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回 怜妇孺芳华生恻隐 谏忠言父子初相会(1 / 1)
不等众人惊慌失措的冲下去,不远处林子里,一条浅色身影猛地窜出,顺着凤箫跌落之处疾奔而来。那陡坡甚高,且笔直垂落。众人见他如鸟雀般飞下坡去,身姿敏捷而飘逸,在树枝间跳跃滑翔,只道遇上了神仙。
可惜,少年虽身手极快毕竟太年轻,经验与功夫还显稚嫩。眼看抓住了凤箫的衣带,却被那下坠之力,带得几乎一同滚下去,虽然不甘也只得松开手。少年急得大叫,提醒凤箫尽量抓住身边的一切。令他奇怪的是,那个人既没有惊慌失措的尖叫,甚至连一点挣扎的迹象都没有。就像是一块从山坡上落下的石头,直直的滚了下去。少年 只顾着看凤箫,不防衣摆被树枝挂破,头上的簪子被挂落。当下也顾不得理会,几个起落之后,便看见了俯卧在乱石之中的那个人。
他脚步稍稍一顿,转头对还未跑下山坡的家人叫道:“他在这儿了!”一面靠近凤箫,慢慢蹲下身子拍了拍他道:“你还活着吧?”凤箫自然没有反应。少年秀气的眉皱了皱,伸手小心的将他翻了过来。瞧着那满头满脸的血,少年啧了一声道:“只怕难活了。”待看见凤箫胸口处,被尖利的石头硬生生戳出了窟窿,叹了口气又道:“果然是没救了。”方要起身,却见凤箫的嘴角动了动。少年眼神一亮,忙俯下身去道:“万幸你还活着?你要说什么?啊?什么……你大声……啊?什么东……东……‘东城’?那是什么?喂,喂!”少年伸手在凤箫颈侧一探,摇了摇头立起身来。
少时,众人连滚带爬地赶至近前。寒生疏雨扑在凤箫身边“呜呜”地哭叫着。两个家人一左一右紧抓着车把式,跌跌撞撞的抢过来,一看这个情景便知不妙。跪在地上,大着胆子探了探凤箫的鼻息,顿时吓得额头冒汗瘫坐在地。车把式浑身抖作一团,咧着嘴嚎道:“郎君早有寻死之意,今日特地要坐在外面,便有这个打算。只是……唉……只是平白的带累了小的。我明明看着他自家扑下去的,委实不与我相干啊。我赶车没有十年也有八年,这山路虽难行,与我也不在话下。我……我冤枉啊!”忽然看见一旁的少年,肤白如玉眉目秀丽绝伦。身着水绿色孔雀罗剑袖,系一条素色大带,足蹬单靴腰悬宝剑,肩上挎着一个包袱。因忙着救人,头上的簪子不慎被树枝挂落,乌亮的青丝直披至腰间。这哪是什么少年,分明便是女扮男装的小娘子。
想着他方才竟能凌空飞起,定是神仙无疑。车把式用力甩开两个家人的手,连连向少年叩首道:“求仙子施个法术,救救我家郎君吧!”少年回头望了眼凤箫,对他方才的举动有些了然,惋惜道:“他已然断气,如何救得转?”那几个也赶过来将少年围住,跪在地上百般相求。少年被缠得好不耐烦,将那明珠般的圆眼一瞪,喝道:“休要啰噪!”又对车把式道:“你方才说他是自寻短见?却是为何?”众人互相交换着眼色,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少年眉间一挑道:“这等看来,你们都知道内情,只是不想外人晓得?”众人齐齐点头。少年撇了撇嘴道:“那还跟我啰嗦什么?闪开,别误了小爷的正事!”一个家人朝他连连作揖道:“仙子莫恼,小的委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求仙子暂且随我往飞霞观一趟。”少年忽然脸色阴沉下来,盯着那家人一步步靠拢,俯视着他道:“你们方才叫我什么?”众人不明白,他为何平白的着恼?只是这个恼人的样子太没有气势,倒越发显出女孩儿般的娇俏来。
那家人往后微微一缩身子,也不敢看他,哆哆嗦嗦地道:“凡……凡人哪有……哪有会飞的?必是仙子……”少年不等他说完,便伸出雪白的手指扣在他肩头,脸又往前凑了凑道:“你莫不是将我看成了妇人?”众人都不敢做声,脸上的神情已然肯定了。少年忽然笑了笑,手上慢慢用力道:“你到说说看,小爷我哪里像个妇人?嗯?说啊?”那家人顿觉一阵剧痛,骨头咯咯作响,像是要被夹断的一般。连连惨叫数声,没口子的朝少年求饶。
少年一把推开他道:“都看明白了,小爷我是堂堂的七尺之躯!再要混说,小心我打烂你的嘴!”说罢转身便走。车把式想着凤箫之死,众人谁也脱不了干系。若是逼急了,他几个定会拉他出来顶缸。一时也顾不得许多,扑上前去跪在少年身前道:“求小官人救救我等性命吧!”少年回首望了眼地上的凤箫,道:“他是你家主子?你怕交代不清吃官司?因此要我留下做个证人?”见车把式喜得连连点头,哼了一声道:“我只忙着救人,什么都没看见,叫我如何与你作证?”方说到这里,猛然想起件事,道:“适才,我恍惚听他说了两个字。”众人忙问是什么?少年道:“‘东城’。那是什么?地名儿,还是人名儿?”众人一阵诧异,另一家人道:“他是郎君的好友,两日前还来向郎君辞行。”少年哦了一声,稍稍有了些兴趣。
再次来到凤箫身边,低头望着那张,跟自己一般年轻的破碎的面容。他实在不懂,人为什么要自寻短见?纵然被逼无奈,也要拉着所恨之人同下黄泉,这才不算太吃亏。少年轻叹一声,默默的将那个名字记在了心里。从怀里掏出一方干净手帕,俯身盖在凤箫脸上。
众人见他肯留下来,都松了口气。寒生疏雨同受伤的家人,跟车把式留下,另一个家人如飞的返回飞霞观报信。
当少年得知,死者的妹子在山上观内做道姑,兄弟与即将登基的太子来往甚密,由不得暗自叫了声糟糕,思付道:“看起来此人身份不一般了。我乃异邦之人,在这里举目无亲,不过就是来找人的。若与官府牵扯不清,岂不耽误我的行程?说过不管闲事的,怎的便记不住了。哎呀,这都是爹爹的错!真真是有眼无珠!**中的女子如何及得娘半分?还敢背着家中长辈,偷偷娶了做二房。娘啊娘啊,你便是再恼他,兰玉国怎么大还不够你散心的?怎么还不嫌辛苦,非要跑到……跑到‘外国’来了?如今倒好,随云天天吵着要娘。祖父满世界找父亲,要打杀了他才好。雍翁翁跟大舅舅气得病倒了,二舅舅数年前,曾随师父到过此处,死活要出来找人。娘啊,你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了。妇道人家孤身一人就敢跑怎么远,你也不怕迷路,累不累啊?果真狠心撇下一家子老少不管了吗?唉,这异国他乡人地两生,要找个人岂不如大海捞针一般,真真愁死人了!”
