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迷惘人生(1 / 1)
而她在今夜,信念却有些动摇了,她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记得刚失业时,她也像现在这样迷惘。在极端的烦恼中,她也是在失眠的夜里不住地问自己:明天,我要做什么?她曾写信给在外工作的朋友,请求她们留意一下,帮她找个工作,自己也曾跑到广州的人才市场中四处自荐。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平心而论,她还不想当个工人,在流水线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同一动作,她又能学到什么?加上打工的时间特别长,工资又低,她不愿意。何况即使她愿意,带着深度眼镜,从未在工厂干活的她又怎能那些惯手相比?受人白眼被人嘲笑让人斥骂乃是在所难免了。最主要的是,她觉得这样做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前她毅然辞去酒店办公人员的职位,不也是因为她觉得那里是一洼死水坑,太过平淡无聊吗?出外找工作,她从未想过要到酒店再从服务生熬起,她不想重复自己的人生,从一个牢笼再跳入另一个牢笼。可除了这种工作她有可能再就业之外,其余的又怎会轮到她呢?她找工作以失败告终,伤口尚未结疤,疼痛深入骨髓。记得几年前,曾有报载,某名牌大学应届本科生去看厕所,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有多少人去竞争啊!只是自考大专生的她是不是瞎子照镜——无望?
她从广州回来,又决定读书了。她要自考本科。不消说,又遭到家人的反对(她以前自考大专是在母亲的反对声中完成学业的。)他们一再跟她说:读本科对她毫无作用,在目前应届本科生满街跑的情况下,一个自考生又算得了什么?目前她最重要的人生任务是:结婚。只有结婚才能摆脱苦恼,才能心灵宁静,母亲曾对她嚷:
“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收获的时候收获,人的一生是分季节的,若是秋行春令,那岂不是贻误时机,颗粒无收?你在应该读书的时候不用功读书,没考上大学,你就应该对读书死了心,现在你却想重新去学,这事容易吗?有这种精力和时间吗?你要花比少年时期多十倍的精力才能完成学业。那时你快三十岁了,若是那时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耽误的婚姻又将如何补偿?你现在最大的任务是:结婚。如果你误了这段青春年华,以后要找好的男子就难了!”
母亲有时非常擅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讲理,让人无可辩驳。跟她讲“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她是不会听的,她认为这种道理不合凡昕目前的特殊情况,她努力让自己的女儿去听从她的意见。
夏凡昕终于放弃了读书。
可是她内心的烦恼却一天天地加重。看看她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平淡枯燥,无聊沉闷。她的空间狭窄,她的内心孤独,她的行为简单。每天都是吃、喝、睡、想。有时她骑着自行车到各处闲逛,看到的也都是熟悉的人们,熟悉的风景和建筑,不由得乏味之极。她多想飞、飞,不停地飞,飞出这个小镇。倒不是她对生养她的这方故土缺乏感情,而是她真的不想一辈子这样下去,过着吃不饱饿不死靠亲人养活的寄生生活。可是她却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她就像掉入一口枯井中,四周都是坚硬的井壁,抬头也只能见到井口大的狭小空间,一切都是如此的空洞、窄小、沉闷、枯燥。她想爬出井去,却缺乏力量和信心。她的心情苦闷到极点,觉得自己已经失望得难以承受,可她又不能不忍受着。
也许,嫁人是一条出路吧?她含着泪水自我安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而珍珠也是隐藏在深深的海底,你若是偏纨于第一印象,岂不是使可能有的幸福又眼睁睁地从指溜走?
第二天,母亲打了个电话给许阿姨,许阿姨不久便和叶绍翔来拜访她家了,他还带了一箱富士苹果。见叶绍翔对女儿有意,母亲非常高兴,吩咐嫂子去煮本地的风味小吃。
夏凡昕反应很平淡,既不高兴也没有讨厌。她与叶绍翔坐在客厅中,眼睛平视对方,并不显出拘束的样子。两人不咸不淡不高不低的聊着一些生活小事,没多久便陷入沉默。幸好阿叔回来了,他们一块聊天,倒也投合。
有了开头,之后的事也就顺水推舟,顺理成章了。当晚,叶绍翔约夏凡昕吃夜宵,买单时两人都争着付钱。第三天,叶绍翔的假期结束了,他赶回深圳。
之后,便是靠电话联系了。叶绍翔没时间也没兴趣写信。他只写了一封,一张纸,很简单的叙述他到深圳后的情况。开头电话比较多,后来也少了,夏凡昕一点也不在意。母亲却很着急,常常责备凡昕,说是因为她的冷漠才让叶绍翔望而止步。“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忘了自己姓啥?不就自考了一张大专文凭,多看看几本书吗?人家可是实干家呢?”母亲曾对她嚷,又说他不给你电话你就不能给他打电话吗?
