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余声 下(1 / 1)
凌云支着脑袋,眨了眨眼:“咳,这谁都不知道。包括子玉,太傅。他们怎么能知道。皇帝罔法,是不好,但不至于死,他们就不一样了。”
叶孤城心中叹息,你真是……
凌云仿佛知道他的意思,歪着头笑道:“很荒唐对吗?呵呵,没关系,皇帝就这么一人,大家都知道。”
叶孤城握紧他的手,正色道:“不妥,但若无他法,这样做,很好。”
凌云一怔,像不认识他似的睁大了眼睛,过了半晌,另一只手覆在交握的手上,呵呵笑道:“后来仲平就改名叫吴往生,帮我打理隐霄阁的事。直到南王倒台,姚震查出南王府和镇宁散的牵连,加上当时有人证和物证表明仲平是被人陷害下了药。药里含有大量的镇宁散,发作时,人会很暴躁,并且恍惚。南王府找人故意激怒了仲平,还派另外人掐准时机递上刀子。所以人虽是仲平杀的,但被人陷害,就罪不至死。不过大当家很固执,直到烟雨楼那会儿才和太傅相认。总算是认了亲,不过他还叫吴往生,不肯改,我也拿他没法子。”
叶孤城心中不由感叹。他一直是个坦诚的人,做事也全凭自己的性子来去,毫不掩饰情绪。此事旁人恐怕会觉得高深莫测,寒意隐然。从沈将军讲的故事里就能窥得一二。还有,大当家没死,他当然也不会故意弄出遗憾叹息的样子,这没错,但不知情的旁人看着未免觉得冷了些。
凌云轻叹了声:“诶,仲平的事,我知道子玉是怪我的。他那时正在西北。知道的时候……他倒不是怪我没放仲平一条生路。他是认为我就这么拿仲平做法子,当众砍了,无情了些。咳,他有点道学。仲平都不介意的……”
叶孤城看着他:“如果杨仲平真的犯了事,要死?”
凌云无奈道:“那我只能成全他,也只能是这个死法。以期杀一儆百。既然事已至此,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不是么?”
叶孤城心下了然,还是那个不愿浪费的人啊。
凌云幽幽道:“太傅没怪我。咳,太傅吧,就算怪我我也看不出来。但子玉……他此前偶尔会叫我五郎,此事过后就听不到他这么叫了,有得有失,诶,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子玉依然对我很好。”他又笑了下:“他知道始末后很无语。可我也不是有意的啊。难道他在就有更好的法子了?当年南王藏得可好了。”
他的手指在案上画圈:“呵呵,原先的三兄弟后来还是三兄弟,连姓都改一块儿了,多有趣。”
叶孤城瞪了他一眼。
凌云打个哈欠,指指自己:“我是吴先生,吴往忆,你忘了?”
叶孤城面色不善地捏紧他的手。凌云痛呼一声,你!又下黑手!
三月后,凌云展开信笺,微微一叹,递给叶孤城。
叶孤城一瞥,道:“你说的不错。”
凌云点头:"挺好,不能再好了。"
"你说过三公主是个聪明人。"
"对。她……对她二哥的信任从未变过。我相信蒙戊以往对她也不错,但是,人都会变……而她,当局者迷。"
"遗憾?"
"嗯,她是聪明人不假,但作为对手就是大患,我有必要防止这一点。"淡然的语气。
"你故意提出双方放下战事,共享太平……让蒙戊生疑?"
"平心而论,战事一起百姓遭殃,如非逼不得已,谁愿意打仗?我说的是真心话。而三公主,我想她说的也不假。"平淡无波的口吻。
"而蒙戊对她早有疑心。三公主重提此事,他在劣势下不得不低头,但心中积怨必深,回到王庭……他的动作很快。"
"对,我没看错,蒙戊,一个大男人心眼真小。"
"你和蒙戊说了什么?"沉静的眼眸看着他。落井下石?
"呵呵,是他要见我。而我不过将和三公主讲的话和他再讲一回罢了。"凌云很淡然。
叶孤城瞥了他一眼。是,只是再讲一遍,但在某个心中恼恨无比的人听来无疑是火上浇油。三公主的话要和他一模一样,这怒火埋下的后果……
他拿起信笺在油灯上点着了,几行字在火光中一现即化:三公主遇刺身亡,垯坦王庭分裂。蒙戍趁势南下。蒙戊腹背受敌……
"如你所愿。"
"对。不仅如此,比我想的要快得多。"微笑。
看到叶孤城别有深意的眼神,他叹了口气,道:"对。我认为垯坦中蒙戊或蒙戍都不足为虑,莽夫而已。蒙戊能占到大头,运气不错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边的三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很聪明。她在蒙戊被扣后能很快稳住阵势,重新整合部族伺机反攻就是明证。她才是我们要对付的大敌。所幸她的势力还弱,蒙戊又是她一贯信赖的兄长。诶,她大概没想到蒙戊真会出手,到底还是个小公主。"
"她会是大敌?"