正想着,忽听山坡上一阵喧哗,十几个女冠急匆匆地赶了下来。原来,这飞霞观修行的都是乾道。观主是个六十多岁的女道士,道号唤作明戒,锦奴上山之时她曾见过凤箫一面。明戒还算镇定的来至凤箫身前,单掌立于胸前道:“无上天尊,贫道送善信一程吧。”说罢,便同众弟子念起了《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以超度亡灵。
少时,明戒吩咐人用单子盖住凤箫放在竹板上,车把式同另一个家人抬了他往观中停放。那少年将头发胡乱绾起,回到坡上林中,牵了自家的马跟在后面。
待安放停当,家人对明戒说起少年救人之事。众女冠听他描述十分的惊诧,齐刷刷向这个“女扮男装”的少年望过来。少年慢转明眸,也打量着众女道士。目光忽然扫到门口,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着道装极标致的女孩子,被人左右扶持着走进来。少年正暗自替她惋惜,却见她踉跄着在凤箫身前跪下去。少年方才明白,这便是死者出家的妹子。
锦奴两手紧抓着竹板的边缘,呼吸急促的瞪着,白色被单下已变得冰冷僵直的人。挂破的袍袖微微露出一角,那上面被湿润的泥土玷污。锦奴素知,凤箫虽然残疾却极爱洁净。转头泪眼婆娑的望着家人,颤声道:“速速回……去……回去报信。”两个家人向观主借了马匹,急慌慌地去了。少年见锦奴哆哆嗦嗦地伸着手,要去掀凤箫头上的单子。叫了声且慢,疾步上前伸手一挡道:“还是别看了吧?”
若论亲疏,自是凤弦更近些。可凤箫比亲哥哥,还要疼惜迁就这个异母的妹妹。过去的点点滴滴,此时想来越发令锦奴痛心切骨又追悔莫及。说起来凤箫是最苦的,可为何偏偏要去恨他了?冷漠鄙夷的态度,比恶言相向更伤人心。方才若能与他见一面,即便不能打消他的念头,是否也会让他稍有迟疑?
锦奴抓紧了凤箫露在外面的衣袖,一面恨着自己。想要放声大哭,可声音哽在喉间怎么也出不来。她的师父纯全看不过,正待上前劝慰,却见她身子一软没了声气。纯全惊得啊了一声,见少年已伸手将锦奴抱起,胸前的衣衫,瞬间被她的泪水打湿。众女冠望着少年轻轻松松的抱了人,随纯全出去。都暗自惊叹,这年轻的“小娘子”好大的力气。
少年放下锦奴被请至上房待茶,明戒这才细细打量起他来。行走江湖的女子不是没见过,似这等年轻又貌美超群的,委实不多见。看他穿戴不凡,听他口音倒不像本地人氏。明戒赔笑道:“敢问小娘子贵姓?”少年怔了一下,那脸色便有些不大好看,暗自道:“难怪她们方才,毫无顾忌的盯着我看,原来是将我当做了女子。娘说,我长得跟外祖父年轻之时一般无二,只是缺少儒雅端庄之气。唉,脸长得委婉些就罢了。难道连这神态举止,嗓音身材也像不成?我有那么女气吗?”明戒与纯全忽而见他面呈不悦,互相望了一眼。因摸不清少年的来头,又加了分小心。谁知方叫得一声“小娘子”,只见那少年瞪着圆圆的大眼,霍然起身来至跟前道:“观主,道长,看明白些,我是男的,是男的!”明戒师徒唬了一跳。因隔得太近,这才看见那粉白的脖子上,确有不明显的喉结。
纯全微微有些脸红,明戒尴尬的笑了笑道:“恕贫道眼拙,小……小官人的相貌着实……哈哈,着实清秀的很,莫怪莫怪。”见少年退回去坐下,方接着问他姓名及家乡。谁知那少年起身拱手一礼道:“出门在外,家中长辈再三叮嘱说‘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恕我不便相告。不过……”少年顿了一下道:“方才那家人说,他家二爷……”忽然想起临出来时,二舅舅曾说起过这里的风俗,忙改口道:“他家小郎君与太子相厚,莫非是朝中的官宦?”明戒师徒听了此话也是一愣,纯全道:“他家中之事我们委实不知,只听说父母双双病故,静心(指锦奴)才自愿出家替父母超度的。看起来家道很殷实,怎么会寻短……”明戒瞥了她一眼,纯全忙住了口。少年看他二人神情,倒像是真的不晓得。既然问不出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辞了二人出来,慢慢往前面去了。
到了凤箫停灵之所,扯了车把式出来,寻个隐蔽处要探他的话。那车把式先还不肯说,被少年一把掼在墙上。伸着细细的指头点在肋下。顿觉上半身又痛又麻,像是千万只蚂蚁在啃食骨头。方要张口**,却没有半点声音。他几时尝过这等滋味?倒在地上一阵乱滚。少年抄着手退在一旁慢慢观赏,笑着道:“我不过好奇,既不遂我愿我编不来烦你了。”说罢转身欲走。车把式慌得拼命抱住他的腿,嘴里呜呜的连连求饶。少年撇了撇嘴道:“果然人性本贱!你可愿意说了?”车把式满脸鼻涕眼泪,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少年皱了皱眉道:“我可不曾逼你,是你自家要跟我说的?”车把式难受的要命,使力哼了几声。少年这才慢悠悠的,在他身上拍了两下。说也奇怪,那又麻又痛的感觉立时便消失了。
车把式领教了少年的手段,对他生出几分惧意来。于是再不敢有丝毫隐瞒,将子叔府之事一一相告。少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最后特地问了问东城同凤箫的关系,临走时扔下一吊钱。直到望不见他的背影了,车把式瞧着手里的钱小声嘀咕道:“这小官人只怕来头不小呢。”
少年重新回到停灵之处,女冠们已将灵堂布置齐整,寒生疏雨眼泪汪汪的,跪在供桌前烧纸。来至凤箫身前,少年默默的站了会子,便往厢房内换下挂破的衣衫,整理了头发出来。
约莫一个时辰后,灵堂外传来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凤弦领着家人冲了进来。
少年坐在一旁淡淡的抬眼观看,只见来人身着鸭卵青素烟罗衫,年岁与自己相当。原本是俊逸非凡,仙露明珠般的人物,此时却愁压双眉眼罩悲戚。那泛着红丝的眼眸深处,藏着不被人知的秘密与无奈。汗水将他背心的衣衫浸透,望着那黑底白字的灵位,膝盖来回晃了几下。若非后面的家人扶得快,险险扑倒在地。
这时,门外又走进一个二十四五岁,头戴黑纱软角幞头,身着浅秋色方胜暗纹盘领衫的青年男子。原来,此人正是内侍高品濮洞天。他迎头与那少年打个照面,若非家人在路上回明,还真不敢相信眼前之人是个男子。飞鸾的容貌已是妩媚,与他相比则多出几分阴冷之气。
少年未有丝毫起身之意,只等洞天开口安慰凤弦,方暗暗的吃了一惊,思付道:“听他说话,音色如未变声的孩童,分明是净身之人。这等看来,他家小爷与太子不是一般的要好,竟差了内臣陪同。罢了罢了,他家之事与我什么相干?再说那凤箫已然身故,我纵然替他委屈不值又有何用?这里并非是兰玉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了。更何况,他身后之人是即将称帝的太子。唉,找到娘赶紧回国是正经,家里头也不知闹成什么样儿了?”方要下决心低头走路,忽而想起躺在里面的凤箫,跟那张年轻的破碎的脸,又实在气不忿。
