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八十一章(1 / 1)
小燕子和紫薇玩到晚膳时分,才骑马回来。二人放下马,换了衣裳,去给皇后请安。
路上遇到容嫔。容嫔不仅来问安,还要来讨饭——乾隆要小太监传旨,要容嫔陪他和皇后一起用晚膳。
乾隆到了承德离宫,规矩和礼仪的限制相对少了些,召后妃一起用膳的次数,比在紫禁城多得多。
三人都扑了个空。原来皇后去太后住的松鹤斋还未回来。
小燕子没事是不敢随便去太后那里讨嫌的。乾隆知道她的难处,想当初他也为着小燕子一事吃了几日太后的脸色。
小燕子抬头看了看天色,便对紫薇道:“咱们先回去吧,别耽误人家吃饭。不如明早晨再来。”紫薇自然点头答应。
容嫔却道:“你兜里明明揣着块表,为什么还要望天算时辰?”
小燕子笑笑的脸,掏出怀表来,打开表盖。
又叫容嫔和紫薇也把身上的表拿出来,三人凑在一处,互相核对时间,哟,都笑了。
没一个相同的钟点。
容嫔的表走得最快,紫薇次之,小燕子的最慢。前后相差将近一刻钟。
小燕子又坏笑道:“才一刻钟而已,不多嘛。这种西洋机械表都有这个忽快忽慢点毛病,哪里有我们老祖宗发明的滴漏靠谱,千百年来,没错过一回。嘿,我听人说,也是咱乾隆朝,不过是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还是个一等公,他那表……”
紫薇和容嫔都聚精会神的听她继续说八卦,这时一个蒙古武士上来,拱手向三人行礼,又从口中蹦出几个生硬如石头般的音节,道:“你好。”
又道:“打扰。”
再后来,他站在那里叽里咕噜说了半天,小燕子、紫薇和容嫔互相望了一眼,他说的是汉语吧?是汉语,可惜听不懂。鸟语花香,不像人话。小燕子恨不得找人拿纸笔给他,让他写下来算了。
又见那个蒙古武士着急出汗的伸着胳膊乱指路,看来是迷路了。
小燕子挠挠脑袋,摊手示意,爱莫能助。
周围的丫头、嬷嬷们也没有明白过来的,均是一脸苦相。
小燕子忽然想起来,紫薇是会说蒙古话的。她转脸看着紫薇,眯着眼睛笑。
紫薇明白小燕子的意思。眼前这么多嬷嬷作证,又有一个嫔妃、一个格格,她帮人一把,谁也说不出闲话。
紫薇上去用蒙古语去问那个人想去哪里,见那人仍想用汉语回答,便用蒙古语说了句什么,然后那人又用蒙古语回话。
小燕子和容嫔听的一头雾水,只知到了最后,变成紫薇讲汉语,那个人说蒙古话,他们一问一答的轻松,旁边众人听得头大。
没一会儿,那人又是一行礼,接着就走了。
待得那人走远了,小燕子和容嫔方问紫薇那是什么人。紫薇说是喀喇沁部的,从在围场下来,迷了路。他说自己以前没有来过承德离宫。
小燕子听了也就罢了,刚要同紫薇离开,临走一眼撇见容嫔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小燕子才忽然想起来,刚才那个人面熟的很,莫非是她和容嫔曾见过的那位?
如果是的话,那就奇怪了。那个人连京城都去过,竟没有来过离蒙古最近的承德离宫?
小燕子才想到这里,就被紫薇拽着告辞离去了。
乾隆和皇后仍在太后那里陪坐。
因刚才说到那群蒙古小勇士,如今已经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太后便道:“今儿就咱们几个,也没外人。哀家盘算着,和安公主的婚事,不能再拖了。皇家的公主,哪有到这个岁数还不下嫁的?让外人听着更不像了。”
乾隆道:“皇额娘教训的是。”
太后笑道:“哀家哪有教训你。哀家明白皇帝的心意,和安公主是你失而复得的掌上明珠,没亲够,不舍得她离家,也是人之常情。”
略微叹了一口气,又道:“哀家看这和安公主,也是明理、知进退的,最难得,她那浑身的气派也不输给皇家公主。既然是老五还在时,亲口认来的女儿,眼下又是养在皇后名下,那么,即便下嫁给蒙古王公,也很合适,不比老五家的大格格和婉公主逊色。”
乾隆明白太后此语,是对出身民间的紫薇的赞赏。遂问道:“皇额娘觉得哪个做您孙女婿好?刚才说的拉旺多尔济,如何?”
太后问了拉旺多尔济的岁数,笑道:“算年纪,倒是好的。比和安公主大一岁。”
太后又想起来一事,笑对乾隆和皇后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和嘉公主下嫁福隆安那阵,皇帝在宫内亲自主婚。二人成亲的时候,年纪都还小,和嘉公主又大着驸马一岁,偏偏傅老六家的老二,当日那个头儿还没长起来,远远看着比公主还矮一个脑袋,二个小人儿拜堂成亲,别提多有趣了。”
皇后也笑道:“福隆安现在可出息着呢,个头儿蹿上去不说,人也稳重的很。外朝的事情臣妾不清楚,可是福隆安主管着的内务府,确实利索齐整,难得他这么年轻。听说还画的一手好画儿。”
乾隆也凑趣道:“外朝的事情也好得很呢。当年傅恒在军机,文事上了得。凡是经过他手上的折子,通顺、简洁,愣是一个错处也找不出。福隆安这一点儿上像极了他。这两年,军机大臣做得也好。老佛爷这个孙女婿没挑错。”
太后却道:“傅恒的国语和蒙古话,要比他的汉语流利多了。”
皇后抿嘴一笑,道:“老佛爷好诙谐。”
太后见乾隆干坐着不说话,心里好笑,正巧由着皇后此语,便也乐了起来。
乾隆和皇后告辞,同回皇后的住处。容嫔正等在那里。
吃毕晚饭,乾隆不好意思就跟容嫔走,便叫容嫔先离开,自己再坐一会儿,陪皇后闲话。
皇后也不多扯,待遣走众人之后,便对乾隆道:“选拉旺多尔济做和安公主的驸马,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