不久,叶绍翔托人捎给夏凡昕一件非常漂亮的连衣裙。可惜夏凡昕并不喜欢那颜色。
………………
夜色柔和,天上繁星满天,县城灯光点点,在这个凉爽的夏夜,骑着摩托车在宽敞的公路上飞驰,本应是多么惬意的事。但夏凡昕一点热情都没有。她望着坐在她前面载着她的叶绍翔,心里想:我怎么会坐在这辆车上?我怎么不能逃开?是不是冥冥中有根命运之线在牵着,叫我无法动弹?
她的苦恼是家人旁人都不能了解的。论学历,两人都是大专毕业,他是函授大专,你是自考大专;论家庭,他父亲中学教师,母亲以前在银行当出纳,两人退休后都有退休金安享晚年,他的两个姐姐已经嫁人,而你只是一般家庭出身;论工资,他月收入五六千块,你是个待业女青年;论长相,虽说叶绍翔长相普通,可你也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人。论人品,人家看上去也不是一个吃喝嫖赌的败家子,而是颇有能力的人。照一般人看来,叶绍翔比你强多了,是你高攀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你若说不满意,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得了神经病。
叶绍翔是个非常讲究实际的人。他上次请了五天假期匆匆回家,主要目前就是找个结婚对像,如果能有缩短时间的“速食爱情”就更好了。他坦言说他非常忙,在电子厂当监管,自己又开了一家网吧,两头奔走非常辛苦,因此他希望有个坚实的后方,帮他看店,让他在外面更加游刃有余的应付各种生意场上的问题。他看中夏凡昕,可能便是认为她合乎“妻子”人选吧?在他眼中,夏凡昕是个温柔乖顺、文雅安静、不慕虚荣、甘于寂寞的女子,他需要这类女子,他与夏凡昕通电话时,也曾隐约透露出这种意思。
她当时很伤心,她想:你若是真的嫁给他,他也只是想着让你为柴米油盐伤神累心,满足你正常的物质需求,或者出手大方让你穿金戴银任你挥霍,那种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你只是希望做一个让丈夫倾心的好妻子,即使糟糠之妻也无妨,只要能守着小木屋与他执手相望。但夏凡昕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物质横流的现代社会,到哪里才能找到一份真爱呢?
夏凡昕有一次曾试着与他谈比较深的东西,但他压根儿对这没兴趣,他的人生目标无非是积累财富,养家糊口。他又劝夏凡昕要正视现实,不要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谈话就此打住。之后的电话夏凡昕再也不跟他谈这类问题了。她知道他不会认真倾听的,而她内心有那么多的寂寞与忧伤,竟不知向谁倾吐?她的心越来越冷。
不久前她听说他要函授本科,便表示自己也想读,问他是否能弄到书。
“得了吧,”他在电话那头说:“我读书是为了保住现在的饭碗,你读那么多书干啥?你现在是大专生,不也是找不到工作吗?你还是实际一点吧?”
对,实际,这个世界人人都讲实际,理想越来越像渺茫不可及的星辰,叶绍翔只不过讲了一句大实话而已,你有什么好怅惘的?
“五一”黄金假期来了,叶绍翔搭车回家。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夏凡昕,他说不用怕羞,他父母前几天去广州探望二姐,二姐生了一个白胖小子,他只是让她会会他的朋友,夏凡昕不想去,说她没车。叶绍翔说他会骑摩托车来接她的。夏凡昕犹豫了一会,母亲在旁边拼命做点头状,她心软了,便同意了。她本来不想让叶绍翔载她的,她还不想在大街上跟叶绍翔共乘一辆车,但她的自行车前两天被贼“光顾”了,她又没有买新的,只好让叶绍翔来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