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三十四话(1 / 1)
边境的小城集市,人影稀少,一片萧条。
在多年的战火洗礼下,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断壁残垣,远远看上去好似蒙上了一层岁月的灰尘。
跟京都城的繁华相比,这里处处呈现一种衰败的景像。整条大街上仅有的几家店铺也都门可罗雀,听到门口响起的马蹄声,掌柜的也只是懒洋洋的抬起头瞟了一眼,就把脑袋又缩了回去。
街头上的积雪已经堆积重重,想必连日大雪都无人清理,被过住的行人和车轮压得实实的,车轮驶在上面不住的上下轻微颠簸。
顾卿一边抓住车窗的边沿稳住身体的平衡,一边好奇的打量着这座破败的小城。这里就是顾长启驻军的地方,看到偶尔有身穿兵卒的人经过,她差点忍不住出声询问,想到待会就能到军营跟他见面,她不由露出一个好多天没见的笑脸。
三保的伤势已经渐渐好转,身上的伤疤也都结痂褪掉,多年未出宫门的他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一路上不停的问这问那,虽然偶尔也会流露出几分对深宫中某人的怀念,但是陌生的环境和一路间与京都越来越不同的风俗民情让他大开了眼界,显现出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该有的活泼。
马车终于在一户破烂的宅院面前停了下来。帘门一挑,周大婶的笑脸探了进来,先是看了看三保的伤,才对顾卿招呼,“顾姑娘,这里是我家夫君故友的宅子,今天天色已晚,晚间里营盘里巡逻都是有规矩的,咱们这样子的妇道人家进去太麻烦了,不如就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早上再去寻你哥哥,你看怎么样?”
顾卿想了想,虽然有点不甘愿,但是决定还是听从周婶子的话,她笑了笑,“那就麻烦大婶了,一切就听您的安排。”
周大婶和顾卿慢慢的扶着三保下了马车,天色已近傍晚,有好几个满身灰黑的小孩看到几辆马车停下,稀罕在围在车子周围打转,时不时用黑乎乎的袖子抹一下将要流到嘴里的鼻涕。
顾卿抬起头看着大门上的两个斑驳的大字,冷宅。她在心里暗笑,这里已经够冷清了,这家人还偏偏姓冷。
姓冷的主人并不在家,听说是过年期间回乡探亲,遇上大雪路上耽搁现在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几个仆人,虽然没有主人招待,但是一切还是安排的井井有条,周到的已经让顾卿觉得出乎意料之外。
其实遇到周大婶来到北疆更是个意外。那天,她扶着三保从皇宫的角门而出。铺天大雪掩盖的清晨,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但是三保满身是伤,还穿着宫里的太监制服,很难不引人注目,恐怕走不到城门口就能被人给发现。顾卿本来就对京都城里不熟,大雪下也根本就看不清方向,她本打掉把三保安置到客栈里,自己去找李慎寻个商量。
可没等到她敲开一家客栈的门,就看了从正街来了一队队的宫禁卫,挨家挨户的在搜寻,眼看着就要走到他们跟前,她连忙拖着快要不醒人事的三保,慌不择路的躲进了一旁停放在路口的马车上。
马车上正是周婶子一家,她们因为要大清早赶路,所以准备买几份干粮带上车,却没想到正好被顾卿给撞上。周婶子的夫君在北疆的驻军里做百夫长,因为两国边境吃紧,已经几年没有归家探亲。
没想到今年年间婆婆因病逝去了,周婶子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实在不容易,刚好碰到一个本家的哥哥在北疆那里,这次受琉王指派到京城上元节表演,现在正要归去北疆,她就给夫君递了信,带着孩子也跟着一块儿,准备去跟夫君一家团圆。
看到顾卿和三保的惨样,睢见他们的穿着打扮,她以为就是宫女和太监私通的事,这种事在京都城里很常见,顾卿也就含糊的顺着她的意思给混了过去。
听说她们的马车就要到北疆去,北疆,那不是顾长启从军的地方吗?虽然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顾子启,但是眼看三保已经危在旦夕,李慎恐怕也是自身难保,顾卿把心一横,央求周婶子把他们也捎带上,说是自己有个哥哥也在北疆从军,现在也只能投奔他。
周婶子瞧他们实在可怜,就带他们一起上路了,手拿琉王的通行令,居然一路无阻,顺顺当当的离开了京城。好在三保全身都是皮外伤,一路上虽然颠簸也都挺了过来,两个人经历了这么多天的风霜,终于来到了北疆。
明天,明天就可以去军营找顾寻顾长启了,顾卿惴惴不安的渡过了一个晚上。
明天,明天,又明天,明天又明天,扳着指头,已经数过了无数个明天……
