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再也不见(1 / 1)
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曼华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她忽然明白:此时自己的这种情绪不是伤怀,也不是遗憾,而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困惑。
对,就是困惑。困惑这一路走来,自己到底在寻找着什么,又错过了什么。
我们总是说要过想过的生活,要爱想爱的人,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比较清晰明确,而要想的,甚至自己都无以名状吧。又或许,我们此刻想要的,说不定真如旁人说的那般并不牢靠,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检验。而最后,我们会在垂垂老去的午后黄昏无比怀念那些自己错过的点滴幸福吗?
可我们这仅有的一次人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啊,在没有经历过失去以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有些失去,一旦错过,就只能缅怀了。
那一晚,曼华毫无例外地继续失眠。好像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
大学时,我们疯玩到凌晨却能挨床即睡;毕业后,我们早早躺下却常常失眠至天明。
脑海中思绪不断翻涌,却也只是翻来覆去地毫无答案。曼华在黑夜里将手机开开关关好几次,终于在再次打开时收到了王洋凌晨时候发来的一条信息:
“我结婚了,是我的初恋,我们从初中时便在一起。可……我并不快乐。”
简短的一句话,让林曼华本就如麻的心事更重了。
望着漆黑的夜空,反复咀嚼着这样一句柔软的话语。曼华的内心也跟着柔软了起来。用两年的时间去与一个女生相处,是有诚意的吧。而真心,也一定是有的吧。可是对于感情,或许时间比这些都重要吧。
好遗憾,相遇时她心里没有了太多的空隙,而他也只是一个青涩懦弱的孩子。
好讽刺,等她心中那个位置空出来了,他却和另外一个女子结婚生完了孩子。
原来,时间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神。
可我们的错过,真的只是因为我们的渺小么?
不一定吧。
让我们错过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就像那篇经典帖子所写:
“我们所在的世界没有王母,你不是牛郎,我亦不是织女,你若真对我情深如此,当初我未嫁,你未娶,你干什么去了?”
思绪定格在这里的时候,曼华突然彻底释怀了。
不用遗憾的,正如三毛所言:“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双臂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样失手,都会拥有。”
在黑暗中长舒一口气之后,曼华在凌晨打下这样的回复:
“你有贤惠的老婆,可爱的女儿,她们才是你快乐的源泉。不要舍本求末了,好好爱该爱的人。”
良久,曼华看到这样的疑问:
“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吗?”
曼华想了想后,回复道:
“我不缺朋友,我想,你也一样吧。再联系下去,大家心中都会有愧,还是不要再见了。祝你幸福。”
当手机短信息提示音再次响起,曼华早已泪流满面。只见屏幕上只有一句话:
“丫头,如果可以,请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不然你不会真的幸福。”
幸福。向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而自己和王洋的感情也是一碗烧到七八十度的温水吧。很多次,都以为,再加把柴这份感情便能沸腾,可时间漫过,我们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柴火去将这样一份温热的感情捂成炙热。
大一那年曾相识,等到自己大三,却在收到那双淡黄色达芙妮鞋之后便再也没有了王洋的消息。由于不是一届,更不是一个学院,所以曼华并不太认识王洋的同学和朋友。只是辗转得到消息,王洋不知什么原因提前离校,工作去了。
那些天曼华是有疑问的,可要强如她,又怎么会亲口相问。于是,就那样沉默地过了一年,等到自己大四寒假,才知道王洋的孩子都出生了。
曼华是在无意之中从另外一个同学口中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人是王洋的老乡,又和曼华一个专业。所以,在路上偶遇时顺口问了一句:
“喂,曼华,你知道吗?听说,王洋学长的女儿和你一样都叫曼华。”
那一刻,曼华觉得好震惊。
原来,那样一声不响消失的背后竟然是结婚。
更讽刺的是,算时间,应该还是奉子成婚。
曼华突然觉得好笑,既然这样迫不及待,又何必装得情深意重。中国文字这么多,又何必要与自己同名?
