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淑女之谋 > 27 第七章

27 第七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他的夫人是古人 我在时光的长河里爱你 愿景 [花宫真BG]生存游戏 二十四孝相公 心甘情愿 同颜美人 [七五同人]与猫共舞 豪门绯闻:总裁的秘密恋人 如果爱情没有眼泪

次日清晨,在镇招待所七楼观看离官城不远的旧县村,就是一道风景。其实,官城镇和旧县村就如相互依存的卫星村镇。据说以前旧县是县城,官城则是靠在县城根的圩镇。卢霞早就知道有官城有旧县,大概是因为地方不大一直没有来过。现在要照顾患病的母亲,同时也是为了按母亲的计划,也可说是按老胜叔在为自己的老家制定的旧村改造方案的意思,开展反哺江村社区的活动。卢霞算是有幸来到了这个在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地方。当然,用反哺的比喻是她个人的理解。她认为倒是很贴切,可能正是因为基于个人的理解,现在她站在镇招待所七楼也颇有观景的心情。因展现在她面前的一切,正宛如广西著名画家阳太阳的一幅风景画。

她远观官城镇旧县村,北面是峤安山,南面的藜河从官城旁边流过。本来藜河在官城以南是向南流的,但到了独舟山却突然向北。在藜河绕过旧县村以后,这条河却是从江心岛和独舟山之间穿过。可能因为江心岛和独舟山的谷地加速了水流,那滚滚滔滔的江水直逼北面的峤安山。

若站在藜河上游,可以说是从独舟山上的尼姑庵往下俯视,似乎是尼姑庵在挑着江心岛和隔江相望的鹿儿茶园。不过,就是这么一大片山山水水连接的鹿儿茶园,仿佛是官城镇和旧县村携手共构的伊甸园,可说是双手捧起的一块大碧玉。那是最最闻名和最最美丽的旧县村独特景观。

卢霞在照顾妈妈服药之后,也搬了一把椅子让妈妈与她一起观景。

卢霞的的确确对旧县村还不够了解,或者说是很不了解。她觉得妈妈说旧县村与江村社区要面对的事太相似了。现在旧县村的全景就在母女俩的脚下。但两下相比较起来,尽管卢霞对江村社区还算有一点儿了解,若真要说出旧县村与江村社区有什么地方相似?这旧县村与江村社区又共同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这其中的一切一切,卢霞只有向妈妈求教。

这时,卢依依精神有一点恍惚,因此话语也不多。她指着与藜河平行的一条错落有致的店铺长街说,那全是茶店。这条街原来不在这个位置。你不要以这个位置很简单,也不要以为位置上变一变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一变让旧县村归还了近三十年欠下茶农的三百多亩土地,也让茶农扩展了茶园,人均收入增加一倍。为此,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旧县村有一位出色的校长,或说是一位优秀教师,因此弃教还乡,这人就是荣勤勤……

卢依依加重语气说,霞霞,你看从官城镇到旧县村不到两华里,就有这么一条全是亿元荼店的长街,并且还将出现另一条新街。旧县村很快就会成为数亿万的富村。你只要住下去,很快就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卢霞不知母亲是因病恍惚,还是想着江村社区的事而恍惚。从卢霞看来,华文书办事精明认真,但上次怀疑那个老提要荣勤勤的照片的人,是否也很清明认真?另外,母亲会不会还对江村社区派来的代表有怀疑,江村社区就来了这么两个人?不会中途开小差回去吧?这真说不准……

不过,这时服务员带来了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子,交给卢霞一个特快专递包裹,叫卢霞签字。卢霞一看是从玉市邮政投递过来的快件,马上高举起来跟母亲说,妈,你要的江村老照片,一早就有人邮寄过来了!

