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青海鸟 > 2 茶山

2 茶山(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玉镯修真覆雨翻云:仙镯 寸灰剑 抹杀/豪门失忆妻 金丹传 诛仙之道巫传 如慕晴风 未知领域II所罗门领域 我当妖怪的日子 归原记 重生之异界领主

村里的老人照例在午后出来活动。慧心做罢功课,把午饭也做好了,就等着老头子吃饭。“三爷好哩,我忘记拿日课来了,”隔壁的六婶就走进来。

“我仁生8月份回来,为了修房子的事。三爷还记得仁生不?仁生和镇东挺好的咧。”

“仁生还在富川县工作吧,早年还给我茶叶和腊味。”

“三爷好记性,把仁生好的都记在心里了。”

“你不是说仁生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吗,原来那里工作环境不好。”慧心问。

“就是,他单位那个头儿出了点事,差点把仁生牵扯进去,最终还是理清了,祖宗保佑,谢天谢地。”六婶说。

“镇东和仁生都是苦命的主,出在外头不好混的,这哥俩就是太主张,当初为何舍近求远,害得我们一世人都跟着他们牵心。”慧心说。

“真是的,小孩就是不听老人话,现在说起来都闹心,还是三爷想得通,年轻时在外面混混就算了,到头都要落叶归根的。这不,仁生就提起修房子的事,三爷,我家房子今年有动工的好日子吗?”六婶说。

“按理说,你那里属于大利方位,尽快选定吧,想着你仁生媳妇是城里人,修好了到时候会回来住吗?”三爷说。

“先修着吧,难说咧,早年我去仁生那里的时候,仅住了三天不习惯就回来了。”六婶说。

“这个媳妇估计也是那么回事的。”六婶笑着说:“她们不惯我,我更不习惯她。不过,我这个媳妇逢年过节还懂得寄些现钱和物件回来,就不知道是儿子意思还是她的意思。”

说到儿子是两个老妇人的最爱,也是常聊的共同话题。村里出去做事的男人就不多,而在外最远的就数她们的两个孩子,一直以来说到儿子的话题,两妇人就一脸的兴奋,话儿就多了起来。六婶是村里少有的刀子嘴,但对慧心却是言听计从,走得最近,也最合得来,不管黄家的大事小事都帮衬着。那年镇东回来提亲,起初老头子和慧心两个都不同意,就是六婶一味地赞成,帮着做了工作,终成好事。但在那时,六婶想着儿子的婚事也按一个模子来办,却成了有心种花花不开。此事后来传到她媳妇那里,惹得老不高兴,从此六婶与媳妇有了隔阂。儿子虽心疼老娘,想要在婆媳之间好好沟通沟通,但多年无效。

“ 要是像镇东当年那样多好,省得我老揣人家心思,慧婶你莫怪我,我不知替你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呢?”六婶说。

“现在我想起镇东这小子的唐突之事还真好笑。”慧心说“如果这样的事等到现在,真是奇事一桩了。”

“怎么会呢,早已成了茶山佳缘,我却羡慕得很,你看我那笨儿子,找了个外地的,最后弄得水土不服,说什么都是茶山姑娘好,心又纯,水灵灵的。”六婶做一腔肯定。

慧心的大儿子镇东做什么事情都独树一帜,似乎深得他父亲的真传。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几年杳无声息,就连单位地址也没有告诉家里,慧心那时正盘算着怎样才能找到他商量成家立业的事情。忽地有一天,镇东一声不响回到家里,告诉慧心单位放了七天假,要他回在家乡里找老婆成家。慧心一听说就懵了,人家还分不清你是何方神圣,别说找老婆,就是要找个姑娘见面都难咧,天底下还有我嫁给你老父亲那回的糗事吗,你这小子以为自已是茶山鬼公三——招手就来啊。茶山有个做巫法赶鬼的三公,那年头禁得严,谁家有事求上门了也不用说话,招招手就来帮办,十分利索。这镇东一点不急,头两天陪着二老哆嗦,似乎要把以前没说的话都补上,弄得二老快成了快乐宝贝。到了第三天,镇东一大早就出门去,在茶山乡高中门口坐了半天。到了下午,看见一个女生单独走了出来,镇东就走上去询问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人家姑娘不知何故,脸红红地回答了一通。到了晚上回来,镇东就跟二老挑明,说已经找到对像了,二老很惊讶,但还是服从了他。就在早上,让他抱了一个老母鸡去提亲,说来也巧,慧心亲家那边一点也不恼火,竟乐呵呵的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亲家叫伍明富,也在同一个乡上,老早认识,倒是他的女儿竹月没见过而已。那竹月姑娘模样清秀,心地善良,就从了父母的安排,把终身幸福托付给了一个路遇的男人。紧接下的几天里,镇东自作主张地给了一点聘金,就开始筹备一场简朴的婚礼。直到把新娘娶回家的那天,慧心才见到这个闪电般娶回来的儿媳妇。看着那俊俏的新妇,慧心还是暗暗打量起镇东的眼光来,原来在心里怪着儿子莽撞的情绪早已被喜气冲走。天上虽没见掉过馅饼,但却见过地上捡媳妇的好事,最终成了久传不衰的茶山佳话。办了喜事的第二天,镇东夫妇就双双拜别了父母,赶着火车回单位了。又约过了两三个月,镇东就写信回来,说单位领导表扬他“时间一到,任务完成”,给同事开了个好头。又说媳妇来到后不太适应这里的气候,又不习惯面食等,最主要的还是思念家乡至亲的情绪不定。慧心看后心里很急,忙问老头子怎么办,娶了人家女儿是要负责任的,要是姑娘不习惯跑了呢。远煕说西北这些地方都是这样的,习惯了就好。只要镇东对媳妇好点,有了孩子就会铁了心在那里生根了。慧心有时也在想,镇东俩是有缘做定夫妻了的,为什么其他女孩都呆在学校里,就你竹月偏偏跑出来呢。远熙那段时间心情也特好,张罗着一些贡品偷偷地拿到会仙岩里,给神仙公跪地磕了几个响头。

