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故人 下(1 / 1)
看来左侧角落里应有个隐蔽的暗门。如不是为了先通报,黑衣人的出现也可以像去时那么悄无声息……它是通向哪里呢……叶孤城努力地想一些事让思绪飘得远些,这样疼痛似乎会稍稍淡下去一点。
没过多久,门又开了。
世子走到他面前又坐下了来,语气轻松:“师尊,朝廷的远航船队去年九月就从太仓启航,一路往南,一切顺畅,比朝廷预计的快了一年多。其中师尊居功至伟。白云城和朝廷在海务上的行事也让人刮目相看:同进同退,从无芥蒂,好得像是一家人一般。皇帝到底做了什么,居然得到了师尊和整个白云城不遗余力的支持?这真让人困惑。难道因为皇帝发兵救下了白云城?也对,是大功一件。不过,这不是皇帝的功劳,恐怕……”他慢慢地转动着白玉戒指,瞥了叶孤城一眼。叶孤城闭着眼睛,神情淡漠。
“啊,所以刚才厚燏问错了,下迷魂药的恐怕不是皇帝,而是凌公子吧……”
叶孤城浑身一震,睁开眼直视他,眼神里寒意乍现。
“呵呵,有趣。”世子笑了:“海匪围攻白云城可花了我不少钱,结果无功而返,惨淡收场,真是……”他说着摇摇头:“但如此昂贵的教训让我不得不再花了一大笔钱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细查清楚。得是最敏捷伶俐的细作,白云城从未见过的人,最平常的生意,最可靠的借口,还要挨得起时间,多亏我有耐心。于是我在众多消息中拣到了这一条:有个叫凌云的人去过白云城。他自称是沈将军的朋友,一直待在白云城直到白云城解围才匆匆离去。很普通的消息,对吧?"
"但却让我注意到了。我让细作去详细打探这个凌云的消息,收获很少,仅仅增加了一条:他不仅是沈将军的朋友,更进一步的,他是沈将军的师弟。很有趣。沈柳垣是皇帝的宠臣,武艺高强,但他的师承从未示人。那他的师弟在这件事里会只是个旁观者吗?"
"我正要下令再查,父王却想起了一件事。他当时的神情很奇异,没说什么,却当即发出了几封信。十多天后父王收到回信大叹荒唐。我才知道,皇帝曾自称是沈将军的师弟。而那段时间京城消息说他又入室静修,朝中事务按惯例是太傅代为处理……时间上算起来刚好。所以虽然结论很惊悚我也不得不相信,那段时间皇帝不在京城,而在白云城。"
"于是,关于此事的一切疑惑都迎刃而解。只为救一个白云城,为什么朝廷居然派出了两地水军?为什么青埠水军第九日就赶到了白云城,如此之快?为什么太傅,姚震都急得直跳脚?原来都是因为,皇帝。"他停了停,接着一个轻佻的笑意浮现在脸上:"而后面的事情也有了缘故,比如最重要的,为什么师尊会将白云城的城防交到朝廷手上?这可是大手笔呢。"
"我想大约是那段日子里凌公子对师尊下了大功夫吧。看看师尊为皇帝做的事,再对比一下师尊为南王府做的事,真是天差地别啊。"
"我就想不明白了。我拜您为师已有十几年,自问对师尊一直执上宾之礼,恭敬有加,难道就抵不过凌公子的十来天么。"
他说着说着,又半跪在叶孤城身边,在他的耳畔低喃:"师尊,告诉我,凌公子对您做了什么了?"
叶孤城没有出声的意思。
"呵呵。"世子笑得很暧昧:"师尊是不愿意讲还是难以启齿呢?没什么,皇帝的荒唐谁都知道。他在禁苑蓄养男宠娈童,那个沈柳垣和他的关系就说不清道不明的,传闻很多哪。而对师尊,他早就觊觎在心,否则当日在御书房怎会有'卿本佳人'之语。我很佩服他的是,他的手腕居然如此了得,短短十来天就将师尊收在榻下了么?"
