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1 / 1)
二十二
戚少商和顾惜朝重回到底舱时,陈启朔正在和孟昭说话,四人一时大眼对小眼,只这一瞬,顾惜朝便反手关上了门,然后坐到桌前,问:“你们二人,到底是漕帮什么人?”
戚少商靠在门边,既然顾惜朝准备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也十分乐意,这件事也拖得太久了。
孟昭看了他们一眼,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话:“漕帮是我的,东西是郓王的。”然后便白着一张脸晕过去了。
陈启朔接住他,看看桌上的药碗,无奈而抱歉地笑笑:“这晕船药里安神的剂量好象放多了。”
顾惜朝轻哼一声:“怕是这位先生怕孟公子说出什么话来,不好圆场吧。”
陈启朔笑笑,将孟昭放到床上,才坐回桌边:“在下陈启朔。”
戚少商心中动了一下,突然问:“你和江宁陈氏是什么关系?”
陈启朔微笑了一下:“十年前,我家满门抄斩,只是不巧在那一年前,在下却被拐卖到了扬州,侥幸逃了一命。”
戚少商微微恍神,然后低声叫:“陈家小四。”
陈启朔苦笑一下:“往事不能再提了,戚大哥。”顿了一下才说:“那时没想到你家里方遭荈,之后便轮到我家了。”
顾惜朝脸色微沉:“莫不是你在江边便认出他来了。”
陈启朔摇摇头:“是阿昭认出你,我才觉得这位应该是,”他说着,慢慢看向戚少商:“九现神龙戚大侠。”
他中间那个十分短暂的停顿让戚少商心中一凉,这个幼时邻家在他戚家被灭门后,便再未见过,听他言语中是受了极大的波折,而他能在知道他的身份后,仍让孟昭延揽顾惜朝,戚少商心中竟微生出一种违和的警惕感。
顾惜朝看看他二人,向戚少商招招手:“大当家,你也坐下吧。”戚少商本在门边以防有变,此时心中百感交杂地坐到顾惜朝身边。顾惜朝此时才说:“那么请陈先生开门见山地说吧,你到底是要我二人帮忙做什么?”
陈启朔拱拱手:“不敢当。”说罢,便将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漕帮前任帮主为孟江,自然,按江湖规矩来说,帮主之位并不世袭,所以,下一任帮主不是孟昭也是应该。但在五年前,身怀一身好水性的孟江竟在嘉陵江里翻了船,同船的妻妾儿子都下落不明,中余家中长女。现任帮主便是他的女婿周季樵。这五年,漕帮依附于郓王与蔡京,大力发展,势不可挡。
顾惜朝听后笑笑:“一家子游江,只余长女,这事看起来顺理成章,却如此蹊跷,如果真是猜的那样,这位长女也凭地狠毒,孟老帮主的妻妾中应有一人是她的母亲吧。”他说着,却又转了个弯:“不过,这也不能证明孟昭便是孟帮主的儿子。”
陈启朔笑笑,起身走到孟昭床边,手上沾了些药水,在孟昭脸上轻轻一动,揭下一块面具,戚少商咦了一声,顾惜朝却点点头,想必孟昭与孟帮主及其生母长得九分像,在漕帮面前一站便知真相。
将那面具重新贴好,又为睡梦中不满打扰的孟昭将被子盖好,陈启朔才坐回桌边说:“此外,漕帮的令牌,与老帮主一起下落不明,其实,一直在阿昭手上。”
顾惜朝看看熟睡的孟昭,突然加了一句:“还有那身古怪的轻功吧。”
陈启朔赞许地点点头。
戚少商却在此时插了进来:“这几船军器却又是怎么回事?”
顾惜朝接过来道:“若孟昭说的是真的,漕帮依附与郓王,这军器自然属他,但若真属他,一但查证,必落口实,帝位之争,他便了无希望。”
陈启朔叹口气:“这就是我们决定必须现在动手的原因,若不铲除周季樵,漕帮早晚一天卷入朝庭纷争,不得保全。”他停了一下慢慢说:“这些军器,最早是梁师成奉太子之命做的。”
戚少商手上一抖,茶杯险些掉落,他很难将这些军器与那个胆小却仗势欺人的太子联系到一起。
顾惜朝想了想,竟笑了:“六贼竟分两派,梁师成与蔡京也有不同道之时,这事蔡京显然不知道吧。”蔡京一心向郓王,梁师成竟然是□□。
戚少商却问:“他们做这么些军器做什么?还卖给敌国?”
