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跋(1 / 1)
西域玉门关,这里是中原通往西域所必经之关口。西出玉门关便是茫茫的关外,而玉门关则为来往的商贩和行人提供了休息,交流的场所。而当年许瑾炎的主店,便开在这玉门关。
距离那次大战,已经过了十年。这些年,伊常去看望瑾炎,给他上柱香,倒壶茶,说说话,好似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时间久了,伊渐渐无法继续再停留在月馆了,数年的光阴在伊的脸上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为了不引起旁人的猜测,伊还是打算换个地方,离开雁城。离别之前,伊来到“淳于宅”前,去拜别了许久未见的父亲母亲,长卿虽然恢复了意识,却依旧无法记起伊的事情。
长卿总是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呆呆地望着满院的梨花,嘴里念着一个和梨花有关的女子。他说那是他的初恋,是他一生唯一所爱的女子。他说那个她是自己青梅竹马的义妹,总是站在梨花树下冲他笑,等他归来。可是当他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她却已经不在了,只留下这满院的梨花。伊就这样站在长卿的旁边,听他讲完了故事,满满的悲伤却流不出一滴泪。“我明明如此想念她、眷念她,为何我总是想不起她的脸,想不起她笑着的模样?”
长卿的问题伊没有办法如实回答,她说:“那是因为她也想念你、眷念你,知道这思念一个人的痛苦,所以不愿你也承受这样的折磨。”
“她会不会记恨我,恨我没有早些回来接她,恨我没能早点牵着她的手?”
“她若恨你,就不会留下这满院的梨花陪你。你若爱她,就陪着梨花说说话,她也许听得到。”
长卿听完伊的话,笑了。像极了小时候初次与伊见面,那个暖化的冬天的笑容。而伊,也笑了,用尽了她所知道的温暖、爱意、思念和不舍。院子里,阳光和煦,梨花满天。
离开“淳于宅”,梅妖问伊,为何不告诉他实情。伊说:“我无法判断现在长卿记忆里的是我,还是梨花。可不管是谁,都有我的影子在,这就够了。如今我既已无法与他长相厮守,告诉与不告诉他之间又有何区别?也许是我太自私,想就这样美好地留在他的记忆里,也许只是我太胆小,不想面对任何残酷的话语。我若告诉他,那院子里的应该是梅花而不是梨花,你记忆里的那个女孩是我而不是旁人,长卿一定会困惑,难以接纳。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回不到他理想中的那个我和他,何必强求?就算他接受了我,我也必定要陪他终老。等他白发苍苍时,我却还是这幅摸样,他会做何感想?”
梅妖没有再问下去,只说伊去哪里,自己也会去哪里。梅妖知道此时的伊已经无力接受任何人在她眼前死去,不如趁此机会,离开这是非之地,出去散散心也好。
伊想起了多年前曾经出嫁的情景,想起那辆花车和那长长的驼队,和那“叮呤当啷”的驼铃声。瑾炎曾经说过,他在关外等伊和她的车队,等了很久。于是,伊打算重新走一遍沙漠。与上次不同,这次要走到玉门关,走到瑾炎曾经等待的地方。
在玉门关,伊做起了小酒馆。她那一身红衣依旧是令人瞩目,关内的人都叫她“嫁娘”,说她随时都穿着一身嫁衣。而伊,也很喜欢这个称号。
多年以后,伊偶然得知长卿的死讯,决定回一趟金城。
听下人们说,长卿老爷最终未再娶妻,他常在那满院的梨花下自言自语。长卿膝下无儿女,最终领养了一个男孩,悉心教导,并继承了“富源米粮”,做了新当家。
问过长卿下葬的地点,伊带着祭品,来到长卿的坟前。点上一炷香,撒下一碗酒,像是许久不见的故友,谈起话来。伊说她去了关外,做了生意,这些都是长卿小时候教她的。“我知道,此时的你怕是已经喝了孟婆汤,忘了今生今世,所以我才敢和你说这些。我很好,真的很好。走了不少地方,听了很多故事,然后想着若是你也在,那该有多好。”回想着从儿时遇见长卿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伊有些感慨,不经意间,哼唱起了一首歌。
