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世纪之交(1 / 1)
补习班很快就毕业了,因为天天在那里学习,竟有一种重新上学读书的错觉,这些东西掌握起来也很快,我当时打字速度也有一分钟五十多个,基本的WORD排版,EXCEL等也掌握了。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我决定再去找一份工作,在汉口的一家人才市场,找到一份工作,居然还是营业员,看来我也算是有经验的营业员了。
估计在武汉这么过下去,营业员可能是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其它的职业招人的很少,有也是一大堆门槛。
这次是日本林内招来的促销员,这是一家香港人代理的日本林内进口小家电,主要是林内的热水器,煤气灶。
原先在中商广场也有见过,当时是一名叫桂晶莹的女孩在促销,听说那时她的工资很高,有八百多。
桂晶莹长得很古典,五官很秀美,身材偏瘦但看着整体很舒服,据说当时代理方的一名胖投资人很是照顾她。
在找工作期间,也曾跟肖健明唯一一次在白天去过汉口江汉路玩过一次,他告诉我,那个让他神伤的女孩现在跟一个当兵的在一起,他亲眼见过那个当兵的,很稳重,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原来他还是很在意那个女孩。
可能初恋总是最美好的,肖健明投入了所有的情感,这份回报让他很受伤。
但我相信,这也是他成长道路上,必须要经受的吧!听着他在我身边说着别的女孩,我居然没有一丝生气,只是替肖健明神伤。
随着秋意渐浓,我们不再约会,我也开始上班,刚开始是被派在汉口的一家欧亚达家电城上班,很意外地,居然碰到桂晶莹,她离开中商广场,原来一直是在这里上班,这回她决定跟同学一起去北京闯,所以交了辞职信,我就来这里顶替她上班。
后来又在一家新开张的家电城上班,可惜生意很淡,门庭若雀,不久公司就告知将调派我去中商广场上班。
我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心想:恬月呀恬月,你也太跟中商广场有缘了吧。
当再次重返中商广场五楼时,才发现原来短短半年时间,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五楼的布局发生了颠覆性地改变,小家电已经由原先的占据半壁江山缩减为二分之一,也整体搬到了原先布局的对面,跟音像专柜,家具,功放这些归为了一类。
林内专柜正好在功放的专柜旁边,我可以在一套索尼功放专柜前面,听着音色纯正的CD,当时王菲跟谢霆锋的姐弟恋炒得沸沸洋洋,旁人不信,但我信,因为我觉得王菲和谢霆锋都是有个性且自我的人,在一起有何不妥?
听王菲的音乐就能感受到她的随性,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当时中商广场的四楼整层楼全是体育用品馆,林林种种的体育用品,设备这里都有。
看得出,中商广场为创建自己的特色,也花了不少心思。日子在平淡中度过,肖健明曾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打来电话,我问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
想想我们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联系了,他说他想起我。我问他现在在做什么?
他的答案让我有些吃惊,他在从事
“麻木”这个职业,麻木在武汉话的意思就是走街穿巷拉客的电动三轮车或人力车,摩的也算。
想着身形不算健硕的肖健明踩着麻木穿行的样子,我居然怎么也不敢相信,但是这是生活,是现实。
肖健明说天气有点凉了,想起来给我打个电话。我居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但也无语。
回想与肖健明相处的九九盛夏,忍住的泪水还是会不自觉滑落下来,不想这份纯真会让他定格在我的脑海。
2000年,世纪之交,也是姐姐人生转折的日子。这一年的夏季,她硕士毕业了。
同时,她也给我们家带来了一份
“礼物”。姐姐一直在家里是很有主见的一个人,她的学业是在她的坚持下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在那时,硕士还是为数不多的,不想多年后,早三年毕业的本科生却能分到房,而这些后毕业的天之骄子却还要攒房款,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时代的变化,总是让人算不准。当时姐姐报考的是当时全系最热门的电压自动化专业,一来二去竟被转到高电压专业,在这里,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岳连洋。
说起岳连洋还有一段充满奋斗史的经历,当初他以优异的高考分数报考了电力系,可惜被一些有档的人挤走了名额,转到了机械专业。
大学的生活总是新鲜的,如同我当初上中专一样,当看清行势后,岳连洋选择了自学电动系专业,在他人卿卿我我,虚度青春的时候,他却在为自己的命运作主导,当他考上电动系的研究生时,机械系一片惊讶,原来,命运这东西,是可以用时间和毅力来打败的。
大家纷纷称之为大侠,这就是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岳连洋。在后来的高电压专业的学习中,他认识了我姐,也明智地选择了他的另一半。
对此,我对这个未来的姐夫充满敬佩。当姐姐带着岳连洋来我们家吃饭时,我父母才知道他是河南南阳的,对此,我母亲事后抱怨了几句,认为姐姐完全有条件挑选一个条件更好的,河南南阳那么远,过个年都好麻烦。
事实证明母亲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的新年就是在我们家呆了几天,就两人一路火车转汽车,又转出租车辗转回的河南。
不过年轻人的心是父母不能左右的,父母也算同意了。其实母亲内心是不开心的,认为姐姐先斩后奏,没有先征咨大人的意见。
我想母亲无非是存着想姐姐找个更好的条件的人的一份心愿吧!我的母亲啊,你辛苦的换来无非是我们姐俩的幸福,但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少操些心,让头上的头发晚些染霜吧?
当姐姐一拿到毕业文凭,俩人就南下到了广州找工作,不久我就听姐姐说她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了,同时还有一份简历被珠海电力局看中,可以去珠海工作。
在这两份工作当中,她征询父母的意见,父母的意见一致认为姐姐去当大学教师,理由是一个女孩当一个老师,起码有两个假期,时间相对充裕,不必朝九晚五地辛劳。
姐姐原本想到珠海电力局上班,认为工资会高不少,但她听从了父母的意见。
我想岳连洋也有劝告吧。岳连洋为了尽早在广东留下来,早早与南海电力局签了合同,谁知过了一些时日,广州电力局也抛出了橄榄枝,这也有点让人始料未及,因为转签广州电力局,则意味着刚毕业的人就要赔偿一笔不菲的赔偿金,所以岳连洋也只有在南海供电局上班。
跟姐姐两人分隔两地,一人在广州,一人在南海,所幸相隔不远,每个周未岳连洋会坐地铁来广州来找我姐,当然我姐空闲的时候也会去找岳连洋。
当姐姐在广州工作的日子,我做梦也没想到半年之后,也就是2001年春节过后,我也会跟随她来到这片木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