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淑女之谋 > 22 第二章

22 第二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他的夫人是古人 我在时光的长河里爱你 愿景 [花宫真BG]生存游戏 二十四孝相公 心甘情愿 同颜美人 [七五同人]与猫共舞 豪门绯闻:总裁的秘密恋人 如果爱情没有眼泪

南宁伶俐斜拉桥已不仅是塔影清楚,桥上的斜拉铁索也变清楚了。

卢霞见无事可做反要瞌睡便对妈妈说,妈,我替一下你如何?

快到了,不用替了!卢依依说,若没事,我的手机可玩多种游戏。

卢霞又拿起妈妈的手机。此刻,因为陈阿姨已睡去,卢霞与妈妈的对话都是凑近妈妈的耳边说。这时,她想到了大刘发过来的笔者实录于是说,妈,大刘整理了一些老胜叔与老家的相关材料,还涉及到老胜叔给自治区副主席写信,汇报广西有没有百年大学的议论。事情满有趣,我给你读读如何?卢依依瞟了眼陈阿姨后“嘘”了声说,不,发到我的手机就行。

卢霞打开妈妈的手机,就发现了一封情书。那情书竟是两个小时前发来的。第一句话就说今天在街上见到你了。这很耐人寻味,你在玉好吗?

卢霞懂得妈妈眼很尖,就转动眼角余光也知道你干吗?她得找理由才好在妈妈的手机翻来翻去。她说,妈,文件我已发到你手机。可大刘发过来时,段落有些颠三倒四。我得逐段理一理,免得阅读时太费神!

她佯装整理文挡说,老胜给自治区副主席写信,汇报广西有没有百年大学就不吝惜字数。这个问题,曾有不少人给自治区副主席写信。后来《广西教育史》正、副主编都给副主席作了书面汇报。老胜则是以个人名义写汇报。他是憋着一口气把别人不敢涉及的观点也统统亮出来。显然,他觉得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广西巡抚丁振铎奏改广西体用学堂为广西大学堂,至1903年改为广西高等学堂。1928年在梧州蝴蝶山创办广西大学,到1953年院系调整撤销广西大学,直到1958年□□批准恢复至今已跨越百年。为什么会有人质疑广西没有百年大学?就在于1953年院系调整时曾撤销广西大学。这是广西人心中的痛。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她还说,谁只要翻开广西大学的办学史,一查是谁创办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谁?当时广西大学在院系调整中拼入哪几所大学?哪几个科系调整到哪里还独立成校,后来还成了名校?调出的实物,如教学仪器的标签和图书加盖有公章,在哪几所大学可以查到?看一看广西大学罗致了多少精英?老胜没有列举,只随便写了如下几个:千家驹、李四光、雷沛鸿、焦菊隐、陈鹤琴及解放后任上海教育局长的杭苇。这些人的学术专长和成果,翻开当代学术成果名录就能查到。该校首任校长驾鹤时,□□题的“一代宗师”。朱德和彭德怀送挽联“教泽在人”。这能随便吗?广西大学后来重办,要不要上述学校奉还实物?老胜在复函中竟附上了问卷。

不过,卢霞对大刘发过来的两段实录都不满意。唯有百年大学的这一段还算可以。关于广西有没有百年大学,以及广西大学在1953年院系调整时,曾经被撤销的这一段,写得颇是让人难以忘怀。比如,广西大学在梧州蝴蝶山创办。但后来广西大学又搬到桂林续办。这期间虽没有细述,也不难理解。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有许许多多学者精英云集在桂林。不然,千家驹、李四光、雷沛鸿、焦菊隐、陈鹤琴等等学术名流,为何都滞留在广西?马君武尽管是首任校长,他又如何能罗致那么多学术精英?难道这就仅仅是因为马君武是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的政府秘书长吗?

为此,卢霞认为大刘发过来的这么一段实录,在写作上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由此,她从自己的手机发到妈妈的手机时竟舍不得删去任何一节。

卢霞明白,广西大学在1953年院系调整中的有关问题。比如广西搬出去的东西已是要不回来的。虽说广西大学从无到有又重新开办,内心的苦楚只有自己明白。大刘何以要重视这一段。她觉得不仅是他现正在高校工作,还有更重要的,是老胜在那么重大的问题敢于讲真话很了不起。谁都不该将有病的老胜看成累赘。她以为老胜若没一点英雄气就不是老胜。

她听到妈妈揶揄的口吻,霞霞,从我的手机中翻出了什么秘密吗?