陈启朔却悠悠说:“我只说原本。”他说着看向顿时悄然而笑的顾惜朝与脸色更差的戚少商,接着说:“太子最早只做了两批,一批用于自保,另一批本想栽赃郓王。”
顾惜朝想想,慢慢说:“那剩下的是应该不是郓王一开始便知道的,难道,”他说着看向笑得有点诡异的陈启朔:“是你让漕帮的人找郓王去造的?”
陈启朔大笑:“不愧是顾公子。”他说着起身转了一圈才说:“我家也算名门,世代儒生,一心为官,报效朝庭,却因蔡家老贼得此灭门。哼!他想保郓王,我就让他栽个大跟头。我入了漕帮,孟老帮主视我如己出,孟娟儿这个贱人,为了让夫婿坐上帮主之位,竟害死自己的父亲兄弟,更别说他仗着自己是嫡出,一直欺侮阿昭。这次机会难得,两仇并一仇,一个也别想逃。”
戚少商倒吸一口凉气,去看顾惜朝,果见他饶有兴趣。他太了解顾惜朝,此人相信乱世出英雄,而且这种以计而攻、费神不费力还可以一箭双雕的事情,深得他心。无论结局对他的利益有多大,顾惜朝都喜欢这种事情,赞同这类人。更何况这种混乱更是可以证实他实力的好机会。
果然,只听顾惜朝说:“陈先生费心费力将我们引至此,是希望我们能助你一臂之力?只是不知道,事成之后……”他说着便点到为止。
戚少商叹口气,不等陈启朔回答,便先拽拽他,顾惜朝不解地问:“干什么?”戚少商并不说话,只是从怀中摸出平乱钰,顾惜朝看他一脸无奈与犹豫,便微笑了一下:“我说帮你结案,一定让你满意,何况神侯府必然站在太子一边,蔡京是此案最好的替罪羊。”
陈启朔也笑起来:“戚捕头不用担心,蔡京确实参与了这批军器制作,而且证据确凿,他虽然派得是个江湖人来接洽,但是拿着他的手信,这封信,当时他们本想烧掉,却让我的下属掉了包,我已经藏了起来。虽然这件事并不一定能将他拉下相位,但让他暂时不受重用还是可以的。”
戚少商想了想问:“你可知道这个江湖人是谁?”
陈启朔立刻回答:“金风细雨楼代楼主,白愁飞。”
戚少商这次杯子真的掉了下来,他不可置信地看向陈启朔,没想到他要查的事竟然汇到一起了。这下事情可不简单了。
他想到第一个要通知的竟不是神侯府,而是王小石。
这里面有关白愁飞的事情,原著里是肯定不会有的,我只是按了一个时间的线索,在想,如果在戚少商还没入风雨楼,而风雨楼正在白愁飞的手上时,他们怎样才会有交集,而安排的一些情节。
有些事情应该说一下
扶摇已经写了一半了,可能有些事情在里面不太清楚的,我应该解释一下。
1、我不太用回信功能,因为我觉得有些关于剧情的问题,下一章就会揭晓,回信的话,就没有意思了。如果是夸奖我的话,我会开心,不同意的一些观点,我也会借鉴,但毕竟是我写文,所以,还是按着我原本计划的大纲走向最后的方向。
2、扶摇本来是想着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但是,后来发现,我把所有的案子套到一起了,就像一个连环一样,一环扣一环。小案子最后引出了大事情。
3、关于顾惜朝的记忆问题,你们不用抱希望了,顾公子是不会恢复记忆了。我就是想写一个失忆的顾惜朝,他一开始必然有些茫然,也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属于原来的顾惜朝,和戚少商没有关系了。但顾惜朝就是顾惜朝,他只要回到江湖,就不能离开他的过去,尽管这个过去他已经没有印象了,这样他会更茫然。我想写的就是这样一个茫然的顾惜朝,最后怎样回到原本那个惊才绝艳的顾公子。
4、可能你们会觉得文进展得比较慢,那是因为我的计划就是每十章解决戚顾二人中的一个心结,前两个问题一个是戚少商是否是杀顾惜朝,然后要不要和顾惜朝在一起,后面的问题就是顾惜朝的事情了。
5、孟昭这个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其实,他的出现,出身,他的一些话,都是为了让顾惜朝更看清自己的心而已。而且,我觉得顾惜朝如果只有戚少商和四大名捕这几个朋友的话,太可怜了。人除了了解了自己的知己和爱人外,应该有不同的朋友才好。
总之一句话,所有的捕垫,路人甲乙丙丁,都是为了让戚顾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