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百鬼夜行·中元(1 / 1)
夜色凝重,恍若泼墨,寂静的浅滩上不断的涌上水来,在月光的照射下范着紫黑的黏液,异常恶心。
小孩奋力的从水里挣扎出来,往桥上跑,但是不断有皮肉腐烂的臂膀,甚至是森森白骨从湖下面伸了出来,伸手想要捉住他。
游泳的小孩知道他这是遇见了水鬼,只能滚着泪珠向前快跑。
只是终于,还是有一只手臂抓住了他的脚腕,将他拽下了那片无尽的深渊。
“然后呢!”白术腾的站起来问。
“然后?然后他就变成了新的水鬼呗。”九祁一口干掉一杯茶,吹灭了手里的白色蜡烛。
“第八十七个了。”他打了个呵欠,数数插满蜡烛的桌面。
“你耍赖!这个不算!那个小孩不能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变成水鬼了。”白术不满的扒住他的裤腿扯扯。
“谁耍赖了,只要是能吓到人的鬼故事不就好了吗?谁规定了一定要有头有尾。”
“天色不早了,权且算吧。”安锦看上去也有些倦意了,摆摆手示意大家赶紧继续。
今夜月光光,正是七月十五,地官赦罪日,中元节。
*
民间一直认为,整个七月即为鬼月,初一起酆都鬼门大开,十五鬼门关闭。
经过春夏的沉寂,百鬼得以在七月出来游荡。所以从昨天开始,镇民们便陆续在路边点火,或在街角放置布鞋,来满足鬼魂出门活动的需要。
而今晚最为盛大的,则是放水旱灯和法师祭。
鹊仙镇的镇口早已搭好了祭祀台许久,红绿各色的祭鬼绸上写满符文。
每天都有道士捻着白胡子挥着拂尘来祭台前检查,毕竟这是镇上的小道观每年承办的最大的事。
而今夜祭台上的烛火终于被点亮,道士都穿上洗的湛白的青色道袍,严肃的作起法来。
街上的人多起来,他们从四方城内赶回来,因为今日四方城的道观举行中元斋蘸,俗称道场。
他们都去为故去的亲人祈福,时至傍晚,才赶回小镇。
今晚无论贫富,每家每户都要备好酒菜、纸钱祭奠亡魂。
然后镇民们走出家门,赶去河边放一盏河灯。途经祭台的时候,他们会弯腰念叨些什么,保佑家人安康。
安锦白术阿九和九祁四人也结伴出行,但其实是三人。
因为瑶歌马上就要离开四方城,前往青云门向爹爹道明成亲一事,所以今夜这个不算节日的节日里,瑶歌请阿九与她一起游览,权作道别。
剩下的三个个顶个的懒,于是磨蹭了很久才出门,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安锦只得先带着他们吃了饭,再赶去河边放水灯。
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
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
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这天店铺也都要关门,把街道让给鬼。
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
一路上镇民道士挤了满街,白术个子太小,不知道被踩了多少次,后来九祁干脆把他抱起来坐在自己肩上,他才稍稍舒坦了点,扭动着身子问,“公子,今天到底为什么要放水灯啊?”白术咽下一口米饭问。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而中元节是从上元而来。
上元节时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而中元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张灯的方式也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暗,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
所以,上元节张灯是在路上,中元节是在水里。”
白术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吃完后游荡在去湖边的小路上,九祁又津津乐道起目连救母厄的佛家典故,半玩半赶,终于还是到了湖边。
只是这时湖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的已经放完灯往回赶着焚香“布田”了。
