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第一季——第五篇 第二十六章(1 / 1)
第一季——第五篇
第二十六章
“救死扶伤”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髓里的本能!是印在灵魂上的烙印!
护士节这一天的早上,每个护士都笑的美滋滋的。病房护士除了值班下午可以走了。手术室护士倒是没什么,平时也是干完自己的活,不值班就可以走了。但是毕竟是属于自己职业的节日,所以每个护士的脸上也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办公室里,我听到水老师说道:“这年年护士节看人家拿东西,咱们怎么就没个医生节?”
安老师摇了摇头笑道:“大概是是因为以前,南丁格尔的时代,医生大都是男的,护士都是女的,那个时候女的出来工作的少,活也不好干,于是大家自然关注的护士。就给予更多的关注吧?”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做脆弱!”楚老师借用莎翁的名言感叹道。
“男人啊!你的名字叫做装象!”安老师讽刺道。
楚老师揉了揉鼻子没有说什么。水老师和我老师在一边吃吃的笑着。
像平时一样交完班,老师们四散开始各忙各的。我老师今天苏醒室班,所以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就没啥事了。
“紫菀啊,我先走了,你想在这吃,就在这吃完再走;不在这吃,现在就可以走了。”我老师对我说道。
我想了想,连轺今天也休息,可以去找他吃午饭。于是笑道,“我也不在这吃了。”
“嗯,那就换衣服走吧,周一一般手术都少。”我老师点了点头,说道。
走出医院大楼,我给连轺打电话。
“喂!”他懒散的声音在电话里响起。
“还没起啊?”我笑道。
“正准备起哪!你下班了?”
“聪明!”
“太好了!我这就起来,你来我这啊?”
我看了看表,都十一点了,于是说道,“你快起来收拾收拾出门吧,都中午了,我们去吃饭!”
“嗯。。。。”他不情愿的说道,“要不,咱们自己动手?”
“嗯?”
“我是说,你看啊,我这厨房也有,一应用具也挺齐全,咱们买菜自己做啊?”
我笑道:“你会做啥?”
“哦。。。方便面。。。。我以为你会。。。”他挫败的说。
我笑道,“那你也快点起来买菜去啊!我现在往你那走了,在楼下等你,我就不上去了。”
“好嘞!”他高兴的说了一句,就挂了电话。
其实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忙,有时候我在家而他们上班,没人照顾我,我就自力更生。刚开始是简单热热妈妈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后来就会自己动手做。所以,上初中的时候就会自己做吃的了。而现在我总也不回家,难得回家一次,妈妈根本不让我上手,所以,厨艺也荒废了。也就寒暑假自己在家时候,会动动手。
我在职工宿舍楼下没等一会儿,连轺就跑了下来。在路上,我给他打预防针:“我跟你说啊,好长时间没做菜了,手艺生疏了,不好吃你也得全吃了。”
连轺笑眯眯的看着我,说道,“一准儿没问题啊!”
买菜归来,我先检查了一下厨房的电饭锅和煤气灶,一看没问题,定是他们偶尔也会用,都没有落灰。我认为这在男生寝室是挺难得的。
连轺笑眯眯的倚在厨房门口看我忙碌,我看不过去,对他说道:“去把菜洗了,别光看热闹。”
“遵命!”他很享受似的去一边洗菜。
我疑惑的看着他,这干活也能这么兴致高昂,真是难得,得多交给他点任务,于是切菜的事情,也交给了他,我只是说明要切成什么样就好,这样果真有种“大厨”的感觉,不错。
等我俩热火朝天忙乎了一个小时以后,饭菜终于上桌。而所谓的桌,其实就是沙发前的茶几。
我看着两菜一汤的品相,还是挺满意。蚝油生菜翠绿,肉炒杏鲍菇带着老抽的颜色。而冬瓜羊肉粉丝汤则清亮透明。
连轺笑着说道,“别看了,赶紧吃吧!”
