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1 / 1)
一直很想写个关于小金的小段落,但总懒得提笔。
当然,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爱情内容,也略有些长,三、四章,两万来字,如果你有心情的时候可以看,没有心情就翻页离开看好玩的小说散散心吧!
毕竟这不是个什么欢快的故事。
对于初入社会正在努力求上的姑娘们,或者那些正在困境,扰的生活不太晴明的,你们可以找个时间看看,如能有些许小小精神抚慰,小白的贫嘴也算有所助益。
前几天吃饺子,因为口干,加了饺子汤,后来觉得口轻,干脆又加了些油盐酱醋、香菜、辣椒油什么的,北方饺子还是南方抄手……倒弄的有点四不像,看着满满的一碗,忽然想起小金。
小金,现在应该二十八岁了吧,即便不是准,上下也差不过半岁。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似乎还不满二十。
她是我那段时期生活的一个深刻的引线,所以说她之前,必须要长篇幅交代一下我的故事主题背景。
毕业后我有一个十分铁饭碗的工作,只是性格天生野马,圈不住,加上国内整体的同行工作大环境压抑,我既不能精通官僚作风的社交之术,又不能看到明日天空与我的阴晴,何况又碰上了集中在一起的几件影响很大的纷扰,干脆就既莽撞又勇敢的,在一片亲戚的惋惜痛骂声中辞职了。
当然这几年的工作也是十分丰富的经历,今次不在这里赘述,下次会单独写一篇那个时期的故事给你们看,给你们听。
我从小是学美术的,大学设计专业,很多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
在大学所学美学及设计专业都是理论和基础课程居多,手绘是主场,需要电脑软件参与的时候,主讲的老师都是寥寥几节课带过,这种情况当时非常普遍,凡是打算毕业后自谋职业做设计师的都要私下里练习电脑设计软件,因为我的工作是做艺术系的专业助教,刚好用不到这些,手绘和理论仍然是主要,所以我压根也没往这方面钻研过。
一个月后,和现在季节接近,十月初吧,我拎着两包行李在北京某区的荒僻处等车。
其实我是从辞职后一个星期就开始找工作,虽然我信誓旦旦的对父母说我绝对牛叉,离开铁饭碗才能找到属于苍鹰的天空——事实证明,我他妈的确实连个属于“苍蝇”的天空都找不到。
初来乍到,好高骛远,凡是我投简历的都是奔着那些比较大的或者著名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创意公司或者公关公司去的,可惜,学历资格没问题,但所有的基本要求都是在设计师的职位上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并要求成果,最主要的是务必会三种及以上电脑设计软件。
等认清形势了赶紧找小公司,可惜又没碰到几个招聘合适岗位的,而且大多数的不仅薪金不能满足我在京城吃住需求,而且明确要求天天加班,没有双休和太多节假日,我很郁闷,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就算不是个高头大马,好歹也是个骡子,找个驴的工作太亏了。
可惜,当我兜里揣着辞职后最后一份工资在外面找工作找了将近两个月,直到一直住的小破旅馆的钱都不够了才忍痛想回去暂作休整,换个方向再来。
因为省钱,住的远,所以我就头发散乱的拎着行李袋在破落的车站等车。
公车站的破柱子上贴着一堆东西,一日游的,租房的,重金求子的……在最下面有一张被挡住的大粉色宣传报,扒拉开一看,一个京城远郊区小型的招聘会,就在当天。
我一看时间才刚九点刚过,离着也不远,心想兴许这就是老天再给我机会考验我,于是赶忙拦下一个黑摩的就奔着招聘会场去了。
到了那,我傻眼了,这哪儿算得上招聘会啊,充其量是个村镇招工……租了个镇中心似的羽毛球馆就开始了,数了数一共不到二十个单位,而且最大的也就是注册资金不到刚八十万的工厂。
其零散以及不专业的程度简直让我无语,真难形容当时一脸乱发的我一手挎着累赘的行李一手捏着两块钱门票进去后站在会场中间的那种心情。
没有办法,我也不能白花钱,干脆拿着简历找了几个最有“前途”的招聘点看了看,基本上都是对方一看我简历的前几行就赶紧问我有没有长期工作意愿,一脸热忱的恨不得把我扯过去长相厮守。
可我是设计专业,你找会计、后勤,电工,你跟我热情个屁?
