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长安救美(1 / 1)
肇明赶紧回到工厂,领了一笔钱,但是没了工作,一时又难找到其他工作,因为被抓的领导是省级干部,党羽众多,相继被调查,此时内蒙时局较乱,也没有人敢聘用这些罢工的工人。肇明给父亲打电话告诉这里的状况,肇父告诉他,肇明的表哥全成在贵阳干的不错,内蒙呆不下可以去找他。肇明心想,也不能总住在莫日根老人家里,于是决定离开。肇明将补偿金的大部分寄回老家,自己留下一少部分。
走之前肇明回到县城,买了很多日用品给莫日根,又留给他一些钱作为这段时间的吃住费用。莫日根坚持不收,肇明偷偷放在莫日根的毡房里。两人心中不舍,但是依两人的性格,道别的场面没有一丝不舍的样子,莫日根送给肇明一个用的很久的皮酒囊,上面刻着莫日根的蒙文名字。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肇明答应莫日根以后会来看他。
肇明本想回家看看,但是肇明的父亲在电话说:不要回来了,多留点路费,去贵阳的路上多逛逛,顺路好好玩玩吧。其实他是心疼肇明:如果回来,肇明一定又给家里人买很多东西,这一年多就知道往家里寄钱了,自己也不花,这孩子从小就向往名山大川,不如让他这次正好玩玩、散散心。
肇明虽然有点想家,但他是听话的孩子,就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因为从小向往少林寺,路过郑州的时候,下车找了一家旅馆住下,吃了有名的河南烩面。然后通过旅馆报了少林、嵩山一日游的旅游团,交了210元钱。
嵩山位于登封县境内,属伏牛山脉,东西绵延近100公里,是我国一大名山,为五岳中的“中岳”。嵩山有36峰,风景优美。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492米。著名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就建在嵩山。
那天少林寺里到处是游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和尚们穿着僧袍,在院子里立张桌子卖葡萄、当导游,出口处的屋子变成了药局,门口支张桌子卖药。和尚们边玩手机边卖东西,或者追打嬉闹。卖葡萄的和尚身旁立着一个广告牌,中间位置是一张醒目的大照片,一个胖和尚笑嘻嘻的摘葡萄,照片上方位置写着“少林寺农场”,紧挨着是一行小字“绿色蔬果营养健康”,下方写着“农禅并重,福惠双增”。桌子上铺着黄布,摆着一次性纸碗,每只碗里盛一串葡萄,一碗10元钱。还有卖少林寺素饼的、卖武术表演光盘的,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终于离开寺院,挤得大汗淋漓。
导游带着看完寺院,来到塔林,有一座新塔是为前几年圆寂的主持建的,塔身上刻着坦克、手机、汽车、电脑等现代化的物品,导游说要与时俱进,也许以后的塔会刻上更多现代化的东西。肇明心中无比讶异。导游继续引领游玩,中午在少林寺吃过30元的斋饭,下午到嵩山,索道往返80元。
这一年全国大旱,河南尤其严重,黄河已经断流。所以在缆车上向下看,山上树木没精打采的,虽然是夏季,有的已经枯黄。
上到山顶,有栈道直通三皇寨,大家顺着栈道走了过去。嵩山毕竟是中岳,连绵起伏的山脉看起来很壮观。山顶凉风习习,山体断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仿佛岁月在说话。肇明请导游帮他照了几张相。
匆匆一日少林寺之行,肇明感到很失望,第二天就离开了郑州。
肇明行至西安,古称长安,短暂停留,看看这座历史名城。
这天走在大街上,八月的太阳明晃晃的当头照着,时值中午,肚子饿了,见路边一家两层楼的饭店,装修得古香古色,煞是好看。人很多,肇明进去,服务员收拾好一张桌子请肇明坐下,肇明点了一碗蛋炒饭、一盘菜。正吃着,7、8个大学生模样的男青年大声喊叫着冲上二楼,好像说什么汉奸、卖国什么的。然后楼上大乱,一会儿功夫,这群人冲下楼,径直出去了。其中两个青年手里拿着两套撕坏的古装衣裙。
肇明很奇怪,问服务员怎么回事,服务员说:“楼上有两个姑娘,穿着宽袍大袖的古装衣服,这几个大学生说她们穿和服,是汉奸、卖国贼、忘了日本侵略中国之类的话,强迫人家脱衣服。两个姑娘解释说这是中国古装,他们也不听,两个姑娘只好到卫生间里脱了衣服递给他们,现在出不来了。”肇明自幼接受传统教育,认为好男儿不能恃强凌弱,何况是欺负弱女子,更不能容忍。听到这不禁有点生气:“岂有此理!这不是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人吗?附近哪有卖衣服的?”服务员说:“东走200米有一家大超市,里面有一些,不多。”肇明起身就走,边走边说:“饭菜留着我回来吃。”快步到超市二楼,买了两条裙子,也不知身材胖瘦,就选大号。急忙带回,叫女服务员给两个姑娘送去。自己接着吃饭,饭菜都凉了,服务员用微波炉加热才能吃。
