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半生缘之曼璐 > 14 第 14 章

14 第 14 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靠!女神是伪娘? [黑篮+月刊]你这个笨蛋 村姑的奋起 [死神]酱油党生涯 警花小萌妻 小红楼 [家教]雨后·邂逅(贝尔BG) 读者他总不来 负心总裁快滚开 陆彦景,你有喜了!

曼璐一下黄包车,顾家院门便从里面打开,顾老太太从院里走出来,就在门中站住,看着曼璐付一块大洋给黄包车。曼璐付完钱,快点上前拥住顾老太太。此时的老太太已洁过身,但还是穿自己的旧衣,是件旧衣中的新衣,那是件民国初期的暗紫绸缎旗袍上衣,外加及鞋面的摆裙。

顾老太太叨唠着曼璐,今晚办不完就明天再办。眼前天都快黑了,还不见她回来,顾老太太眼皮直跳,在家中坐不住,她便出来,一听到脚步声,她就往外瞧。

曼璐挽着顾老太太的手臂进洋楼。身后跟着伟民与杰民,他们一直在院内学车,见曼璐回来,这才把车放好,跟随着进楼。

顾太太与曼桢见状则进厨房上菜。一碗排骨冬瓜汤,一盘白切鸡,一盘姜葱蒸桂花鱼,一盘凉拌黄瓜,一盘薯叶。

好久都没有这么丰富的晚餐,顾家人一家人欢快的食用。饭毕顾老太太发话,止住将要端碗快清洗的顾太太,道先别忙别的,她有话要交待。

顾老太太简单的介绍了顾家的收支情况。一听到收入顾太太与伟民与杰民喜滋滋,等到说到开支,三人匀没有之前的喜气,低头深思。

这洋楼一月就要一百大元,一年就是一千二,那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再加上顾家四个人的学校,一年就二百八,这还不包食宿和其它杂费,那顾家人不吃不喝一年就要付近一千六百元,这也太吓人。

伟民与杰民之前觉得他们每月卖报加卖络子,有□□十元,那已是巨款,没想到,这钱连房租金都支付不起,不由得双手紧握。伟民率先出声,他提出他们先不住洋楼,他跟杰民不上教会学校,也定能考上复旦。杰民在后支持伟民所言。

顾太太之前看到洋房那两间工人房,还想着,是不是也准备雇人做家事,她以后也跟雇家那样做太太。听到这个,方知自己想得多了。她也赞成伟民所言,埋怨起顾老太太租下的这套洋房。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用低三下四的去给人做帮佣,这是最好的生活,她不想回到一年前的日子。

顾老太太没在说什么,而是让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她去打她的络子去。她刚才那翻话纯粹是压压顾太太与顾家两小子的,今天一进洋楼,他们三人就有些分不清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想做太太与少爷。

伟民与杰民收了心,跟着顾老太太与曼璐入了书房温书。顾老太太打络子,曼璐抄书,伟民与杰民背书。楼下顾太太洗碗,曼桢在一旁做帮手。

顾太太对这个小女儿,越来越喜欢,四个孩子,只有曼桢亲近她。一年前,两个离家一年两个月的女儿,一个还是如当初的那样亲她,且还帮她做家事。另一个对她不再有怨言,但也没有爱恋,跟她说话,她表情都是淡淡的,比之前离她却更远了。在大女儿面前,她觉得曼璐更像是长辈,她从不敢反驳曼璐的话,曼璐交待的事,她总是战战兢兢的办。

现在顾家的运行,全在曼璐掌控之下。这次搬家,如果她没有出去工作过,她绝对像她小儿那样,相信这是老太太的手笔。在这个家中,曼璐是绝对的家主,她不知道曼璐对老太太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能让老太太对她态度由地下十八层,直升上天庭,转变之大,令人咋舌。老太太疼曼璐比之前疼两个儿子,有过之无不及。

第二日,顾家六口都穿上曼璐自制的新衣。一家人跟旧宅一样,六点即食早饭,而后各忙各的。九点顾太太带着杰民安顾老太太的吩咐带了六个礼盒,给左邻右舍送搬迁礼。礼盒内装有一斤喜糕,一斤喜糖,一双络子。

早上曼璐给自行车后坐上绑住一根扁担。当曼璐把扁担从库房里取出来时,伟民与杰民色变,不自然的把手置在身后,他们还记得二年前的那顿棒打。当顾太太叫杰民跟她去派礼时,立马丢下伟民跑出门。伟民战战兢兢的站在原处,等听到曼璐所交待的事,刚才已吊在噪子眼的胆才重回肚子。曼璐交待伟民,以最快的速度学会骑自行车。她所交待的,正是他最想做的。

最天伟民怕自行车摔倒弄坏了,一直都放不开手。今日在曼璐的亲身教导和那根扁担,他放开胆子,没出一个小时,杰民派礼回来时已见他能单边骑上溜上几圈。

曼璐亲身示范与交待清楚注意事项,便去楼后的另一间下人房,那里已被她改为她的工作室,做裁缝室。一进去,见曼桢已按她的吩咐已裁剪下一堆布条。今晚她们打算做头饰,昨天的那个自己做的发饰给她们挣钱灵光。