她觉得既然妈妈已发现就正正当当答,妈,有人在给你写情书呢。

不!妈妈纠正她的话说,霞霞,情书应是情人的往来书信。若是单方面的求爱信。我看了就觉气不顺,还说要与我合作,我与他能有什么合作?

为什么不能?卢霞声音很轻,人家再给你来信,你打算怎么答复?

卢依依看得出女儿很认真笑道,我打算给四个字“莫想霞天”!

你什么意思?卢霞听了不由一怔。她的确不懂“莫想霞天”是什么意思。但从字面理解肯定是拒绝排斥人。她认为母亲就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

卢依依也不明白女儿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她于是耸了耸肩没再说。

不过,卢依依侧过脸,看了看女儿的样子。卢霞也侧过脸看看妈妈。母女俩目光相遇,两个人都掩着嘴笑。她俩从来没有过以这种方式看对方,也没有过以这种方式与对方谈话。因而互相之间颇感温馨。卢依依笑过后向女儿解释,老胜家乡的豸堂岭大庙匾额上写的就是“莫想霞天”。她为了使女儿更有亲切感,便将她听到的解释,化成姥姥的口吻来说事。其实卢霞已听姥姥说过。大家都说匾额上的“霞天”比艳阳天更漂亮。艳阳天只是阳光灿烂,但霞天有七彩云霞。不过那时候她还理解不了“莫想霞天”的意思。现母亲一提她马上明白。那是告诫人不要将事情想得过于圆满。玉市当地人都懂这意思。所以碰到挫折时,常常以这话作自我安慰。

卢依依所以要引此典故,她觉得以“莫想霞天”可以与女儿博古论今。

由此,卢依依借题发挥说,霞霞,豸堂岭大庙原来还有座万花塔楼,登楼可见酾、酩两江横在脚下,江村计划开的大道与两江正好十字相交。老胜在旧村改造为何要提出建条横街,一定在万花楼有鸟览的感受……

可卢霞听妈妈说了几句就醒悟了。她说,妈,你是否在做我的工作?我是懂得失地的农民的苦楚。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已作了奉献,为此国家在征地拆迁时,一定要为江村的后人着想。为此我不反对横街方案……

卢依依说,霞霞,建横街是有条件的。要申报名村名镇就是想得到自主开发权,并以自主开发权与开发商平坐平起谈判。现江村虽没有获得名村名镇的自主开发权,他们不是曾经获得了市、区批准的规划文件吗?

卢霞一下明白,刚才陈阿姨所以捧腹大笑,就因为自己已与妈妈撞车。

不过,卢霞还是决定暂作回避,因她提及妈妈的情书更有意义。

此刻,她觉得妈妈的态度很开明便直截了当说,妈,那位叔叔很崇拜你的诗。他说《回桂林》有一段是以十大名花烘托桂花的很好。但我对《回桂林》有十大名花的内容,一点印象也没有?其中真有十大名花烘托桂花?可这时她很热衷于那位写情书的叔叔的事。她于是突然不说其他,什么十大名花烘托桂花?与那位写情书的叔叔相比,不就微不足道了。

这回卢依依有顺从女儿的意思。她告知十大名花烘托桂花的内容,可在《回桂林》中找到并提示说,霞霞,我在《回桂林》中很重视十大名花烘托桂花的内容。这诗的第十三、十四节,只要从我的手机就能找到!

可卢霞这时已不热衷这个问题。她还想起了丈夫为了有人设局而喝酒的事。这问题不是陈阿姨已从老胜叔的儿时伙伴中找到了答案吗?现在,不管是社区设局,或是还有谁在设局,问题虽不能说有了答案就迎刃而解。不过,这种种问题要解决还有时间。不说妈妈已有了全盘的谋划,一切都可从长计议。这一切一切就她作为女儿而言,或是就妈妈后半辈的幸福而言,这一切一切与那位写情书的叔叔的重要性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不过,卢霞也想自己是否太自私了?妈妈有了外遇就将老先生的事和老先生的健康等问题都放到一边不管。这是不是太过太过的卑鄙了……

