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的末日(3)(1 / 1)
朝廷还没出兵,这时候有个叫做仇钺的大将,不小心路过当地,听说安化王叛乱,就顺便带兵去剿了一下。不料,安化王太不经打了,一个曾经假装归顺他的事业的骑兵指挥官用计捉住了叛乱的首领们,然后抓获了安化王本人。这次流产的暴乱仅仅持续了19天。现在,夏小宝和张永赶来,只不过是顺便押送安化王回北京处决而已。
张永白白得了这么一件天大的功劳,自然欣喜若狂。
夏小宝也很兴奋,如此,一场大战就免去了。
只杨一清瞅着二人,欲言又止。
他和王守仁有过交往,但是,并不认识夏小宝。
酒席之间,他对张永特别尊敬,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媲美刘瑾。但是,言辞之间,却见张永对身边的那个夏使者特别尊敬。说到使者,也许是很小的一个官,很大的权利,就如钦差之类的。
杨一清认为,那是皇帝身边的某个密探亲信。但见张永对之如此客气,自己自然也不敢怠慢。
酒席之间,张永的毛病犯了,他想起自己和刘瑾的一顿打架,义愤填膺:“杨大人,你看,安化王叛乱,就是因为讨伐刘瑾这厮……刘瑾再不倒台,都没天理了!”
杨一清对张永还不敢完全相信,毕竟,他和刘瑾共事已久。生怕他有个什么反间计之类的,在酒桌上,便没有完全表态,反而不时看看他身边的那个夏使者。
夏使者却一直笑而不谈,没表态。
酒宴之后,杨一清悄悄地令人查访,居然发现这一次张永率领的士兵,在城里秋毫无犯,绝不扰民,纪律十分严明。要知道,以往朝廷纵兵,简直比土匪本身好不了多少。他很吃惊,立即暗暗查访,才知道,这些士兵在进城之前,就各自得到了一笔赏金,军令,若有任何抢劫,违者死罪。果然,有一两个不服气的,稍微干了点偷鸡摸狗的事情,立即被当众处死,自此,方秋毫无犯。
杨一清大惊失色,这样的魄力,肯定非张永这个太监能有,所以,对于他身边的使者,便刮目相看。
这**,他亲自上门。
却只见到张永,不见夏小宝。
他问:“夏使者呢?”
张永知道他的意思,坦然道:“杨大人请放心,夏使者绝对可靠。”
你说可靠就可靠?
谁不知宫里上下,全是刘瑾的人?
但是,张永只说一句话就让他闭嘴了:“夏使者的一家,都被刘瑾害死了……她自己,也是九死一生,才逃过一命。”
你该放心了吧。
放心了。
杨一清说:“张公公,你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有你一句话,刘瑾必定死。”
张永反问:“你支不支持?”
“老夫一条命也豁出去了。”
“那好,我就干这一次。”
“公公以什么为证据?”
杨一清抓起搜集的安化王讨伐刘瑾的告示:“这些不就足够了?”
“不够,远远不够。”
这时,杨一清才拿出厚厚的一封秘折,上面是他亲自书写的,刘瑾的十九条大罪,条条款款,列举得非常分明,跟安化王那个讨伐诏书相比,简直清晰多了。
张永大喜过望,立即把这封奏折揣起来,兴冲冲地就要赴京报告喜讯。
杨一清刚走,夏小宝就从外面进来。
她对张永说:“你先回去禀报陛下,别让陛下出来,以免大军压境,扰民。”
张永惊问:“您?不回去?”
“我还有点事情,耽误几天,自己会回来。”
张永喊一声,坏了。
自己临走时,朱厚照私下里再三再四的叮嘱,一定要保护夏皇后,一定要把人安然无恙地带回去,这下好了,她要跑路了?
