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献上玉镯为赈灾(1 / 1)
攀山涉水过後,李瑁和杨玉环终於来到了溢洲了。由於他们都不知道溢洲那边的实际灾情如何丶平民的缺粮程度又到那个地步丶也不知道溢洲粮仓这边的情况是那个样子—要是湖南粮仓这边情况太差,粮食根本不够分。那麽开仓赈灾这个方法也维持不到太长的时间。於是李瑁就听了杨玉环的意见,拿了自己部份的家当去附近城镇的粮仓购粮。又联络了附近的知府,好让他们都能捐出粮饷,以解决目前的难关。
杨玉环一路上做着李瑁的军师,努力的分析着灾情的数据,考虑着这次水灾的原因。想要用最快的方法解决目前的水灾—这总比不断的开仓派粮好。只要解决水灾的问题,那饥荒的问题也会随之被解决。
“娘子,你累了的话就好好休息吧。你昨晚整夜都看着这些资料了,如今在马车上又这麽辛苦,我怕你身子承受不了呢。”李瑁体贴的道。他可真担心杨玉环的身子会因为日以继夜的赶路和工作而倒下来呢,这是最最让她心痛的事。
杨玉环抬眼看了看李瑁,微微一笑。以告诉李瑁不用担心自己,自己的精神还可以的。上辈子的自己也是常常提灯夜读,做着一本又一本令自己恶心的习题。这麽一点点的资料又怎麽会难倒自己呢!她上一辈子可是学霸来着呢!这些分析数据,分析问题可是她的强项呢!
“夫君请放心,玉环的身子骨儿不是你想像中的弱的。”杨玉环轻笑道,然後继续埋头苦干着了。古代的女子根本和政事搭不上话的,因不能干预政事。这次自己参与,李瑁不但没有怪罪下来,而且还只只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
李瑁听後,只是笑了笑,然後就为她披上了一件披风,为免她会着凉。马车到了湖南以後,经过了不少城镇,李瑁看见人民都因为饥饿哭嚎的声意,心头不禁一紧的。
经过了昼夜的思考,杨玉环也总算得出了个结论了—这次解决水灾和饥荒的工作必定要尽快完成,不然後果严重!
“夫君,这次的饥荒咱们要先处理好。首先我们多派人手来加快完成湜霸的工程,让水灾的严重性减低;注意如果饥荒,有人饿死的话就会容易出现瘟疫。所以粮食问题我们要尽快解决,湖南的粮仓是一定要开了,然後我们再向洛陽那边借粮。”杨玉环道。虽然她上辈子不是主修文史的,可是总知道水灾以後所带来的影响有多深远,所以她总得在这些影响出现以前先解决了。不然後果严重,受害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李瑁有点惊讶的看着杨玉环,他可真不知道自己的娘子知道这麽多事情的!这下子他全然的相信眼前的杨玉环并不是什麽普通人了。
“可是这些解决以後,他们的生计怎麽了?”李瑁道,他可真为市民以後的生活设想。除了想到怎样解决目前的情况以外,也会有想过後续的工作也不少。
“农作物的大失收,要重新种植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难道。所以我们要确认借来的粮能足够一年的享用,然後我们更要无条件的提供种子给农民们。”杨玉环道。她虽然知无偿提供种子给农民这个方案真的太瞎了,然而这次水灾是大唐的失误,哪能让农民负这个责任呢?加上这次水灾农民损失严重,恐怕都买不起种子了。“前段时间父皇徵收过重税,就当是还给农民吧。”杨玉环提起了上一年,唐玄宗突然抽风起来,徵收了重税,平民把百分之六十的收入和粮饷都上缴了。平民怨声四起,却又敢怒不敢言。
“可如果我们这麽做,父皇会怪罪下来麽?”李瑁道。虽然唐玄宗已经说了这次赈灾是由李瑁全权负责,可是这麽大的决定,这麽大的捐款……李瑁可真怕唐玄宗会秋後算帐,怪罪於他俩呢。
“夫君,如果父皇不满意我们,他怎麽也可以怪罪咱俩了。可难道夫君忍心看着人民在饥荒里受罪麽?每次玉环想到他们在受罪,可是父皇却在宫里过着消遥快活的日子,玉环的心好痛,好痛……”杨玉环悲恸的说。她可真没有想到李瑁居然会顾虑着这些,而没有想到灾民的痛苦了。“要是夫君怕这些的话,这些罪玉环可以自己扛,玉环也可以用自己的嫁妆去帮他们。反正皇府发的月钱,玉环其实没有用的很多,应该也足够饥民使用的。”杨玉环道。她情愿自己扛下所有罪,不要自己身上名贵的衣装首饰,也得好好的保护这群村民—也许是因为自己上辈子也是农村出生,知道农作物失收时所带来的影响太大,她总不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悲剧发生。
“玉环,为夫并没有这个意思。可是要重要长安那边的粮仓也是一个难道呢!父皇一定不会答应我们。”李瑁解释道,听到李瑁的话,杨玉环的眼皮只是失望的垂了下来。看来李瑁不是担心,而是遇到了最基本的障碍—唐玄宗。要是唐玄宗不同意这一切,不然他为何要徵收重税呢?