不会,卢霞觉得自己不是那种人。为妈妈的后半辈的幸福开一道门没人可怪。她坚决要撮合妈妈与那位写情书叔叔的恋爱关系,说做就做……

卢霞觉得要说做就做,还得将一切事情重新权衡一下。比如,从大刘发过来的读者实录,也觉得还要考虑广西有没有百年大学的事。至于,什么十大名花烘托桂花,与那位写情书的叔叔的事从重要性上,她已将前者往后排。但十大名花烘托桂花,毕竟是那位写情书的叔叔提出来的,并且那位叔叔很崇拜妈妈的诗。当然就不能丢开十大名花烘托桂花的问题。

卢霞听妈妈提起,可在她的手机查找《回桂林》的内容。她一查果然在第十三、十四节中看到了牡丹、梅花、兰花、菊花、月季、杜鹃、水仙、荷花和山茶与桂花都罗列在诗里。可是,卢霞在诗里就未找到自己喜欢的桃花和李花。至此,卢霞才明白当诗中提到英雄树时,妈妈就会将自己比做红棉。但在《回桂林》第十三、十四节中,妈妈则将自己比做桂花,并且自豪地称自己为桂林花。那当然是桂林的桂花,可见在妈妈的心里,桂林与桂林花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只有桂林才是真真正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而只有桂花也才是真真正正名符其实的九里飘香的桂林花呀。

这时,卢霞明白了桂林和桂林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后,就不再说话。她是在默默地阅读妈妈的心爱的诗作《回桂林》的第十三、第十四节:

八月桂林花似海,

回桂林,夸桂花。

历尽贫寒如牡丹,

梅花侠骨更柔肠。

如兰必憎争势利,

做菊惬意透幽香。

似杜鹃红得很端庄,

做月季永守岁月长。

荷花水仙不羡高枝树,

山茶鹤头犀甲百日强。

广桂花,莫自夸,

遍插寻常百姓家。

馥郁藏香群芳最,

清淡素白色无华。

从不独擅耐馨称丽质,

是莫须就不怕做蛋花。

住蟾宫只为一人专月色,

住桂林不嫌家贫毋叫化。

懂得莫须就堪称美食家,

广桂花宜蜜宜汤又宜茶。

卢霞从小跟姥姥一起长大,对妈妈颇了解不足,甚至是常常对妈妈表不满。不过,她反反复复读过妈妈的诗后,所有的不满又都付诸东流了。当然,她刚才看到有人给妈妈写情书,并没有觉得不正常,也没有觉得情书中的话肉麻。她很希望妈妈在晚年有一个归宿。为此,她很留意妈妈说的一看不是老朋友马上就觉气不顺。这事与老朋友或不是老朋友一起提又是何意?是否在开始她就以为是老搭当开玩笑?这个老搭当又是不是一个单身?不过,卢霞似已与那人打了个照面,记得是幽默的环口黑髯汉子。

卢霞从那黑胡髯大汉发在妈妈手机上的自编小传,那人是比妈妈年轻,是一个军旅作家。不过,现已退伍在等待军转办安排。她也试探妈妈,是不是嫌对方比自己年轻?因为女人总会觉得比自己年轻的男人不成熟。可她听妈妈说,我不是嫌对方比自己年轻,只是觉得一个人一生爱一个人就够了。卢霞甚至问,妈,你觉得小丈夫大男人和大丈夫小女人不正常吗?

为此,妈妈还回忆起一件事。有一年,她每晚都在漓江边散步。但总会遇上一对年龄较悬殊的恋人。开始,她总是走在那对男女的后面。因此,不能判断双方的年龄差距。后来,那对恋人已无顾忌,常常与她迎面而来,并且已没有起初羞羞答答的样子。她俩开始跟她打招呼,她还注意到后来那对恋人已是肆无顾忌了。可她也注意到在那对恋人最无顾忌的人当中,有一位免费为市民代写春联书信的老书法家。大家都说这位书法家是阳朔人,已有一百零一岁。因阳朔是广西的长寿之乡,一百零一岁并不奇怪。在阳朔一百岁以上的老人就不少。因此这对恋人也常与老书法家交谈,并向书法家求墨宝。当然卢依依和这位书法家都注意到了这对恋人,于是她对这位书法家说,我出个对联求您的墨宝,一起祝贺祝贺这对小夫妻。老书法点头连连说,好,祝他俩钟鼓乐之、琴室友之、鸾凤和鸣!