正自举棋不定,只见那凤弦已来在自家面前,拱手施礼道:“多谢兄台冒险相……”少年好容易忍着没动手,跺了跺脚皮笑肉不笑的打断道:“我果真将他救下,他此时便不会躺在灵堂内,兄台这话岂不是在骂我?”众人对他的态度大或不解,唯有车把式知晓内情,悄悄的往门口挪了几步。只听少年又抢着道:“令兄却是心无旁念只求速死,即不挣扎也不慌乱大叫。呵呵,你也别问我的尊姓大名,横竖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告辞!”说罢背着行李,头也不回的去了。
凤弦见那少年至始至终,面上都挂着笑容,嘴里说的话却颇含敌意。看起来似有人跟他说了什么?凤弦撵上前去拦住道:“兄台且慢走!家兄虽未救转,兄台的恩情却不得不报。”少年望着他眨了眨眼,模样甚是刁钻古怪,抄着手道:“你要谢我啊?咝……”一面朝四周扫了眼,一面向着他招了招手,径往山门外走来。凤弦虽不明白他的意思,仍喝退了要跟来的洞天,随了他出去。
尚未立稳,冷不防那少年突然转身,嘴角噙着一丝笑容,向着他的面门便是一掌。不料凤弦反应极快,侧身踏开一步堪堪躲过。未等他发问,少年的掌风又至。凤弦连让他三掌,皆躲得狼狈不堪。方要叫他住手,那少年自家先停了下来。不解的道:“你不是要谢我吗,又躲的什么?”凤弦打量他几眼道:“兄台不问青红皂白便出手打人,不知是何意?”少年上前一步,依旧含笑道:“我来问你,好端端的一个人做怎么自寻死路?你别急着撇清此事与你无关!”凤弦怔了怔道:“此乃小弟家事,恕不能奉告。”少年笑着颔首道:“呵呵,你打量我是那专爱听人家中是非的妇人不成?谁稀罕知道!你亏不亏欠他心中自知。我就想替他打你一巴掌,你若真心谢我便受了,若想食言,我二人倒可好好比划比划。”凤弦暗自道:“他的身手只怕与我在伯仲之间。听他口音不似京中人氏,肩背行囊穿戴不俗,莫非是江湖中高门大派的子弟?且先将他打发走在说。”想到这里,凤弦微微垂下眼帘道:“兄长有轻生之意,我竟未能察觉实在罪无可恕,你这一掌我受了。”少年见他果然垂手不动,提起手来便要打。谁知半路上,又莫名其妙的折了回来。凤弦等了会儿不见动静,抬眼望去正与他四目相对。那少年气急败坏的,当胸一把抓住道:“小爷并非舍不得打你,实在怕脏了自家的手。”说罢推开他,转身解开系在树上的缰绳,牵了马离去。
凤弦皱了皱眉方要回观中,只见他复又停下,扭过脸望着他看了会子道:“我尊姓云,后会无期!”话一出口少年便后悔了。心里头分明要打他的,眼看便挨上了,不知怎的就是打不下去。更让少年不解的是,竟然还多此一举,告诉他自己的真姓。
凤弦乍听他的姓氏,先还不觉什么。待回到观内,渐渐的一步慢似一步。心上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了,满口皆是酸苦之味。不过一个普通姓氏罢了,听在耳中却倍感亲切。凤弦几乎是控制不住的,快步抢出山门。遥望着少年模糊的背影,对自己的举动亦感到诧异。
若有所思的回到灵堂,迎面看见洞天立在阶下,凤弦猛地一下惊醒过来。
锦奴再次被人扶回屋内,见他进来道:“大哥哥最爱洁净,你替他好生收拾收拾,也算进一进兄弟间的情分。”这是数日来,妹子第一次同他讲话,而凤弦却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感情。默默望了她一眼,吩咐寒生将车上的行李拿进来,取了套干净的内衣,又挑了件簇新的外裳。正打算到里面替凤箫换上,不料那锦奴扑上来一把抢了过去,捂在怀里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原来,那衣襟上袖口边的花纹,乃是她亲手所绣。到此时才明白,凤箫虽受他兄妹冷遇,却从未真心怪过他们。如今这世上,凤弦只得锦奴一个亲人。见她哭得这般凄惨,却不敢像从前一样上前宽慰。天知道,他是怎样将眼泪逼回去的。故意在旁催促道:“这会子哭有何用?莫要耽搁时辰,再晚些便不好穿了。”纯全同其他女冠亦上前相劝,锦奴这才松开手。
凤弦吩咐家人打了清水进来,又将他们全撵了出去。恭恭敬敬的与凤箫叩了三个头,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山上到底凉爽许多,手下的肌肤正渐渐失去温度,伤口里的血亦不再向外流淌。凤弦小心的,用软布将他脸上身上擦拭干净,换上那件新衣。简单的整理了发丝,轻轻附在他耳边道:“待我同他了解了恩怨,再来向哥哥请罪。”凤弦紧紧握住那只变凉的手,最后在望了兄长一眼。忽然发现,方才还闭合的双目,此时竟微微半睁着,仿佛即将醒来一般。凤弦怔了一下,喃喃的唤了声哥哥。遂即被那铺天盖地的悲伤,压得透不过气来。又不敢叫外头的人听见,将脸埋在凤箫的掌心,直弄得浑身乱颤。
凤弦在观中守了三日,寻了块清静之地,将凤箫安葬了。
过几日便是登基大典,飞鸾要熟悉各项礼仪,难得有片刻清闲。幸而有凤弦时时伴在左右,到解去不少的烦恼。比起从前,他少了些玩笑多了些沉默。飞鸾心知亏欠他良多,时时处处皆温柔相待尽力满足。只是私下想与他亲近,因顾忌他的性子却不敢造次。
这日午后,飞鸾同凤弦用过膳,正闲话后日登基之事,不知怎的便提到天子六玺。飞鸾特意要考考凤弦,道:“你可知六方宝玺的名字?”凤弦低头略想了想道:“说是六玺实乃七玺。其一曰‘皇帝行玺’;其二曰‘皇帝之玺’;其三曰‘皇帝信玺’;其四曰‘天子行玺’;其五曰‘天子之玺’;其六曰‘天子信玺’,而最重要的一方便是‘传国之玺’。为帝者持此宝玺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飞鸾望着他笑道:“此七玺由门下省符宝郎掌管,不如单将这一方‘传国之玺’交由你看管,你……你可愿意?”凤弦当即笑道:“‘传国之玺’国之重器,历代帝王莫不奉若奇珍。我,我又是什么身份?犯官之子,尚在家中守制的白丁一个。哥哥如今是天子,说话行事其可随性?”飞鸾起身来至他身后,双手扶住他的肩,颔首相望道:“我说过要与你同掌江山,此话绝非戏言。我……我……”凤弦听他忽然吞吐起来,缓缓抬头望去,正对上那双桃花眼。
飞鸾面上薄薄的起了层红晕,眼中渐浓的春意,将阴冷之气悉数冲走。扶着凤弦的手臂慢慢蹲下,凝视他道:“我对你说的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你曾误会我,将你看做娈童一流。我……我愿效孟光,与你举案齐眉相守终老。”见凤弦没有躲开,不免心下一阵欢喜。伸手捧了他的脸渐渐靠拢,方要吻上去,忽听他道:“那梁鸿隐居山野,靠给人舂米为生。哥哥难道肯放弃天子之尊,做个农夫吗?”
