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帝皇娇(上) > 47 第四十六章

47 第四十六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首席,非你莫属 独婚记 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精神病人 剩女的古代日常 王爷不要太嚣张 重生之名门贵女 巴黎恋事 (真人明星同人)类似爱情 分手协力社 [七五]王朝的废柴生活

我到的时候母亲刚刚服了安神汤歇息下,我便在外殿候着。一个时辰过去了,婉儿前来传旨,说是母亲召见我。她与玉儿守在外面,我一个人进去了内殿。

“儿臣参见陛下。”我依着规矩跪地叩首,大礼参拜。

“没有外人在不必如此生疏,起来吧。”母亲的声音不带有任何威严,只透着醒转之初的疲软。

“是,母亲。”谢恩之后,我起身站好,侍立一旁,等着母亲开口问我的来意。

“明堂被烧一事你知道了?”母亲望了我一会儿,问到。

我点了点头:“是,儿臣听说了。”

母亲眉心微蹙:“说吧,这么急着见朕,是在外头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没……没有,儿臣是担心母亲的身子才赶进宫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启齿,吞吞吐吐地不肯明讲。

听了我的话,母亲颇有深意地笑了:“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你又何须担心朕呢?”

欺君之罪非同小可,我心中一惊,连忙跪在了地上,俯首请罪:“请母亲恕罪,儿臣不是有意欺瞒,实在是那些话太不堪入耳了,母亲不听也罢,免得伤神。”

“不妨事。朕自入宫以来什么令人难堪的话没有听过?你且说来听听,也好让朕将之与从前所闻比上一比,看看哪个更厉害一些。” 母亲不以为然,坚持要我说出外头的传言。

“是,儿臣遵命。”圣命在上我不得不从,只有将自己所听到的悉数禀告:“人人都知道薛禅师是母亲跟前得宠的人,也知道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此次事出惊人,他们……他们都说薛禅师之所以火烧明堂是因为争风吃醋。”

“传言确是事实。怀义向来任性,朕也没想到他竟然会胆大包天到这种地步。”

听出母亲有意放任,我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母亲如今是一国之君,若是坐实了那些风月流言,非但母亲的颜面无存,大周①的国威也会受到影响。儿臣担心长此下去还会生出其他事端,让外敌有机可乘。”

母亲似笑非笑地望着我,试探着问我道:“所以朕应该立刻杀了怀义以儆效尤,堵住悠悠诸口?”

前面说了那么多,正是为了等母亲有此一问。我忙是阻止道:“万万使不得。杀了薛禅师只会坐实外面的猜测,况且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局面会变得更加棘手。”

“杀不得,难不成要放了他?”母亲虽是在问话,却是看不出也听不出她此刻是何决断。。

好在我早有准备,只需要按着自己的计划进行。我回答道:“依儿臣之见,母亲应当立即解除对于薛禅师的禁足令,恢复他自由之身,并昭告天下明堂起火实属意外,与薛禅师无关。如此一来,所谓争风吃醋火烧明堂的流言就会不攻自破了。”

“办法是好办法,不过……令月,朕记得你是不喜欢怀义的,为何不借着这个机会除去他,反而要保他性命呢?” 母亲面露诧异之色。莫说她,我也从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有帮薛怀义开脱求情的一天。

“儿臣之前说过,若是任由流言肆意传播,恐会危及大周安宁。再者,薛禅师入宫已有十多年,这十多年来他始终陪伴在母亲身边,陪着您经历了诸多风雨变故。尽管他素日言行失当,张氏兄弟又颇得母亲欢心,但是儿臣深知,如果失去了薛禅师,母亲一定会非常伤心。相较于个人喜恶,儿臣更在乎的是母亲开心与否。”

这些话虽然是为了最终除去薛怀义而说,有一部分确实出自我的真心。薛怀义是母亲后宫的第一个人,十来年的感情在前,要她一时之间痛下杀手自是心疼和难舍。

母亲多有动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是说道:“话是不错,然,明堂的确是怀义所毁,朕不能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圣人有训:‘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劝慰道:“薛禅师也是因为太在意母亲才会一时糊涂。只要他肯真心认错,母亲何不给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呢?”

“朕再想想,你先退下吧。”母亲没有明确心意,只挥了挥手示意我离开。

“是,儿臣告退。” 我往后退了一步,福身施礼,出了长生殿。

回到都尉府,我屏退了下人,只留了玉儿一人在旁。伺候我梳洗、换了身衣裳过后,玉儿问我道:“公主,陛下什么时候会下旨赐死薛怀义?”

