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寻莲 > 15 第十四章 在地愿结连理枝

15 第十四章 在地愿结连理枝(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末日之全民农场 [屏保系列]浪到底 我的宿主是反派[系统] 亿万首席,前妻不复婚 一世净安 引路 [家教]白色棉花糖 小护士闯江湖 [治愈者healer]跑腿的你给我站住 阴阳师异界游

第十四章在地愿结连理枝

“徐明。”赵诚基从书简里抬起头来。

“奴才在。”

“皇后在何处?”

徐公公尖细着嗓子:“皇上您忘了,今儿是女儿节,皇后照例带领皇贵妃和贵妃去太庙,给慧明皇后上香祈福。”

“启儿今日如何?”

“太子……太子依旧如昨。”

皇帝叹一口气,“只怪朕这为父的疏忽大意。回头给他母亲备些益补药膳。这阵子日日陪伴启儿,还要操办拜谒之事,真是难为她了。”

“是。奴才这就去吩咐。”

“朕去御花园走走,清净清净,不必跟着。”

“是。”徐公公弓着腰,退了出去。

皇帝站起身,捶捶酸疼的腰背,走出书房。说是去御花园,走到一半却改了主意。他朝四下里看看,见阒静无人,放下心来,拐进西二长街,直往尽头走去。

赵诚基后宫嫔妃较前朝皇帝要少的多。为图方便,皇后及高等嫔妃皆居于东六宫,不得宠的则住在西六宫。

这西二长街常年寂静冷清,此时日头西沉,更是人迹罕至。尽管如此,皇帝还是走两步一回头,生怕被人看见。

长街尽头,一间窄院。

“主子,皇上又遣人送了生辰礼来。”陪嫁丫鬟宝笙兴致勃勃捧着一个暗色小盒。

“这么些年了,他还记得。真是难为他了。”

说话人端坐几前,正做着女红。一袭鹅黄素衫,长发随意挽起,只配一只翡翠长簪,两个翠玉耳环。

“主子,打开看看吧。”

郑婕妤笑笑:“你怎生比我还心急。”

宝笙也不拘礼,“皇上知道主子喜欢摆弄首饰,每年送来的都是不哗众取宠的简单式样,却都是珍贵东西。”说着拆了外封,“呀,今年是斛珠子的套件。”

“收着便是,我这套翡翠戴着合适的很,不必换了。”

正说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闯了进来,紧张兮兮地关上门,长出一口气。

屋里的二人愣愣盯着来人,惊愕间做不得声。

郑婕妤猛然从椅子上弹起来,手中锦绫掉在地上:“皇、皇上!”

宝笙虽也震惊,倒也没忘做下人的本分,识趣退远。

赵诚基靠在门上,呆呆打量着面前女子。

十年了。

她依旧是这般靡颜腻理,仪态万方。

郑婕妤定定神,抬手抚上侧脸:“皇上,你这样盯着臣妾,莫非臣妾已经老得……入不得眼了?”

赵诚基听见熟悉的温软语调,如闻绕梁余音,心醉神迷,回味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他迟疑着走到她面前,哑声唤道:“秋秋……”

直到皇上走进光线里,郑婕妤才看清那张朝思暮想的脸。只是那张脸已经老态龙钟,虚胖肿胀,早已不复十年前的堂堂相貌。她鼻尖不由得一酸,竟要落下泪来,使劲忍住了,对他微笑。

他在椅上坐下,伸手将她揽在膝头,捧起她的脸端详。上上下下,仔仔细细,一个角落也不落下。流年似遗忘了这偏僻的院落,堪堪越过,未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郑婕妤见他似瞧得痴了,略微羞赧地垂下眼:“皇上,今日怎么过来了?”

赵诚基握住她的手,缓缓摩挲:“你的生辰,朕从不曾忘记。”

“皇上年年都遣人送贺礼给臣妾,今日又何必亲自来。”

他稍一愣:“怎么,你不愿见朕?”

“皇上不来,自有皇上的道理,今个突然来了,岂不是破了规矩?”

赵诚基放下心来,依旧紧盯着她:“朕只想看看你,不作久留。”

“臣妾这里没有皇上喜爱的碧螺春,只有一壶粗茶,皇上凑合喝两口吧。”郑婕妤从他怀中挣脱出来,起身倒来一杯半凉的茶。

“这小院……”赵诚基想起进院时那满目的残花败柳,摇头一叹,“真是委屈你了。”

郑婕妤将茶递给他,笑意清浅:“此地清幽,最适合臣妾的性子,说不上委屈。”

“你似是瘦了些,是不是饭食也不好?”