不等飞鸾作答,忽见小楼进来道:“启禀太子,四殿下求见。”<a
肩舆在东宫门口才落下,飞鸾便一跃而起匆匆而入。内侍高品濮洞天望着他的背影,神情有些复杂的跟了进去。
屏退左右,不等凤弦下拜飞鸾已将他扶住,嗔怪道:“与你说过多次,无人之时你我便只论兄弟之礼,偏你就记不住了?”一面说一面拉着他坐下道:“巴巴的叫我回来有何事?”凤弦执壶与他倒了杯茶,未曾开言先自叹起气来。飞鸾见他眼角坠着几许愁色,揣度道:“还是为了令兄令妹之事?”凤弦望了他一眼,忍不住又叹一声道:“方才回去大哥同我说……左……左二……左东城来向他辞行。”飞鸾微微颔首,不动声色的让他继续。凤弦道:“左东城说哥哥迟早会……会除去芳华。”飞鸾注视着他道:“你也怎么想?因此才跑来质问与我?或是想得到我什么承诺?”凤弦迎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毫不迟疑的道:“你不会!”飞鸾被他眼中的信任所打动,含笑问他为什么?凤弦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结交的朋友,断乎做不出残害手足之事。”飞鸾端起杯子,慢慢呷了口茶道:“你……果然肯信我?”凤弦两眼定定地望着他道:“你我自幼在一处做伴,哥哥是什么品行我焉能不知?如今我跟家里闹翻了,芳华嫌我辱没了他也弃我而去,我……我不信哥哥又去信谁?”
飞鸾听罢,起身挨着他坐下道:“你二人数月前,还爱得蜜里调油,更何况他又怀了你的孩子,怎么……”话说到一半儿,瞧了瞧凤弦的脸色,接着道:“我晓得,你心里放不下他和孩子。唉,说到底此事只怨令尊!你忽然出现,他当着众人之面,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一时慌乱口不择言也是有的,你便瞧着孩子的份上大量些吧?”一面说一面扶住他的肩道:“待我替你寻他回来。一则你二人好当面说清冰释前嫌;二则他毕竟是我的亲兄弟,平白的不知所踪叫我于心何忍?只怕他对我也有误会,还是见了面说清楚的好。”话音未落,只听凤弦轻轻一声冷笑,起身拂开他的手道:“我果然是个不识进退亲疏的傻子!”说罢抬脚便走。飞鸾反手一把将他扯住喝道:“哪里去?”凤弦头也不回的道:“二位殿下才是一家人。虽不曾昭告天下正式相认,然,太子怎忍心见二殿下漂流在外?臣……臣留在宫中多有不便,告辞!”说罢强行挣开飞鸾的手,大踏步朝书房门外走去。
瞧着凤弦毅然决然的离开,飞鸾由不得暗自欢喜。疾步抢上前将他拦下,拉拉扯扯架回书房,按着他坐下道:“你怎的这般性急?难道连孩子也不要了?”凤弦垂着头半响方道:“我也曾对兄长提过此事。他若厌弃那孩子,便送回我这里抚养。不过,依着他的性子是不会让孩子认我的。罢了,那也是他的骨肉,就留下与他做伴好了。”飞鸾在凤弦身边坐下,侧首相望道:“你是要与他……一刀两断?心里当真放得下?”凤弦脸上不知是哭还是笑,嘴里嘿嘿几声道:“重拾旧好吗?呵呵,不能够了。何况他已不屑与我为伍,又何必俩俩生厌?我与他的缘分到此便尽了。”飞鸾故意惋惜道:“既如此我也不再多言。这会子若去找他,只怕他对我误会,必定不肯回来。等过些时你的气消了,我在差人打听他的下落不迟。”凤弦转头望着他,似乎想从那双饱含关切的眼中,看到更深的东西。
飞鸾虽沉得住气,终究是有愧于他,眼神微微一侧道:“怎么了?”凤弦将目光挪到书桌的山石盆景上道:“哥哥登基在即,留我在身边恐群臣议论,我……我还是……去了的好。”飞鸾忍不住有些心慌,两手抓紧了他的肩头道:“你不是说要重振家业吗?怎么又要退缩?我乃一国之君,若留个人在身边,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这个皇帝不做也罢!”凤弦被他捏地生疼,抬眼望着他似笑非笑的道:“如今这世上,只得哥哥一人还肯护着我。”飞鸾听罢,不知是喜欢还是感慨,有些激动的将凤弦揽肩抱住。感觉他的声音微微打着颤,在耳畔轻声道:“我的心捧在你面前你只做不见,今日你……你总算是看见了!”凤弦略显僵直的立在那儿,手抬了几次终究未将飞鸾推开。抑或是察觉到他些微的异样,飞鸾慢慢松开手站好。两人相对而立,彼此都不曾说话,一时显得既**又尴尬。
飞鸾察言观色,小心的道:“我不逼你,只要能时时让我见到便好。”凤弦本想岔开话题,却心与愿违的问道:“哥哥究竟……究竟看中我什么?”飞鸾浅浅一笑,眼底深藏的心酸被掩盖过去,挽了凤弦坐下道:“你上回问过了,又何必……你又喜欢芳华什么?难道只是为了那个梦?”凤弦不悦的掉过脸去,飞鸾一见忙住了口。
方要问些其他的缓和气氛,不想凤弦先开口道:“我要为父母守制三年,哥哥登基后,要立皇后选妃嫔充盈后宫。我已算成年男子,日后这宫中委实不方便来了。”飞鸾略一迟疑道:“你明知我的心思,却还来说这些话?我不勉强你,你也休来逼我。”说罢又望着他叹气道:“你心里除了芳华,便在装不下其他人了?”凤弦摇头道:“不说这些了。横竖除服后我总是要出来的,到那时哥哥预备叫我做什么?”又道:“我年轻资历又浅,便是做个小卒也无妨。”飞鸾张了张嘴不及答话,凤弦微微皱眉,看着他道:“哥哥莫不是想将我养在宫中……做……做娈童一流?”飞鸾连连摆手道:“我这里尚未开口,你便在那里乱猜疑。还说与我自幼为伴,我在你眼里便是这等龌龊卑鄙?”不等凤弦辩解又道:“你暂且任起居郎一职吧。”凤弦想了想道:“起居郎虽官阶不甚高,却是要有些资历,刚正不阿之人来出任方好。我……我……”飞鸾道:“莫非,你嫌他抄抄录录无甚作为?”见凤弦不语笑道:“你休看轻了这官儿。虽只从六品,却一样能参政议政,历练两年便可转升其他官职。凤弦”飞鸾忽然向前握了他的手,眼神轻柔又坚定的道:“我要与你共掌天下!”他说者有心,偏偏听者无意。凤弦不在乎的笑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我只当哥哥说的是句戏言,此话日后还是么要再提了。”飞鸾拉他坐好,直视他的双眸道:“若没有你陪伴,我要这江山有何用?方才之言并非戏说,实乃我心头所想。凤弦,我要怎样你才肯相信?”