自从住进了冷府后,周大婶子一家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这座房子里只有一个年老的管家和两个年轻一点的小丫鬟,老的又聋又哑,说话要用喊的,年轻的只有十二三岁,一问三不知。
顾卿每天只能在大门口伸头向外看看,因为来的头一天周婶子就告诉她,街头上已经贴出了通缉她的告令。虽然每天的招待都很精细,但是顾卿的耐性也在渐渐的消失,一天一天的就这样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雪已经停了,院里的积雪被清扫的干干净净,几枝墙角的寒梅散出淡淡的冷香。
用过了午饭,三保很热心的帮着老管家去收拾后院的柴禾,顾卿就一个人在院子里乱逛,晃到了厨房的井台边,发现那个年纪最小的小丫鬟在洗碗,大大的木盆,油腻腻的碗盘,冻得红通通的小手……
她心里一阵愧疚,这还是未成年的小朋友呀,走过去想要帮她的忙,却被她给拦住,小脸紧绷着差点没有憋出眼泪来,死活不让她靠近。
顾卿只得做罢,蹲在一边,看着她慢慢的一个一个的清洗。嫩嫩的小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忽然就有些似曾相似的感觉,猛然就想起三保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
不由心里泛起一阵的怜惜,忍不住问她,“你今年多大了?”
小丫鬟抬头冲她笑了一笑,露出2个可爱的小虎牙,声音脆脆甜甜的,“我满十二了。”
这么小,就出来做事了,“你家里人呢?”
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掉,“不知道。”
顾卿爱怜的摸了摸她的脑袋,捋了捋她的头发,突然发现她的衣襟一角上有一个熟悉的图案,她盯着那个图案久久没有移开眼睛。
小丫鬟顺着她的眼神瞅了瞅自己的衣襟,笑道,“姐姐,你大概没有见过这种花吧?看上去很像草是不是?其实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我们那里到处都是。”
顾卿愣在那里,好半天才想起回话,“是吗?还真是没见过。”
小丫鬟很得意,软软的童声上扬,“那当然了,这可是我们那里特有的,每年一到了春天,漫山遍野都开满了,家家户户都有,这个花的名字也很好听,叫满天星,你看它像不像星星?”她拉扯着衣襟想让顾卿看得更清楚一点,“满天星还可以入药,能治好多种病呢……”
“你们那里?到底是哪里?”顾卿盯着那朵绣工粗糙的小花,像是要把它看出一个洞。站起身,在衣服上抺干手上的小丫鬟并没有看出她的异样,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拉起她的手走到院墙的一边,指向遥远的一方,“就是那里呀,出了城,一直走,那里就是岭南。”
顾卿只觉得手里的小手冰冷刺骨,茫然的看向她所指的方向,岭南?这是不是疆北吗?怎么会是岭南?
好像有什么东西猛的在脑海里穿过,刺得她手脚发颤,全身冰凉,她猛的甩开交握的手,逃难似的躲回了自己的房里,缩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脑海里回放着从京都城里逃出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瞬间,她猛然警醒,巧,一切都太巧了,好像处处都是照着别人安排好的轨迹在行进。
顺利的出宫,顺利的出城,顺利的路程,顺利的到达,一切都顺利,只是终点不是她想要的那个。
夜半时分,了无睡意,脑袋里被乱乱的念头充塞着,各种各样的假设压抑着她,迫得她透不过气来。
突然外头传来了放鞭炮的声音,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连成一片,在寂静中夜晚显得特别刺耳。
顾卿头晕脑涨的披上衣服,刚推开门就看到隔壁的三保也的探出头来,迷蒙着眼睛看着她。
他们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街上有人在喊,“议和了,议和了……”
“苍天有眼呀,皇恩浩荡……”
“吾皇万岁……”
议和?大宁跟岭南议和?顾卿的脑袋一下反应过来,那代表什么?琉王一派终于要倒了吗?
平静的小城,就这样沸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大街上明显比起往常多了许多人,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好多人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
顾卿躲在房里,被无数个迷团笼罩着,如果琉王真的倒了,李慎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