我笑道:“要是薛怀义就这么死了,我这一趟岂不是白去了?”

玉儿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公主不是去向陛下进言惩治薛怀义的么?”

“当然不是。这一次进宫,我可是诚意十足地帮薛怀义求了半天的情。”我摇了摇头,将之前与母亲的对话说与了玉儿听。

待我说完,玉儿愈发一头雾水了:“奴婢不明白。”

我解释给玉儿听:“母亲对明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九五之尊的皇位,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立刻处死薛怀义,只将他禁足在白马寺中,可见她虽有新宠在身边,心里头对薛怀义仍是有感情的。如果我这个时候进言只会让她怀疑我的用心,甚至会让她更加舍不得薛怀义。我要想达成目的就难上加难了。”

玉儿理解了我的用意,转而却是担忧起来:“那万一陛下真的放了薛怀义怎么办?”

我走到窗前,斜倚着窗栏看向了远处,悠悠说道:“那是再好也没有了。等着瞧吧,这件事离结束还早着呢。”

十日的小惩大诫之后,母亲下旨恢复了薛怀义的自由,依着之前我的建议将这次的大火归为了一场意外。虽有人提出异议,最终也都不了了之。不仅如此,母亲还将重建明堂的任务交给了薛怀义,对他的说辞当然是戴罪立功,对外头则是表明自己对他的信任,力证他的无辜。然而,事情并未就此被人遗忘——

“听说了吗?上次的大火根本不是简单的意外,是老天爷的降灾警示,斥责陛下牝鸡司晨!”

“是啊是啊,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当政的道理?一定是老天爷发怒了,不然为什么只有明堂被烧了,那可是陛下承奉天命的地方啊。”

“依我看,陛下应该宣读罪己诏,向上天承认自己的错误,再传位给太子殿下,恢复大唐正统才能平息上天的怒气。”

“是啊是啊……”

朝堂民间,街头巷尾,原本就对母亲登基为帝不满的人开始肆意散播诸如此类的言论,有些一开始中立的人也逐渐倾向于反对者的阵营了。这让母亲很是愤怒,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她不可以大肆镇压,否则只会激起更多的民愤。眼见事情已经到了最关键的地步,我告诉玉儿之前安排在薛怀义身边的人可以出手了。

几乎是死里逃生过后的薛怀义收敛了许多,负责重新建造明堂的他除了定期轮休的日子之外极少回去白马寺。今日便是轮到他休息。寺中的一间厢房内,一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绣面的屏风很好地掩住了我的身影,但不会阻碍我观察房中的视线。我端坐在屏风后,安静而耐心地等着接下来的一场好戏。

只听得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了,紧接着有人走了进来—一个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沙弥拉着薛怀义出现了。

“住持,您可算是回来了,我们都急死了。”小沙弥阿弥陀佛了一句,如释重负地对薛怀义说到。

薛怀义不明所以:“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沙弥回答之前,谨慎地环视了四周,前去将门关严实了才是回转身对薛怀义问道:“这两天外头的传言住持您难道不知道么?”

薛怀义的脸色骤然之间变得极为难看:“听说了。”

“阿弥陀佛,我们都担心陛下会再次迁怒于住持您,现在看到您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薛怀义强作镇定:“我进宫是去为陛下督建新的明堂,有什么好担心的?”

小沙弥可不这么认为,神情严峻地说道:“主持您想啊,陛下这次没有追究你是为了平息之前的流言,说那场大火是意外。现在却有人说这场意外是老天爷降罪于陛下,陛下总要拿出办法来应对。这最快最好的方法不就是再次将罪名安到您身上吗?”

在屏风后看得真切听得真切的我不由得会心一笑,这小沙弥倒不是简单地能说会道。他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母亲饶过薛怀义是有往日情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现在却有人想要借此迫使她让位,她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可以不让位的办法只有一个——证实这火不是意外。既然不是意外就得有人来顶罪,还要顶得名正言顺,足以安抚人心。尽管那人不一定会是薛怀义,但我就是要让薛怀义相信母亲会选他,相信他终究难逃一死。

薛怀义算不得聪明人,但也不愚笨,肯定听得明白小沙弥话中所指。他暗自思忖了良久,面上渐渐露出不安的神色来。小沙弥见状,上前一步出起了主意来:“住持,现在有一个人可以救您,只要得到了他的保护,您就可以化险为夷。”

薛怀义眼前一亮,脱口而问:“谁?”

注:①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