卢依依接过来一面翻着照片一面说,霞霞,你不是江村人,看了江村的老照片也不会有什么感想。我考虑江村人这几年因划进社区,觉得钱好赚,周围环境变成什么样也没有感觉了。为这我想学凤凰古城手绘图那样也绘一张江村手绘图。这手绘图会一面镜子,让江村人从中了解江村的环境和江村的美丽。若你没有坐游船沿江游览江村经历,就无法感受那如似童话和梦境般的江村。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想你也翻一翻江村的老照片。我再讲一讲在我的记忆中,坐船沿江游游览江村的难忘美好印象。

卢依依翻着照片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霞霞,要是江村社区弄好了。那真会出现比旧县村的景观更独特美丽并更加闻名和独特的江村……

卢霞听着母亲的回忆便很期待她讲一讲那如似童话梦境般的江村。

料不到母亲喘了大大一口气问,霞霞,不知我跟你说过我和桂娥、桂嫦,还有宝麟、小琪、小忠没有?我就是跟他们一起坐船游江村。

卢霞不明白妈妈为何不接着讲了坐船游江村的感爱,而是说坐船恼江村的机会,开始是桂娥、桂嫦,还有宝麟、小琪、小忠桂娥、桂嫦,还有宝麟、小琪、小忠几个小伙伴为了给老先生换换那身破烂衣裳,几个人一起在三江的各个河湾捉鱼。以至,后来偷偷做了一件在今天也是人人反对的撒药毒鱼的事。不过,当时毒鱼就只用茶子麸。所谓说撒药毒鱼,其实所撒的药没有毒,毒到的鱼也没有毒,那鱼当天煮来吃也毒不着。他们毒到鱼后,在村里叫卖。村里人也知道那是撒药毒到鱼也照样买。其实,他们所撒的茶子麸,只是鱼碰到后呼吸有了问题,容易被人抓到罢了。

卢依依因为有病,讲了几句又得喘一口气再说。不过,她说在用卖鱼的钱买了新衣。当老先生脱下那身破烂衣裳,穿上新衣裳以后,大家就决定要用剩下的钱,搞了一次难忘的烛光晚会。但这时妈妈大大地喘了喘了一口气之后解释说,霞霞,这得声明一下,那个烛光晚会完全不是今天的概念所说的烛光晚会。那是因为开篝火晚会,大家又觉得太张扬,才决定用腊烛,借用烛光来搞活动。为什么要搞烛光晚会,这其中除了老先生穿上新衣有了收获,在孤儿朋友中还出现了好几件值得纪念的事。这些事都值得大家聚集在一起庆祝庆祝。当然,对于老先生更多的是感恩。

这个烛光晚会的事,实际是老先生提议,得到大家拥护才搞起来的。开始大家是想用剩下的钱,在酩江茶座喝茶聊天。但老先生说,一群还戴着红领巾的少年,一起到茶座喝茶不仅是大煞风景,还有违背了少年先锋队不登茶楼酒楼的光荣传统。他建议到陂头园采一些番桃果,再到酩江茶座买些茶点,然后自己泡些茶,大家开一个热烈的烛光晚会有意义。

大家都说老先生的提议这个好主意,于是决定第二天一早出发一起去陂头园。老妈因为在三江的各个河湾捉鱼、撒药毒鱼,也熟悉了三江的江湾河汊,并且觉得跟大家在一起颇有收获,因而也决定一起参加烛光晚会,一起到陂头园去摘番桃果。卢霞也觉得这个活动太不意义了。

老先生算一算到陂头园摘果的人,有宝麟、小忠、桂娥和桂嫦,另两人就是母亲和老先生,一共有六人。可宝麟、小忠只能骑来两辆自行车,其他人则只有通过流动沙洲慢慢到陂头园去。可料不到第二天,醴江江水漫过沙洲。比平时深得多得多,若要想通过流动沙洲到陂头园的想法得改变了。这使母亲很感意外,若不能通过流动沙洲将人送到陂头园,那就不仅是摘不到蕃桃果,她要一睹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陂头园)也就成为不可能了。因为在这六人中,只有她不是本乡人,搭骑自行车肯定没她的份。可老先生立即拖来了好几根老芭蕉树杆,那芭蕉树杆约有两米五长,他用篱竹串起来拼成一个长方树杆排也有两米宽,再用一把芭蕉叶梗做舵竟成了一个长长方舟。老先生有了这方舟,除了宝麟、小忠其他人都上去了。当然四人中有三个姑娘,方舟负载并不重。老先生还将去了梗的芭蕉叶弄成一个蓬,将方舟叫做邓世昌的致远号。这致远号的前方就陂头园,因为陂头园在下游,致远号顺流而下速度可不慢,真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感觉。

