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铁马冰河(1 / 1)
夺取西郡,是起兵之后的第一仗,安佑津为此次战役统帅,安佑宁从旁辅助,从表面来看,此番是两兄弟一主一辅,实则真正决策、指挥者另有其人。
因安原考虑到兄弟二人皆缺乏指挥经验,指挥的正确与否直接界定战争的胜负,殷宏涛变在此次的战役中脱颖而出,一生戎马,足以应对规模并不算庞大的阵势。
安佑津打小便是沉稳之人,只是安佑宁年轻气盛,一开始并不服气殷将军的指挥,在战略的布局上总是与其意见相左。
龙门关一战,安佑津彻底改变了这样的看法。
“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进攻便是送死!弟兄们的命不是别人拿来冒险的筹码!”殷氏怒喝到。
“佑宁大意了,还望殷将军指教。”殷氏的话浇醒了安佑宁,最近没有大哥在身边,自己确实是骄傲,险些失了分寸。
敢于认错之人方能知己知彼。
“今夜便会有一场大雪。”殷氏见年轻人倒也能伸能屈,心中满是欣慰,故而语气平和了许多。
第二日,敌军行至相距百里之地,仍不见防御之人,不敢再次前行,原地待命。
将领分析形势之时,只听闻巨响,似是什么重物滚动的声音。
只见数个硕大的雪球自高处滚落,堵住了后退之路。
“投降还是掩于这积雪之下,你们自己选择,在这世上,活着才是最不易的。”安佑宁站在高处俯视着惊恐不已的战士们。
此时的安佑津正火速赶往宾州,宾州是安氏起兵基地,部队家属皆在那里,下辖一十五州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宾州的安危,对于安氏顺利进军关中,长久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影响极大。这样的重任,年仅十七岁的安佑宁显然是担负不了的,安原也决不会把如此重任交给他负责。
后世之人皆赞颂安佑宁如何所向披靡,殊不知安佑津在保护基地之中足足十日几乎没有合眼,一个只年长于弟弟10岁的男人,肩上的担子却重了如此之多。
也有人猜测,若不是那场变数,兴许安佑津也能成为一个被世人称颂的好皇帝,只是那个位置,终归只能属于一人而已,既生瑜何生亮?
“狐狸公子,你怎么来了?”映雪笑看着远道而来的金承宇。
映雪一直没有告诉他,自己第一日见着他的时候,他的脑袋之上是一只九尾狐。
灵魂的颜色不会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色难移,作为商人世家的独子,狐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无商不奸嘛。
“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映雪上前夺过金承宇的包袱。
“真是令人寒心呐,几个月不见,一见面什么都不问,就知道搜寻美食珍宝,对丽国第一公子不闻也不问呢!”金承宇打开折扇道。
“有客人?”尹玉然询问站在门边的丫头。
金承宇正拼命地和映雪抢夺着一包自己悄悄留下的奶娘亲手制作的牛肉干,尹玉然便推门而入。
“怎么如此对待客人?”尹玉然一袭白衫,笑意盈盈道。
金承宇似是寻到了多年未曾遇见的敌手,眸中大放异彩,竟松开了手中的牛肉干。
“真是浪费!”映雪心疼地捡着掉落在地的美味。
这一夜,两位公子从棋艺到诗文,几番比拼皆是平手,映雪看着金承宇狐狸般的狡黠笑容便觉得好笑,尹玉然一向以谦谦公子行事,自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实力让对方难堪,且是邻国友人,如何能不以礼相待?