后来听门口保安大爷说,我才知道我是他们那儿历来招聘会学历最高,学校上好的。
这样也好,我在京城撞的灰头土脸的颓败此时总算有了点扬眉吐气,只是吐的有多龌龊自己知道就好。
被强行谈了几个完全不搭调的公司的岗位后我又回到了会场中间,从外表到内心我都觉得灰到底了。在半个小时内,看着周围零零散散的应聘者,我一直在挣扎到底是赶紧出去坐车回家吃两个月闲饭充实一下软件专业技能再来,还是——不论好歹,总要找到个工作养活自己。
然后我给我爸打了个电话,我爸那时候已经有过一次脑血管病的发病史了,所以内退长期在家休息,接电话的时候大概在看电视,很平常语气的问我“找到工作没有,钱花完了就别耗着了,先回来再说,实在不行我给你崔叔叔、刘姨他们打个电话咨询……”
他即将说的几个长辈都在四九城里行政单位要职,是父亲的故交,我没等他说完,我立马热情的回应到,“找到了,别担心,两天后就上班。”
挂了父亲电话,我直接冲着唯一一个挂着“招设计师”字样的招聘点儿跑过去。
一个京郊的工艺品厂,老板娘亲自来招聘,需要一个电脑和手绘工艺品图样的设计师,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个图案画工罢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画工,我还要硬着头皮撒谎。
老板娘看我简历也如他人一样满意,看完我带的部分大学作品照片后,笑开花使劲儿慈祥的问,“哎呀!哎呀,那你绘画功底真好,你软件用的怎样?Photoshop会吗?熟练嘛?又在大学教书,看来扫描仪,传真,打印都没问题吧!?”
我点头,“哎,会,行,挺熟练的。”
其实我当时只会用Photoshop里与手绘板结合的工具,说简单点,干脆就是铅笔、橡皮、颜色变换等按钮,稍微简单的修图对我来说都是一头雾水,原来办公室里的扫描仪什么的……我根本碰都不碰。
老板娘都没有质疑为什么我带着学历和一堆证书最终会选择去她哪里上班,因为我也不知道,只是想天冷了,我得找一个能让我不依靠别人可以独自活下去的地方。
简单的讨价还价,月薪一千六,每周休息一天,不管住,中午有一顿饭。
中午胡乱买了两个包子站在路边吃了,如约在一点半和老板娘碰面,由她带着我去厂里。
我去了,那是一个与我毅然辞职时所憧憬的美梦中设计工作者的办公环境天差地别的地方。
厂区狭窄一条,两侧是紧密的平房,东边是老员工的四个宿舍,西边是四个车间,正南有三间房子,一个是财会室,一个是出库入库办公室,还有一个就是所谓“设计师”的办公室……也就是和两个老板挤在一间不到十一平米的屋子里,破窗玻璃坏了一块用塑料糊上,破门木质受潮关不上,房间没有暖气设施,桌椅板凳都是不知哪里淘汰来的旧货。
不到十米宽的厂区院子里堆满了手工艺品的原材料、次品、等待回炉再造的产品等,满厂都是浓重的上色化学颜料味道以及简单车间里的粗糙电动器械的狂轰滥炸的噪音。
老板娘看出我脸上越发深刻的表情,大概以为我要拂袖而去,赶紧开口说,“没事儿,小白,条件是不太好,肯定跟你以前的工作环境差太远,那这样,你别着急,我跟老板商量下,再给你适当补贴点行吧?”