可宝麟、小忠虽说是骑自行车,因为江堤并不平坦所以速度也不快。

这时,卢霞从妈妈眼里看到母亲童年的自豪。卢依依继续说,老胜那时还不懂得泰坦尼克,若是懂得一定会将这芭蕉船叫做泰坦尼克号!

卢依依接下去就是讲那难忘的烛光晚会。她为了要讲这个烛光晚会,她又喘了大大一口气,本来从七楼看到了旧县村茶园,妈妈一为肯定了荣勤勤的功劳。但为了讲烛光晚会,把荣勤勤如何优秀也搁到了一边。

卢霞不愿意打扰患病的母亲的美好回忆。但因为七楼风太大,只好扶妈妈回到房间里去。其实,卢霞还有很多事不明白。比如,荣勤勤为何被雪团卵石袭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师生又为何要来旧县村救灾?旧县村仅仅是遇上了冰雪灾吗?听说除了冰雪还有大火。其实,在2008年整个南方的冰雪灾,到处都充满着阴、冷、湿,为何还有大火?卢霞觉得还有不明白就是,什么样的雪灾需要抢救冻伤的人?又什么灾成就了荣勤勤的业绩?可事情还不仅仅是这些?与桂中联系着还有两个地方,即江村社区和旧县村都要申报名村名镇。江村社区有教育遗存,旧县村又有什么?

本来卢霞急于要向妈妈了解的事,可这时母亲真的将荣勤勤如何优秀都搁到一边去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卢霞弄不懂,她真是弄不懂……

尽管如此,卢霞还是静静地等候着母亲给她讲那个烛光晚会。

卢依依为了讲烛光晚会又喘了大大一口气。由此,卢霞更明白母亲的身体已相当虚弱。她也不再去提起荣勤勤,就让荣勤勤的事先搁到一边吧。

卢霞觉得七楼的风太大。她将妈妈扶回房间后就让妈妈躺在床上讲。

卢依依喘了一会儿说,霞霞……妈妈在陂头园不仅是摘到了蕃桃果……还真看到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是个更加美丽的大果园……平时妈妈看到的番桃果……没那么红……那陂头园的番桃却红得跟胭脂一样……可能陂头园光照足……胭脂果都长在高枝……所以断定这果很甜……这烛光晚会有胭脂果又有茶点……可以肯定很是难忘和甜蜜……

她又喘了大大的一口气说,霞霞……还有一事就是……老先生那芭蕉船如何回来……芭蕉船去陂头园时是顺水……回来时就是逆水了……

卢霞也觉得芭蕉船没有动力,顺水时是水推船,逆水时水不但不推船,还对船有不小的阻力。她也觉得若没有动力芭蕉船回不来了……

卢依依看到了女儿的疑惑,便提起精神以振奋口吻说,霞霞……老胜真有办法……他看到了陂头园有架废弃的小龙骨水车……那龙骨水车约两米长……是龙水车最小号……水车的厢体都烂了……但龙骨和龙骨片连接起来还可用……甚至左右摇柄还完好无缺……老胜就用篱芭藤连接龙骨和龙骨片……并且用篱芭藤将水车绑在船上……就以龙骨车划水做动力……这样芭蕉船终于能逆水前进……邓世昌的致远号回来了……

卢霞听完立即鼓掌。她不仅是为母亲看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鼓掌,也为老先生的芭蕉船能回来鼓掌,以及为老先生懂得用龙骨车划水的智慧鼓掌。当然其中也包括母亲能提起精神志讲这个故事鼓掌。可是,卢霞在细细思量之后,觉得母亲之所以能够提起精神来,不仅是为了王母娘娘蟠桃园之游使她难忘,同时也是为芭蕉船和以龙骨车划水的智慧而鼓掌。但要真正确切说出母亲所以能提起精神并为之振奋的原因,很可能包括妈妈在这芭蕉船上,看到了比大刘拍摄的那组江村照片更美的江村。这或许就是妈妈说的,坐船游江村的美好感觉。可卢霞对此并没有把握……

