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翘首以盼(1 / 1)
“花儿花儿为谁开,一年春去春又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阵娇柔婉约的女声从东楚文王府东北角的一座小院里隐隐传来。
经过文王府东北墙外的人们都忍不住驻足,脑中不由疑惑,这似仙音妙曲般的声音难道是那个纨绔小姐楚锦鸾的声音?
楚锦鸾是文王府的小姐,也是文昭王爷唯一的女儿,虽然她长得极美,是公认的东楚第一美人,但是资质平凡,琴棋书画样样不通,又仗着文王爷的宠爱嚣张跋扈,纨绔不化,早已恶名昭彰,如今她能吟唱出此等佳音,自然甚为惊奇。
“唉…”墙内柔软的声音轻叹了一声,墙外的人们身子紧贴在墙壁,想要再仔细倾听,一探究竟。
不多久,清清冷冷的琴声突然溢出墙外,仿似鬼哭狼嚎。
刺耳的声音透过高墙传到墙外,人们纷纷捂起耳朵,后退了数步,脸色瞬间变的苍白,可见声音有多么难听。众人心道传言果然不虚,这锦鸾小姐当真是废材,一个一个落荒而逃。
而此时的墙内,一个身袭紫色罗纹裙,倾城绝色的女子正低头拨弄着手里的琴,似乎弹的十分欢愉,沉浸在琴音里难以自拔。
此女子正是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楚锦鸾。
半晌,哀嚎一般的琴声终于停下来了。楚锦鸾看着自己的手和琴案上的琴,她嘴角抖了一下,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她知道刚才不经意间唱出的歌声引来了墙外偷听之人的疑惑,所以故意又弹了那么一首不是曲子的曲子,将他们都吓跑,她得意地喃喃出声道:“本小姐的曲子是那么容易听的吗?”
此时另外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她,“小姐!小姐!”
楚锦鸾的丫鬟春鸢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当一看见楚锦鸾时眼睛一亮,便大叫了起来。
“春鸢,你小声点,那么大声干什么。”楚锦鸾抬起头,随后不慌不忙的慢慢站起身。
春鸢闻言,不但声音未小,而且还越发的大了起来,声音掩不住喜色“小姐,今日小王爷和轩世子从天山回来了,午时就能进城。”
“今日就回来了?他们去的时候不是用了二十几天吗?怎么回来才用了半个月?”楚锦鸾的脸瞬间垮了下来,疑惑的问道。
“嗯…奴婢不知道…”春鸢摇了摇头。
楚锦鸾伸手揉揉了额头,秀眉微蹙,好不容易楚允之去了天山论剑,自己消消停停的过了几日安稳日子,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唉,他一回来自己又得巴巴的去追着他,黏着他。真想不通,楚允之一直对自己避而不见,十分嫌弃甚至厌恶自己,他怎么不赶紧去皇上那儿解除他和她的婚约呢。解除了婚约不仅对他好,对她也好,对谁都好。
楚锦鸾心下暗忖,看来,要让他下定决心解除婚约,自己还得再干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才行…
春鸢看着小姐蹙眉,知道她一定是在想什么法子去见小王爷,毕竟小姐可是为此不懈努力奋斗了数年,于是殷勤的献计道:“小姐,我们去城门接小王爷吧。”
“不去…”楚锦鸾眸光清幽之色褪去,眉梢微微挑高,拉了个大长音道。
春鸢一愣,苦口婆心的解释道:“小王爷一路跋山涉水的回来定是十分辛苦,他若是见到小姐亲自去迎接,说不准会对小姐转变态度…”
“算了算了,我怎么做他都不喜欢我,以前讨好的事情也不知做了凡几,还不是他连见都没见我一眼。”楚锦鸾打断了她的话,随后打了个哈欠继续道:“如今天气晴好,还不如去睡个午觉。”
“哎,小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春鸢的小脸垮了下来,似乎不明白一向缠着小王爷的小姐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一时无限哀愁。
楚锦鸾瞥了她一眼,转身回屋走向大床,对她无奈地摆摆手,“哎呀,行了行了,他们一回来,城里的百姓们还不都赶去城门迎接,京城里那些千金小姐也去了个七七八八,我现在去城门估计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我先睡一觉,等醒了再去武王府找他。”