自己做一个头饰成本五分都不到,外面的市价却是八角一个,带珠花的,甚至卖到二三元。这利润,她不动心,她就不是人了。她直接拿两个小姑娘的洋装制作,和之前余下的面料制作,免去不少面料费,就只有祼头箍和橡皮筋的成本,那她们的成本就更低。制作很简单,就是把面料把祼头箍与橡皮筋用面料包裸住,再在上面缀上珠花即可。曼璐按市面的款式制作一小部分,大部分是把现代韩款结合在一处的头饰。

曼璐白天制作头饰,晚上抄书。曼桢只是跟曼璐做了三天的裁剪巾条的工作,后面的活,她就做不了,全由曼璐用缝纫机缝制。半个月的时间,曼璐就做了二千个头箍,五千个头圈。这批货,今年曼璐也只是只打算做一次,以后就不怎么做了,市场饱和了。

顾家所制作的中国结,她已跟一家成衣店签合同,在成衣店处代售。这成衣店就是她所承租的那房东太太嫂子的店。现在她们的中国结走的是高端路线。连她制作的那十分之一的精品头饰也入了那家店里代售。

她把这些发饰全发给成衣店代售。价格是头圈五角与一元头箍。店家售一个头圈提一分,售一个头箍提二角。每家店只提供一百个头圈与五十个头箍。店家只与曼璐一张代售合同,又不用付任何押金,头饰样品挂在曼璐提供的一块七寸样品板上,只站很小的一块地方,他们自然愿意合作。

把货发给了十八个店家,一个月内,有五个店家要补货,其它店家见货卖得好,自己派人做单,把自己的货与曼璐货混在一起售,但八成客户还是会挑曼璐货,但他们也不打算再跟曼璐合作。有一家店在自己的货上来后,立接把货收起来不卖。此时的曼璐并不介意,这结果她早已料到。情况比自己料想的还要好,只有一家要货退,其它的都没有问题。

在曼璐将要开学将近一周时,她制作的头饰除了二十个有损坏没售,全部售罄。因有五个店家追加货,她又制了一千个头圈与五百个头箍,还制作五百个胸花售价一元一个,二百个腰带售价三元一条。这后一批货质量上了一个档次,还有新款但价格没升,店家很高兴。

这五个店家都是老店,很是讲诚信,曼璐的货给店里增加的不仅权是头饰,最重要的是还是人气。客人一试头饰就跟着来胸花和腰带,而后是身上的衣服。曼璐的三样可单独配戴,也可成套,很是有新意。人气一来,衣也跟着售,双赢。有很多次,本是衣服没看中,因试了曼璐三件套,而买了衣服,店家也很聪明,立即跟曼璐商量,让她用自家制衣的面料作饰品,店家免费送制衣的边角料给曼璐,这也是后来曼璐再次加单,再次做一千个头圈与一千个头箍,还制作一千个胸花,一千个腰带。

第一批货赚了近三千二百,第二次货赚近一千四百,第三次货赚近一千五百,还有一千的货没售完。这一千的货成本才一百都不到,全因面料是店家提供的。

中国结生活相对饰品,那比较惨淡,两个月才三百八十元。这么说两个月进帐近六千四百元。曼璐陆续把钱交给顾家老太太,当顾老太太看着存款近一万一千多元的巨款,当天她夜里睡不安稳。第二天就把八千元给曼璐保管,她自己保管三千,还称以后的钱还是由曼璐保管就成。而曼璐转手就想把八千元给曼桢让她换成金条,让曼桢自己保管。谁知曼桢却让曼璐自己保管,连手里之前曼璐给她从保管的一万黄金三千银元的稿费也提出来给曼璐保管。两人都不想保管,最终曼桢听从曼璐的把八千元换成黄金连手上的那一万的黄金一起存入瑞士银行,换个折子回来,当然这折子还是由曼桢保管。曼璐不想管钱,每次她要支钱,她就向曼桢支取,每次都要收到曼桢丢给她无形的白眼。

曼璐自己就有随身空间,但她自己对它一点也不关注,也不使用。她只放进去八百块钞票和七十个银元,而后取出二百钞票,她就再没有管理过。她觉得现在所有的一切她都能处理,只有不能解决她再麻烦空间。平时,她就做一名普通的民国女子。

在商谈这饰口和中国结的生意,曼璐权权交给伟民。当然之前她跟伟民在家练习了多次,练到她满意了才停止。伟民这位十五岁的少年,能这么快上手,亏了前两年的卖报生涯。这两个月他见识增长了一倍不止,商谈的内容跟曼璐所料不差。因此对曼璐这位大姐越加钦佩与敬重。

目 录
新书推荐: 桃花局 重生95流金岁月 半岛白金时代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1950年的机械师 直播买股:给五个大佬当金丝雀 撕夜 爱情公寓:我的女友秦羽墨 夫人要离婚,陆总想父凭子贵 第五年重逢,驰先生再度失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