不错!卢霞是那样想。可妈妈也真这样讲了。她说,霞霞,我要绘江村手绘图,不能仅仅依靠江村的老照片,也不能仅根据大刘寄给我的那组江村照片。你听说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如何画《长江山水图》吗?他花了三个月乘船游长江,后又花了一个月乘船游三峡。但他的作品《长江山水图》比现实的长江山水还美得多。我一样也很重视亲身感受。我从豸塘岭大庙的万花楼俯视江村,以及后来又从老胜那个芭蕉船仰视江村的两次感受大不相同。我要综合多派游览江村的感受,再根据写真照片的实际感受去绘制出更美的江村手绘图。以便将来提供建设更加完美的江村……

当然,卢霞听了母亲讲了她绘江村手绘图的打算。但是,卢霞还是搞不明白。前面妈妈提到荣勤勤留下太多悬念了。比如,那些袭击人的雪团卵石?还有青年政治学院为何来救灾?遇上冰雪灾为何有大火?还有就是雪灾中冻伤的人?这些事太吸引人了。可母亲为何要搁到一边……

卢霞知道母亲的病是最大的原因。荣勤勤已经回到了原来的教育岗位,一般弃教回乡的人是不可重返岗位的。荣勤勤都是那么特殊,是她可以将村里的业绩暂搁到一边吗?可能还不仅是这些。比如江村社区和旧县村要申报名村名镇也暂可搁到一边。是否能将荣誉和暂够不到的目标搁到一边也是做领导难得品质?另外,妈妈对于支持那个《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的旧村改造方案的思路,以及荣勤勤对方案的执行也不提了吗?

不过,卢霞还是在静静等候,让母亲给自己讲那难忘的烛光晚会吧。

卢霞知道母亲要说话,总是先喘一口气才开始。这次她却是没有喘气就说,霞霞,我在江村过的烛光晚会,是在六十年代初最难忘的烛光晚会。

这天夕阳西下,那个难忘的烛光晚会终于已准备就绪。这次聚会的地点,就是在老先生的那个墙上绘有壁画的闲庐会客花厅。参与的人就是胜胜、宝麟、小忠、小淇,还有几位女同胞,一个是我,另两位是桂娥和桂嫦。

卢霞知道那时,母亲还未取名卢依依。她还用卢婕妤的名,并且应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卢霞很注意母亲的回忆,这些阳光子弟让她坐首位……

当第一支腊烛点燃时,一支腊烛的光并不很亮。但当点燃十支腊烛,二十支腊烛、五十支腊烛、一百支腊烛,就是一片耀眼的熠熠亮光。老先生的闲庐会客花厅,看着那四壁都是鲜亮的壁画,并且在一百来支烛光的照耀下便有一种异常温馨的感觉。特别是那幅《渭水访贤》的壁画,不管是钓鱼台的环境,还不周文王和他的一双儿子的来临,或是在钓鱼台垂钓的姜子牙,在引熠熠的光亮照射下,显得是那么的逼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美极了。

这个烛光晚会,大家最期盼的是几个人的表演。一是诗人的朗诵和两位校文艺队女骨干跳蒙古舞。二是两位本村的所谓的乐师的演奏。大家都知道老先生是打算考天津音乐少年班的人,吹笛子是最拿手的,特别那首《白鹤游》。还有,就是宝麟是制作二胡的本土师傅,他制琴就不仅是在玉市有名。有一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来玉演出,宝麟将自己制的一把二胡拿到该团请乐队演奏二胡的名师评评自己的琴。料不到那演奏家问他卖不卖?他同意卖后,那位演奏家也不让宝麟吃亏,带他到乐器店,以最高价的二胡为基础价,再一百元、二百元往上加,直到宝麟同意点头为准。有人说,其实那位演奏家也是一位制琴家,他看中了宝麟制作的二胡的琴杆和琴筒,特别是制二胡的琴杆和琴筒的木头。当他得到宝麟的二胡后,就送给宝麟一本《刘天华二胡演奏曲集》。今晚宝麟就用他制作的二胡,演奏刘天华的名曲《光明行》。