"不错。她不光聪明还是个女人。"凌云悠然道。
叶孤城一挑眉。
"女人,可以轻易联合另一个大族为她所用,用联姻,很好的优势。所以不管怎样我都会放蒙戊回去。他回去,占住主导,才会很好。"淡漠的语气。
"你不动手,舍不得?"冷然的调侃。
凌云愣了愣,闲闲笑道:"杀人何必自己动手?"
他又有几分感叹:"关键是……要想策反劝降她可不容易,可惜。"
叶孤城冷冷道:"是么?"
凌云奇怪地朝他看:"不是么?叶孤城你不会真以为她……咳,三公主是垯坦王最宠的女儿,你说这是为什么?她说什么你都信啊。"幼稚。
叶孤城看着他不作声。她不像在说谎,他感觉得到。而凌云只计较其中的利害关系,心无旁骛,就算三公主说得那么直白他也没当回事。他对心外的事物视若无睹,温和而无情。某种程度来说,他的漠然不亚于自己。
凌云见他沉默又道:"我现在是闲了,但我也有责任替我儿子做点事,不是吗?"
他的眼神变得遥远:"就像父亲做的那样……"
茶壶搁在微红的小炭炉上,壶盖微微跳动。
叶孤城替凌云斟上水。凌云将茶盅捧到嘴边轻呷一口:"南王当年老是借太后的名义进京谋事。父亲知道,但为仁孝之名都忍了下来。"
"太后最宠的儿子。"
"对。其实也不能说父亲不受宠。因为太后是父亲的嫡母没错,但实际上她不是父亲的生母。"
一丝诧异现在叶孤城脸上。
凌云平淡的语调:"太后的堂姐才是父亲的生母,很不幸……难产而逝。而父亲出生后不久便流落民间,其中的故事……宫廷里热闹总是很多的。"
"祖父后来立了皇后,就是太后。不过我想他喜欢的应该是我的亲祖母。因为当父亲没死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已是十年之后,但祖父立即派人将父亲接进宫里。他一见到父亲大喜过望,搂着父亲直道,这就是我儿子。于是大臣们想要验亲的话都噎在了嘴里。呵呵。"
"父亲回宫的第二年,祖父就力排众议立父亲为太子,很有趣。有人心心念念盼了多年的东西到头来成了一场梦,自然不快。"
"南王,他不服气。"
"对,他才是太后的亲子,这么多年等了个空……呵呵。我得说,祖父治国不算好,立储上却很有见地。他不立太子多年,但父亲一回宫他就变了主意。也许他是看在亲祖母的份上,这样的选法,挺特别。他没选错,算是运气好?"
"父亲幼年坎坷,身体一直不算好,中年后被慢症缠绕,更是饱受折磨。而太后养尊处优,看过去健旺得多。有次太后去香山的行宫小住,偶然淋了几粒雨染上风寒,一病不起,不久就过世了。她过世后不到半年,父亲也走了。"凌云的手指在茶盅上慢慢画圈。
叶孤城微皱眉眼,你是说……
"父亲是公认的仁德之君,对兄弟们总是尽力忍让,特别是太后最宠的南王。他对太后的仁孝天下皆知。那年……我还不满二十,要碰上南王和一直替他撑腰的太后……恐怕会很不好办呢……"几分轻笑。
叶孤城的眸色更深了些:"太后过世,南王就没有理由再来京城……所以说……"帝王的心都挺硬。
凌云呵呵一笑,端起茶盅又抿了一口:"我可什么都没说啊,叶孤城。这事南王都挑不出错来。有这样的父亲,我想我也该对我儿子好一点不是么?"
叶孤城心中闪过另一念:"所以你待在这里?"
凌云放下茶盅,很无辜的脸:"这是吕将军的意思。我入关时没有文牒,他不让我乱跑……"看到叶孤城你就掰吧的眼神,他又呵呵笑了下:"好吧。算有一份这样的意思。直穿黑沙地的话,这里离垯坦内陆要隘最近,我上心些,出出力也不奇怪吧。"
他笑嘻嘻地握住叶孤城的手,在他手背上划来划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对不对?"
十月,西北边关开始下雪。
长生镇,某个小院。
床榻上睡得迷迷糊糊的人,感到从窗缝漏进的凉意,伸手往一边摸去,摸到了一只手臂他很满意,扯着那只手臂拢着自己,嘟囔道:"冷。"(冷你扯被子扯叶孤城干嘛?)
一旁的人动了动,侧身将他往怀里拢紧些。
"叶孤城……"
"?"
"你陪我在这里……其实这里天气不好,风沙大。偏远边陲,东西也少,冬天又冷,荒芜寂寥,你住得惯么?"模糊的喃呢。
"住得惯,挺好。"
"嗯,你想去别的地方也可以,反正我现在闲得很,离开那座城后我哪里都可以去。"
"我也是。我也是闲人。"含笑的声音。
"你想去南方吗?白云城或者南地,那里比较适合你待对不对?别否认,你脸上都褪过两次皮了。"抱怨声。
"你不喜欢?"
"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但是,"怀中人转身对着他,轻轻抚着他的面颊:"风沙真的很大,好好的脸磨坏了……痛吗?"
"小事,已经大好。"
"我是认真说……"
"不必,这里很好。"
"……很好?"
"有你,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