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姑嫂Ⅲ(1 / 1)
思君没有想到,才隔了一日又见到了琉璃,而且她居然是过来一起讨究女红的。
思君不得不纳闷,两个对女红都不擅长的人一起讨究,会有什么成果吗?但更让她吃惊的是,琉璃居然改口唤了她一声“妹妹”。所以,前日的事是作罢了吗?
但是,主母叫良妾为妹妹,也不是没有的。
她不知琉璃有何打算,提起心问道:“嫂子,你既然唤我一声妹妹,那前日说的事情是……”
“前日我说了什么事吗?”琉璃不答反问,又好笑道,“我虽不知前日发生了什么事,但既然你喊我一声嫂子,我便礼尚往来的唤你一声妹妹。这样有何不妥吗?”
这装傻充愣的劲头……思君顷刻间便明白了她的意思,浅笑道:“自然好,没有不妥之处。”
琉璃笑了笑,特意朝思君的手臂看去,直截了当的问,“前日看到妹妹手上缠了几圈金色的东西,觉得挺好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京里流行的首饰。那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倒像是镯子。”
她竟然注意到了这个……思君暗惊,一时间竟不知要如何回答,又见她不明所以的盯着自己,干脆撸起了衣袖说:“并非镯子,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缠臂金,是我在金沙城买的,据说在北尧十分流行,倒是不曾在京里见过。我也是觉得独特,才戴着玩的。”
琉璃拉着她的手,左右看了看那缠臂金,豁然开朗,“说起这名字,我倒是有些印象,只是可惜了竟然是妹妹自己在街上买的。”
“此话怎讲?”难道她知道些什么?
“我记得书上有写在北尧那边有几个地方十分流行用缠臂金做两人的定情之物,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思君掩饰的笑了两声,“是吗?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呢!”
琉璃却不放弃,是有那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趋势,“我听夫君说她把你救回来之时,你有伤在身,日日在屋里静养,未曾出门。那这缠臂金是几时买的?难道把你掳走的北尧人还能允许你出来逛街吗?这也太说不通了吧。”
顿时,思君忐忑了一下,已是弄不明白她的话里的深意了,也不明白这到底是巧合,还是谁授意了她,让她来问这些的。难道……会是父亲吗?
她不急不慢地放下衣袖,又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水,想要掩饰自己一瞬间的心神不定。又浅笑道:“还当真被嫂子说中了。掳走我的北尧人据大哥说是北尧的苍王,他对我还真挺好的,当真允许我闲时到街上逛逛。我一开始也是诧异的,想不明白他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不过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想来那人本是个王爷,到底与那些真正的歹人不一样。”
“挺好的?”琉璃心里一阵惊愕,审视着她,不敢相信,“你如此被掳走,名声已是完全毁掉了,这都是拜他所赐,应该是恨他的,怎么还说他挺好的?这把我都绕晕了,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那真正掳走思君的四个人已死,那苍王到底是从哪冒出来了?琉璃总觉得这样毁了思君的名声太过残忍,特别是当思君言明对孟长赢没有任何心思时……这两日来,她一直不□□心,一直在责怪自己。
这会儿,她真正的想不明白了。思君竟是一点也不在意被掳走这件事吗?怎么能呢?
思君笑了笑,“当真说不上恨他,反而有些感激他。两个月的时间,从岭京到金沙城,这一路上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各地的人情风俗也不一样,这久而久之心也就豁然开朗了。”怎么能说恨他呢?就算是假的,是敷衍而过的话,也说不出口。没办法说出口。
琉璃难以置信地瞪着眼,一时间竟觉得是自己产生了错觉,所以才听错了吧。
思君却不管她,也不提女红的事情,只有所隐瞒的与她说起了那两个月里的一些趣事。
这才一会儿的功夫,两人竟相谈甚欢。
—
傍晚时分,琉璃与孟长赢用饭间,皆是未提那是否偷听的事,默契十足。
琉璃问道:“我有些不明白为何婆婆不喜欢思君。她除了养女的身份外,其他的都挺好的。”
孟长赢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竟是想不明白她会如此评价思君,只淡淡的回道:“母亲过于顽固,自是看不起她的身份,那思君在她眼里就皆是不好的。”
“这样啊——”琉璃话里有些失望,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挺喜欢她的。”
孟长赢拿着筷子的手僵了一僵,干脆放下碗筷,就这么看着她,久久不语。
琉璃被他瞧得有些不自然了,只觉得心跳有些加快,干脆也放下碗筷,“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孟长赢却道:“没什么,只是没想到你会说喜欢思君这话,有些吃惊。”
琉璃白了他一眼,意味十足的警告道:“思君已经跟我表明对你只有兄妹之情,你可千万不要生出那不该有的歪心邪念!”
