上说通,她不知道礼仪,不懂得心计,不会固皇宠,不会躲算计,别说后宫的娘娘们,就是翁主府里的丫鬟都能挤兑死她——虽不知她芳龄几何,但看着比我不小,母亲你有几年时间把她教好?”
晋康翁主一腔热血冷静下来,不由有些恹恹,教好一个大家闺秀是需要从小做起,潜移默化进骨子里。而教一个妖妃出来去迷惑皇帝,时间不需要太长,三五年足足的,可是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会惹来众怒,在失去皇帝庇佑之后,晋康翁主府只能死得更惨。教出一个会妖妃技能大家闺秀宠妃,才是最好的,可惜小傀被发现得太晚了,否则与蓉儿一同教导,如今便能得用了。——对了!蓉儿!
晋康翁主眼前一亮看向胡蕴蓉,才要说话,被胡蕴蓉截住:“从今天起,小傀就是我的侍女,日后随我一同进宫伴驾,想必皇上不会对我的侍女有太高的内涵期待。但是这几年足够我将小傀训练出来,皇上一定喜欢。至于大家闺秀的部分,就由我来。”
万事俱备,只差——
“小葵的忠心···”晋康翁主最担心这点,小傀是外人,不会和她们母女一条心,宠妃的诱惑那么大,谁知道她会不会生出旁的心思···
胡蕴蓉没法用傀儡符安晋康翁主的心,只好道:“还有几年呢,把小傀的心彻底拉过来就是。何况她一直待在深山,唯二接触的就是把她养大的老猎户和明光寺的和尚,那个老猎户两年前死了,小葵才开始自己采草药卖到明光寺。和尚们都很虔诚,小葵从未接触旁人,一颗赤子心,很容易哄的。我是把她带出来的人,看小傀,可还挺喜欢我的。”
虽然还是不能完全放下心,可是小葵那张脸的诱惑太大,晋康翁主不拼一下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何况女儿毫不担心,这两年晋康翁主已经学会听女儿的话了。想了又想,实在是断不了诱惑,晋康翁主狠狠心,伪造玉璧欺君的事都做了,还怕个山野丫头反水?!
晋康翁主此后更加积极地打探后宫前朝的形势,华妃依旧飞扬跋扈,而新进宫的惠嫔和莞嫔也不是软柿子。一个端庄秀美,颇具母仪天下之范;一个神似元后,聪慧有心机。已经屡屡让华妃吃亏,这两人势必成华妃的敌人。而后来沈容华假孕之事,晋康翁主觉得不会是沈容华自己挖坑,毕竟,没人这么傻。而甄婕妤的盛宠,却让晋康翁主心底暗自得意。老人们都看得出甄婕妤为何得宠,晋康翁主自然也知道,可一个有些像的替身都如此得宠,那么日后小葵不是更有用?就是得防着小葵起贰心,好在有女儿看着,也没多大担心了。
十四年的时候,宫里出现时疫,蔓延极快,宫里人心惶惶。
胡蕴蓉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借口为皇帝、太后祈福,去明光寺礼佛。
一日清晨,胡蕴蓉在寺内向外看,佯作惊讶,道:“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在放光?”
身边侍女们都摇头说没看见。
胡蕴蓉问小傀:“你看见了么?东南方,隐约有红紫光辉,夹杂金色的。”
小傀也说没看见。
旁边琼脂道:“怕是日出时的朝霞,小姐看偏了?”
胡蕴蓉说:“那是在半山腰上,朝霞是在山顶透出,哪里能偏到那去。我们去问问方丈,那里是有人家在做饭还是佛祖显灵。”
方丈是个年高老僧,倒确实像个和尚样儿,待胡蕴蓉这个熟客,比旁人多了几分和善。听说胡蕴蓉看见山腰上有佛光,便也跟着出了禅房去看。谁知到了地方也没看到,问寺里的沙弥,也都没看到。便道:“想是女菩萨的因缘,旁人看不见。”
胡蕴蓉笑道:“什么因缘?佛祖要度我出家么?佛祖是普度众生的,哪里只有我一个人看见的道理?想必是谁在作怪,我眼神好使些,才看得见。”说完就要派人去那座山上看个究竟。
老和尚道:“那里也不远,从这里下了山,再爬到那座山的山腰,有半日足够了。贫僧便代女菩萨去这一回,若是佛祖,想必也不会怪罪贫僧多事。”
老和尚果然说到做到,吃了早饭便下山去,脖子上戴着大佛珠,左手里拿着一个钵盂,右手里拄着一柄禅杖。
到了午后,老和尚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一张圆盘脸红润非常。
此时胡蕴蓉正在午休,小傀叫醒了他,两人一起去看方丈。
此时方丈正在对着佛祖念经,几个中年和尚正围在大殿里,没人说话,眼睛盯着正中的供桌上的木盆,时而各自对视。
供桌那里放着一个大木盆,里面是一整朵大灵芝,深紫色的柄,往四周渐渐变浅,从深紫色到深棕色,有金边。中间一个圆盖最大,大瓷碗一般大小,旁边又有四五朵略小,有香瓜大的,也有略小的。几朵灵芝形似祥云,外有瑞光,菌盖上纹路凹凸不平,十分有质感。虽然不大,但是看着就不是凡品。
胡蕴蓉身后的侍女们不如和尚那样淡定,见了灵芝,也不顾主子在前,也不顾佛祖在上,惊呼一声。
方丈停下经文,双手合十:“女菩萨,贫僧到了半山腰上,找了半日,发现这一朵灵芝,想必是女菩萨清晨看见之物。此物既与女菩萨有缘,便让女菩萨带走吧。”老和尚停了一下,说道:“此物非凡品,想是非凡人能享,女菩萨慧根虔诚,想必能善加利用。”
胡蕴蓉心里笑了一下,这老和尚是提醒他不可擅自独享呢,也罢,这东西反正是要献给皇宫的,自然不会独享,想必一个翁主之女,是享用不起这等“非凡物”的,不想皇家心里有疙瘩,就得会来事儿啊。老和尚心地好,不但不贪东西,还暗示了这么一句,记你一个人情。
胡蕴蓉施礼道:“我本是为宫里时疫祈福而来,此等神物现世,自是要献给圣上才好。”
老和尚不再言语。
胡蕴蓉是打着祈福的幌子来的,如今求到了宝物,自然是要回去进献,也就不再停留,带着人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