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舅与叔(1 / 1)
大舅家有三个女儿,我比大舅的大女儿毛芸静大一岁,二女儿毛芸香大三岁,比最小的毛芸花大五岁,毛芸花因为小时发高烧,给乡里的毛医生打针打在了腿筋上,导致一条腿就跛了,小小的年纪就走路一跛一跛的,很是可怜。
唯一一个儿子是大舅娘已经结扎后,偷偷去上海又接起来才生下的他,在那个年代不生个儿子,也是很受欺负的,所幸这儿子倒也长得眉清目秀,取名毛进龙。
小舅一直顽劣,加上家境又不好,直到二十七八再托人做媒,娶了邻村叫鲁娇玉的女人为妻,当时母亲还赞助家里一些钱,修葺了一下那个破陋不堪的土房,俩人开始几年还是很恩爱的,但小舅一直身体瘦弱,结婚数年没有孩子,又加上小舅有些好吃懒做,女人便寒了心,家人给她出主意便离了婚,至此小舅便一直与外婆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
我们回去时,分别在两个舅舅那里落脚,三十晚上就在三队的奶奶家吃餐年夜饭,那时只有小叔留在了村里,大伯一家已经搬离到了仙桃,大伯在那里一家船舶厂做事。
小叔虽然当年挑选特种兵因为身高问题没有当上升旗手,但在这农村这片土地上也过得很滋润,粮食不愁,瓜果蔬菜不缺,养猪养鸡养鱼,鱼塘里还有藕,过年时年夜饭那是很丰盛的,有时过年大伯也回,就一大桌人围在一起吃一餐年夜饭,但母亲很少在这小叔家呆,因为往事不是说忘记就忘记的。
这小叔虽然过得不错,但对自己的老娘却不是那么孝敬,枉费这老太太当时那么卖力为他付出。
我爷爷过世得比较早,这老娘归谁供养就成了三兄弟的共同问题。于是三兄弟这样决定:老大出粮,老二(也就是我父亲)出钱,老娘就由小叔来养着。
这小叔养了一段时间开始嫌弃老人,嫌脏。于是推脱到老大那里,大伯就在仙桃,比较近,就接老人去住,谁知大伯娘也嫌这老人脏,当初要这老人带孩子时怎么没这样嫌过?
大伯娘把老人关在一间小房里,不与外界接触,可能这样的缘故,老人有点老年痴呆症了,也很怕大伯娘。
大伯是个孝子,觉得这样对老人不好,又建议把老人安置在自己留下的那间老屋里,我们家那时刚修建不久的屋子后来就二千块半送给小叔了,还没算屋前面一大片树木,所以小叔也不敢要求我们家做什么。
这小叔就让老人住在最靠村的大伯屋里,偶尔送米去看看,平时都不怎么去。
过年这时候,我们全家还是会去看她,给她留下一些钱。老人难得清醒的抓紧我母亲的手,说那时对不起我母亲。
但是,这一切对母亲来说,又能弥补多少?老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跳河,就在村前面那条我曾跌进去的那条河,听说是小叔经常骂老人,说怎么还不死?
要死就别死家里,死到河里去。虽然老人对我母亲不好,但母亲还是很责备这小叔太绝情。
那时我们全家是第一户出去进城的,当我们回乡后,很多想进城的人都用羡慕的眼色打量着,可能是看到我们没有被饿死吧,村里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推掉田地,要么去了仙桃,要么搬离了这片土地。
等到九十年代再回去时,村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但凡有些能力的都外出打工,农村开始呈现出一片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