嫁过来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日日看见枕边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思君,这滋味可一点都不好受。因为他得不到,所以才念得紧。于是她才自个做了决定,却探一探思君的口风,却意外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
原本她最忧心的就是思君。可如今这威胁意外的没了,也就彻底打消了要主动帮孟长赢纳妾的想法。如此,自然也不能让他生出这样的想法。
孟长赢不语,低头吃饭,不再多说一句话。
—
近日,侯府里有一件让丫鬟婆子们津津乐道的事,那就是公主和小姐这对姑嫂竟然出乎意料的对上拍子了。
思君倒是与以往一样,不怎么走出自己的小院子,最多就是天气好的时候到花园里散散步。
倒是琉璃找了各种理由,隔三差五的就来看望她。比如这次要听她说在外的趣事,下次就来诉些苦恼的烦心事,再下次就将宫里那过往的秘事拿出了说道说道……
如此一来二去的,两人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比起一般的姑嫂要亲密上许多。
思君从未不曾想过,有这么一天居然能和琉璃成为朋友。若是她们能早一些认识,大概能成为那人人羡煞的闺中密友吧。她心里对琉璃的看法也改观了不少。时间一久,竟有些记不得上一世的琉璃是怎么样的人了,只看出了她本性善良,性格温和,还真正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公主,只是不善女红。
而琉璃那原来对她残存的愧疚之心也渐渐的消散了,每次高氏当面数落思君的时候,还出面维护起来。
整个侯府里,最揪心最气不过的人当属高氏了。她原本还想着借琉璃之手好好对付思君的,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总说姑嫂向来不和,她们怎么偏偏如此要好呢?
侯府里的丫鬟婆子们私下里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有人说,“夫人原本以为娶了公主进门,气焰就要水涨船高了,谁想得到反而要守了规矩被公主压住一头。夫人一向厌恶小姐,这会也不喜欢公主,估摸着是她们性子相符吧,如此性子相投也不奇怪。”
侯府上下一直对高氏严苛的手段有些微词,但总是敢怒不敢言,这会传出高氏受气的话,皆是喜闻乐见的。
—
然而外面却不如深宅里那搬平静和热闹,北尧的大军突破了金沙城这道难关后,像是得了上天的庇佑一般,势如破竹一路南下。
南岭的道道城墙仿佛形如虚设,完全阻止不住北尧的大军。
—
七月,已到了最为炎热的时节,岭京城里的百姓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想着这次是要打过来了,纷纷收拾了东西拖家带口的要往西边避难去。
但康正帝却不合时宜的下了一道旨意,大意是要守城的官兵严守住出城的各个关口,一旦发现了逃窜的百姓,皆格杀勿论。
这道暴虐旨意,让送命的人没有上千也有成百,从城门口蔓延而来的腥味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一时间,岭京城里被笼罩在了一股人人自危的气息中。
百姓中更有微词,竟有人不顾安危的妄言希望北尧的大军快点打入城。
孟成候得到这个消息后,叹气道:“皇上他是没了地方可躲,那极度奢华的行宫偏偏又建在了往北的地方,此时也见不得老百姓们去避一避,倒头来还不是拿起斧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此民心尽失,末日到矣!”
—
朝廷上,有那么几个大胆的想要说服康正帝让孟成候重掌兵权,想着当初就是他把北尧人挡在了金沙城外的,这次说不定能一览狂澜。
且不说康正帝有所顾忌,还未决定,孟成候便是头一个不答应的,他道:“老臣年事已高,且近日旧伤发作,已不如从前那般能在战场上领兵抗敌了。还请各位大人另荐贤能,不要再拿我这一把老骨头开玩笑了。”
众人皆是一阵无语,孟成候才四十好几,怎么就年事已高,还一把老骨头了?
如此,又有人向康正帝推荐了孟长赢,说他是将门之后,自是学得了孟成候一身的本事,又带过兵到江城成功平乱,此次也一定能挡住北尧的大军。
孟成候听了这话,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只淡定的沉默着,不过是觉得这件事头一个不答应的一定是后宫里那位颇为受宠的德妃娘娘。
果然,德妃听到了风声,拍案而起,恨得牙痒痒的,“那几个作死的人啊,竟然敢提驸马的名字!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有个万一,那我的琉璃岂不是要守寡了吗?她和驸马新婚不到一年,连孩子都还没有啊!”
当晚,她就亲自炖了能壮阳补肾的熊鞭汤去见了康正帝,缠着他一晚上,闹着他答应绝不会派孟长赢前去后才肯罢休。
八月底,候府传出了喜事,琉璃公主有孕,已一个月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