说到这重税也可真让杨玉环感到气愤的,她没有想到为了杨玉宁的一句想要在皇宫里建一座观星塔,唐玄宗可真的照做了!可是因为经费不足,他就去微重重税去建观星塔了。哎,昏君,昏君啊!
“若夫君不介意咱俩的生活清贫一点,会否同意把我们的月钱都拿出来先救缓他们呢?”杨玉环道。想要自己丰衣足食,锦衣华服。常人看到这个情况,定必不会忍心看到的。杨玉环情愿自己的生活简单一点,把月钱拿出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灾民,也比起自己每天大鱼大肉,却只看着灾民只能吃树皮为生。
李瑁看着杨玉环,她满怀着仁慈和善良。要是他日自己真的争取到太子之位,而杨玉环也能够成为自己的皇后,定必能母仪天下。然而,这样的日子真的会出现麽?看见唐代这样的变局,唐朝真的能熬到自己登位的那时麽?唐玄宗真的会把太子之位传给自己吗?
李瑁记起杨玉环曾经说过的话,李瑁这个寿王爷在历史上是没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一来是武惠妃的原故;另一方面也是杨玉环的原因。所以再怎麽说,李瑁心里所渴望的事出现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要是我他日能登位,那天下苍生有多幸福的。”李瑁说道。他紧紧的握住了杨玉环的,似是同意了杨玉环这个建议一样。同是善娘的李瑁,又怎麽会舍得让溢洲的民众因为灾难受苦呢?再者杨玉环的分析也十分合理的,饥荒之後,就自然有很大的机会出现瘟疫,瘟疫一旦发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此他们要及早预防,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
听到李瑁这话,杨玉环马上从手腕上取出了一只玉镯子—这精莹剔透的软玉,杨玉环可一眼就爱上了。那次李瑁送给她的时候,她可真惊喜万分了。一直以来杨玉环也视它如珍宝,可如今……
“玉环,这可是我送你的。怎麽能……”李瑁道。对於杨玉环为了赈灾送上玉镯子,李瑁并没有感到气愤,反而是感到心痛呢!成亲多年来,李瑁是知道杨玉环有多喜欢这玉镯子的,可如今却因为赈灾而要献上了,她是有多麽的不舍啊!可是李环没有说完。杨玉环就用指尖捂住了李瑁的唇,微凉的触感传到李瑁的唇瓣。
“即使夫君你因为这个生气,玉环也都要帮他们一把了。玉环一直以来没用多少月钱,我想这麽多年来攒的月钱,再加上这玉镯子,应该能帮不少的灾民的。”杨玉环轻声道。她也是有多麽多舍啊,可是只要能帮助他们,也得忍痛割爱了。“这镯子是玉环最宝贵的一件物品了。要是还是不够的话,簪子丶步瑶的玉环也愿意献出。我们快要邻镇去购粮吧!”玉环提议说。
李瑁不能再推辞了,也只用接过了玉镯子,又命了家丁赶到邻镇去购置粮饷。然後李瑁又写了诏书,向唐玄宗汇报溢洲的状况。并要求唐玄宗加派人手去处理湜霸的问题,只是来了溢洲短短一天。杨玉环和李瑁两夫妇已经处理了不少问题了,他们甚至亲自派发粮食,到了灾区问候灾民呢
“你们真是好心了!好心一定会有好报的,你们一定会添福添寿,百子千孙!”一位老婆婆接受到杨玉环的赈灾粮食,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只得眯着眼一断的祝福着李瑁和杨玉环二人,二人只能相视一笑,接受着这老婆婆的祝福。
看来溢洲这水灾,也得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复了。但凭着这善良的两夫妇,总也没有难成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