烛光晚会最感人的仪式,是老先生带着大家向少先队队旗和红领巾致队礼。老先生觉得他本人,还有宝麟、小忠、小淇以及桂娥和桂嫦都是已退队的少先队队员。大家都是刚刚进初中,有的是读初一,有的是初二,只有老先生是初三。不过,中国少先锋队对于他们这几个自称阳光子弟的孤儿的教育作用太大了。为此,老先生将少先队队旗和各人的红领巾摆在台上,像过队日一样,先是唱中国少先锋队队歌,高举中国少先锋队队旗出列。然后,老先生带着大队长的标志,向大家授红领巾兼集体向队旗致少先队队礼。

老先生就在大家沉碎于感人的仪式时,好像是跟大家作郑重的通报表彰说,我代表阳光子弟的兄弟们,欢迎远道而来的桂林少年女诗人——卢婕妤。这姑娘这几天跟我们风里来雨里去,跟我们泡在三江河湾捉鱼和用泡茶麸药鱼。还跟着我们走村串巷卖鱼。可她就在这几天,从皮肤白变成了皮肤黑。不过,这得着重介绍,她原来就是我们在观文阁小学的校友。那一首全校师生都闻名的《队日》就是她的处女作。我特别提出要大家学习的,她是一位城市姑娘,愿意跟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就很了不起!

大家听了一齐鼓掌。老先生接着又说,我还要特别介绍两位村里的好姑娘。她俩就是桂娥和桂嫦。她俩用水牛救起了一名溺水少年全村都知道了。可在几年前,因“□□”有两个群众组织械斗,要炸豸塘岭的万花楼。一位原来在观文阁小学的执教的老师为了避免械斗。虽然他家就在豸塘岭附近也决定离开,可各处路口都有人把守。这位老师就曾执教桂娥和桂嫦的数学。这一天,桂娥和桂嫦就以她俩是红卫兵,她们两个人都戴着红卫兵总部的袖章。那位老师则穿上工人工作服。她俩就说是红卫兵组织派出她们两个护送一位工人师傅到石南镇古洲肚印传单。因为玉市人都知道古洲肚是军工仓库并有印刷设备,于是骗过了把守在各处路口的械斗人员。今天我们都知道组织械斗,教师最是无辜。这件事也跟她俩救溺水少年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这时,桂娥和桂嫦拉着卢婕妤站起来一齐说,我们的少年女诗人提议,在酩江茶座有一件事也值得我们学习。也是观文阁小学的校友叫陈少小……

卢婕妤站在一旁说,她的名字就是唐诗“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少小。她是我在观文阁小学的同班同学。后来,她进了玉市江村棉织厂做漂染女工,就不再读书,名字还叫陈少小。后来改名叫小筱。不过小筱也不是她正式的名字。自从她父母在酩江边开了江村第一家茶座,顾客盈门。因此,她离开棉织厂不再做漂染女工,改名字叫陈晓晓。现在大家都叫她陈一笑。她带了几个同班同学做服务员或表演茶艺。在茶座表演茶艺,大家又叫她笑姐……

卢霞一面听一面想,在七十年代农村工农差别还是很大的。陈少小棉织厂做漂染女工,为何后来宁愿在茶座表演茶艺,也不再棉织厂做漂染女工。为何在老先生的旧稿的前卷有一定篇幅,写洗布洗纱的女正叫纺织十二钗。后来,在后卷就不再提了。特别这漂染女工除了漂□□,还有各种染料。就拿漂□□说,主要成份次氯酸钙,有很强的漂白、分解和致毒作用。它毒性更强的同类有,次氯酸钠,亚氯酸钠等。各种染料还不懂是什么化学成份呢。

