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瓦岗聚义(11)(1 / 1)
应该就是此刻,翟让下了决心,头把交椅是该让给此人来坐了。
刘长恭大败而走,一旦瓦岗军站稳脚跟,他的书生军当然不是对手。
书中虽然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更有雄兵百万,但显然,这队学生兵还没有学到这个层次。何况,同学们还饿着肚子。
隋军兵败如山倒,眼见不对,刘长恭赶紧换了一身衣服,丢下溃败的大军,逃回了洛阳。
这一趟也不算白来,此战过后,瓦岗军不少战士换上了新装备。感谢杨广,感谢越王,感谢洛阳!
【英雄大集合】
击退刘长恭后,翟让兑现了他的承诺,让出了第一把交椅。
李密终于成为了瓦岗的一把手。他自号魏公,为了表示其正统性,还设了一个坛,准备向老天注册一下.
那一天,李密身着宽松的大袍,走向了祭坛。登台的第一感觉是祭坛还行,挺大,另外,风也太大了点。
一阵劲风横吹过来,鼓起了李密的大袍,李密吨位不够,差点就此摔倒,提前给老天爷行大礼。
军中的书记看到了这一幕,意识到这是上天的一个暗示,于是,他将此事记录下来。直到多年以后,大家才可以确定这个异象意味着什么。
李密大概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但他不会让这突然杀出的横风打乱他的脚步。
我已经不是命运的奴隶,命运于我,无可复加矣。
我命,我书!
踉跄了一下,李密迅速调整身体,站稳了脚跟。然后大步登上了最高位。
从这一刻开始,谋士李密已经消失,取代的是号令群雄的领袖李密。
李密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上天给他的磨砺也太多了,但值得欣慰的是,等待跟回报往往成正比,像窖酒一样,放得越久,滋味越醇厚。
瓦岗英雄大聚义的时刻已经来到。
一个月前,各地的义军接到了一封密信,信是李密起草,翟让签署的,信中提到瓦岗军将攻打兴洛仓,如果大家锅里缺吃的,不妨点起兵马,大家共聚兴洛仓,吃大锅饭,喝大碗酒。
这是江湖盛事,但指望大家都来凑热闹是不现实的,事实上,静观其变的不少,反正兴洛仓粮多,迟点去,瓦岗军也吃不完。
等洛阳的刘长恭被击败,各地义军终于动了。
曾经拒绝李密的长白山王薄,平原郡郝孝德拉着部队来了,除此之外,孟让,王德仁以及济阴房献伯、上谷王君廓、长平李士才、淮阳魏六儿、李德谦、谯郡张迁、魏郡李文相、谯郡黑社、白社、济北张青特、上洛周比洮、胡驴贼等义军纷纷前来入伙。甚至当年私放翟让的黄君汉(这位老兄后来也造反了)都率领了自己的队伍前来投山。
这些都是雄据一方的枭雄,以他们的实力打个县城是没问题,但想要做更大的事情,只有团结一条道路。
兴洛仓城里很快聚集了数十万的兵马,而李密还在等另一批人的到来。
李密等的是裴仁基。
裴仁基据守的虎牢关很重要,这是洛阳的东面门户,要想攻取洛阳,必须拿下虎牢关。
对于裴仁基,李密没有动武,他采取的是劝降。
裴仁基很纠结,本来约好跟刘长恭会战兴洛仓,可跑到半路,刘长恭已经完事逃跑了。
裴仁基迟到了,迟到的原因似乎并不是睡过头了,事实上,他在隋朝体制内过得并不怎么开心。
隋帝杨广给他配了一名副手,名为帮助工作,实则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他跟副手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裴仁基有个特点,大方,经常给部下发奖金,这个举动引起了副手的不满,数次警告要上报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