凤弦看着他的脸越来越近,桃花眼中映出自己的身影。正在慌张,忽听耳畔一声极轻的叹息。浑身猛地一激灵,用力推开飞鸾,沉着脸道:“臣虽急于重振家业,但不至出卖自身,殿下怎么做岂不是趁人之危?臣有热孝在身,不便时常出入宫禁,臣告退!”飞鸾也后悔方才失态,忙上前将他拦下,连连向他赔礼。直至凤弦面色渐渐缓和,并答应留下用晚膳,这才放他回自己屋去。
两天后,凤箫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上寒生疏雨并两个家人,坐了牛车往自家庄子上去了。至此,兄弟二人依旧不曾说话。
一路上凤箫神情平静,看不出悲喜。出城后便吩咐,往飞霞观探望锦奴。意料之中被挡在了外面,凤箫将她爱吃的点心,托其他女冠送进去。望着山门发了会儿呆,便要继续赶路。两个家人要抱他坐回车内,凤箫嫌里面气闷,执意要坐在车把式身边。众人拗不过他只得依从。寒生疏雨生怕他有闪失,打起帘子要扶着他,也被他喝了回去。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山路泥泞又是下坡,越发的不好走。阳光将雾气一扫而尽,枝叶间花朵上露珠颤颤生辉,鸟雀在林间欢鸣追逐。凤箫仰首深深地吸了口气,脸上亦悲亦喜道:“我自由了!”车把式正觉此话有些没头没脑。侧眼望去,只见凤箫张开手臂扑向车外。风卷起他的袍袖,转眼消失在陡坡下。
鱼鲩冠:女道士戴的帽子
善信:道士对俗人的称呼
女冠:指女道士<a
☆、第四十一回 一点痴念终归土 抱打不平异乡人
不等众人惊慌失措的冲下去,不远处林子里,一条浅色身影猛地窜出,顺着凤箫跌落之处疾奔而来。那陡坡甚高,且笔直垂落。众人见他如鸟雀般飞下坡去,身姿敏捷而飘逸,在树枝间跳跃滑翔,只道遇上了神仙。
可惜,少年虽身手极快毕竟太年轻,经验与功夫还显稚嫩。眼看抓住了凤箫的衣带,却被那下坠之力,带得几乎一同滚下去,虽然不甘也只得松开手。少年急得大叫,提醒凤箫尽量抓住身边的一切。令他奇怪的是,那个人既没有惊慌失措的尖叫,甚至连一点挣扎的迹象都没有。就像是一块从山坡上落下的石头,直直的滚了下去。少年 只顾着看凤箫,不防衣摆被树枝挂破,头上的簪子被挂落。当下也顾不得理会,几个起落之后,便看见了俯卧在乱石之中的那个人。
他脚步稍稍一顿,转头对还未跑下山坡的家人叫道:“他在这儿了!”一面靠近凤箫,慢慢蹲下身子拍了拍他道:“你还活着吧?”凤箫自然没有反应。少年秀气的眉皱了皱,伸手小心的将他翻了过来。瞧着那满头满脸的血,少年啧了一声道:“只怕难活了。”待看见凤箫胸口处,被尖利的石头硬生生戳出了窟窿,叹了口气又道:“果然是没救了。”方要起身,却见凤箫的嘴角动了动。少年眼神一亮,忙俯下身去道:“万幸你还活着?你要说什么?啊?什么……你大声……啊?什么东……东……‘东城’?那是什么?喂,喂!”少年伸手在凤箫颈侧一探,摇了摇头立起身来。
少时,众人连滚带爬地赶至近前。寒生疏雨扑在凤箫身边“呜呜”地哭叫着。两个家人一左一右紧抓着车把式,跌跌撞撞的抢过来,一看这个情景便知不妙。跪在地上,大着胆子探了探凤箫的鼻息,顿时吓得额头冒汗瘫坐在地。车把式浑身抖作一团,咧着嘴嚎道:“郎君早有寻死之意,今日特地要坐在外面,便有这个打算。只是……唉……只是平白的带累了小的。我明明看着他自家扑下去的,委实不与我相干啊。我赶车没有十年也有八年,这山路虽难行,与我也不在话下。我……我冤枉啊!”忽然看见一旁的少年,肤白如玉眉目秀丽绝伦。身着水绿色孔雀罗剑袖,系一条素色大带,足蹬单靴腰悬宝剑,肩上挎着一个包袱。因忙着救人,头上的簪子不慎被树枝挂落,乌亮的青丝直披至腰间。这哪是什么少年,分明便是女扮男装的小娘子。
想着他方才竟能凌空飞起,定是神仙无疑。车把式用力甩开两个家人的手,连连向少年叩首道:“求仙子施个法术,救救我家郎君吧!”少年回头望了眼凤箫,对他方才的举动有些了然,惋惜道:“他已然断气,如何救得转?”那几个也赶过来将少年围住,跪在地上百般相求。少年被缠得好不耐烦,将那明珠般的圆眼一瞪,喝道:“休要啰噪!”又对车把式道:“你方才说他是自寻短见?却是为何?”众人互相交换着眼色,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少年眉间一挑道:“这等看来,你们都知道内情,只是不想外人晓得?”众人齐齐点头。少年撇了撇嘴道:“那还跟我啰嗦什么?闪开,别误了小爷的正事!”一个家人朝他连连作揖道:“仙子莫恼,小的委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求仙子暂且随我往飞霞观一趟。”少年忽然脸色阴沉下来,盯着那家人一步步靠拢,俯视着他道:“你们方才叫我什么?”众人不明白,他为何平白的着恼?只是这个恼人的样子太没有气势,倒越发显出女孩儿般的娇俏来。