于是我俩坐下开动,我紧张的看着他,很久不做菜,也不知道盐量是否合适。蚝油生菜倒是简单,不需要放盐,主要是肉炒杏鲍菇。
他每样都尝了一口,眉头紧皱不说话,又吃了口饭,然后低头吃菜。
“怎么样啊?你别光低头吃啊!”我着急的问道。
他抬起头笑道:“我以为我用行动证明了!”说完笑了。
我松了一口气,也开始吃了,果然味道还不错,其实之前心里还挺紧张,怕第一次为心爱的人做菜就丢人。
看着光光的菜盘子和汤碗,我正在心里反省,是不是做少了。可是看着一边躺在沙发上揉着肚子的连轺,深觉是这货是吃多了。
“怎么吃多了?”我笑嘻嘻的问道。
“是啊,你做的菜太好吃了,一不小心,我就全吃了。”他笑道。
“嗯,吃多了需要运动,去把碗洗了吧!”我笑道。
“嗯?在这等我哪?!”他反应过来了。
我嘿嘿一笑,说道:“我是为你好嘛!”
他坐了起来,点了下我的鼻子,开始收拾碗筷。我笑眯眯的看着他忙碌,其实相比于刷碗,我更喜欢做饭。
连轺都收拾完,我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没过一会儿,我就有一点迷糊了。
“困了?”连轺在我耳边轻轻的说。
我没力气的点了点头。
“去里面睡吧!”连轺说。
“嗯?”我慢半拍的想到他说的是卧室,于是疑惑的看着他。
他笑了一下说道:“你放心,我在这里看电视!”
“噢!”于是乖乖的去里面他的卧室里睡。他帮我盖上被子,又将窗帘拉上,关上门出去了。迷迷糊糊间,我觉得自己是有点小人之心了,还没等再深想,就已经睡着了。
“紫菀,紫菀?”迷迷糊糊中,我听到连轺叫我,我睁开眼,看到连轺坐在床边。
“怎么了?”我含糊道。
“起来吧!四川出事了。”屋里没什么光线,我也看不到他的脸色。
“啊?”我虽不明白怎么回事,但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随他来到客厅。
电视上央视新闻频道,女主持人正在报道:“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具体位置在成都附近温江西北五十五公里。。。。”
我不可置信的用手捂着张着的嘴,看着女主持人的嘴一张一合。脑子里反复的回响着“7.6级地震。。。成都附近。。。”
我扑到电脑桌前打开网站,在电子地图上搜索四川的地图。汶川这个地名,以前从未听过,但是我知道蔚蔚的家是在成都附近的都江堰。我想知道都江堰离汶川,也就是震中有多远。打开地图一看,都江堰里汶川很近。我回过头,看向连轺。
他把我的手机递给我,我这才想起,我还可以打电话,我紧张的拨过去,里面传来了:“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我有些无助,一次又一次的拨打着电话,始终都是无法接通。我又坐回沙发上,看着电视,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消息,可是很遗憾,央视新闻频道只是滚动播出之前的一条,丝毫没有多一点的消息。
这时候我的电话响起,我激动的拿起电话,却看到是秋棣,我想,他一定比我还心急。
“秋老师。”
“紫菀,你在哪?你知道了吗?”他急切的问道。
“我在连轺宿舍,我知道了,我们正在看电视。”
“你联系上蔚蔚了吗?我给她打打不通。”
“我也打不通。” 说完这句话,我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听见敲门声,连轺起身去开门,看到秋棣站在外面,拿着手机。
我也站起身来,他声音低沉的说道,“我一个人在宿舍等待还不如跟你们一起等,你们别当我是电灯泡。”
连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一起吧!”
我坚定的说道:“蔚蔚一定没事。”。
他苦笑一下,坐在沙发上。我们一起看了一会儿滚动新闻,我说道:“不如我们给她发信息吧!她看到就会回复啊!”
