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银书拨(二)(1 / 1)
四个人的脚步声回荡在空空的密道内。不知走了多久,火光的映照下出现了一个古铜色的圆环,狱卒停下脚步,像叩门一般拉起圆环轻轻敲击在墙上。
随着模糊的铃声,墙上出现了一道缝隙,这条细长的缝隙越扩越大,铃声也越来越响。
这不过一指的缝隙扩大到仅容一人通过的门,透出隐隐的光亮。门内走出一个身穿甲胄,腰佩长剑的守卫来,对着走在最前面的狱卒点了点头。
“戚大哥,下面你就跟他走吧,”狱卒回过头来,语气中含着些惋惜,俯下身来,为他打开了脚镣和手铐。
他们对戚文轩和皇甫凌山打心眼里都是千百分的敬佩,想到这样的良将并非战死沙场而是死于昏庸的皇帝之手,不禁感到有些苍凉。
“好,谢谢三位了。”戚文轩对着送自己来的狱卒抱拳说道,转过身,跟着那名守卫继续往前走。
墙又重新合上,手持火把的狱卒跟着同伴走了几步,又回过头看看那面墙。
“老二,别替戚大哥担心了。”后面的狱卒劝道。
“是啊,新帝的英明神武之名从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是大家都知道,”另一个狱卒说道“他肯定不会为难戚大哥的。”
低语声在幽暗的密道空荡荡地回响,而墙内,是另外一番景象。
戚文轩跟着那名守卫又走了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眼前的光亮越来越盛,走到甬道的尽头,一个圆形的广场映入眼帘,周围高高墙壁上每隔大约一米远挂着一支火把,照得这个场地分外明亮。
遥遥看去,圆形广场的对面是一扇门,房门虚掩,留着窄窄的一条缝。
“你紧跟着我走,这里都是机关,走错一步,你可就回不去了。”那个守卫表情严肃的转过头对他说。
戚文轩闷闷地应了一声,跟着他在圆形的广场上左转右转,小心地不踏出石板边缘半步。
曲曲折折地走着,终于穿过了整个广场,来到那扇门前,可走在前面的守卫并不推门,只有节奏的敲击门的一处,几步外的墙壁上慢慢地起了变化,一扇隐蔽的门出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墙上。
那守卫小心翼翼地沿着墙壁左前一脚右前一脚地走着,戚文轩紧随身后。
“假如进了那扇门,会怎么样?”戚文轩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会被比这广场上更多的机关射中,”那守卫面无表情地回答道,停住了脚步“到了,就是这里了,圣上在里面等你,你自己进去吧。”说着,他叩了叩门,退开一步,那扇门应声而开。
戚文轩上前一步,走进那扇门,这间房装饰地极为清雅,丝毫不似他想象中的那般华贵。
中间闲闲置着一张红木书桌,书桌后几排高高的架子上摆的全是书,仔细看去,大多是兵法和棋谱。
雪白的墙上挂着画风飘逸的名家之作,还有主人写的李太白的诗句,字的样貌走势也是不羁,虽是楷书的模子,却透出来些草书的精魂。
“将军来了。”一个男子的声音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
这不是圣上的声音,而是……
戚文轩惊异的那一个瞬间,只见一个白衣落拓的男子从书架后面转了出来。
那男子飘逸秀雅,乌黑的长发不扎不束,隐隐显出几分散漫和不羁,衣衫用的是上好的锦缎绫罗,中央有盘龙的暗纹,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的气质极为相符。
剑眉星目,却是暗藏锋芒,负手而立。
“太子殿下,”戚文轩曾跟着皇甫将军一起多次见过少年时期的顾恣飞扬,虽已经几年未见,眼前的男子也已经多少收敛了年少时毕露的锋芒,变成了外表看来温和沉稳的人,却还是被他一眼就认了出来“您……”
“父王半月前出游意外身亡,”顾恣飞扬语气里不含着丝毫波澜地说道“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各派势力明争暗斗,等我将这场混乱平息,我也就该正式成为这顾国的皇帝了。”
“……”戚文轩没想到自己被关在天牢中的这些天,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讶异之际,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将军从今天开始,也就不用再委屈坐牢了,”顾恣飞扬语气淡淡的继续说道,从象牙瓷的圆筒中抽出一个暗红丝带系着的卷轴,挑开卷轴中部的系带。一幅地图在书桌上铺开“但我想请将军留下,再为我国办最后一件事,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殿下请讲。”戚文轩答道,看向顾恣飞扬手指指的那一处,那是西北部的佘国,与之前处于强盛时期的顾国实力不相上下,但若是现在发动战争……按目前的国力和形势,恐怕没有半点胜算……
“将军不必担心,我这次,不是让将军去打仗的,”顾恣飞扬似乎看出了戚文轩的顾虑,微微一摆左手说道“将军可懂得塞外的土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