那家人往后微微一缩身子,也不敢看他,哆哆嗦嗦地道:“凡……凡人哪有……哪有会飞的?必是仙子……”少年不等他说完,便伸出雪白的手指扣在他肩头,脸又往前凑了凑道:“你莫不是将我看成了妇人?”众人都不敢做声,脸上的神情已然肯定了。少年忽然笑了笑,手上慢慢用力道:“你到说说看,小爷我哪里像个妇人?嗯?说啊?”那家人顿觉一阵剧痛,骨头咯咯作响,像是要被夹断的一般。连连惨叫数声,没口子的朝少年求饶。
少年一把推开他道:“都看明白了,小爷我是堂堂的七尺之躯!再要混说,小心我打烂你的嘴!”说罢转身便走。车把式想着凤箫之死,众人谁也脱不了干系。若是逼急了,他几个定会拉他出来顶缸。一时也顾不得许多,扑上前去跪在少年身前道:“求小官人救救我等性命吧!”少年回首望了眼地上的凤箫,道:“他是你家主子?你怕交代不清吃官司?因此要我留下做个证人?”见车把式喜得连连点头,哼了一声道:“我只忙着救人,什么都没看见,叫我如何与你作证?”方说到这里,猛然想起件事,道:“适才,我恍惚听他说了两个字。”众人忙问是什么?少年道:“‘东城’。那是什么?地名儿,还是人名儿?”众人一阵诧异,另一家人道:“他是郎君的好友,两日前还来向郎君辞行。”少年哦了一声,稍稍有了些兴趣。
再次来到凤箫身边,低头望着那张,跟自己一般年轻的破碎的面容。他实在不懂,人为什么要自寻短见?纵然被逼无奈,也要拉着所恨之人同下黄泉,这才不算太吃亏。少年轻叹一声,默默的将那个名字记在了心里。从怀里掏出一方干净手帕,俯身盖在凤箫脸上。
众人见他肯留下来,都松了口气。寒生疏雨同受伤的家人,跟车把式留下,另一个家人如飞的返回飞霞观报信。
当少年得知,死者的妹子在山上观内做道姑,兄弟与即将登基的太子来往甚密,由不得暗自叫了声糟糕,思付道:“看起来此人身份不一般了。我乃异邦之人,在这里举目无亲,不过就是来找人的。若与官府牵扯不清,岂不耽误我的行程?说过不管闲事的,怎的便记不住了。哎呀,这都是爹爹的错!真真是有眼无珠!**中的女子如何及得娘半分?还敢背着家中长辈,偷偷娶了做二房。娘啊娘啊,你便是再恼他,兰玉国怎么大还不够你散心的?怎么还不嫌辛苦,非要跑到……跑到‘外国’来了?如今倒好,随云天天吵着要娘。祖父满世界找父亲,要打杀了他才好。雍翁翁跟大舅舅气得病倒了,二舅舅数年前,曾随师父到过此处,死活要出来找人。娘啊,你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了。妇道人家孤身一人就敢跑怎么远,你也不怕迷路,累不累啊?果真狠心撇下一家子老少不管了吗?唉,这异国他乡人地两生,要找个人岂不如大海捞针一般,真真愁死人了!”
正想着,忽听山坡上一阵喧哗,十几个女冠急匆匆地赶了下来。原来,这飞霞观修行的都是乾道。观主是个六十多岁的女道士,道号唤作明戒,锦奴上山之时她曾见过凤箫一面。明戒还算镇定的来至凤箫身前,单掌立于胸前道:“无上天尊,贫道送善信一程吧。”说罢,便同众弟子念起了《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以超度亡灵。
少时,明戒吩咐人用单子盖住凤箫放在竹板上,车把式同另一个家人抬了他往观中停放。那少年将头发胡乱绾起,回到坡上林中,牵了自家的马跟在后面。
待安放停当,家人对明戒说起少年救人之事。众女冠听他描述十分的惊诧,齐刷刷向这个“女扮男装”的少年望过来。少年慢转明眸,也打量着众女道士。目光忽然扫到门口,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着道装极标致的女孩子,被人左右扶持着走进来。少年正暗自替她惋惜,却见她踉跄着在凤箫身前跪下去。少年方才明白,这便是死者出家的妹子。
锦奴两手紧抓着竹板的边缘,呼吸急促的瞪着,白色被单下已变得冰冷僵直的人。挂破的袍袖微微露出一角,那上面被湿润的泥土玷污。锦奴素知,凤箫虽然残疾却极爱洁净。转头泪眼婆娑的望着家人,颤声道:“速速回……去……回去报信。”两个家人向观主借了马匹,急慌慌地去了。少年见锦奴哆哆嗦嗦地伸着手,要去掀凤箫头上的单子。叫了声且慢,疾步上前伸手一挡道:“还是别看了吧?”
若论亲疏,自是凤弦更近些。可凤箫比亲哥哥,还要疼惜迁就这个异母的妹妹。过去的点点滴滴,此时想来越发令锦奴痛心切骨又追悔莫及。说起来凤箫是最苦的,可为何偏偏要去恨他了?冷漠鄙夷的态度,比恶言相向更伤人心。方才若能与他见一面,即便不能打消他的念头,是否也会让他稍有迟疑?