秋棣叹了口气,说道:“我都发了好多条了。”
我有点无语,但是还是编辑了一条短信:“蔚蔚,我看电视说四川地震了,你家里震中好像不远,你怎么样?家里有事吗?见到信息务必回一条,回复秋棣也可,我们现在在连轺寝室。”
发完短信,我们继续陷入等待,过了一会儿,女主持人说道:“由于当地信号中断,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一直往当地打电话,造成线路忙碌。。。。。”
我们对视一眼,仿佛打不通电话一时间都有了解释,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画面前方的声音传出,说房屋倒塌严重,有很多路都封死了,停水停电。。。。。。
我们好容易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来,而此时,我和秋棣的手机先后响起,我们赶紧看,果真是蔚蔚的消息:“紫菀,我没事,家里也没事,就是房子不能住了,我们现在都在外边,还有余震,所以不敢回屋。手机信号不好,刚收到消息。”
我和秋棣同时松了一口气,连轺说道,“看来黄同学是没事儿了。”
我点了点头,秋棣却说道,“暂时。”
我疑惑的看着他,他说道:“他们今晚怎么过?虽说那里这时候不冷了,但是晚上也凉啊!而且余震不断,没水没电的。”
我的心也往下沉,是啊,晚上怎么过?“你给她发信息,问她回不回来?”
秋棣摇了摇头,说道:“她说不能回来了,路不通是一回事,这个时候她也不能离开家人。”
我们就这样等,总希望新闻里下一分钟的报道是更多的消息,好消息。可是随着信息的增加,地震级别由7.6升到7.8。很多主干道都被山体滑坡给堵住了,好多武警和解放军在抢修道路,还有好几个县、乡联系不上。
“不行,我不能就这样被动的等。”秋棣突然站了起来。
“你要干嘛?”连轺也站了起来,拉住他。
“我去买机票,去四川。我要站在她身边,你们帮我想想要带什么?”他急切的说道。
“你傻了?现在去四川?有你降落的地儿吗?你没看到双流机场都调流了?”连轺呵斥道。
“秋老师,你明天好像白班。”我小声的提醒道。
他一下子失去力气般的瘫坐到沙发上,愁眉不展。过了半个小时之后,他突然又坐直了身体说道,“我要去四川!”
连轺着急的打他肩膀一下,说道:“哎,我说你怎么还较上劲了!不都跟你说了,去不了了吗?”
秋棣看找我们,沉着的说道:“不是之前的原因,我刚才一着急也没深想。我是说,我是医生,我是麻醉医生,那里肯定需要我啊!你看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事,是因为事儿还没被发现。等到消息慢慢传来,应该会有很多。。。需要救治的人。”
连轺又拍了一次秋棣的肩膀,这次是鼓励的。
于是秋棣拿起电话,“喂,主任啊!。。。。我是跟你申请,嗯,如果从咱科抽人去灾区,申请派我去!。。。啊!没有指示?。。。哦。。。有指示的时候主任你要记着我!。。。好。。。”他挂断电话,说道:“主任说没接到指示,我看应该快了。我应该去收拾东西,以备不时之需。”说完就回宿舍了。
我和连轺目送他出去。
“秋老师想到的问题还挺多。”我感叹道。
“秋棣家原来是唐山的,后搬来这边的。”连轺说道。
“啊!难怪!”我感叹道,三十多年那场大地震一样不能让人忘怀。“你会去吗?”我突然想起,连轺作为急诊科医生,是不是也需要去。
“祖国旦有召唤,必勇往直前!”连轺比着手势喊道。
我崇拜的看着他,说道,“带上我吧!”
