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喜欢喜欢(1 / 1)
“哟,怎么人都在这儿。”天策推门而入,熟门熟路地给自己倒了杯茶,撩开长袍坐到少林旁。
看来洗澡了的不仅是天策的大狗,天策本人也好好收拾了一番。胡子刮了,衣服换了,头上的翎子也不结宁了。小唐门第一次看见没有胡子的天策,猛地一下没有认出来。刮了胡子的天策样貌俊朗,坐在少林身边总算不扎眼了。
样子变了可嘴没变,张口就是小唐门此时最不想听到的话题:“听说你师兄接你回谷结果被明教给揍了?”
小唐门给了天策一记眼刀。
“瞪我干啥啊?能打起来看来你们两没有白活儿清楚啊!”
“白活……儿啥?”
“哎呦,我说你个小没良心的。能有啥子啊?要我说,要是少林家那老秃驴来带他回去敲木鱼,我肯定也揍丫一顿。”
小唐门还没来得及反应,少林先把茶杯重重一放,沉声到:“慎言!不许再那么叫我师父,再说小唐门和明教和我们……不一样。”
天策哈哈一乐,露出一口白牙,吧唧一口亲在少林脑门上:“这‘我们’,可说到为夫心坎上了。不过你怎么没看出来呢?那小子喜欢这小呆子啊。”
少林抬起的巴掌停在半空中,震惊地看着天策。
同样表情的还有小唐门。
“喜喜喜喜喜……喜欢我?”小唐门惊得跳了起来。全身血液都涌向大脑,小唐门觉得自己脑袋都开始冒烟了,晕晕乎乎地开始回忆自己与明教相处的细节。想了半天就记起自己被明教按在地上揍了,斩钉截铁到:“不可能,你弄错了。”
“我还能弄错?”天策大爷似的往后一仰,一只手放在了少林的椅背子上。“你去过他家没?”
小唐门知道明教住处离自己那儿不远,但是平时都是明教来找他,他倒是真没去过明教那儿。
天策看小唐门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大手一挥:“走,我带你去看看。”
小唐门向后一缩,避开他的手:“不去。”万一见到明教,他真的不知该用什么表情去面对。
天策干脆起身,单手拎起小唐门,不顾小唐门挣扎,开口说道:“不是不信嘛,这就让你看看。正好他不在家,免得你们见了又打起来。”
一旁的少林想开口说什么,看了看小唐门,终是把话咽了下去,道了声佛号。
小唐门在心中默默列出了许多个不去的理由,可最后这些理由都被一个念头打败了。
“去看看,我应该去看看,我想去看看。”
小唐门放弃了挣扎,乖乖跟在天策后面。到了明教的住处,小唐门傻了眼。这里小唐门家真的很近,他也无数次路过这里,但他真的没想到明教就住在这里。
矮小的房子不算破旧,后面带着个不大的院子。小唐门一直以为这是快废弃的地方,原因无他,这房屋和院子被高高低低的野草团团围住,只有大门那被人清理出了一条道供人进进出出,多少显得有些荒凉。这些野草中最明显的就是狗尾草,大片大片地生长。但在狗尾草丛中,有一簇被人用刀割了下来。小唐门想起那天夜里明教找自己的时候就捧着一簇狗尾草。
小唐门还想着要怎么进屋子,就见天策一把推开了屋门。
小唐门:“……!?”虽说在恶人谷锁不锁屋门没有太大意义,可是这明教也太随意了吧?
天策扇了扇面前的灰尘,带着小唐门走了进去。屋子空空荡荡的,没有桌椅板凳,只有张木床。灶台落满灰尘,一看便知无人生火做饭。看到这些,小唐门在想是不是又被天策耍了。这一眼望去完全没有让小唐门觉得明教喜欢自己的东西,甚至这里也许都不是明教住的地方。人住的地方这么会这样没有活人的气息?
小唐门问到:“你要给我看的东西在哪?”
“不要着急嘛!”天策气定神闲,优哉游哉地走到连接后院得门前,将门打开:“喏,自己去看。”
与屋内天差地别,院子里生机勃勃。
院子里圈出了一块土地,被人整整齐齐地翻好,上面幼小得植物绿油油的,在风中颤颤巍巍的,煞是可爱。菜田旁边有个猫窝,那只经常到小唐门家讨饭吃的野猫在里面睡觉。听到有人来,抬头看了一眼小唐门,又趴了回去。猫窝旁边有个熄灭的火堆,火堆周围散落着食物的残渣。看来明教平时就是在这里烤吃食的。小唐门走到菜田前,弯下腰仔细看了看,确认了是辣椒苗。
天策不知到从哪翻出个箱子,抛给了小唐门:“这盒子里装的东西好好瞧瞧,要不是我家狗娃子翻出来,我也不知道那家伙还有藏东西的习惯。”
小唐门吸了口气,下意识屏住了呼吸。小心地打开了那个干干净净,显然经常被人擦拭的盒子。
里面有一个银镯子,一大块染血的布料,再无其他。
镯子很小,像是给婴儿带的,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文字,小唐门不认识。但小唐门认识那块染血的布料。靛蓝色的布料上,血迹已经干枯,变成难看地深褐色,皱皱巴巴的。
是小唐门当初穿的唐门的制服。
【明教在思考要不要救那个狼狈逃窜的人。
被人无故抢了暗杀的目标,明教的心情不是很痛快。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人的身上时,明教不紧不慢的离开了浩气的据点,幸灾乐祸地看着浩气众人围攻那个瘦小的杀手。
原本想看看那个抢了自己目标的人的下场,却没想到看了一场浩气的笑话。那个小杀手在围攻中跑掉了。
这引起了明教的兴趣,他认为自己要是陷入同样的困境不一定能成功逃脱。小杀手和自己年岁相仿,身形不如自己高大,远距离射杀的水平精湛,逃脱的功夫高超。不知道和自己比谁比较厉害?
不要紧,逃出了浩气据点还要重重追兵,自己可以慢慢看,慢慢得出结论。
明教这样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