锦奴抓紧了凤箫露在外面的衣袖,一面恨着自己。想要放声大哭,可声音哽在喉间怎么也出不来。她的师父纯全看不过,正待上前劝慰,却见她身子一软没了声气。纯全惊得啊了一声,见少年已伸手将锦奴抱起,胸前的衣衫,瞬间被她的泪水打湿。众女冠望着少年轻轻松松的抱了人,随纯全出去。都暗自惊叹,这年轻的“小娘子”好大的力气。
少年放下锦奴被请至上房待茶,明戒这才细细打量起他来。行走江湖的女子不是没见过,似这等年轻又貌美超群的,委实不多见。看他穿戴不凡,听他口音倒不像本地人氏。明戒赔笑道:“敢问小娘子贵姓?”少年怔了一下,那脸色便有些不大好看,暗自道:“难怪她们方才,毫无顾忌的盯着我看,原来是将我当做了女子。娘说,我长得跟外祖父年轻之时一般无二,只是缺少儒雅端庄之气。唉,脸长得委婉些就罢了。难道连这神态举止,嗓音身材也像不成?我有那么女气吗?”明戒与纯全忽而见他面呈不悦,互相望了一眼。因摸不清少年的来头,又加了分小心。谁知方叫得一声“小娘子”,只见那少年瞪着圆圆的大眼,霍然起身来至跟前道:“观主,道长,看明白些,我是男的,是男的!”明戒师徒唬了一跳。因隔得太近,这才看见那粉白的脖子上,确有不明显的喉结。
纯全微微有些脸红,明戒尴尬的笑了笑道:“恕贫道眼拙,小……小官人的相貌着实……哈哈,着实清秀的很,莫怪莫怪。”见少年退回去坐下,方接着问他姓名及家乡。谁知那少年起身拱手一礼道:“出门在外,家中长辈再三叮嘱说‘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恕我不便相告。不过……”少年顿了一下道:“方才那家人说,他家二爷……”忽然想起临出来时,二舅舅曾说起过这里的风俗,忙改口道:“他家小郎君与太子相厚,莫非是朝中的官宦?”明戒师徒听了此话也是一愣,纯全道:“他家中之事我们委实不知,只听说父母双双病故,静心(指锦奴)才自愿出家替父母超度的。看起来家道很殷实,怎么会寻短……”明戒瞥了她一眼,纯全忙住了口。少年看他二人神情,倒像是真的不晓得。既然问不出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辞了二人出来,慢慢往前面去了。
到了凤箫停灵之所,扯了车把式出来,寻个隐蔽处要探他的话。那车把式先还不肯说,被少年一把掼在墙上。伸着细细的指头点在肋下。顿觉上半身又痛又麻,像是千万只蚂蚁在啃食骨头。方要张口**,却没有半点声音。他几时尝过这等滋味?倒在地上一阵乱滚。少年抄着手退在一旁慢慢观赏,笑着道:“我不过好奇,既不遂我愿我编不来烦你了。”说罢转身欲走。车把式慌得拼命抱住他的腿,嘴里呜呜的连连求饶。少年撇了撇嘴道:“果然人性本贱!你可愿意说了?”车把式满脸鼻涕眼泪,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少年皱了皱眉道:“我可不曾逼你,是你自家要跟我说的?”车把式难受的要命,使力哼了几声。少年这才慢悠悠的,在他身上拍了两下。说也奇怪,那又麻又痛的感觉立时便消失了。
车把式领教了少年的手段,对他生出几分惧意来。于是再不敢有丝毫隐瞒,将子叔府之事一一相告。少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最后特地问了问东城同凤箫的关系,临走时扔下一吊钱。直到望不见他的背影了,车把式瞧着手里的钱小声嘀咕道:“这小官人只怕来头不小呢。”
少年重新回到停灵之处,女冠们已将灵堂布置齐整,寒生疏雨眼泪汪汪的,跪在供桌前烧纸。来至凤箫身前,少年默默的站了会子,便往厢房内换下挂破的衣衫,整理了头发出来。
约莫一个时辰后,灵堂外传来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凤弦领着家人冲了进来。
少年坐在一旁淡淡的抬眼观看,只见来人身着鸭卵青素烟罗衫,年岁与自己相当。原本是俊逸非凡,仙露明珠般的人物,此时却愁压双眉眼罩悲戚。那泛着红丝的眼眸深处,藏着不被人知的秘密与无奈。汗水将他背心的衣衫浸透,望着那黑底白字的灵位,膝盖来回晃了几下。若非后面的家人扶得快,险险扑倒在地。
这时,门外又走进一个二十四五岁,头戴黑纱软角幞头,身着浅秋色方胜暗纹盘领衫的青年男子。原来,此人正是内侍高品濮洞天。他迎头与那少年打个照面,若非家人在路上回明,还真不敢相信眼前之人是个男子。飞鸾的容貌已是妩媚,与他相比则多出几分阴冷之气。
少年未有丝毫起身之意,只等洞天开口安慰凤弦,方暗暗的吃了一惊,思付道:“听他说话,音色如未变声的孩童,分明是净身之人。这等看来,他家小爷与太子不是一般的要好,竟差了内臣陪同。罢了罢了,他家之事与我什么相干?再说那凤箫已然身故,我纵然替他委屈不值又有何用?这里并非是兰玉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了。更何况,他身后之人是即将称帝的太子。唉,找到娘赶紧回国是正经,家里头也不知闹成什么样儿了?”方要下决心低头走路,忽而想起躺在里面的凤箫,跟那张年轻的破碎的脸,又实在气不忿。
正自举棋不定,只见那凤弦已来在自家面前,拱手施礼道:“多谢兄台冒险相……”少年好容易忍着没动手,跺了跺脚皮笑肉不笑的打断道:“我果真将他救下,他此时便不会躺在灵堂内,兄台这话岂不是在骂我?”众人对他的态度大或不解,唯有车把式知晓内情,悄悄的往门口挪了几步。只听少年又抢着道:“令兄却是心无旁念只求速死,即不挣扎也不慌乱大叫。呵呵,你也别问我的尊姓大名,横竖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告辞!”说罢背着行李,头也不回的去了。
凤弦见那少年至始至终,面上都挂着笑容,嘴里说的话却颇含敌意。看起来似有人跟他说了什么?凤弦撵上前去拦住道:“兄台且慢走!家兄虽未救转,兄台的恩情却不得不报。”少年望着他眨了眨眼,模样甚是刁钻古怪,抄着手道:“你要谢我啊?咝……”一面朝四周扫了眼,一面向着他招了招手,径往山门外走来。凤弦虽不明白他的意思,仍喝退了要跟来的洞天,随了他出去。