“带你干嘛?你个实习生,派不上用场。”连轺无情的打消了我的积极性。
我嘟嘟嘴,没有说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去了能干什么,只好继续守着电视。
过了一个小时之后,秋棣又进来了,一言不发的坐在沙发上和我们一起看电视。晚饭也是一起叫外卖解决的。中间他和蔚蔚发过几条消息,蔚蔚说没地方充电,手机得省着点用,就不和他聊了。于是他的脸色一直很不好。
晚上快十点的时候,秋棣的电话响起,“是主任!”秋棣激动的说道。然后接了电话:“是我,主任。是,是,什么?楚云非填什么乱!让我去!我有这方面经验,我孤家寡人。我。。。啊!好!谢谢主任。”说完他挂了电话。
我和连轺都看着他,他说道:“真让我说着了,咱们省要派三支医疗队,咱们医院一支,要骨科、胸外、普外、脑外和麻醉医生。楚云非居然也要去,幸亏主任先考虑我了,而且楚云非听说我也要去,就不和我争了。否则我俩还得竞争一下。”他苦笑道。
“怎么不需要急诊科医生?”我问道。
“不清楚,大概现场救援的不需要那么多,部队医院都先去了,他们在这方面更有经验,反正咱们省是这个安排。”秋棣说道,“现在我就等命令出发了!”
“为啥现在不走?”我问道。
“除了人,还有物资要筹备,不能光带人去啊!”秋棣说道。
“噢!”我恍然大悟般,其实我是觉得越早进入灾区就越早能救人,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
“我送你回宿舍吧!一会儿该关门了。”连轺看看时间说道。
我这才惊觉都这么晚了,赶紧站起来往外走。
回到宿舍,发现大家都开着收音机在听消息。我们都没说话,在心里默默的祈祷。
第二天早晨在麻醉科,我又发现了秋老师,疑惑的看着他,他说:“还在等消息。”
我点了点头,早晨交班的时候,主任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汶川地震现在说是7.8级了,破坏面很大。昨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当地具体情况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需要我们医务人员支援的。我们科秋棣和楚云非在上面下任务之前就给我打电话主动要求去前线,我必须对两位同志提出表扬。 ‘救死扶伤’不是口号,是刻在骨髓里的本能!是印在魂魄里的烙印!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的特质!但是名额只有一个,通过多方面考虑,我们决定派秋棣去,具体时间还没定,可能今晚或者明天凌晨,你保持手机开机吧!”
“好的,主任。”秋老师说道。
“嗯,好了,今天班次先这样,等你走了,蔓菁,你再安排下班次。”主任说道。
“好的,主任。”水老师说道。
“好了,大家工作吧!心情再沉痛,我们还有病人要救治,大家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慰国家做贡献了。”主任说完就出去了,留下一屋子沉寂。
“秋棣,你东西收拾怎么样了?”我老师率先问道。
“早就收拾好了,我现在是拎包能走。”秋老师语气轻松的说道。
水老师眼泪汪汪的看着秋老师,却一言不发。
“注意安全,我看报道,那里余震不断。”谷老师说。
“你带一套咱自己的衣服去吧,省得到时候还得麻烦人家给找衣服,我建议咱们医院去的外科医生,都自己带一套咱们的刷手衣,尽量不给前线添麻烦。”安老师说道。
“我看行!”胡老师说道。
这一天,大家静静的完成自己的手术。我老师副班,没手术的时候,大家围在值班室的电视机边上,看着前线发来的消息。
“昨天晚上居然下雨了。”我老师感慨的说道。
“当年唐山也下雨了。”秋老师低沉的说道。
“是啊,这地面部队过不去,飞机也过不去,24小时了,不知道里面啥情况!真着急!”秦老师说道。
晚上十一点多,我在宿舍从收音机里得知,终于有一支部队进入了汶川县城。汶川终于和外界联系上了,据悉,房屋倒塌情况十分严重,严重缺水和实物,还有帐篷之类御寒的物资。
网上很多人在祈祷,在说着“汶川挺住!”之类的鼓励的言语。而此时,简单一句“我们与你同在!”真的也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四川,看着汶川。大家都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说要去救援,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可是无论是新闻里,还是相关部门,都不鼓励非专业人士去现场,因为要把有限的路和资源留给专业救援的车辆。