他扑通一声跪下去了:“皇后娘娘,你不回去,我没法向皇上交差啊。”
夏小宝皱眉道:“我说了会回去,你啰嗦什么?而且,你拿了杨一清的秘折,必然扳倒刘瑾,怕什么。”
“我知道……可万一……”
夏小宝斩钉截铁,“没什么万一,陛下若是不允,你记住,一定以死抗争,半点不可后退,否则,就完了。”
张永心里一动,忽然意识到什么。
那就是夏皇后在对待刘瑾的死这件事情上,是态度模糊的,她本人对刘瑾恨之入骨,可是,又不完全想他死,所以一直没拿定主意,直到此刻,才彻底定下主意,刘瑾必死。
他立即起身,肃然道:“好,那我就不能再服侍皇后娘娘了。”
“你马上回去,事不宜迟。”
张永立即出门,忽然想起问她:“娘娘,你到底要去哪里?能否透露个准信,我回去也可以向皇上有个交代。”
“我就在附近走走,约莫一个月左右就会回去。”
张永还是没得到准确答案,只能失望地回去了。
等在京城里的朱厚照,比他更加失望。
他已经厉兵秣马,整束装甲,马上就要出发了,却得到这样的消息:安化王投降了。
朝野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无不庆幸天下生民躲过了这一场劫难,免得生灵涂炭,耗费国库。就连张太后也连续在佛堂吃斋念佛,感谢祖宗保佑。
只有朱厚照情绪低落,不好玩,太不好玩了,居然这样就给玩儿没了。
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没了。
本来,他的那些祖先,朱元璋,朱棣等人的好战血液,一直在他的骨子里流淌,奔涌……跟小王子一场决战,以少胜多杀出重围,但是还没过瘾,又没等到新的机会去征讨。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安化王叛乱,他正要一展身手,可是,人家不经打,又偃旗息鼓了。
小打小闹一下,连血雨腥风都没掀起来,一切就玩完了。
痛苦啊。
不过,转念一想,好事也有,那就是夏小宝也快要回来了。
真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夏小宝不在坤宁宫,他也呆不下去,整天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皇宫,无限郁闷。这时,刘瑾同志出来了。
他殷勤备至:“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一个人在这里多不好玩?不如去豹房转转吧?”
朱厚照随口道:“豹房有什么好玩意来了?”
“有咧,一批新的猎鹰送到了。”
猎鹰也是朱厚照很喜欢的一个玩意儿,一听说,立即振作精神就去豹房。
江美人等自然得到了刘瑾的知会,早已等候多时。但是,她盘算一下,可别在皇上兴头上打扰他,于是,耐着性子,等朱厚照同志一连玩了两个时辰的猎鹰,快要太阳落山了,终于兴趣阑珊,才姗姗地率领一干美人儿去接驾。
朱厚照一看这阵势。
简直是大型的女子十二乐坊--不不不,简直是女子二百五乐坊,声势浩大,阵容惊人,吹拉弹唱,如在举行一场大型的交响乐表演。
这便是他理想中的**盛况。
弹唱声里,**们一拥而上,将他拉住:“客官,里面请……”
“客官,来我们这里……”
“客官,我们这里的姑娘才是最漂亮的……”
……
朱厚照哈哈大笑,总算有一点新意了。
这一日,花天酒地。
到月色凋零,朦胧残红。
他忽然从美人堆里坐起来,那么萧瑟,无聊。
江美人就如一只猫咪,柔顺地躺在他的脚下,提出了她很久就想达成的宏愿:“皇上,我想进宫。”
进宫,就是要给一个真正的名号。
而非是阿猫阿狗的乱叫。真正在皇宫里,在张太后的眼皮底下,在夏小宝的卧榻之侧,谋求一个正当的名分。
旁边,帮腔的声音响起:“陛下,您就答应了吧,答应了吧,啊……”
朱厚照看着她,又看那一屋子帮腔的美人儿。
他忽然跳起来就走。
“皇上,皇上……”
他再是一个不明白之人,也完全明白--夏小宝回来后,跟自己那么久,从无半点夫妻之实,这是为什么?
豹房,江美人,刘瑾,她果真忘得了?
他直奔坤宁宫。
坤宁宫如此静谧。
天空的月亮又大又圆,他才想起,马上要到中秋节了。
这**,他都睡不安宁。
第二日,草草地上朝,懒洋洋地听了一下奏折。一次次去宫门处看,小宝都还没有回来他急得直跺脚的时候,张永八百里加急赶回来了。
可是,当朱厚照看见他身后再无别人时,一颗心立即提起来了,还没等他请安,大声道:“皇后呢?”
张永跪下去,苦了苦了,就说没法交差吧。
“陛下,皇后娘娘说了,她外出办一点事情,估摸时日,半个月到一个月回来。”
朱厚照气急败坏:“你是猪啊?我当时怎么叮嘱你的?务必要护送皇后一起回来。她去了哪里?”
张永不敢辩驳,只是叩头。
朱厚照郁闷不已,早早地传了晚膳,也不吃肉,只顾喝闷酒。
张永一直跪着不起来,“皇上,臣有天大的机密禀报。”
他毫无兴趣:“何事?”
“刘瑾要篡位了。”
张永十分紧张,摸出安化王的讨伐檄文,以及杨一清写的秘折一起递上去。
朱厚照见他神色慎重,就接了,仔细地看一遍,扔在一边,不吱声了。
张永急了,一路上,他都在想朱厚照的反应,却不料是这种。现在服侍朱厚照的太监,哪一个不是刘瑾的人?如果这一次绊不倒刘瑾,自己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