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竹菊琴(二)(1 / 1)
第二日,王府前大道,夕阳的残影中走来一个人,青衫隐隐,身背古琴。
几个仆从已早早在门前相迎,见苦苦等待的人终于来了,领头的侍从便与那些小厮使了个眼色,自己跑进了王府正厅禀告主子,其余的人急忙迎向门外去。
进了府门,盛大的晚宴映入眼帘。可不知为何,这欢喜的场面后似是埋伏着某种紧张和杀气。
“萧公子,久仰大名,”南静王脸上堆着虚伪的笑“真是难得见一面啊。”
“哪里,萧某只是···”萧寒稍稍停顿“不愿插手别人的事情罢了。”
南静王表情一滞,随即又现出了笑影,“先不说这些,不说这些,萧先生请入座,晚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到时可否赏脸弹上一曲?”
萧寒不语,微微点头算作回答。脸上依旧是千年不化的冷冷表情。
宾朋满座,丰盛的佳肴热气腾腾向外散发着香气,挑衅般在路旁饥民的鼻下大摇大摆的飘过。朱门不知贫者苦。
“妈妈,我饿。”一个孩子拽着中年妇人的衣袖,低低地说着,脸上是对食物压抑不住的渴望。衣衫破旧的妇人摸着孩子的头,眼中流露出心疼和无奈的神情,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走开走开,别在这站着碍眼!”门口的守卫不耐烦的嚷嚷着“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瞧瞧,这可是王府,王府!是你们这些叫花子呆的地么。”
厅内的晚宴正进行到高潮时刻,之中一片喧闹,气氛热烈的好像与外面是两个世界。而习殇依旧是不见踪影。
“各位,前几日有一位很好的乐师来找我,考虑到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正好我就想让他为这场宴会助兴,可是,”南静王话锋一转,手下上前,一席布帘随他挥动的右手拉开“很不幸的是,他根本不愿与我合作。”
待布帘完全收起,众人不禁被帘后的情景惊得倒吸一口气:一个双手已断,星目剑眉的男子,被堵住嘴死死捆绑在一根柱子上。仔细一看,却正是有名的乐师习殇。
“诸位不必担心,我南静王一向办事周到,这么盛大的宴会,怎么能少了悦耳的琴声呢。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已经请来了一位更好的乐师,”他的语气中带着些得意和威胁的成分,向萧寒一瞥“不知这位萧公子是否愿意与我合作呢?”
萧寒与习殇对视几秒后转过头,脸上仍是淡漠的表情,声音不卑不亢“萧某并非乐师,只是爱琴罢了。据我所知,大人对古琴也颇有心得,不如您先弹奏一曲,我再根据这曲中反映的偏好献曲如何。”
南静王本想利用习殇来给他个下马威,逼他合作,谁知这萧寒竟是面不改色,一点让步的意思都没有。
想想又没有足以拒绝的理由,只得吩咐下人摆好琴,耐着性子弹了一曲。萧寒默默地听着,神情有细微的变化。
“我这权当抛砖引玉了,”南静王假笑着说道“萧公子,请。”
“既然如此盛情,今日萧某就为大家弹奏一曲,曲名是,《别君操》,”萧寒说至此处看向习殇,眼中流露出别样的情绪,声音转向低沉仿佛自语“和乐为畅,忧愁为操。送君于此,奈何奈何。”
左手按指,右手转却,流徵奏出,由弱而强,先言愁思,后发慷慨。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仰按藏催,繁弦既抑,心声乃扬。
沉凝如深山里秋潭水落之声一般的琴音中,萧寒的思绪渐渐回到了旧时和习殇相处的日子。春朝夏日,秋夕冬夜,风霜雨雪,惟得一知己,足矣。
时光倒流,又退回了十年前,那时,尚是少年的萧寒和习殇同为一著名琴师的关门弟子。
也许是因为萧寒骨子里散不去的冷漠和侠骨热血的习殇全然不同,两人每日虽是一起练琴、作息,关系却不是很亲密。
直到有一天,在琴师的启发引导下,他们到郊野之外,试图将自然的声响化作美妙的琴曲。
天地此时还未醒来,月仍孤单的躺在天边,山后边是极远极远的青冥,些许早起的晨光微曦躲在云朵的背后梳妆,似乎想要一亮相就惊艳全场。
上山的路旁,长着一丛丛的朱槿花,清香胜蜜,绿树掩映。拂面的是清晨略带些寒意的习习清风,透着露水的味道。
他们走了很高的山路,薄薄的雾气中,山林极静,只偶尔传来几声为全醒的鸟叫,婉转的嘀咕一声,又陷入到梦境中去。终于来到一眼清泉边,泉水清澈若剔透水晶,水流汨汨,两人停下了脚步,盘膝坐在泉边,取下背上的古琴,凝神静思。
“不如萧兄先来怎样,不论是年岁,还是琴上的造诣,习某都远远不能与萧兄相比。”星目剑眉的的男子有礼貌地说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萧寒并未说过多的话,也未推让一番,放置好古琴,便集中精神弹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