"皇帝嘛,经验当然很丰富,师尊一定很受用吧,否则怎么会对朝廷这么卖力……枕边人,自然是不同的……"世子见叶孤城仍不理不睬,说得越发露骨起来。
叶孤城脸色很冷。对于世子的挑衅和激将他仍然选择了沉默。
世子笑吟吟地用手指摩挲着他的颈侧,道:"师尊沉迷剑道,不近女色我知道。但我不知道师尊有别样的喜好,否则我想我早就可以满足师尊了不是么?"
说着他伸手向叶孤城的内襟探去,喃喃道:"我可以的,师尊,您喜欢什么样的呢?"
叶孤城的眼眸骤然一亮,一股凛冽的剑气从他身上掠过。世子躲闪不及,轻呼一声,收回手。只见一缕鲜血从他的指尖淌了下来,而他的脸颊亦被剑气划了一个小口子,白皙的皮肤上冒出些血珠,格外显眼。
"呵呵呵,"世子舔了下指尖,阴冷地笑起来:"师尊的脾气很大,本事也很好。以身当剑,了不起。不过我要提醒师尊,中毒的时候这样硬动真气很伤身呢。万一错乱了经脉,解药也救不了你。"
他继续舔着手指,眸色越发深沉:"师尊软硬不吃,是笃定有人会来救你么?也是,我刚才忘了说,他正往这儿赶呢,一会儿就到。"
叶孤城面色无波,但眼眸里隐隐有一丝惊讶闪过。
世子起身,又坐了下来,右手肘支在扶手上,认真地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扑哧一笑:"师尊,您不会认为我费尽心机地做这个局只是为了师尊一人吧。我要报复的……岂会如此简单?他来了,这才是戏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他可不好对付呢。"
"多亏父王和我耐心地等了三年多。有时候抓住一点末梢,待以时日整个线索就清晰起来。"
见叶孤城还是无动于衷的样子,世子又顾自说道:"京城的消息,皇帝又开始闭关静修,就是说凌云又出宫了。"
"巡查河堤,一般在黄河两岸。这事他每年都做,区别只有远近的不同。他是个好奇的人,一直都是,所以我给他准备了一个故事:烟雨楼。"
世子又笑了笑:"师尊可能不知道,这两天江湖上闹得最沸沸扬扬的就是这件事。传闻烟雨楼里有霍休留下的巨额财富。于是,江湖中人成群结队地赶往烟雨楼。呵呵,很好笑是吧。"
"师尊肯定疑惑,霍休的钱不是被南王府吞了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闻从京城往南,扩散到黄河边,又过了黄河来到这里,都是因为按我定的计划他得先到这里才好。毕竟他也不笨,要刚出京城就传个消息说白云城主被人劫持,生死未卜。他大多只会付之一笑。"
"消息,各种各样的消息。人总会更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是么?"
"烟雨楼的故事散播开来,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他原本的巡堤线路。他到了这里,看热闹兼察查堤防,公私兼顾,很好。于是,我差人给他讲了第二个故事:叶孤城遇险。"
世子看到叶孤城的脸上只有冷意,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师尊还是那么冷淡,诶,凌公子可是一听到消息就飞奔过来了呢。"
叶孤城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世子却笑得越发开心:"沿着我给他安排好的路,走得很快。我很精心地给他准备了一套完整的目击歹人转移一个身负重伤白衣人的人证,有我的人,也有无关路人——转移师尊的时候我让人故意留了些尾巴,真真假假,天衣无缝。于是,凌公子验证完消息便毫不犹豫地直奔此处而来。刚才有人来报,他马上就到。师尊您看,凌公子这么关心您,是不是投桃报李呢?"
叶孤城身上的冷意更甚。世子大笑一声,站起来,拿起油灯,收好椅子,向门口走去。跨出门槛之前他回头道:"好戏即将开始,师尊可要细细品味哪。"
门缓缓合上。昏暗的灯火下,叶孤城面无表情,眼神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