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1)
回到家美美地睡了一觉后,我又急匆匆地赶去学校填志愿。现在的我,对自己的未来抱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完全置身事外、冷眼相对。
我爸对我上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没有一点看法,他说这个得看我自己的喜好。我妈却要我学会计,不管是在哪个学校、哪个城市,只要是会计就行,她说学这个专业以后好帮我找工作。而我自己,却更多的是想要复读或者是读一个自己所喜欢的专科。
女孩子嘛,就应该拿个本科学历,然后找份稳定的工作,再嫁个对自己好的男人,有个圆满的家庭,那这一生也就圆满了。这是我妈眼中我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她认为这对我来说将是最好的选择,而我的未来也只有这样才算是幸福。
那我的梦想和追求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好像与我不太相干了。
在家长眼里,我的那些所谓的理想于他们而言只是天方夜谭而已,没有根据更不切实际。但每次只要他们打击我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暗下决心,决定以后一定要有所作为好为自己扬眉吐气。
那时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努力一下就一定会得到;以为我的未来一定会按自己所想的那样,有条不紊的全部到来;以为人生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有懦夫才会胆怯。但这些想法都只是一个考生在高考前自负的想法罢了,只是激励了自己、娱乐了他人罢了,却起不到一点实际上的作用。
高考后我的想法有了翻天覆地地改变,虽然骨子里的自负还是一如既往的存在着,却多多少少带有一丝逃避。我开始学会不在意,开始用旁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事情,开始对任何事都不抱有任何希望。
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锁在黑暗里,只有这样才会因为出现一缕阳光而欢天喜地。
这次填志愿我终究还是听了我妈的话,把第一专业都填成了会计。其一是我自己也喜欢经济学,所以不管是它的哪个分支我都喜欢;其二是我怕自己以后真的会找不到工作,因此每天都要忍受我妈的唠叨和家人的白眼。
在填学校的事情上,我选择的学校都在长沙。因为我不想离家太远,毕竟我还没有学会自己一个人该怎么去独立生活,离家近可以每星期都回一次家,又何乐而不为?
只是在我回来的时候陈宇熙却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也许上次他找我就是因为这事,但我却又错过了。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回来。他离开得太过匆忙也太安静,而我又不敢去打听关于他的任何事情。还是看到他说说上的定位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与他的距离居然这么远。
如果我能在这段时间里放下他,那我以后就真的只把他当成朋友;如果我在这段时间里还是放不下他,那就是我真的喜欢上他了,那无论如何我都要为自己搏一把。我跟自己打了一个赌,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当别人把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却满脑子里只有儿女私情。我鄙视这样的自己,而我能做的,也只有鄙视。
我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蔡依林那样不是最好却又努力做到最好的女生。虽然我不能成为第二个她,而我的梦想也不是像她一样成为亚洲天后。但一直以来,蔡依林三个字就是我的紧箍咒,只是我的紧箍咒不是用来约束我的,而是让我振奋的。每次只要是听到了蔡依林这三个字我就会双眼放光,然后格外精神的寻找它的来源,这种情绪可以用亢奋来形容。
很多人都千篇一律的问过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蔡依林。更有过分的会以为我是蕾丝,这么多美男子我不喜欢,却偏偏喜欢一个年纪这么大的女明星。每次当别人追韩流追得津津有味而我却对公主喜欢只增不减时,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蔡依林?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吸引我的是她漂亮、靓丽的外表,但让我一直喜欢的却是她坚毅、向上的内心。美貌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一个人的品质却如同老酒般,时间越久也越甘醇。这大概就是她能一直吸引我,并让别人以为我是同性恋最大的原因了。
为什么蔡依林出道十几年却还能在歌坛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浪花?这肯定跟她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还有她不断向上的品质分不开,她是名副其实的地才,毋庸置疑。
她的性格是我的指路牌,她的歌词又让我聊以慰藉。所以蔡依林是我青春里最不可缺的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