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扑朔迷离(1 / 1)
很多事情我们都曾经想过,可是等到真的要去做的时候,你有勇气吗?
我终于鼓起勇气在网上连载小说,你呢?
丝丝道:“这几样东西看起来虽然好像没有任何联系,却将一件完整的谋杀案清晰地刻画出来。其间需要的只是一点想象力,也就是波罗口中的小小灰色细胞!”
众人静静地听着,各自迷惑。丝丝接着道:“我还是想顺着凶手的思路说下去。刚才说过了,凶手一定是将MADA粉末掺入了老兵的水杯里面,至于借口吗?可能是借水喝什么的,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没有戒心。
等药物发作,时机成熟的时候,凶手便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凶器——舞动着吓唬老兵,追着他满屋子转,于是满脑子都是幻觉的老兵理所当然地拿起菜刀反抗,可惜全无章法。”
丝丝指着桌上的瓷器碎片道:“这个茶杯应该是那时候打碎的。我本来就在奇怪,为什么五个茶杯会留下六个水渍印记,直到我找到这些,和小纸包一块。而同样的我在一把椅子上面发现有新近摔过的痕迹,尽管被人刻意用泥土抹过。”
“接下来凶手的运气不坏,也就是说他并不是老手,甚至除去杀人可能一次坏事也没做过。可他就是运气好,连老兵都像是在刻意配合他一样,可惜碰上了我。”丝丝叹了一口气,谋杀和赌博一样,赌的本来就是运气,可惜输赢都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凶手终于按原定计划将老兵赶入冰窖,当然费了一番功夫,他还将事先准备好的鸡血泼了一地。在将老兵的手腕血管割断以后,凶手知道处于迷幻状态的老兵一定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于是将冰窖的大门虚掩,在外面用木棍敲打,处于混乱状态的老兵惊恐万分。终于,按照凶手预先想好的计划,老兵将冰窖的门锁死。”
丝丝将木片碎屑取了出来,“这是我在冰窖门外发现的。”
刘队的嘴边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丝丝,我忘了告诉你,木片碎屑是报案人早晨敲打冰窖大门时留下的,跟凶手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丝丝眯起了双眼,意味深长的看了刘队一眼,心里也许说了句“老狐狸”之类的话。口中却道:“是吗?跟凶手有没有关系现在还言之过早。我只想说一点,这些木片碎屑决不是今天早上留下的,刘队,谢谢你的提醒,请你也仔细看看好吗?”
刘队脸上一热,低头去检视木片碎屑,小王也凑上来仔仔细细的查看,半晌无言。小王抬头看看刘队的脸,已经憋的通红,转而发现丝丝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似乎是耐不过沉闷,右脚一下一下的敲着地面。顷刻间小王似乎是明白了点什么,笑了笑道:“丝丝,你就别卖关子了!”
丝丝也笑了笑,取出另一个小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这是今天早上留下的碎木屑。”小王急忙取过来,两两比较,却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不同。刘队只摸了一下,便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轻轻的咳了一声。
丝丝反应很快,说道:“看来刘队也赞同我的说法了?”
小王的神情像一个第一次看万花筒的孩子,紧皱着眉头,忍不住疑惑的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明白?”眼见两个人都不说话,继续央求道:“刘队,丝丝,告诉我吧?!”
刘队哑着嗓子,涩声道:“我的确是疏忽了。”对方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而已,刘队被逼无奈只好认错,当然是一脸的尴尬。
丝丝似乎心中有些不忍,接口道:“还是让我来解释一下吧。这两种木屑表面看起来虽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摸起来硬度却有明显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呢,是因为昼夜的温差使湿气凝结在木屑表面。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丝丝环顾四周,清理了一下思绪,接着道:“随即凶手在小屋里消除了所有的痕迹,所以屋子才会反常的干净整齐。但是有一件事很麻烦,那就是凶手再怎么神通广大,也无法将自己留在房子周围的足迹全部清理掉。
所以他心中冒出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那就是让自己能够合情合理的出现在那里。这样做虽然冒险,但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最安全。”
听到这里,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当然他们都知道,现场包括小屋、冰窖甚至附近都没有发现可疑的足迹。那么凶究竟是谁呢?丝丝没有停顿,接着道:“我们不论其他,只看可能性的话,我在现场发现的足迹只有三个人的:阿健,福伯,当然还有刘队。”
屋子里顿时一片哗然,刘队怒视着丝丝,强作镇定,其他的人却纷纷为他打抱不平。刘队终于忍不住了,站起来道:“大家别乱,听她说完,我就不信邪!”屋子里顿时静了下来。
整个过程中丝丝始终面带微笑,看来她似乎早就料到这样的结局。此刻她仍然笑盈盈的道:“刘队,请坐。大家注意我的话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论其他,只分析可能性。接下来我们还是按照可能性的原则来一一分析,首先看看刘队。
如果发生凶杀案,必然会惊动刑警队,而一旦发生大案要案,刘队就一定会亲自勘查现场,这是第一点。
接下来说第二点,凶手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但是整个谋杀计划虽然井井有条,却明显像是个新手所为!而刘队勘查现场的过程中,对几个显而易见的疑点并未深究,这也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所以我才将刘队列入怀疑对象。”
刚刚坐下的刘队又“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你胡说!”
丝丝笑着道:“当然了,刘队不可能是凶手。如果刘队真的是凶手,就不会大力协助我侦破案情了。”
刘队一愣,心里明白丝丝是借故在整自己,心里面恨的牙根痒痒的,脸上却只能勉强笑了一下,讪讪地坐了下来。
“那么剩下的只有两个人了,既然报案的人是阿健,我们先不考虑他。福伯,看林人,65岁,跟老兵偶有往来,但是却始终不对脾气。他最了解老兵的秉性,也极有可能因为什么事跟老兵发生矛盾,所以起了杀心。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无论什么时候现场发现他的足迹,都算不上可疑,他本来就是守林人。尤其跟他聊过之后,我发现他有轻度的老人痴呆症,已经得到医院的证实,所以根本就不具备作案的智商,所以他的嫌疑可以排除了。”
“按照我们先前的推理,有嫌疑的人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阿健。究竟他是不是凶手呢?我们来看一下。阿健,36岁,某机械厂工程师,有每天晨练的习惯,所以才会恰巧经过现场,那么真的是巧合吗?不得而知。起码我们知道他有作案时间,也有足够的智商,那么我们假定他就是凶手,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来回顾整个案子,其中最难的一点并不是将老兵赶入密室,而是确认老兵死亡的时间。阿健怎么才能知道老兵已经死亡,怎样确定报案的最佳时间,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