老书法家很同意卢依依的倡议,两人估计双方的年龄差距至少在三十年。由此,老书法家提示,对联要反映实际。可卢依依马上口占两句诗,也不算对联,只能说是一个撷句。可老书法家很喜欢卢依依的撷句。

至此,卢依依便不再说话。这使卢霞很是着急。她想知道母亲的撷句的内容。可是,母亲在沉默许久之后才说,那两句话是 “一老一少同林鸟,今生不悔此生情。”可卢霞觉得母亲所以沉默许久,一定是母亲很在意“今生不悔此生情”这几个字。她很快联系起老先生与妈妈的关系。大刘也觉得妈妈与老先生的关系非同一般,并且妈妈从不为这一段情后悔过,真真正正是“今生不悔此生情”。由此,卢依依说的让卢霞觉得,一个人一生一世爱一个人就够了。卢霞觉得,这正是妈妈对爱情的誓言。

卢霞想到自己的女儿都这么大了。她真的应该与妈妈开诚布公去讨论有关爱情的事。但妈妈的态度总是不屑于谈。她于是想,现在趁陈阿姨瞌睡已入梦乡,可以悄悄向妈妈作一个试探。可她刚刚有这个打算,陈阿姨便从瞌睡中醒来了。她一醒来谈话就马上热烈起来。她一看伶俐大桥马上就说,小卢,我通过回玉市更了解你在桂中的调解设计。我已决定跟你去桂中。今天你直接将我送到自治区医院就行。今晚我在医院照顾老头,也跟子女谈谈去桂中的事。不过,我先向两位打个招呼,有关老家那间房的事。老胜原来没跟子女说,你两位就不要提。我去桂中的理由,是否还是以寻访民间医药好一些?因寻访民间医药不一定要有结果,你说对吗?

卢依依提议道,老阿陈,寻访民间医药的事,你也跟霞霞说说好吗?

好!陈阿姨说,这我不用作什么准备,马上就可向霞霞介绍。她因此转向卢霞解释道,霞霞,你老胜叔的病,一向中西医都说不清病因。若不是民间医学宝库那么丰富,我也真不懂如何去侍候他。我在几年前曾经用过蜜蜂蜇他的穴位,一次蜇穴位的蜜蜂就用过四十至五十多个……

卢霞一听眼都大连连尖叫道,陈阿姨,你别、别、别吓我……

我吓你干吗!陈阿姨继续介绍说,霞霞,蜇蜜蜂还得有工具,有蜜蜂提笼、蜜蜂镊子,消毒蜜蜂的酒精……我还叫你妈拍了照片为证。不然,蜇前蜇后效果怎么样。当时蜇蜜蜂表现最敏感的是血压和心跳……

卢霞还在尖叫道,用蜜蜂蜇老胜叔?老胜叔受得了吗?别人会说你虐待老胜叔的。你跟妈妈说的我都相信。不过真有这事也别再说了……

陈阿姨见卢霞这样说,就不继续介绍了。但还跟卢依依说,老胜的病还没具体跟你说,春节前老胜上厕所得两个人扶。在自治区医院就在床上大、小便了。原来在骨科医院,坐在马桶也坚持不久,站起来时两腿不能支持,整个人都在打颤。那状况就像抽羊角疯。只不过抽羊角疯的人,口吐白沫人事不知。但他头脑则很清醒,他总觉得抽颤要比疼痛难受多了。陈阿姨还说了类似这种病。有一欧洲女子就给女王写信要求安乐死……

陈阿姨同时还说那女子是荷兰人。她给荷兰女王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生不如死的一天,不外就是疼痛加抽颤。她简单提到了欧洲女子就给女王信中的几句话,每刻都在颤栗……吃饭要把食物送进嘴里……从碗到嘴也要抖几十下……最后还是没有弄准……食物总是抖落在地……真生不如死……我每要移动一步就像是条折了腰的蛇,头动屁股却动不了……

她照样不跟尊贵的陛下讲上厕所的事,那也是老胜也说不出口的事……

卢依依听完后说,老阿陈,看看什么时候将老胜转到骨科医院吧?

陈阿姨说,好,这次回去就跟老胜的子女谈,这两天就办转院手续。不过,你这次回去还是住到霞霞家。老胜就交给我的子女别再操心了。

卢依依说,这我都懂!老阿陈,今晚我跟霞霞回家住,你辛苦了!

陈阿姨抬头看看天说,你俩明天一起过来,看来明天天气晴朗,我要用轮椅推老头到外面晒晒太阳。你俩过来更好跟孩子们说,别耽搁了!

