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第七十四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1 / 1)
三日后。
离函城八十里外的泗城下,一片混战。
“报!郡王,兄弟们、兄弟们死伤过半!”
“继续攻!”
“报!郡王,袁将军受重伤,不可再战!”
“把他抬到后面来,其余人继续攻!”
“报!郡王,箭矢快用完了,可否用毒箭?”
“不可,上投石车,继续攻!”
“郡王!”
“不许停!”
“郡王——”
“攻!”
白麟紧咬牙关,定定盯着前方接连倒地的将士,死命攥着马缰的手,骨节嘎嘣直响,汗水顺着额角汩汩流入颈侧。
大哥虽不在,青狼军各部将却也不愚蠢。这诈降之计,若非苦战如此,假戏真做,恐怕难以蒙混过关。
他不禁暗暗哀叹,各位,今日当真对不住。
又斗战半刻,常臻抬眼瞧瞧已经完全沉下去的日头,策马靠近,道:“时候差不多了。”
白麟也看一眼,点点头,突然一声高喊:“传令!全军撤退,一个都不得恋战!”
话音刚落,不知谁大喝一声:“擒贼先擒王!”
电光火石之间,不知从何处射来一只羽箭,狠狠扎进侧腹。
白麟闷哼一声,弓着腰硬生生接下,气力不支一般,身子一歪,摔下马背,白战袍滚满灰尘。他偷偷摘下头盔,一把扔在地上,抓散发髻,再费尽全力爬上马背,与常臻飞快对视一眼。常臻迅速出手,一刀削去箭杆,两人调转马头,狠夹马肋,风驰电掣般冲将出去。
士兵们得令,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万状,扔下战旗战车,连滚带爬逃离战场。
两匹骏马疾奔如闪电,一头扎进黑黢黢的密林中,后面跟着两三百骑兵,见了鬼似的奔逃。
青狼军各部正为一夜间失守函城而怒不可言,全没想到此乃破釜沉舟之计。眼下陡然见主将中箭落马,只当敌军不自量力,溃不成军,立刻下令出城追击,紧随其后,呼喝咒骂,穷追不舍,欲将残军一网打尽。
丛林中处处阻碍,镖行神骏也不得不放慢速度,眼看着就要被追上,掉队的骑兵已有好些倒在刀剑之下。
白麟扭头看两眼,重新转回头来,屏气凝神,压紧伤处,目不斜视,死死盯着远处一点光亮,夹紧坐骑,直又奔出小半个时辰。
冲出丛林的瞬间,他紧勒马缰,骤然刹住。胯/下黑马扬蹄嘶鸣,马上人沾满鲜血的手探进怀中,掏出响箭,高高举起。
血红的光直冲黑天,尖利刺耳的鸣响好似一道无情的指令。
红光爆开,倾泻而下。丛林中登时传来声声惨叫,人的,狼的,马的,此起彼伏,混杂着箭矢飞过的“咻咻”声,闻之叫人背脊发凉,如临地狱。
白麟喘息不止,紧紧盯着面前一片漆黑,过了小半刻,听得林中声音渐消,便扬手一挥:“骑兵!随我回去攻城!”
打马回头,率领不到两百匹战马,凭借白日里探路的印象,拐上另一条道,摸黑急速返回泗城。
*************************
三更。
诈降特地选在漆黑不见五指的朔月之夜,以有备胜无备。
当这队战马全速返回之时,泗城之下,吊桥已经放下,地上,桥上,河里,满目尸身,竟一个活人也没有。
白麟借着唐易手中的火把,凝目望去,心中“咣”一声巨响。
他紧张道:“怎的——没来?”
常臻一抖马缰就要上桥:“我去看看。”
“等等!”白麟抬手拦下,“不可、不可冒险。”
这些天,他来头一回慌了神,冷汗顺着背脊,河一般往下淌。他扭转身子极目四顾,风里没有一丝人声,坟地一般死寂。
“为何一个人也没有?青狼军没有,咱们的人也没有?为何?”白麟呼吸急促,声音发起抖。羽箭未伤及要害,却刺得极深,整个箭头都没入腹中。此时心急如焚,伤口也火上浇油似的,突然剧痛起来,
若按计划,岳明之应率两千精兵埋伏在泗城城外的丛林中,趁着追兵出城,一举攻进去才是。
可眼下为何一个人影也没有?城头上也没插旌旗,连火把也没有。
白麟咬牙忍住疼,低声道:“莫不是……莫不是中了埋伏?”