夜笼寒窗月如幻影珠光
缘薄命长亲手为君焚香
一碗杜康两杯下肚结霜
美梦黄粱一场镜花苍凉
曲终,伊满眼的泪水,伸手轻轻抚摸着长卿的石碑。笑着说道:
“长卿,我们来世再见。”
百年之后,四处游荡的伊,终于在江南某个桥头找到了长卿的转世轮回,面容与当年无异。依旧是一身干净的服饰,依旧是那个纯真的笑容。伊看到那名男子正与一名女子边走边谈笑,不自觉的跟了上去。
“长卿?”伊本是想在心里叫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可一不小心却脱口而出。引得眼前的男子不禁回过了头,一脸茫然地看着伊。
“对… … 对不起,我认错人了。”不能相认,不能触碰,这是伊当初的契约,也是永远无法逾越的界限。只得转身逃走,躲在路边绽放正旺的梅花树后,偷偷的看着那名男子。
两百年:长卿,这一世,你会过得平淡幸福。你会有一位爱你的夫人,两个可爱的宝宝。
三百年:长卿,这一世,你可能要受些苦了。你会在官场上失利,被人陷害。别担心,只是这个朝代不允许正直的人拥有权力。
四百年:长卿,这一世,你会名利双收。你会在商场大展身手,成为钱庄一霸,人人敬仰。你会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子孙满堂。
五百年:长卿,这一世… …
长卿… …
长卿… …
在这千年之中,伊每每都会去寻找长卿转世的身影,默默的记录着长卿的每一世。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不愿亲眼看着长卿每一世的轮回。可东南西北游荡的伊,总是不自觉去寻找那熟悉的身影。
梅花散落一地,那句完不成的诺言,那句说不出的爱意,那些飘散过去的回忆,一切,一切都消失在时间的轮回中。一位红衣女子依旧暖暖的笑着,却有些悲伤,却有些凄凉。
“缘分一旦结下,总会有再次相遇的一天,哪怕是生离死别。我愿幻化做一株红梅,守护你永远的笑颜。”
千年之后,一株梅花树在路中央开得正旺。那是一株及其罕见的红梅,大雪纷飞时便早早开放,到第二年春末才会败去。花开如鲜血般艳丽,如少女般娇羞,如火焰般热烈。
时间长了,附近的居民嫌梅花树挡在路中央极不方便,于是官府找人打算把这树梅花移到后山。可正当人们挖开梅花树附近的泥土,才发现树根根部缠绕着一件大红色的嫁衣,金线镶边,纹路好是漂亮。大家觉得奇怪,于是搁置了搬移的事情,向上头呈上报告。
听到传闻之后,一位自称研究博物学的男子出现在官府。他说他正在研究各类植物,做生长记录,想要去探访一下那株传说中的梅花树。
不久之后,在官兵的带领下,男子找到了红梅树。奇怪的是,当男子来到树下时,所有还未开花的花骨朵,竟在同一时开放,像是羞红脸的少女,引人注目。正当大家都在讨论这一奇怪的情景是,那名男子走上前去,想要好好端详。
“啊。”当男子的手想要触碰那件红衣时,却不小心被树根的树刺划破的手指,鲜血从伤口处流淌出来,一滴一滴,滴在那间嫁衣上。
一瞬间,不知哪里扬起的一阵沙尘,呼啸而过。人们纷纷用衣袖遮盖脸部,闭上双眼。沙尘过后,当人们睁开双眼时,那株梅花树和那件嫁衣早已化作尘土,随风而去了。只有一根红色的丝线缠绕在那男子指尖,还有静静躺在泥土里的一支由各色宝石镶嵌而成的梅花钗。
人们在惊叹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都说非人力而为,比为鬼神所做。可是,人们不知道,在那阵风沙之中,唯有那名男子,似乎看到了一位女子身披嫁衣,在风中对他微笑。而梅花好似女子羞红的双颊,全数绽放着,染红远方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