以这些漂染化学物,要比老先生毒鱼的茶麸水强上一百倍到二百多倍,像这样漂下去酾江、醴江和酩江的三江河湾不仅再也没有鱼,甚至三江河湾两岸的果园、菜园和稻田产的瓜果稻米,你还敢食用吗?陈少小只能是离开。

卢霞又想,可母亲和桂娥、桂嫦两位阿姨一齐建议,并特别指出是少年女诗人提议,茶座的陈少小也值得学习,哪向她学什么呢?是学她离开棉织厂棉织厂抵制在江河漂染吗?若能这样也值得列入江村纺织十二钗……

可母亲说,有一天陈少小的父母在江村花清塘采莲蓬。茶座就交给陈少小和她的几个同学了。有位男顾客作东,请了一帮流氓混混一类在茶座喝酒作乐。平时,这家伙也常在茶座闹事。但平时有什么事有大人挡着,这次这家伙正是见茶座没有大人就招手叫,笑姐,你过来表演茶艺,赏你一百元……

陈少小说,先生,今天顾客太多,父母又采莲去了。父母嘱咐说,今天对每一桌,免费送一盘鲜莲子,原来表演茶艺暂停。请各位多多包涵……

可那家伙见陈少小不愿过去,就醉熏熏喷着酒气摇摇晃晃过来,搂着陈少小就要跳贴面舞。他还吆喝陈少小的几个同学陪那帮流氓混混一起跳,并指着陈少小的几个同学大叫,他们是笑姐……就是卖笑的小姐……来呀……

可陈少小挣脱那家伙后对几个同学说,大家给这家伙醒醒酒……

陈少小的几个同学马上拿过洒双壶,给这一家伙浇了一身水……

那帮流氓混混见那家伙成了落汤鸡,抄起茶具就要往地上摔。可他们看到陈少小的几个同学都举起了鱼塘割草的钩刀,那帮流氓混混被吓退了。

这时,在场的一大群顾客喊,嘘—— 叫这帮流氓混混滚蛋……

当母亲讲到这里时,卢霞已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这是母亲第一次谈到那与老先生在一起的宝贵经历。她想到自己的大提琴不是带来了吗?她应该拉上一曲有大提琴乐段的交响或大提琴独奏曲。她想起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大提琴的乐段,并且凡是大提琴起就是梁山伯的主题段落。这不正好是对老先生和老妈爱情的讴歌吗?可正在此时,大刘打来了电话。但母亲摆了摆手叫告诉大刘等一下再打来。这时母亲才与卢霞约定说,大刘今天已参加活动,若要她对活动作评,就说岳母有病已无能为力。卢霞很理解母亲,便按照母亲的吩咐说了。但当在母女俩接下去继续谈话时,大刘又打来电话说,第一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是荣勤勤作讲解。但代表中谁也不知道讲解员是荣勤勤,有人问她的名她就摇头,说活动要求暂不介绍讲解员。

为此大刘要问岳母,桂中有没有叫韦依的人?有人就说荣勤勤就叫叫韦依。他觉得是不是因原来主讲是卢依依,有人就胡编出来一个韦依来?

可卢依依知道,壮族诗人韦麒麟长诗《百鸟衣》的主人公叫依娌。可能。韦依的名字来自韦依娌。她也知道当年荣勤勤和她的小舅荣小可,在暑假回乡,曾演以长诗《百鸟衣》改编成的山歌剧《百鸟衣》。荣勤勤和荣小可分别饰演男一号古卡和女一号依娌。两个表妹杨科,杨稼,以及小侄子荣麒麟也参加了演出。但她只跟卢霞讲,叫卢霞暂时不要去张扬这一件事。

卢霞估计母亲还要讲老先生的事迹。她突然有这样的领悟,母亲要将卢婕妤的名字改为卢依依,以前的说法是她不喜欢卢婕妤的“婕妤”是汉代女官名,她又觉得老先生叫胜胜,她于是觉得改“依依”与“胜胜”很配吗?