三个人还说着明天的事,那辆老式桑塔纳已在自治区医院停住了。

卢依依母女提着行李扶陈阿姨下车,陈阿姨的子女也到门口来了。

他们互相都熟悉,不用说什么客气的话道别。当那辆老式桑塔纳离开医院,已不是卢依依开车。卢依依虽是卢霞的母亲,但这位母亲并不熟识女儿的家,所以她不是不愿意开车。这一份情感这一份感受她没法说,她真有点忑忐不安。但很快就到了女儿家。如南宁所有的时尚套房一样,一进门就是所谓的入户花园。然后是宽阔的客厅,主卧和书房与其他房间分别在客厅两边。卢依依知道女婿在大学里还有福利房,那是女儿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房,是女儿的春闺所在。这一套则是姥姥在世时,与外孙女一家聚合,老老幼幼共享天伦之乐的大家。当然,在姥姥未去世前,卢霞一天也不会离开与姥姥同住的这个大家,只有女婿在周末带着囡囡从大学出来一家相聚。从这一点说,卢依依对女儿的人品还是认可的。卢霞就这样在姥姥去世前后,都住在这个大家庭里。

卢霞对母亲的到来还是很兴奋。一进门就将行李丢在一边,便将母亲安顿在客厅的沙发上,先打一盆洗脸水给母亲抹把脸。然后,马上给母亲沏一杯上好的绿茶。再然后,她征求母亲的意见,妈,你是桂林人,我是你在南宁长大的女儿。可今晚我用桂林人最喜欢的口味招待你。我已学会用桂林三宝来调味,做桂林腐乳鸭、做三花煮鱼、做桂林辣酱鸡,做溜酸笋尖和龙舌兰蛋花汤好吗?主食是米饭,上林香米米饭……

卢依依笑道,霞霞,客从桂林来就不要用桂林口味。不过,我懂得腐乳鸭、酒煮鱼、辣酱鸡都是早准备好了不好改。有龙舌兰蛋花汤就好,这可以了!卢霞得到母亲同意便说,你坐着喝茶,一小时就吃饭。

卢依依知道女婿不在家,见女儿拿干红就说,霞霞,酒就不喝了。

不,这是好东西。卢霞献殷勤道,这是罗城山葡萄酒,原料是野生山葡萄,软化血管比张裕干红要好。我给你留有好几瓶。陈阿姨不是为你做腊鸭吗?这酒配腊鸭特好,不管你住多长。我把腊鸭要到家里,每天喝杯山葡萄酒。若回桂林我开车送你,酒和腊鸭一起送到家……

卢依依说,不,腊鸭已经跟老阿陈谈好。这次去桂中带过去。老阿陈做腊鸭手艺是家传。她做腊鸭时是阴天,春季也不是做腊鸭的季节,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这次去桂中的玉市人大老贤就品尝过老阿陈的腊鸭。中美有乒乓外交,民间搞点腊鸭外交不犯纪律。这葡萄腊鸭就带到桂中再品尝。桂中人对南宁腊鸭和罗城山葡萄酒是欢迎的……

好,妈,带葡萄腊鸭到桂中吃。今晚女儿招待老妈不受此限……

她俩你一句我一句,四菜一汤就做好了。不过,当晚卢霞不做饭,上林香米没开包,原定做上好米饭算告吹了。卢霞准备的主食,是南宁著名的老友粉。但也为老妈准备了西贡油占白米粥,以改善口味便宣告开饭了。可能是母女第一次相聚,也算是第一次在自家用餐。两个人都喝了点酒。但卢霞还不很醉。卢依依洗过澡后就要进书房就寝。因为她曾跟女儿说,在书房给她支一中床就行。这次卢霞当然没有在书房支起中床。她不但不向妈妈解释,竟然像在玉市天心路口那样,只是没有大怒却十分强硬说,你就不能跟女儿一块睡吗?你习惯裸睡,我也习惯裸睡。今晚母女就在主卧裸睡。你若不敢与女儿裸睡,就不配当我妈妈……

不,我还是不睡主卧。卢依依开了大半天车已很累,酒也喝得多了点。当女儿带她到主卧,除去她的衣服时她已不能再坚持。卢霞洗了澡就按自己定下的设计与妈妈在没有任何顾忌的主卧裸睡了。其实,裸睡不裸睡只是个人习惯,特别是她俩经过一天旅途疲劳。上床倒头便睡,跟平时上床休息毫无区别。无论是卢依依或卢霞,已被劳累打垮,两个人完完全全没有感到同卧的肌肤之亲,以及在母亲怀里的温暖和快乐。她俩很快进入梦乡。卢霞竟然连对方的气息也未闻到便睡着了……