尚未立稳,冷不防那少年突然转身,嘴角噙着一丝笑容,向着他的面门便是一掌。不料凤弦反应极快,侧身踏开一步堪堪躲过。未等他发问,少年的掌风又至。凤弦连让他三掌,皆躲得狼狈不堪。方要叫他住手,那少年自家先停了下来。不解的道:“你不是要谢我吗,又躲的什么?”凤弦打量他几眼道:“兄台不问青红皂白便出手打人,不知是何意?”少年上前一步,依旧含笑道:“我来问你,好端端的一个人做怎么自寻死路?你别急着撇清此事与你无关!”凤弦怔了怔道:“此乃小弟家事,恕不能奉告。”少年笑着颔首道:“呵呵,你打量我是那专爱听人家中是非的妇人不成?谁稀罕知道!你亏不亏欠他心中自知。我就想替他打你一巴掌,你若真心谢我便受了,若想食言,我二人倒可好好比划比划。”凤弦暗自道:“他的身手只怕与我在伯仲之间。听他口音不似京中人氏,肩背行囊穿戴不俗,莫非是江湖中高门大派的子弟?且先将他打发走在说。”想到这里,凤弦微微垂下眼帘道:“兄长有轻生之意,我竟未能察觉实在罪无可恕,你这一掌我受了。”少年见他果然垂手不动,提起手来便要打。谁知半路上,又莫名其妙的折了回来。凤弦等了会儿不见动静,抬眼望去正与他四目相对。那少年气急败坏的,当胸一把抓住道:“小爷并非舍不得打你,实在怕脏了自家的手。”说罢推开他,转身解开系在树上的缰绳,牵了马离去。
凤弦皱了皱眉方要回观中,只见他复又停下,扭过脸望着他看了会子道:“我尊姓云,后会无期!”话一出口少年便后悔了。心里头分明要打他的,眼看便挨上了,不知怎的就是打不下去。更让少年不解的是,竟然还多此一举,告诉他自己的真姓。
凤弦乍听他的姓氏,先还不觉什么。待回到观内,渐渐的一步慢似一步。心上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了,满口皆是酸苦之味。不过一个普通姓氏罢了,听在耳中却倍感亲切。凤弦几乎是控制不住的,快步抢出山门。遥望着少年模糊的背影,对自己的举动亦感到诧异。
若有所思的回到灵堂,迎面看见洞天立在阶下,凤弦猛地一下惊醒过来。
锦奴再次被人扶回屋内,见他进来道:“大哥哥最爱洁净,你替他好生收拾收拾,也算进一进兄弟间的情分。”这是数日来,妹子第一次同他讲话,而凤弦却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感情。默默望了她一眼,吩咐寒生将车上的行李拿进来,取了套干净的内衣,又挑了件簇新的外裳。正打算到里面替凤箫换上,不料那锦奴扑上来一把抢了过去,捂在怀里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原来,那衣襟上袖口边的花纹,乃是她亲手所绣。到此时才明白,凤箫虽受他兄妹冷遇,却从未真心怪过他们。如今这世上,凤弦只得锦奴一个亲人。见她哭得这般凄惨,却不敢像从前一样上前宽慰。天知道,他是怎样将眼泪逼回去的。故意在旁催促道:“这会子哭有何用?莫要耽搁时辰,再晚些便不好穿了。”纯全同其他女冠亦上前相劝,锦奴这才松开手。
凤弦吩咐家人打了清水进来,又将他们全撵了出去。恭恭敬敬的与凤箫叩了三个头,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山上到底凉爽许多,手下的肌肤正渐渐失去温度,伤口里的血亦不再向外流淌。凤弦小心的,用软布将他脸上身上擦拭干净,换上那件新衣。简单的整理了发丝,轻轻附在他耳边道:“待我同他了解了恩怨,再来向哥哥请罪。”凤弦紧紧握住那只变凉的手,最后在望了兄长一眼。忽然发现,方才还闭合的双目,此时竟微微半睁着,仿佛即将醒来一般。凤弦怔了一下,喃喃的唤了声哥哥。遂即被那铺天盖地的悲伤,压得透不过气来。又不敢叫外头的人听见,将脸埋在凤箫的掌心,直弄得浑身乱颤。
凤弦在观中守了三日,寻了块清静之地,将凤箫安葬了。
过几日便是登基大典,飞鸾要熟悉各项礼仪,难得有片刻清闲。幸而有凤弦时时伴在左右,到解去不少的烦恼。比起从前,他少了些玩笑多了些沉默。飞鸾心知亏欠他良多,时时处处皆温柔相待尽力满足。只是私下想与他亲近,因顾忌他的性子却不敢造次。
这日午后,飞鸾同凤弦用过膳,正闲话后日登基之事,不知怎的便提到天子六玺。飞鸾特意要考考凤弦,道:“你可知六方宝玺的名字?”凤弦低头略想了想道:“说是六玺实乃七玺。其一曰‘皇帝行玺’;其二曰‘皇帝之玺’;其三曰‘皇帝信玺’;其四曰‘天子行玺’;其五曰‘天子之玺’;其六曰‘天子信玺’,而最重要的一方便是‘传国之玺’。为帝者持此宝玺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飞鸾望着他笑道:“此七玺由门下省符宝郎掌管,不如单将这一方‘传国之玺’交由你看管,你……你可愿意?”凤弦当即笑道:“‘传国之玺’国之重器,历代帝王莫不奉若奇珍。我,我又是什么身份?犯官之子,尚在家中守制的白丁一个。哥哥如今是天子,说话行事其可随性?”飞鸾起身来至他身后,双手扶住他的肩,颔首相望道:“我说过要与你同掌江山,此话绝非戏言。我……我……”凤弦听他忽然吞吐起来,缓缓抬头望去,正对上那双桃花眼。
飞鸾面上薄薄的起了层红晕,眼中渐浓的春意,将阴冷之气悉数冲走。扶着凤弦的手臂慢慢蹲下,凝视他道:“我对你说的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你曾误会我,将你看做娈童一流。我……我愿效孟光,与你举案齐眉相守终老。”见凤弦没有躲开,不免心下一阵欢喜。伸手捧了他的脸渐渐靠拢,方要吻上去,忽听他道:“那梁鸿隐居山野,靠给人舂米为生。哥哥难道肯放弃天子之尊,做个农夫吗?”
不等飞鸾作答,忽见小楼进来道:“启禀太子,四殿下求见。”<a
☆、第四十二回 今日今时方识君 年年打雁反被啄
飞鸾知凤弦不喜自己无故动怒,只得压下心头火,叫小楼请了苍鸾进来。凤弦暗地松了口气,起身立在一旁。
苍鸾畏首畏脚的蹭进来,在飞鸾跟前跪下道:“臣……叩见……叩见官家。”飞鸾一听脸上稍稍好看了些,故意道:“休得混说,爹爹才是当今的天子。”苍鸾直起身子,小小的眼睛眨了眨道:“太子哥哥过两日便要登基,想必是……想必是爹爹应允了的,不叫……不叫官家又叫什么?”他虽生得木讷胆小,却是除太子以外唯一的皇子。飞鸾也曾疑心他装疯卖痴,安插了几个耳目在他身边探听消息。数年间毫无破绽,慢慢的将疑心尽去了。
飞鸾叫他起来,瞥了一眼道:“这话是哪个奴才教你说的?”苍鸾弓着身子道:“宫中都怎么说。太子本就是储君,这个皇帝不该你做又该谁了?”飞鸾嗤地笑起来,点手唤他坐下又命人看茶。苍鸾受宠若惊的谢过,在下手椅子上坐了。飞鸾道:“你有何事?”苍鸾忙起身道:“上月我……我已十六岁了,他们说……说新修的王府还有些没弄好,因此推到今日才来向太子请旨。”飞鸾了然道:“原来你要开府建衙另立门户。嗯,很好,待过了登基大典在去吧。”难得他今日好说话,苍鸾大着胆子向前请求道:“我想见见爹爹再走。”飞鸾望了他一眼,踌躇片刻勉强点点头道:“这几日事务繁忙,不曾往爹爹跟前问安,少时我同你一路去吧。”苍鸾方要回话,只听咚的一声响。飞鸾急转回身看时,只见凤弦倒在地上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