卢霞灵机一动觉得依依从“依依不舍”来,母亲与老先生就是依依不舍。

卢霞明白正由于母亲有了这依依不舍之情,才有了宁为南方一隅的岸边土和誓为狗尾巴草的根底枭这样的豪言壮语。应该说这次来桂中还是为了老先生而来的,可现在母亲已病得懒言少语,如何使母亲在病中也能发挥南方一隅岸边土和誓为狗尾巴草的根底枭的作用,这正是她做儿女的责任。

由此,卢霞在努力积蓄心思,看看自己要如何去做母亲的根底枭。

当母女俩还在房间谈话。大刘又打来电话来,好像非要弄韦依是谁不可。

可卢依依躺在床上不便接电话,只有叫卢霞代接电话和负责应答。

卢霞接了电话并将母亲对问题的回答告诉大刘。她按母亲的回答的意思对大刘说,有关韦依的名字,可能来自韦麒麟的长诗《百鸟衣》中的依娌。还说了当年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回乡演以长诗《百鸟衣》改编的山歌剧。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分别饰演男一号古卡和女一号依娌。但卢霞没有去介绍有关表妹杨科和杨稼,以及小侄子荣麒麟,也参加演出并各担任的角色。

不过,卢霞一边讲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回乡演出《百鸟衣》山歌剧的事,一边又想刚才母亲所讲的老先生搞的烛光晚会,各人也担任了不同的角色。

由此卢霞也有点恍惚,一事在江村一事在旧县村,好像《百鸟衣》山歌剧的故事的古卡和依娌与母亲与老先生的事,可以说两事互为山寨版。可母亲先是闭目养神,不久就睡着了。她要跟母亲谈谈山寨版也就搁住了。

可大刘却是个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得知当年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回乡演以长诗《百鸟衣》改编的山歌剧。他就有办法弄清事情的始末,并又来电话将事情的始末告知妻子和岳母。可卢霞确实也还有一点恍惚。因为母亲的病是那晚冻出来的,那晚她为陪母亲自己脱光了衣裳也会受到一点影响。其实,母亲有感冒她就没有感冒,只不过在刻她能坚持就不要表现出来。因此,她对于大刘纠缠着要追问《百鸟衣》演出的内情就颇觉得烦……

卢霞不急于回答大刘,本来她对《百鸟衣》荣勤勤和荣小可的演出。很自然就猜想《百鸟衣》中的古卡和依娌与母亲与老先生的爱情,可以说是互为山寨版的故事。可她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精神恍惚,这千万别将当年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回乡演出《百鸟衣》的男一号古卡和女一号依娌搞混了。

为此,卢霞也觉察,对于江村和旧县村搞烛光晚会和演出《百鸟衣》山歌剧,说成是互为山寨版有问题。如果江村学习旧县村搞旧村改造能获成功,要扯上互为山寨版倒说得过去。母亲所讲的老先生搞的烛光晚会,那明明是六十年代的事,母亲所以要提起烛光晚会,那是她主张来桂中的又一个原因。据此,卢霞给大刘发短讯说,有关《百鸟衣》改编演出的事在目前并不重要。现最重要的是妈妈有病,你要向妈妈汇报桂中的活动,激发她执行来桂中的初衷。尽管她有病但可通过荣勤勤起作用。现在她与荣勤勤也懒得联系了。

大刘回短讯说,你是要我打电话汇报,还是通过写实录汇报?

卢霞回短讯说,打电话她能听下去就打电话。若打电话她听不下去,不妨在写实录后,在前头写上“岳母大人”,以信的形式来汇报。可妈妈来桂中的初衷,倒是跟你详细说过。你能否将来桂中的初衷要点给我发来?