我叹口气,点点头,其实我根本没听到她说什么,我只是在想我要用怎样的心性和状态来适应这里?不然就别逞这个瞎能,干脆卷铺盖回家在一片众亲戚的批判声和朋友的暗笑中低头熬着!?
我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老板,帅气的男老板,高高瘦瘦的,三十四五岁,老板娘到好似大了五六岁似的。男老板姓张,特别像我以前关注的偶像小室哲哉,他梳着低马尾,一本正经的跟我说他也是设计专业毕业的,是某某纺织工业学院的,我才略感亲和了些。
然后我被莫名其妙加了二百块钱月薪,虽然这仍然不到我原来月收入的一半儿。
老板问我什么时候正式上班,我刚要开口说随时,突然猛地想到软件一事,赶紧刹住,商量道,“一个星期后行吗??”
老板不满,着急用人,希望三天,我咬咬牙同意了。
随后问了问附近能租房居住的地方,老板娘说厂子宿舍只给老员工,外面沿着路往东,坐车二十分钟是非常好的现代化小区,好几个大园区,但价格贵,要是省钱就往西走,步行十五分钟进村,都是平房,单间出租,低廉,但是条件不好,也不算安全。
我哪里还来得及管什么条件,现有的钱能坚持半个月不喝西北风就不错了,小区干脆不想,拎着行李在砖土混合的路上一直走到村里边。
找了一下午,寻了一个干净的院子,共八间厢房出租。
我要了其中一间,不到九平米,黄白色的墙,老式石膏天花板,水泥地面,难掩的潮气。
院外厕所,院子里的水管公用,电费单交,一个月一百五,除了两摞砖头搭成的床之外,什么都没有。
从没有如此艰涩过,记得刚分配工作的时候,到宿舍楼我还抱怨人民教师的待遇也太简陋,现在想起那两人一套的标准配置简直是天堂啊!我把行李放在床板上,掏出钱来数了数,房租是没问题,可是要置办的东西就不少,最主要的是我必须马上买有关设计软件的精细教材,哪怕临阵磨枪也不能上班第一天让老板就炒我的鱿鱼吧!?
我用了最少的钱买了水桶、脸盆、小煤气灶、小锅等日用品,又在附近二手市场淘换了五十块钱的桌子和椅子,雇三轮拉回来,总共花了三百不到,以往平常的数额,在那天都变的格外沉重。
第二天我一早就赶往市中心,分别到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新华书店都看了一遍,把我需要的,详细的价格又能承受的设计软件教材都买到了,又抓紧时间赶往之前的工作单位去抱我一直没取回的台式电脑、以及辞职时嫌麻烦弃用的厚厚的棕垫和褥子。
就这样,天黑的时候我终于满身大汗的拖拽着一堆东西从外面回来,小平房很矮,借着院子的光,我换上了二十五瓦的节能灯泡,收拾好物品,摆好电脑,铺好“床”,我几乎瘫倒,靠在床头,很久无声。
真想洗漱好就早早睡觉,可我没有那个时间,坐好,开机,翻书,装软件。
一直到凌晨两点,我大概了解了两个平面软件里所有的功能按钮和基本菜单,累到无极,倒头睡了五个小时,八点起来,随便吃了点东西又猫在电脑前。
就这样,我整整两天三夜没有出门,睡觉时间总共不到十五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学,学,学。
因为完全照书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书上根本没有解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才会出效果,也不知道怎么就非要用这个“图层”加这样的“蒙版”才会出来,那另外一个面板上的“蒙版”又是干嘛的?“通道”到第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一会儿“选区”一会“作色”?(上述为Photoshop软件的常用内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像一个又一个巴掌抽我的脸,我根本无处询问,又急又愁,恨自己的时候忍不住掉眼泪,为什么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少的部分也没有仔细听明白,不然又何至于这样完全不记得?
没办法我就死记硬背,现在看来极其简单的一个扭曲透视后略用调整面板即可形成的图案,在当时我硬是背了两个小时的步骤,心想总归不让第一天工作的时候出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