白术也仗着身形优势挤进去买了三盏荷花灯,分给他们二人,一起往湖边的浅水涉足而去。
安锦没什么愿望可许,但就这么放掉这盏河灯又觉得可惜,撩袍蹲在水边捏着一个荷花瓣想了许久。
抬头发现九祁早已推走了河灯,正双手环胸一脸淡然的望着自己。
于是他便也松开了手,看着河灯与其他灯簇拥着往深水里飘去,忽然想起师父曾对自己说的,一切随缘,万事随心。
白术倒是忙得很,蹲在那捧着灯叽里呱啦说个没完,安锦看他蹲在那几次都要被往来的放灯人推下水,只能连忙赶过去帮他放了河灯,牵他回来。
等他们挤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见原本零散的湖面已经变成了河灯的海洋,点点灯光透着嫩粉,飘荡在水中渐渐远去。
每一盏灯里都带着对故人的一分祭奠,水灯熄灭,思念即已送到,鬼魂得以在新的一年里安息。
几人回了悬壶斋,闲着无事,不知怎么又提起了中元节的另一件名事,百鬼夜行。
中元之夜,酆都之鬼门大开,百鬼游荡,只要点上一百根蜡烛,几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讲鬼故事,讲完一个吹灭一根蜡烛,等吹完第一百根蜡烛时,便会看到百鬼夜行。
白术听到这话来了兴致,非要玩玩试试,安锦拗不过他,只能随他去了。
三人围坐在茶几四边,安锦沏了一壶茶,一百根蜡烛密密麻麻的点起来,氤氲的清茶香气里,三人开始分享起各种各样的鬼故事。
不过故事再多,也有讲完的时候,等到第五十多根蜡烛的时候,安锦都有些力不从心。
几人便带了敷衍之意,每个故事都随便讲几句草草带过,或是只说其中最悚人的部分。
等讲到第七八十的时候,三人已经开始搜肠刮肚的编了,白术也完全没了害怕的心思,从安锦的书柜里翻出了一本坊间鬼怪传奇,洋洋洒洒的读了大半本,才拯救了大家。
虽然不知道这样读出来的算不算数,但三人还是本着有始有终的心态,把一百个故事讲完了。
最后一个故事是安锦讲的,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恩怨轮回,讲完后气氛陷入沉寂,白术端着茶杯呆呆的坐在桌子边一脸茫然,直到九祁敲敲他的脑门。
“闭眼。”他说。
记忆和神智仿佛落入无尽深渊,空荡又充实的混乱感袭上心头,知道一声清脆的银铃划破黑暗。
所有的实感都霎那间消失,白术听到意味不明的吟哦,来自一个遥远的飘渺女声,像九天之上的瑶华玄女,又像寂寥深海里的妩媚海妖,一声一声撞到他心底去,让他的魂魄简直要随着那声音而去。
“醒醒。”当头一本书敲下去,白术顿时清醒,“小东西,我让你闭眼是为了听摄魂铃的途径,你倒好,被祭魂曲给吸引了去。”
“祭魂曲……那是什么?”
“是吸引百鬼加入夜行队伍的曲子,你要是被勾走了,就会一路游荡到酆都,到时候鬼门一关,谁都救不了你。”九祁点点他的头,“别专注去听那曲子。”
白术乖乖的点头。
“听声音,夜行的队伍已经快到了,我们出去吧。”安锦拢拢衣服前襟,牵起白术的手就往外走。
“我们可以出去看吗!”白术激动的大喊。
“嘘!小声点,要是把找不到家的厉鬼勾来你会被吃掉的!”九祁从后面追上来。
白术的脸瞬间紧张成一只包子,“骗你的。”九祁哈哈大笑起来。
再也不要和他玩了。QAQ
白术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
三人踏出悬壶斋的大门,街上只人片影都没有,只有一些大块的白纸灰烬随着阵阵阴风席卷飞舞,今夜各家各户“送亡人”,烧了很多纸钱,并在自家门口“布田”,即在家门口和院子里插满细香,所以清净的银杏巷里也带着一股焚香后的味道。
迢迢的长街那头,摆满了各色祭盘,供夜行的鬼魂食用,这时清脆的铃声响起来了,月色透过浓雾,在长街那边映下一团朦胧的身影。
缓缓的身影穿透雾气,整条队伍映入眼前,为首的是一个带着鬼面具的年轻女子,她摇晃着摄魂铃,一步一顿,面具后面传出祭魂曲的声音,可见她正是走在前面的引魂人。
她身后跟着长长的队伍,并且还有零星的鬼怪从各条小巷里飘出来,汇入浩荡的队伍里,往长街这头来。
当那女子走进银杏巷的时候,安锦轻轻将白术往门内一带,九祁也侧身进来,门被关死。
“引魂人能够识破非鬼怪之外人的伪装,等她过去,我们再混进去。”
“哦哦好的,”白术点点头,“等等,混进去?!”
九祁麻利的伸手堵住了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