慧心正和六婶唠叨着,乡卫生院李医生就和两个护士上门来了,慧心忙着斟茶让座。李医生是来给老头子做体检的,早几年就顺着镇东的意思,给老头子定了一个保健项目。

“三爷好啊,最近身体怎么样了?”李医生问道。

“有得。”

“李医生你看这个老懵懂了,专门说反的,有得就是冇得。”慧心忙说。

“我看三爷啥病没有,心病就有。”六婶说。

“这老头子都泥土堆到脖子上了,还有啥想不开的。”慧心说。

“慧婶你还真别说,人老了就是想着一些看似不打紧可又伤心神的事,比如三爷那么久不见镇东,竹月,敏春等等,可能老想着呢。”李医生说。

“李医生说对了,儿孙出门在外,有时是怪想他们的,就是我那个拗颈儿媳妇,我也盼她了。”六婶补充道。

“是啊,这叫千里血缘丝丝牵。是你的亲人,无论是谁,思念总在无时无形中。”李医生一边帮三爷量着血压一边说道。

“你慧婶要给我装台电脑在身上,想给镇东那边接通呢。”

远煕说。“你看老人要说胡话了,别说电脑,就是平时接着镇东的电话,他也嫌哆嗦。”慧心说。

“要让老人和儿孙们多交流,老人开心了,身体状况就好了,慧婶你就让三爷多动手多说话,像六婶这样多来串门就好。”李医生说。

“我是不请自来,从当年三爷和他叔坐着高头大马回来的时候,就一直来往至今。我是有尾狗也跳,无尾狗也跳,穷乐着。”六婶说。

正在说话间,李医生他们已给三爷作了常规检查,并抽血带回去化验。慧心说幸亏我给老头子做的早餐还没吃,不然就误事了。李医生说从整个身体状况来看,三爷没什么大病,你们的担心没必要。敏春寄回来的药有补心益智的成份,都可以继续吃的。老人主要看两条:一是清淡多餐,想吃就吃,二是多动多哄,开心为上。我们这里环境空气都很好,是养老的福地。说不定哪年镇东退休了要回这里休养呢。六婶说:“我那老大正有这种想法,说退休后要回来长住,我看他是说说而已。李医生你看我那老头子,天天去会仙岩那里做庙祝,大清早就从家里装些东西上去准备当吃的,一去一整天,风雨不改,你说这样行吗?”李医生答道:“这是你家老人的精神寄托所在,只要他愿意就好,就让他去吧。”说话间,远煕突然问道:“李医生,我还能到外面走走看看吗?”本来慧心正想接着说,我家老头子愿意上会仙岩的话我也愿意陪去。听到远熙说话的意思特别,就忙说这怎么可能呢。李医生说道:“我看三爷是很久没有到外面转悠了,你身体都不成问题,只是年纪大了,近的可以去,去远门的就先调理好身体,再和你家人商量定吧。”远煕说:“我看我是远不过会仙岩,近不过三尺塘了,”老人的话引得众人大笑。慧心也咧嘴一笑说:“李医生你看我没说错吧,老人都是说些不得体的话。”

“怎么会,三爷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做事说话都是有份量有格局的,你家门口的三尺塘,我都经过多少次了,就是不如三爷说得琅琅上口。”李医生说。

“爷爷奶奶你们想到哪里去,我们也要跟着去。”慧心的孙子和孙女从屋门口跑了进来 ,镇平在后面跟着说:“柏松,秋红别闹,向李医生、六祖婆问好。”

“镇平哥好,这么早就上养殖场了?”李医生问。

“是呀,今年气候变化很大,养鸡场的防疫有很大压力,我得盯紧点,我正想找个时间和你切磋呢。”镇平说。

“你治禽病,我治人病,都好说,我倒是想到你的场部里看看,你的名头大得很。”