5月14日早晨,我和科里老师们送别了赶赴前线救灾的秋老师。他站在一群医生里,坚毅的表情让我们的心也安定了不少。附院的医疗队是凌副院长带队,队员有普外一的梁主任,胸外江副主任、骨科海峰老师、脑外的何主任和秋老师。
下午两点多,楚老师喊道:“到了,他们到了。”之后陆续有人发回短信保平安之类。
晚上七点四十五分,队员们开始直接奔赴震中汶川。
晚上九点半,车队到达玉堂镇,被告之前方两公里处道路正在抢修。于是只能原地等待。因为有护士随行,所以大家让护士在车里休息,而男医生们只能席地外在潮湿的路边,后来附近的老乡送来两个椅子和纸壳,大家将就着过了一夜。
5月15日
中午十一点左右,在选择三条路进汶川都未成功的时候,副厅长带队的省内医疗队开始了分流,一部分去了华西医院支援,一部分去眉山市一所医院,编入该医院的各个科室,开始接收伤员。
晚上我老师夜班,我们看着电视里的救援画面,一面为山河破碎而心痛,一面为一个个生命的获救而欣慰。
“秋棣今天中午之后一直没消息,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我老师说道。
“估计开始忙上了吧!”我说道。其实昨晚他们的车队路过都江堰的时候,秋棣和蔚蔚见过了,只是见过。一个在车里,一个在路边。一个拼命笑,一个拼命挥手,连话都没说上一句。
5月19日哀悼日
这是一个格外清闲的星期一,只有寥寥几台手术,大家都在值班室看新闻。有一些直升机发回来的航拍图,一片片的废墟,几乎没有几栋楼是直立着的,看得人触目惊心。
“昨天下午,秋棣他们终于进入汶川了,”楚老师说道。
“这是走了多少天啊!”安老师感叹道。
“路不好,走走停停。”楚老师说,“有几个地方得等部队清理出路才能过去。这一路又是雪山又是草地的,还有悬崖和山体滑坡,绝对够惊心动魄。有一次,车队发现前面有大约五六十米长的路段被碎石覆盖,车就停了。当时秋棣和海峰两个比较年轻的男人下去清理路面上的石块,突然听到黑黢黢的山坡上传来“喀拉拉”的滚石声,两人感觉不对,立即边喊边向回跑,司机反应也十分迅速,开车快速后退。就在这时,大量松动的山石滚落到两队员刚刚离开的地方。同时,车内的梁主任他们也听见一些碎小的石块砸落到车上。真真是生死一线啊!他说一路上,看到不少被几吨重的石块砸成饼的车。”
“什么?!海峰怎么没和我说!?”安老师听闻立即柳眉倒竖的喝道。
楚老师摸了摸鼻子,说道,“还能为啥,怕你担心呗!”
安老师这才慢慢平复的心情,我老师也说道,“你看,海峰就是知道你会着急,所以报喜不报忧,现在也到汶川了,他们就在医院里,不会有事!你放心。”
“是啊,到地方还没搭帐篷,海峰就开始给人看病了!多敬业!你应该骄傲!”楚老师说道。
安老师眉毛一挑,说道:“谁说我不骄傲了?不跟你们聊了,没事我先回家了,孩子病了,海峰一走,我没咋地,海鸥到上火了,发着烧哪,现在我妈帮着看着哪!”
“那你快回去吧!”我老师说道。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没事都是围坐在电视前,收音机前,虽然没有机会去前线,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地震级数已经被修改为8.0级。每一天的伤亡数字都在上升,而同时每一天也有多人获救的消息传出,我们只是希望,伤亡数字别再上升了。
学校和院里组织捐款,我捐出自己一个月生活费,而连轺捐了他的一个月工资。
他对我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小,但是我们中国人口多啊!所以汇集在一起也是很大一笔钱了,一定会起作用。”
“是啊!”我说,“蔚蔚已经由一天一袋方便面一瓶水升到一天两袋方便面、一袋面包了、一根火腿肠、一瓶水了,也有了帐篷住,不用风餐露宿了。”
5月29日
本省医疗救助队凯旋归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疲倦的面容,我笑的有些心酸。这些人难道不是最可爱的人吗?
在新闻里,我们看到救援车辆途经之地,必有当地老乡嘘寒问暖,或者有孩子们在路边高举着写满感谢的大字。这就是同胞骨肉情,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