正吃着,楼上下来两个姑娘,穿着很肥大的中年人穿的连衣裙,一个年纪约20出头,一个16、7岁的样子,都是学生模样。大的将长发盘在脑后,温柔秀丽;小的梳一条马尾辫,看起来俏丽活泼。两人来到肇明面前说:“谢谢你借我们衣服穿,要不然我们都回不了家了。”边说边微笑着道个万福,肇明说:“不是借,是送你们的。我除了给我妈买过衣服,没买过女装,也不会买,你们别介意。”大点儿的姑娘问:“我们能坐下聊聊吗?”“当然可以。”两个姑娘坐在肇明对面说:“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是哪里人呢?来做什么?尊姓大名?”肇明回答:“我叫肇明,东北人,要去贵阳,路过西安,听说有很多名胜古迹,想顺路游玩。”年纪小的姑娘惊喜的说:“我们就是西安人,这是我表姐,叫郑书雅,我叫赵羽灵。真巧,咱俩同姓!”肇明摇摇头,说:“应该不是,你是走之旁的赵对不对?”赵羽灵说:“对呀,你不是吗?”肇明说:“我这个姓是满族人的姓,在东北也少见。”说着用手指在桌上写了一遍。姐妹俩点头道:“噢,还有这个肇啊,那是不同了。”姐姐接着说:“我们带你游西安吧,免费的。算作感谢。”肇明一听,急忙摆手:“一点小事,不必挂怀,不用不用。”妹妹说:“我们现在都放暑假,我表姐大学刚毕业,工作找好了,一周后才正式上班呢。我上高二,刚补完课,离开学还有几天,我正缠着表姐陪我玩,你一起顺路给我们做保镖了。你看,今天我们就挨欺负了。”说着夸张的擦眼睛,肇明不好再拒绝,只好同意。
于是肇明被两个西安姑娘带着,去了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等地方,门票是AA制。路上得知,她们平时就喜欢中国传统汉服,那天穿的是汉朝的曲裾。她们本来是要到对面看电影的,时间没到,先吃点饭,正好坐在二楼窗边,被几个“爱国愤青”看到了,不由分说上得楼来,要她们脱下“和服”,姐妹俩解释说这是汉朝的曲裾,为首的愤青坚决否认,况且一行人声势浩大的冲上楼,怎能善罢甘休?姐妹俩怎么解释都没用,最终愤青们还是抢走了两人的衣服,并恶狠狠的当场撕坏并当作战利品拿走了。姐妹俩心里非常难受,一则自己受到侮辱,更主要的是中国人竟然不认识自己的民族服装,还号称爱国。
肇明对汉服一点也不了解,一直以为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郑书雅说:“汉服就是汉族人的传统服饰,就像胡人的传统服饰称为胡服一样。最早可以推到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时代,最晚至明朝末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风格。也有人叫做华服、古装。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肇明问:“我是满族人,我们也有民族服装,我们的算吗?”郑书雅说:“不算。元朝和清朝是蒙古和满族人侵略中原并建立了政权,这两个朝代的衣服不是汉服。”肇明说:“汉服有什么特点?其实我也不知道和服、韩服与汉服有什么区别,差不多似的。”郑书雅说:“汉服的样式大概有几百种款式。多数专家学者将汉服分为九种款式:上衣下裳、上襦下裙、上衣下裤、衣裳连制、直裰、袍衫、阑衫、褙子、半臂。”
看肇明听的糊涂,就说:“简单说,汉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这些特点是与深受汉服影响而产生的和服、韩服不同的,跟西服更是大大的不同。这么说吧,老版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济公传》里面的衣服是很标准的汉服,后来拍的武侠片大多都加入了现代元素,头型也乱七八糟。”肇明说:“你说《西游记》、《红楼梦》我就知道了,那里面的衣服真好看。美猴王的装扮和小白龙的那身衣服我都喜欢。”郑书雅说:“天兵天将的衣服也很威武,我觉得你穿唐朝武将的衣服应该更合适,和你的气质、身材很配。”赵羽灵拍手高兴的说:“是啊是啊,穿起来一定很帅!”肇明赶紧摆手:“不是我想穿,只是说喜欢。”郑书雅说:“是啊,平时穿,别人还以为拍电影呢,我们穿汉服已经惹出麻烦来了。如果经常有汉服活动就好了,汉服爱好者可以穿自己喜欢的汉服参加聚会。”肇明说:“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来看热闹。”郑书雅说:“国外有很多汉服爱好者,还有黑人。如果举办世界级活动,没准外国人也会坐飞机来参加呢。”肇明说:“我没见过外国人,飞机也没坐过,不知道会不会头晕。”姐俩笑着说:“不晕,很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