“我爸的养殖场是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箩筐装满金蛋蛋。”镇平的女儿秋红来了一句,众人听了又笑。慧心说:“李医生,我说得不错吧,老的说胡话,小的说大话,都没着落了。”

“慧婶你就让他们说,增添点热闹的气氛。镇平你爸的身体我们作检查了,没有什么大碍,有空你就陪他说说话,多活动。”李医生说。

“有些人看起来没有病,但病起来很要命的。我那老头整天往会仙岩里钻,我看着也省心,人活动了就啥病也没有了,我看三爷也可以去合计一下,怕是他放不下这个架子。”六婶说。

“三爷主要是走不了路,也就不想多动,每一个老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已的活动。我们山区空气好,老人以静养为主也可以。就这样,时候不早了,我得赶过去看另外一家了。”李医生作了道别。黄家座落在一个小山包下。原先的祖宅最先做了学校,后来转给村公所使用了,远煕回来后借居了一段时间,在盖了泥砖房后就搬了进来,一住就是两代人。这泥砖房倒也冬暖夏凉,还是遮风挡雨之宅。后来,为让两个老人住得舒心点,包哥,美姐两个一合力,就把旧宅变成了现在的砖混规模,住人光亮得很。这次包哥寄钱回来,要建两旁的回廊,增加客厅、卫生间、储物间等宅舍,建成一个四合院的样式。黄家前有鱼塘,后有果园,进村的道路从山边绕过,倒是一块宜居的清静之地。黄家虽不是富裕户,却是村里最早住起砖混屋的农户之一。村里人就讨论了,送儿读书是条生路,送女出外是条活路,全靠自已是条天路。又说黄家的风水祖荫,一直都没断着,甚至祖坟还冒着烟呢。黄家一直是村里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说黄家就像吃饭缺了酒那样不过瘾。有的人说着说着就更来神了,说什么三爷的叔父在解放前就出走在国外,定居在南洋,日子过得润得很。不过他们从没见过音信和人影,传着传着就少谈了。大家又顺着琢磨三爷的事情来,说三爷舍不得祖业,回归家乡,又说三爷在追随叔父出国的时候弄失了证件,就出不去了。还说三爷在云南那里早就是□□的人,他出了国外人家能放得过他吗。不过,大伙都认同三爷回来是一件好事,成了村里的主心骨。虽说如此,还是留给乡亲们无限的遐想。人们既不想问也不敢问,成为一个灵魂的存在,就像会仙岩里神仙公一样,信奉他吧,什么也别说。

山乡里的夜晚似乎要来临得早些。晚饭过后,慧心就叫镇平商量建房子的事情。镇平之前就说,在花销不大的情况下,要做点有特色的风格,让大哥感到有新意,把老家的房子和山水印在大哥的记忆里。茶山村的房子都是顺着山势和坡地,横七竖八地建,一般两层三层,活脱脱就像放大的火柴盒,搭不上这里的青山秀色。镇平一直都想要把自家的房子改一改,就算没有大哥的援手,这修建房子也是迟早的事情。

“妈,我要搞一个五十年不落后的。”镇平夸口说。

“唉,谁跟谁比不落后呢,这山村里就巴掌大,又都是邻舍亲戚的,这么久都住过来了,我们不要惹人恼啊。”慧心说着,脑子里闪过黄家老宅的情景,“房子是人住的,而不是建来给人看的,房子建大了我们跟村里人就远了。”

“这次你就由我做一回主吧,我们这里环境那么好,以后会有很多人来游玩的,就当我为乡亲带个头吧,大家的房子一齐建得好看了就能成风景。”镇平说。

“我也是这样想,可是我们不能在乡亲里扎眼啊。你爸从小出外,无处安身后又回了家,乡亲们不嫌弃照样分田分地,给这给那接济,并一直由他们照应着,说啥也不能把这条带子断开,其他的你就做主吧。”慧心说。

“好的,你放心。我找几个人过来商量设计茶山派的,叫做门面新,乡里亲,气派够,人气好,茶山型,住得爽。我担保我们的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好。”镇平随意说着,但感到信心满满。

“我看你呀都快是爷辈的人,还搞什么花俏头,你说搞杂七杂八的我不懂,就算你建起来也要听听你爸的意见,有得住不漏雨就行,有时花了心思未见得是好事。”慧心认真说。

“我先画一个初步的设计图纸,寄给大哥看看,也拿给村里几个主事看看,这样就好办。可惜我们建房子的面积太小,无论怎么设计也变不了多少。听说村里的另外几户人家也准备建房子,如果格调能统一该多好。”镇平对他的异想真是铁了心。

目 录
新书推荐: 我的温柔堂嫂 重生蚊子,肆虐小日子! 重生八零:一脚踹飞恶婆婆 旧爱晚成 全球异能:只有我在修仙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旧爱晚成 夜尽时天明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