春鸢迟疑的点了点头,心道只要小姐去就行。随后她叹了口气,怎么也想不明白小姐多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小王爷偏偏连见都不见她一面,他若是见了如此貌美的小姐,一定将小姐惊为天人,为他以前自己做的事情后悔。
而此时的城门大街上,果然与楚锦鸾所说无异,云轩和楚允之即将回来的消息一传开,京城里就热闹了起来。还不到午时,大街上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想当面一睹天下第一公子的风采。
虽然轩世子早就扬名东楚,但是因为他为人低调,并不时常出府,也不去应付宴会茶局,所以绝大部分的人只见过他的画像,根本没见过他的真容。如今轩世子又是天下第一公子,为东楚得此殊荣,在百姓心中已成神明。
还有楚允之小王爷,那也是东楚数一数二的人物,当今圣上无子,理应由同系的文、武两位亲王之子继承,而两位亲王中只武王有楚允之这么一个儿子,所以不出意外,小王爷就是未来的储君,虽然不及轩世子的名气大,那也是龙章凤姿,才冠容貌俱佳的翩翩公子,人人更是翘首以盼。
更激动的是那些未出阁的千金小姐们,轩世子的画像她们可是人手一份,早就对那俊美如玉,气质盖华的人芳心暗许,如今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都希望被那如谪仙一般的轩世子看中。而且就算没被轩世子看中,被俊逸潇洒的小王爷看中那也是好的,那可是东楚未来的皇上,若是能嫁给他,那便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在京城城门外五里处,东楚王早就派了礼部侍郎李仁甫带着仪仗队在那里迎接。
李仁甫见楚允之和云轩并驾而前来,上前躬身一礼,垂首恭敬道:“臣等奉旨前来迎接小王爷、轩世子。”
一众侍卫也都齐齐跪地行礼。
两人勒住马缰,驻足看着来迎接的仪仗队。楚允之当先开口:“起来吧。”
李仁甫闻言抬起头,再次一礼,“皇上说小王爷和轩世子此番前去天山论剑,赢得头筹,扬我东楚国威,乃东楚大幸。如见两位长途跋涉,定是十分疲惫,皇上特许小王爷和轩世子不必进宫面圣,直接回府休息,择日皇宫设宴,再为两位接风洗尘。”
楚允之看了一眼云轩,见他点头,缓缓开口:“好,你回去替我二人谢谢皇上美意。”
“是,”李仁甫立即应声,随后指着身后的马车继续道:“小王爷,轩世子,京城百姓听说你们回京,都欢喜的跑到城门迎接,如今你们骑马进城怕是不便,臣派人赶了马车前来,请二位上马车吧。”话落,抬手虚请。
云轩清艳的眸光淡淡的看了尽在眼前的城门,熙熙攘攘的人影清楚可见,于是温润开口:“李大人,我坐自己的马车,让允之坐你的马车吧。”
楚允之俊美的容颜面色平静,他也看着城门,摇了摇头,威仪的声音缓缓吐口:“轩世子坐马车回去吧,我要骑快马回去到文王府退亲。”说罢,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四蹄扬起一片,向着城门而去。
云轩心底一暗,薄唇抿起,抓着马缰绳的手不由得抖了两下,紧紧的攥紧。须臾,摒除所有思绪,沉声对着呆愣在一旁的李仁甫道:“李大人回去复命吧,轩自己回去就好。”
随后也飞身下马,进了后面青堂赶着的马车。
只听一声低沉润耳的“赶车,”青堂就挥扬着马鞭,向前行去,轱辘轱辘的马车声扬起一片烟尘滚滚。
李仁甫怔怔的站在原地,一脸莫名。
紧随的一个侍卫上前询问:“大人我们用不用跟着?”
李仁甫还在消化着楚允之刚才的那句“去文王府退亲”上,一听侍卫的话,收了神,皱眉思考,半响,缓缓吐口:“不用了,我们直接回皇宫复命。”
“是!”那侍卫立即应声,打马向后面的仪仗队吩咐返回。
午时,城中百姓终于等来了归来的两人,可是先到的小王爷骑着快马一闪而过,人们只看到了一袭紫色的闪电唰的一下过去,根本没看清他的样貌就没影了。于是人人又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轩世子,结果轩世子所乘坐的马车一路穿行而过,帘幕紧闭,连一根头发丝都没露,就这样一直进了襄王府。
人人不由得失望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