“丫头,你鬼点子那样多,说一个可以一决胜负的!”金承宇摇着手中的折扇,倒也奇了,此刻扇面所散发的香气与一个时辰前的并不相同。
“你确定?”映雪漫不经心道。
“映雪,还是算了…”尹玉然在一旁劝说道。
“那是自然!”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金承宇便为自己此番出口之语而后悔。
“还有还有,干宝家的怪事,鹦鹉喊冤啊…”映雪扯着玉然的袖子道。
“额…时辰不早了,还是让金公子早些歇息吧。”尹玉然瞧见金承宇刷白的脸色,实在于心不忍。
“尹兄所言甚是。”金承宇几乎是从坐垫上一跃而起,说着便要回屋歇息。
“忘了告诉你,你的屋子里有我新添置的一面铜镜。”映雪在金承宇快要踏出房门时道。
“其实在下还有一事欲要同尹兄请教…”金承宇思索再三,终是坐回了原位。
“过奖了。”尹玉然在桌下轻轻地掐了一下映雪,映雪笑得愈发灿烂了。
聊至半夜,三人愈发精神焕发,索性赛起诗来。
“月出惊梦披衣起,遥望窗前月。落花成冢也凝结,世嚣至此绝。”映雪扭头瞧见已悬于苍穹许久的明月道。
波随还荡,万水齐归。”诗词写人心,尹玉然自是知道此刻映雪心中所记挂的和自己无异,安氏一族命归何处,皆是未知之数。
“人生苦短,路漫漫,却有花相伴。”金承宇此言一出,便将气氛再次渲染得增了几分喜气。
“你的这句,我觉得是极好的。”映雪笑言。
此刻的这一幕,让映雪不禁忆起那一年的三人也是这般,无忧无虑,如今却连相见也成了一种奢求。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苦命追求一生,在山水踏尽之时,是否仍能淡若清风,自在安宁?
一花一叶总关禅,
一曲云水释禅心,
一切有情皆过往,
菩提花落又花开。
“再过几日安阳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吧?”映雪低声道。
“这就得问无所不知的尹公子了。”金承宇闭着眼睛道。
“你不是醉了吗?”
“怎么?害怕我是细作?”
“又开始胡言乱语了。”映雪没好气地道。“拥有共同的敌人的便不再是对手。”
“看来你还是不了解安氏一族啊!”金承宇的笑容中带着些许的不屑,并不是针对映雪本人的。
“那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尹玉然开口道。
“不愧是尹氏后代。”金承宇的言语中竟是真切的敬佩,没有一丝敌对之意。
映雪察觉出了二人言语中的意思,不,应该是一种推测,一种预言。
金承宇夸赞尹氏一族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若说尹玉然是智力超群,谋略无双,那便没有言语可以形容他的父亲了。
尹氏也出生于望族,在那个全盛的时期家族皆显要叠出、贵盛无比。到了钊临,尹氏兄妹的父亲尹笙,则是家族新一辈里的传奇人物。
尹笙正是在对付弩国的时候走到历史前台,他向皇帝献策,认为弩国作为游牧民族的强大行国,最大的弱点就是内部不稳定,部落仇恨和争权夺利太激烈。他的意见就是靠反间计来分化强大的弩国。尹笙的意见被采纳了,他也被任命为出使弩国的使节,暗里搞破坏活动。可以说尹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物,他来到弩国,很能讨弩国人喜欢,却在背后干了很多“坏事”,成功地挑拨了弩国可汗的关系,并最终使弩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然后,把静和公主送到东弩和亲,率领军队帮助东弩打败西弩。这样,西弩没有能力再威胁钊临,东弩的启民可汗也向钊临臣服。
“金氏家族的子弟也是人中龙凤啊。”尹玉然笑如春风道。
金承宇的父亲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客栈学徒,如今已是丽国饮食行业的领军人物,白手起家,比起敛财更善于巧夺人心,丽国人民皆如此评价,虽不是帝王,却在商场之中夺得了那万人之上的地位。
也就是如此一位狡猾讲求谋略的商人,在十年前丽国的那场饥荒中,以高价买下了大量的粮食谷物,带领家丁在街口放粮,自此以后,即使金氏如何的“”无奸不商”,百姓们也不再言语抱怨,只记得他是自己的救命菩萨罢了。
国家安危、民心得失、得民心国家必安、失民心国家必危。
对一个国家来说民心是必不可失的,如此一来,对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个人来说呢?
想来那丽国国王是不敢轻易起铲除金氏一族的念头的吧?已经是富可敌国的国商,只安心于自家的生意便是了,可帝王却不会作此想法罢,那次的开仓放粮,就好像是上天赐予了金氏一把无形的王牌,足以让当朝天子所敬畏,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数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不难发现,每个旧王朝的灭亡,而新王朝的取而带之靠的都是“民心”。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而所谓圣君,不过是参透了“民心”二字的寓意罢了。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