“臣妾向来食的清淡。”

她一句轻描带写,可谁又知晓,端给罪臣之女的除了青菜豆腐,就是糙米梁糠。宝笙间或取出郑婕妤为数不多的珠宝,塞给膳房厨子,桌上才能出现几天鱼肉。

赵诚基端着茶,却也不喝,只道:“千万要注意身子。”

郑婕妤点点头:“皇上也是。”

千言万语堵在赵诚基胸口,说出口的却净是些不咸不淡的客套话。十载流年,想必在二人中间,堆起了崇山峻岭,再也翻越不过,更别说那些年结下的愁与怨。留下的,唯有两心茫茫,相顾无言。

郑婕妤闭闭眼:“皇上,回吧。”

“秋秋!”赵诚基一惊,急忙放下杯子,想将她拉入怀中,手刚伸出去便被躲了开去,“朕……再等等。”

郑婕妤一摇头:“若被旁人看见,要生闲话。”

赵诚基心中五味杂陈,默然瞧她半晌,颓然叹道:“朕终是亏欠你许多。”

郑婕妤神色一变,突然拎起裙裾跪了下去:“皇上说的哪里话,皇上九五之尊,天子之身,一言九鼎,天下为重,臣妾一介女儿身,能以身相许,已是毕生福分,何谈亏欠?”

赵诚基越听心中越难过,弯下身拉住她的双手:“朕亏欠你爹,让他白白送了性命,也牵连到你。更亏欠绍榕那孩子,刚刚二十出头,最好的年华,竟……”一声长叹。

郑婕妤目光笃定,语气坚决:“爹一生不辞辛瘁,励精图治,为大铭而死,必是死而无憾。至于绍榕,他很好,虽人在宛海,但臣妾暗中照应着,还请皇上放心。”

“甚好,甚好。”赵诚基接连点头,末了一哂,“秋秋啊,朕老了。朕这个皇帝当的又糊涂又懦弱,后人只怕……要指着鼻子骂朕无能。”

郑婕妤反握住他的手,温言道:“皇帝只是过于慈悲心善,并非无能。”

赵诚基却微微摆首:“朕如今被丞相牵着鼻子走,躲也躲不掉,跑也跑不开,无能的很呐。”

“丞相乃群臣之首,能与他达成共识,便是与众臣达成共识,更是与天下达成共识。如此执政,也未尝不可。”

赵诚基不置可否一笑:“朕如今没了爱妃,又折了太子。朕真是造孽啊。”

郑婕妤垂眼斟酌片刻,道:“皇上,容臣妾直言。诸皇子年幼,若皇上愿意,可择取年岁相当的亲王之子,宣进宫观察数月,则其德贤兼备者立为太子。太子一日不立,朝中一日不稳。”

“这道理朕明白,只是……”皇帝欲言又止,终究不愿多说,只笑了笑,“秋秋,你足不出户,却能观天下,可惜本朝没有女官的先例,否则朕定给你讨个官做,比那些迂腐又啰嗦的老头子管用多了。”

郑婕妤也一笑:“皇上真是折煞臣妾了。”

二人相视半晌,她又道一遍:“皇上,回吧。”

赵诚基没有再坚持,眼中流连着不舍,慢慢点头。行至门口,他在明媚日光中转过头来,苍老的面上带着欣慰笑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郑婕妤微微一福:“身无彩凤□□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皇上慢走。”

良久。

她呆呆的望着他远去的方向,像绘在泛黄画卷上的一株浅黄桂花,默默散着幽香,绽放到地老天荒。

院中一棵细瘦梧桐,疏于打理,叶枯了大半。两只雀儿立在光秃秃的树杈上,叽叽喳喳唱着。

连雀儿都能如此相伴,你我却再也不能比翼双飞。

微风习来,彻底吹凉了那壶茶。

宝笙在旁静静瞧了半天,低声唤:“主子?”

“嗯。”郑婕妤回过神,揉揉额角,“给我研墨,我给绍榕去封书信。”

初春时候,林烨在浅草院栽下的葡萄藤,吸足了盛夏的日头,枝繁叶茂,攀满了竹架。层层叠叠的叶片下,两三只蝉,鸣唱着夏日的歌谣,暂时忘却秋冬的烦恼。

小棠在葡萄架下支了张桌子,杜绍榕坐在桌旁写写画画,听着她有上句没下句的闲聊。

“公子,今儿又画葡萄藤?你都画了好几日了。”

“你日日给它浇水施肥,它日日都是不同样貌。”

“可是……还没有结果子,你怎么画上了?”