常臻轻轻摇头:“不大像。”
“莫不是岳明之倒戈投敌了?”
常臻眉头紧蹙,道:“岳明之为大铭效力这么些年,一直坚守本分,乃是可信之人。不可能说倒戈就倒戈。”
白麟按着伤处直喘,诈降是柳昭玉想的,主将伤重、落马逃生这法子却是自己想的,还专门挑出来个准头过得去的小兵,扎起草人,演练了好几日。按适才追兵的情形看,好赖没有前功尽弃。
常臻吸口气,道:“莫急,我前去探探。”他拍拍逐月,马儿懂主人心思一般,万分谨慎,竖起耳朵,一步一停,一停一嚏。
常臻抽出刀,紧握掌中,提着一颗心,一寸寸往前移。
马儿突然扬颈嘶鸣,常臻眼眸一瞪,只见城头上,一道寒光闪过,直冲面门而来。
“当心!”白麟一声惊呼,往后猛挥手,高声喝:“后撤!”
常臻反应极快,侧头避过,挥刀削去,“铿”一声响,箭矢便断作两节,落在身后。
接着,他一声大吼:“什么人!”
无人应。
“海静郡王在此,城上人快快现身!”又一吼。
隔得许久,城垛旁才缓缓冒出个人头,气若游丝道:“郡……郡王……”只唤得一声,就再无声响。
白麟与常臻相视一刹,大惊失色,抽了马鞭就往城里奔。
跃下马匹,飞也似的冲上城楼,甩开火折子点燃火把,呆住了。
地上躺的,墙上靠的,柱子上钉着的,城头上挂着的,全是尸身,一丝生气也无,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白麟定定神,迈过层层叠叠的死尸,磕磕绊绊,四下里寻找适才说话的人。
只见墙角里,有一人抱着一面看不出颜色的旌旗和一张大弓,遍身浴血,隐约还能分辨出面貌。
“岳将军!”白麟冲过去,“扑通”跪倒,攥住岳明之的肩,“岳将军,这是、这是——”如鲠在喉,再也说不出话。
岳明之斑白的发已被浸透,唇齿间一股股往外冒血,挣扎着将旌旗递给白麟,竭力道:“好、好赖……夺下……了……”
白麟颤着手接过,看情形,岳明之怕是活不久了。心里悲痛欲绝,想说些安慰话,可想了想又觉得,铁汉根本无需安慰,便只哑着嗓子“哎”了一声。
“孩子啊……”岳明之勉力笑笑,满口都是血,“你……不、不简单。”
白麟攥紧他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岳明之被血呛着,猛咳好一阵,鼻中耳中也渗出暗黑的血迹,眼看就要命丧黄泉。
“岳将军,将军!”
白麟拼命忍着眼泪,平日里再镇静,转眼间叫两千人丢去性命,一时难以接受。
常臻叹口气,上前点了岳明之几个穴位止血,又在人中上狠掐一指。而后抱臂靠在一旁,别过脸,不忍再看。
岳明之有上口没下口地喘息,攥着白麟的小臂,半闭着眼,奄奄一息。
“他们、他们会……会服你。两千兵、兵士,死的值、值了……”
白麟咬咬牙,问:“岳将军,您可有话要带给家人,不妨告诉晚辈,晚辈定会带到。”
岳明之逐渐涣散的目光在他年轻的脸上徘徊,低声一笑,断断续续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征战……几人回。”
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三个字,只剩下倒气的“嘶嘶”声。
白麟见他嘴唇开阖,似还要说什么,忙想凑近了,以便听清楚些。可刚弯下身,却见他猛然瞪大眼,腿脚抽搐几下,头一歪,再没了动静。
白麟盯着他额上被血污填满的沟壑,脑袋里跟闷雷轰鸣一般,“嗡嗡”叫嚣。怔怔看了半晌,拾起脚边遗落的佩剑,放在他身前,无力地抬起手,抚上他未瞑目的眼。
呆坐一阵,他踉踉跄跄站起来,欲躬身拜下,却被从下至上没入腰间的箭矢卡住了动作,整个人猛地一抖,没发出呻/吟声,眉间却不由自主紧锁起来。他站在原地缓了好半天,才将旌旗歪歪扭扭插/进城头,扶着墙砖,挪一步歇一步,踩着遍地血肉之躯,缓缓走下城楼。
夜风呜呜悲泣,吹展破烂不堪的旌旗。
白麟站在城下,抬头望去,只觉得一颗心便如那旗帜一般,裂作一条一缕,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