世事啊,真真经不起推敲。
想到这里,曼华突然觉得好疲惫。
从情人节那天起,她就感觉自己俨然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那里面充斥着自己二十七年来的各种回忆,即使时过境迁,自己也好像将那些过去的路重走了一遍。
这种沉溺的感觉,真让人沮丧,那么无力。
那么就这样吧,未烧开的水终究有它烧不开的原因和理由。既然我们已经无从追问,那么就和它握手言和吧。
可是,一想到王洋最后那句“如果可以,请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不然,你不会真的幸福”,她又一次陷入两难的境地。
再一次,曼华意犹未尽地想起了已经三年未见的辛原——那个唯一让自己的感情沸腾过的男子。
他,现在好吗?
毫无睡意的夜晚,辗转难眠的曼华终于忍不住摸黑爬起,打开电脑。盯着自动跳出的网络首页,曼华竟想不出自己该如何打发这无眠的夜。
鼠标在页面上漫无目的地来回扫过,终于停在了人人网的入口上。
直到此刻曼华才想起,自己真的是很久不曾来到这里了。
凭记忆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竟然是正确的。
随意点开个人主页,显示的上次登陆时间已是三年前。不自觉地看了看最近访客,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不再象过去那样仔细地研究都有谁谁谁在关注着自己。人人从来就是一个用自己的热情换取别人热情的地方。而自己的热情早已在三年前就冷却了。
微凉的夜是适合怀旧的。
曼华合着睡衣,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顺手点开酷我,熟悉的音乐响起,却是这样的应景:
“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思念还有多少煎熬,偶尔清洁用过的梳子,留下了时光的线条……”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曼华漫不经心地看着自己很久之前的状态、日志、分享和相册。
时间在曼华一条接着一条的阅读中缓缓的流淌,夜,更深了。
忽然,在曼华点开礼物板块的瞬间一阵闪电般的心悸迅速掠过心头。长长的画面里出现的全是同一个人送来的礼物。从最初的那天起每天一份,一直坚持了99天。而自己正是在与辛原相遇99天之后才和他在一起的。
看着这些曾让自己无限甜蜜和深深感动的零零碎碎,曼华顿时百感交集。却说不清,自己到底是该欣慰、怀念,还是心酸、苦涩。那些撕心裂肺的情话,如同飘落在秋雨中的残叶,清晰可见,却也满目疮痍。逐一看完每一份小礼物,依次读尽每一句小附语,曼华感觉像是走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路。
起身冲了一杯热咖啡,曼华怔怔地坐在电脑前一口接着一口地喝了下去。
放下依然温热的杯子,曼华终于忍不住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依然还是从前的主页面,不同的是,内容更新了很多。比起曼华已然荒芜的人人主页,这里的主人显然勤快了很多。
并不着急看他近期的状态,曼华只是逐一往下找,直到分手的那一天。
却分明看见,那一天,他的状态显示的是:
“战斗结束,恢复单身。”
望着下面长长的留言,曼华瞬间泪眼模糊。
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很任性、很伤人吧。不然,为什么曾经那样深爱自己的男孩会在分手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如释重负好像分开不是一种伤痛,而是一种解脱。分手不应该是很苦很痛的事么为什么到了对方那里,却变成了一种浴火重生般的新生?
原来,那些年的自己,这样失败。
曼华带着泪逐一往后翻看,才知道:他喝酒了,他学会抽烟了,他去北京出差了,他回家过年的飞机晚点了,他的家乡真的好冷好冷。最后,曼华的目光在他的签到的地址和新换的手机号码上停留了良久。直到完全熟记才终于移开。
可越往下看,曼华内心越是升起一阵阵茫然的空洞感。
是的,他终于彻底远离了她的世界。她再也无法通过只言片语读出他的心情,而那些尘封的往事在他心底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沉淀,她也真的无从知晓。
曾以为,自别后,忆彼此,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却不知,时光早已悄悄将那份熟悉吹散在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