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忽闻悲风调(1 / 1)
一路向西行去,沿途流民无数,扶老携幼者,不绝于路。白露打听到,有很多人都是去左国城的,那些流民说,听闻左贤王刘元海治下的国土吏治清明、和平安乐。是以很多难民都往西逃。
写意听后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为刘渊高兴吗?可这些本是大晋朝的百姓;该难过吗?她又有什么资格?自己还不是想去投奔刘渊。这样想着,心里便泛起一阵苦涩。可是看着沿途饿殍遍野、白骨横野,她又真心希望刘渊能够撑起这片江山,还天下一片太平。“昨日东周今日秦,江山宁有姓呼?”她这样安慰着自己,似乎这阵便有勇气继续向前迈步。好不容易行到并州,蒹葭的伤势复发,发起高烧来,写意决定先在并州住下来,等蒹葭的伤完全好了再上路。除了四人的吃住开销,蒹葭的医药费是一笔最大的开销,写意、蒹葭、白露的簪子、钗环等饰物全进了当铺。除此便只能靠颜无丑干体力活赚来的钱过活。
颜无丑对写意不让他去做杀手赚钱表示很郁闷,可是写意说了,若想跟着她便不能再做杀手,所以他只能去做一些粗重的体力活。他倒是不怕出力气,只是那点钱实在是……不过,看到蒹葭靠着他用力气换来的那些钱一点一点好转,他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那种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颜无丑有些明白了写意的用意,干体力活赚的钱虽少,却是干净的,也是安心的。以前做杀手时,他从不惜命,现在,他却想好好活着,日子虽苦,但苦中有甜,心里隐隐的有了盼头。虽然,蒹葭依旧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可是有一次他满头大汗的干活回来时,她递给了他一块帕子。当时,他握着帕子愣在了原地,像是刹那间被阳光笼罩,又像是被一股喜悦的潮流淹没。直到旁边的白露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他才回过神来傻傻的一笑,而蒹葭早已红着脸走开了。
转眼已是季秋中旬,写意他们在并州一待便是三个多月。眼看着天气逐渐转冷,而他们也攒了一些盘缠,写意决定继续上路。
到了晋阳时,正好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看着空中飘零的雪霰子,写意伸出手去喃喃自语似的说了一句:“今年的雪来的可真早。”
白露却看到远处的一处客栈,眼睛一亮,喊道:“小姐,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吧,又冷又饿的。”
客栈里已坐了不少人,看到写意他们的装束,小二不冷不热的将他们领到了一个靠窗的座。
蒹葭和无丑都没说什么,白露却有些愤愤不平,翻着白眼小声嘀咕:“真是狗眼看人低。”
写意笑笑坐下来:“我看这里倒是很好,还可以赏雪呢。”
哪里好了?这里是店里最冷的地方,白露想如是说,可是看到蒹葭偷偷朝她使眼色,只好乖乖闭上了嘴。唉!她也不是故意要公主难过的,可是这些人…。
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小二端来四碗面来,看着热气腾腾的面,白露的气才消了不少。
四人一边吃面一边听着店里客人的闲谈。
写意想知道的很多事情便是这么听路过的人闲谈听来的。
不远处坐着一桌子客人,一个道:“听说皇帝又要被带到长安去了。”写意看似随意的挑着碗里的面,却集中精神听着那边的谈话。
另一人道:“倒是应了傻人有傻福那句话,老皇帝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如今就剩下的这个傻皇帝和新立的皇太弟司马炽。好好的一座江山,在傻皇帝的手里被搞得七零八落的。”
咣当……写意的筷子掉在地上,怎么会只剩下皇帝哥哥和司马炽两人?还有哥哥呢?哥哥也是先帝的亲生儿子。
蒹葭担忧的看向写意,写意却只是未觉,带着些许紧张等着那几人下面的谈话。
只听一人道:“倒是可惜了先前的那位皇太弟。”
另一人道:“成都王司马颖吗?我倒是听说那位王爷貌美而神昏。东海王大军逼近邺城时他居然放走了匈奴左贤王刘渊,不但没有等来刘渊的救兵,自己的一大半兵力倒是被刘渊带走了。”
写意紧紧咬住了唇。
一个略微低沉的声音接话,听他的意思倒像是见过成都王的样子,他摇摇头说:“成都王貌美,却也并非神昏。他在朝野向来有威望,治下的邺城在这战乱时代也曾是一方安乐之地。只是他不该先错信了刘渊,又错投了洛阳的张方。如今只落得个饮鸩而亡的下场,可惜了…。”
又有人道:“听说是东海王手下的刘舆亲手毒死了成都王……。”
饮鸩而亡…。刘舆,刘琨的哥哥……那几个字轻飘飘的飘到了写意耳中,然后眼前的一切都模糊起来,周围突然一片安静,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身子便软软的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