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回(1 / 1)
慧真师太的意外出现,打乱了我们的行程,也打乱了外公外婆对我与彤心今后的生活设想。
实际上,慧真师太曾是外婆的师父。
不过,在三十年前,慧真师太就已经把违背师训的外婆逐出了师门——‘慧剑门’,同时逐出的还有外婆的同门表姐,也就是我跟彤心的表姨婆。
外婆与表姨婆,曾经是慧真师太很喜欢的两名弟子,尤其是外婆,最被慧真师太宠爱,几乎将全部的武功都尽传于她,甚至还想过日后让外婆继承‘慧剑门’的掌门之位。
然而,外婆与表姨婆却辜负了师太一番教养之心,两个人在十六七岁的时候,都禁不住凡俗红尘的诱惑,便急于别师回家。
慧真师太是准许她们回家探视父母,在家里住上一年半载,却不想她们回家不久便闹得姐妹失和、大打出手,最后因为‘冤家路窄’,不肯相见,便都不愿再回师门。
为此,慧真师太一气之下,便在‘慧剑门’开香堂宣布,从此再不承认外婆与表姨婆是她的弟子,也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
那天午后,我们刚在一个山脚下的茶棚里吃过茶点,付了账,正准备上路时,就瞧见不远处一个人正迎面走来。
那个人就是慧真师太。
那一年,师太应该也有八十五高寿了吧,虽然满头白发,却是面色红润,一路走来更是精神矍铄、健步如飞。
当慧真师太朝着我们走过来的时候,外婆的神情突然变得不自然起来,当慧真师太走近时把目光停留在外婆脸上的时候,外婆的神情更是惶惶恐恐。
当我们奇异地打量着近在咫尺却冷漠相对的慧真师太时,外婆终于上前一步,跪倒在慧真师太的面前,轻声语道:“师父,弟子不肖,今日得遇师父,真是无颜面对。”
闻言,外公与我们俱是一惊。
就听慧真师太‘哼’了一声,朝着外婆淡淡地道:“你不必这么说,也不必再跪我,更不必再叫我‘师父’,我没这么好的福气,有你这样的好徒弟。”
外婆的眼泪一下子流得满面,连连叩首,道:“师父,是弟子当年任性娇蛮,不听从师父教导,以致师徒相绝,姐妹失和。今日想来,弟子羞愧欲死,悔不当初!”
慧真师太一声冷笑,道:“今日悔恨,当初却是胡作妄为!你姐妹失和之初,我也曾写书给你们劝和,你们呢?将我的话当成耳边风,反而闹得更加无法无天,还当众断绝表姐妹、师姐妹的关系。好啊!你们私自断绝师姐妹的关系,分明就是没把我这师父放在眼里,倒不是我不要你们,而是你们不要我这师父了!今日你我倒不如做个陌路人,你又何必再来跪我哭诉呢?”
闻言,外婆更是心惊胆战,浑身颤抖不住,也不知该如何对答,只是磕头不止。
我与彤心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躲在外公身后怯怯地瞅着慧真师太。
外公上前一步,对慧真师太一抱拳,道:“晚辈惠文林见过师太。”
慧真师太朝着外公瞥了一眼,冷笑道:“原来你就是惠文林,我只当你有三头六臂,原来也不过如此。”
外公先是淡然一笑,后又神色默然地道:“师太,过往之日,都是晚辈们年轻气盛,踏错一步皆成一生恨事。晚辈知道师太心里对婉若有怨言,这十年来她也是日夜悔恨,只恨时间不能重回到三十年前,依然能在师太身边尽孝,依然能与巧倩和睦相伴。”
慧真师太又瞟了外婆一眼,重重叹着气,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起来吧,这大路上人来人往,你也是近半百的人了,跪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外婆抬头看着慧真师太,战战兢兢地问道:“师父,你肯原谅弟子,不再生气了吗?”
慧真师太又是一声冷笑,道:“气?为你生三十年的气,那我恐怕早就气死了。还不快起来?!”
外婆慢慢起身,不敢多语。
那慧真师太道:“你也知道我的脾气,说一不二,你既然已经不是我‘慧剑门’的弟子了,就不要再唤我‘师父’了。”
闻言,外婆欲言又止,只是微微点了下头。
2007.1.14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