可大刘发来所谓岳母决定来桂中的初衷。他在短讯中就这么几句话:缘由众所周知,拆迁人员错误登记了老先生的房。但老先生写了上访信又置之不理。因而引出了邀请人大和社区人员来桂中的活动。其中用意很明白,江村拆迁为何举步维艰?在州(县)曾将江村路段交由社区结合旧村改造完成开路,所以社区集资三千多万成立了建筑公司。后来得不到开路工程,又拟通过申报名村名镇获得工程。可旧县村也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他们是通过重视民生使问题迎刃而解。可有关拆迁人员又没来,江村社区虽来了两人。原拟通过帮助拆迁解决民生是人大的办法。国土局是不管民生也不受人大节制的。由此老先生原在《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所提结合旧村改造支持拆迁的方案恐要泡汤。现在妈妈又得病,她要执行来桂中的初衷也就会落空……

卢霞读完短讯后,马上给大刘回了个短讯,请注意,这一次来桂中,妈妈已不着眼在那间房,更大的计划和更大的着眼点在美丽江村的复兴!

为此,卢霞最感惭愧的是母亲现在的身体状是她所造成的。并且这事情她还没有对丈夫吐露过,好像她也没有脸面去说那些事。为此,她觉得丈夫发短讯,要了解有关《百鸟衣》改编和演出的情况,她应该想办法弄到这方面的资料。由此,她又在摆弄母亲的手机,因为她就曾经从母亲的手机得到很多资料。她一翻果然有《百鸟衣》改编和演出的情况,那是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在中学时代,因为暑期回乡要搞宣传演出,他们就以演出长诗《百鸟衣》改编的山歌剧,从而获得很大成功。因为荣勤勤和小舅荣小可分别饰演男一号古卡和女一号依娌。村里人见了荣小可已不叫他荣小可,而直接叫他古卡。同样,也把荣勤勤叫做依娌。另外,他们的小侄子荣麒麟原来也不叫荣麒麟,因《百鸟衣》的作者是韦麒麟,荣麒麟就把自己的名改为荣麒麟。再有,杨科、杨稼也是在演出以后改的名字。杨科原名叫杨绢,是因为小学课文中有《小音乐家杨科》。她就喜欢杨科的名所以改名叫杨科。当然杨稼则是想为文艺做贡献,她想做文艺的庄稼人,所以改名为杨稼。

大刘说,哦,怪不得。荣勤勤比荣小可大,大家却倒过来叫他们哥妹。

卢霞说,大刘,你向大家推荐荣勤勤时,就说旧县村与江村社区所要面对的事因太相似。两个村一样是想申报名村名镇,一样是在开路中要争取权利,一样是想发展本地的拳头产品,只是在产业侧重上略有不同。一个是要发展成衣,一个则要发展茶叶。对于开路的要求也有些不同,一个要求改变线路,一个要求设计横街。因而老先生方案的重点是,拆迁一定要顺应民生,一定要尽量照顾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等,要注意拿两个村做比较说明……

大刘说,霞霞,除了所说的诸多相似。今天在展室也看到了如似江村社区那样由部队赠送的锦旗。只是旧县村墙上挂着的部队所赠的锦旗写:“嫩绿青青雨前蕊,鹿儿茶园雨前茶。老尼百年精栽培,两广名茶天下夸。”

大刘接着又说,霞霞,不过,荣勤勤说的还是开场白,也重点要说的第一、第二个展面的内容,就涉及她本人弃教还乡及被袭击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志愿者已来到旧县村,也提到荣小可不回南宁的家,直接从北京来到了老家旧县村,一下便遇上了陌生人在车站等候,真可说是一步扣一步……

卢霞说,大刘,你傻啊!你所涉及的内容都不错。我不是说,你要打电话,就看妈妈能否听下去,要能就打。若打电话妈妈听不下去,不妨写实录后,前头写上“岳母大人”,以信的形式来汇报。你就可免口头向妈妈汇报!

大刘只回答说,好。由此卢霞真的是在处心积虑地努力积蓄心思。她要看看自己是如何去为做母亲的根底枭。当然,她也不知道根底枭是个什么意思?她也没问过妈妈,但按她理解一定是中流砥柱的人物,这绝不会错!

据卢霞所知,在明朝有丁鹤年的诗《自咏》有那么一句“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她想,无论是老先生、陈阿姨和母亲,以至大刘和她,都不应该去经历像丁鹤年诗句中那“坐见中流砥柱倾”的悲惨结局。

我不会的!卢霞暗想,老先生、陈阿姨和母亲,以至大刘都不会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