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端午祭(1 / 1)
第六章端午祭
有了谢雨华的鼎力相助,在渐黎城行事确实方便了许多。一则是谢雨华轻车熟路,再则她毕竟在云州混迹多年,不用说这渐黎城中,就是云州数得上名头的商户,她都有所交情。她本就是个美人,爽朗利落地性子更是深受渐黎城众人的喜爱。更何况洛舒本人也是风度翩翩,每每拜托他人更是做足了礼数,自然是一路顺风顺水。
然而她却常常见着洛舒对着渐黎城的图纸皱起眉头,似乎并不顺心。
这日,渐黎城的大街小巷分外喧嚣。隔着老远就能听见锣鼓声、呼喝声,携亲带友、呼朋引伴,煞是一片人声鼎沸。
碧儿抿嘴一笑,水葱般的纤纤细指捧起一杯茶奉上:“少爷忘了,今日是端午呢。”
谢雨华一拍脑袋,“哎呦”一声,笑道:“真是,我怎么又给忘了。”又对洛舒笑道:“你运气还真好,今年端午祭便是在我们渐黎城。恩,想来你也没听说过,趁这机会可绝对要瞧瞧。还有秋陌归,他一定喜欢。”
这几日他们也偶尔会去找秋陌归,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吃”的执着——两人相谈甚欢,且依依相惜,相见恨晚的样子让洛舒不觉咋舌。至于之前的一点小不快,按谢雨华的话来说,“那都是浮云啊浮云”。
不过想到近日常常出现在秋陌归府上的那个黑色教习服的身影,再联想到秋陌归隐隐的雀跃,洛舒摇摇头:“算了。他估计是有约在身。”
街上很是热闹。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卖糯米粽子的叫嚷声,遇见熟人三句寒暄,逢着亲朋几声笑语,并着遥遥的几声鼓点,煞是人声鼎沸,一片欢天喜地。浓浓的豆花香,甜甜的米花糖,挑着担子的年轻小伙儿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铁片,“叮”的声音又绵又长,偶尔还吆喝两嗓子,“卖敲糖了咧~”
小孩子在街上成群结队地疯跑,撞到了人也不道歉,一溜烟就跑得没了影,留下被撞倒的人只得扶额苦笑。
谢雨华从茶摊的石家爹爹那里接过一碗雄黄酒,伸着脖子张望,却发现洛舒还木头似得站在原地。
她费力地排开人群,挤到他身边。这些日子来,洛舒时不时的沉默已是常态,她也没多想,只将端着雄黄酒的手抬了抬:“尝尝?”
洛舒回过神来,接过碗,看了看将将覆过碗底的浅浅一层,笑了笑:“怎么喝?”
谢雨华在腹中诽谤,还不是因为你才洒了那么多。心里发着牢骚,动作却是利落得很,道:“就这样——”然后干净利落地做了个示范——夺碗、仰头、入喉,然后擦擦嘴,将剩下一半递了过去:“一人一半。”
洛舒没有说话。
她伸着手,端着碗,忽然短短地笑了一声:“是我疏忽了。”然后一仰头将剩下一半灌进嘴中。放下碗,又道:“反正你不缺酒,还不如让我尝尝味道。”
她摆摆手表示理解,三两步跑去换了碗,全然没注意到身后的那人欲言又止的表情。
离端午祭开始还有老长一段时间,倒也不用着急。谢雨华跟洛舒商量了一下,定了申时二刻在某位置见。她在小摊小店之前左看看右瞧瞧,时不时跟小商小贩聊两句。
看下天色,差不多到时候了,谢雨华拎着盒桂花糕,洛舒已经等在了约好的位置。
谢雨华说洛舒运气好,可不是随口一说。究其原因,便是这端午祭。端午祭算是云州特有的风俗,一般是三年一度,云州的几个大城市之间轮流举办。自一十八年前的大旱之后,更是增添了祈雨的部分。上一次渐黎城迎来端午祭是十多年前,她没能有幸见到,只是三年前看过一次。
这一回儿,她可要大饱眼福。
他们二人来得不算早,不过运气不错,找到了一个视野极好的地方。谢雨华挥挥手,示意洛舒到这边来。
不多时,端午祭便开始了。一男子扮作祭司唱了段祝词,之后又是段歌舞,分了粽子、佩了艾蒿、饮了雄黄酒,巫祝又咿咿呀呀唱了半天。天色渐暗,洛舒不由有些无趣,略略有些走神,却听见“呼”的一声,四面火把同时燃起。谢雨华低声提醒道:“招魂之章。”
不知何时,台上立了三位女子。青衣的歌者,白衣的乐者,红衣的舞者,皆以同色面纱覆面。她看着那鲜艳夺目的身影一愣,不可置信:“不会吧……”
就在她惊讶的片刻,招魂之章已然开始。琴曲低柔,温和而平静地诉说。弦声如流水,绵延不绝地自女子水葱般的纤指下流淌而出,带着淡淡的忧伤。
然而此时,众人的目光,皆停留在位于中央的红衣舞者身上。柳腰展,蛾眉舒,金莲细步窈窕舞。面纱之下看不清面容,然而那柔弱地身姿却让人由不得产生浓浓的心疼。弱不胜衣呵,仿佛下一秒就要乘风而去。那红——似火,似霞,似心头碧血染就;那人——似幻,似仙,似江中洛神再现。然而却是那么悲伤,一步一颤,一行一摇,似有万般遗恨。
“过了。”谢雨华低声自语。环顾四周,众人皆沉浸那份悲伤之中。
正在此时,清泠的歌声在暮色中响起,不悲不媚,且灵且秀。像深山里的百灵,兴致来了便唱一曲,没有人听,便唱与大山;没有人合,便对与白云。不卑不亢,且愁且伤。像是在告诉世人,屈原无怨无悔;也像是在告诫世人,过去莫失莫忘。
合着歌声,琴音亦更盛地响起,伴着那安抚人心的力量。舞者的舞亦褪去自怨自艾,一种独特的空灵体现了出来,似浴火后的凤凰,奕奕生辉。舞姿明丽,歌声灵秀,乐音淡泊,丝丝入扣,如一首优秀的诗。
佩杜若兮常服,拜湘君兮端阳。
驰余马兮兰皋,溯从游兮褰裳。
焚香兰兮长祈,谱招魂兮游离。
奏讴歌兮舞韶,驰凤皇兮翼翼。
名天地兮方圆,振乾坤兮玄黄。
“哀民生之多艰,忘己身之堪伤。”
唯芰荷兮可衣,唯梧桐兮可栖。
唯白芷兮可佩,唯昭质兮可贵。
《九歌》兮声壮,《九问》兮铿锵。
前路兮峥嵘,故国兮莫忘。
紫坛芳兮魄至,恍惊起兮魂离。
魂何归兮怅望,平原忽兮大荒。
蛾眉蹙兮为愁,洞庭歌兮徒忧。
念屈子兮泣予,唯汨罗兮长流。
曲终,舞罢,歌尽。全场寂静。这方才是端午祭的精华。
之后的内容,谢雨华完全没有去在意。她皱着眉头,艰难地思考着,由于过于专注,连祭典结束都没有察觉。
“谢姑娘?”
“呃?”她回过神来,后知后觉地发现人群都在准备离开。她想了想,终究是没有办法,狠狠地叹了口气。
“洛舒,”她有点苦恼地开口,“有件事我必须去做。”
“很重要?”
“非常重要。”她坚定地点点头。
洛舒哦了一声,道:“我陪你。”
“多谢了,算我欠你一个人情。”她拍拍胸膛,信誓旦旦,“以后若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