杜绍榕原本心不在焉,低头一看,纸上赫然画着几颗紫溜溜的葡萄。赶忙抬头找,可那片郁郁葱葱里,除了叶子,还是叶子……

他心里一尴尬,想找个理由敷衍过去,却见她俏脸上满是认真,便灵光一闪,摆出副说书先生的口吻:“大文豪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女孩子眉开眼笑:“葡萄在公子心里,葡萄复跃于纸上。”

杜绍榕忙忙不迭点头。

女孩子道:“想来这话也没错。烨哥哥前天画了一幅武松打虎,昨个又画了一张漠上鹰鹫,画的像模像样,可他又不曾见过。”

杜绍榕拿笔杆敲敲宣纸,“我这是消遣,他那是练功。”

“啊?”小棠瞪圆眼睛,“龙虎拳?鹰爪功?那也不是画出来就会了呀”

他大笑:“我教他的功夫原本就叫丹青指,需手指、腕力和心神灵活共用,才思泉涌,笔走蛇龙,指气才能灵活游走敌人血脉,控其穴道。”

女孩子趴在桌上,两手支着下颌,:“听起来玄玄乎乎的,我以为能跟常臻哥哥那般刀飞剑舞呢。”

杜绍榕笑着摇头:“林烨骨架偏细,舞刀弄枪,偶有不慎,会伤及自身。不如教他防身又益气的功夫,他又不是江湖人物,用不着天天打架。”看看她脸颊上被暑气蒸出的酡红,“你日日来我这里送菜送糕点,不去淬玉斋帮忙,小心你烨哥哥说你消极怠工。”

小棠咯咯直笑,直起身子伸出一根手指,另一只手背着,学林烨踱步的模样:“陪师父说话儿,是大工。此任重大,只能交托与你。完成好了本少爷有赏。”

“赏什么?”

“谁知道呢,铁定又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儿。”小棠复又坐下,“说起物件儿,前几日女儿节,大伙去赶闹市,看见好多新奇玩意儿。”

“女儿节?我以为只有泓州才过女儿节。”

小棠摆摆手:“那都是我孩童时候的事了,现如今每个州都过女儿节。要我说呀,不过是找个由头,伙伴们碰碰面,吃喝玩乐一番罢了。”

杜绍榕放下笔,微笑着凝视她:“给我说说,有什么新奇事?”

“嗯……“小棠蹙眉想了一阵,一抚掌,“有了,有一个耍猴子的。”

杜绍榕轻笑一声:“你没见过耍猴子?”

“不是不是,是那小猴儿,穿着个明黄色的对襟衣裳,上面绘着飞龙团花,倒像是皇帝常服的模样。”

“哦?”杜绍榕饶有兴致琢磨琢磨,这不是众人把皇帝当猴耍的意思么。

他想起郑婕妤书信中写到皇帝与臣下因立谁为太子而起执一事。丞相一派拥立年幼的四皇子,已故右相余下的少数亲近,则提议招众亲王之子入宫觐见选拔。

二皇子与三皇子皆死于襁褓之中,如若立六岁的四皇子赵瑞铭为太子,而命丞相周广辅佐他至成人,此举后患无穷,赵诚基必不会愚蠢至此。

可如果不遵循丞相的意见,使周广失了颜面,轻则君臣徒生罅隙,面和心不合,难以维系;重则二人撕破脸皮,祸起萧墙,朝纲大乱,遭殃的可就是天下百姓了。

况且,郑偲远的势力,死的死,散的散,仅剩寥寥数人,就算立亲王之子是皇帝本意,但所获支持过少,新皇的宝座一样坐不稳。

杜绍榕靠进椅背,轻声一哼。

不管走哪步棋,都是险局。且看你赵诚基如何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

目 录
新书推荐: 七零娇小姐下乡,野痞糙汉宠上瘾 渡千山 恶骨 皇后谁爱当谁当,她改嫁权臣踹渣皇 真千金通兽语,京城大佬跪破门槛 贵女下嫁,你管首辅叫寒门? 漫画炮灰靠人气拯救世界 进宫当妖妃后,摄政王悔疯了 错爱搭子后,程总跪求复婚悔哭了 府上来个娇美人,阴鸷权臣强夺入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