东方刚露熹微之色,卢霞醒来了。她看到妈妈还在熟睡,干脆就躺在床上瞎想。她觉得妈妈白天讲的豸堂岭大庙匾额“莫想霞天”,与姥姥讲的大庙老和尚有点关系。因为那老和尚是个瞎子,传说老和尚刚来大庙时,大庙没有主持,也就他一个僧人。有三个好事者到大庙找瞎和尚寻开心。听说和尚都有拳脚便要瞎和尚拿煮饭砂锅与他们周旋,条件是他们可以随便打和尚,但他们每打空一拳,和尚可以避让,也可用锅底擦他们的脸,问和尚如何?那三个好事者想,和尚眼睛都瞎了。他们打不中和尚,和尚的砂锅也休想擦到他们的脸。结果三个人的脸都被擦黑却是一拳也打不中和尚。他们才晓得没眼睛比有眼睛还厉害……

卢霞想,和尚是因为没眼睛享受不到七彩云霞才自叹“莫想霞天”吗?不过,卢霞觉得妈妈是因为爱着老胜,才拒绝他人的求爱,也是觉得自己不缺爱,而以“莫想霞天”告诫别人吗?还是以“莫想霞天”让人裹足不前?若妈妈是劝诫自己无可厚非。但她一定要设法打破妈妈这种封闭思想。因为这种封闭思想不打破,美女成了老妪便太可悲了。

另外据她所闻,妈妈对“莫想霞天”的解释与姥姥有很大出入。妈妈的解释虽是告诫人,不要将事情想得过于圆满,但含有知难而退,甚至有劝诫和自暴自弃的倾向。可她从姥姥嘴里得知,并通过自己琢磨所得的结果并没有那么消极。因“莫想霞天”的匾额是豸堂岭大庙主持所写。这个主持虽是个瞎和尚。但这个和尚并不因为自己眼瞎而有自卑感,从瞎和尚的行为宗旨都证明做人不能自己剥夺了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因为姥姥还提到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说有一对盲人夫妇相扶出行,男的吹洞箫,女的拄着拐杖牵着吹洞箫的丈夫两人蹒跚而行。可那个瞎和尚虽没有眼睛也能感受到人间大爱。他以盲人夫妇吹洞箫发出的的箫声,用象声词写成了一个小曲曰:“夫扶妇,妇扶夫,夫夫扶妇妇扶夫。”

卢霞见妈妈还在床上熟睡,便轻轻地哼着那个小曲:

夫扶妇,妇扶夫,

夫夫扶妇妇扶夫。

这时,卢霞在床闭目想象那瞎子吹出的箫声。她反复在心诵读了两三遍。然后,起来把那首小曲写进了妈妈的手机,用意是让妈妈从一双盲人夫妇相互扶持出行,让妈妈从中好好感受自己的形单影只。由此,也可以让妈妈好好想一想,一只单飞的母雁只能独自在天空中默默地飞,在茫茫的天际中没有一只能与自己做伴的雁影,那是一种什么味道。一个男人留着黑髯又有什么不好。况且人家只是留有一口黑髭,算不了长髯,他称长髯翁是发短讯或上网时用,网名用什么不可,叫短命郎的还有。她觉得大庙匾额“莫想霞天”和瞎和尚的故事并不神秘。但大庙内的七层佛塔万花楼的倒塌,以及后来在大庙的南市区建起来的云天宫就有点神秘。那云天宫从南面看像布达拉宫,所以当地人叫小布达拉宫,说是香港一位巨商得了一个梦便寻到此地建起了云天宫,说是花了一百五十多亿港币。听说原来所以获审批,是因为云天宫上将矗立一尊大佛,那将是东南亚最大的大佛。但现在云天宫已建成好几年,还未见到那尊大佛。这就是当地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难道内地就不该将香港的游客吸引或分流到这里?如果是这样,可倒过来算这盘账,准是一盘很傻很傻的傻瓜账……

卢霞在胡思乱想,后来竟觉得留有一口环嘴黑髭的男人,不会是第一次给妈妈发来了情书吧?很可能已是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由此,她想起了一句词“长门事佳期有误,玉环飞燕皆尘土”,接下去则是只要“相如赋情意切切,文君私奔何由怯”。她想到这里,不觉要笑出声来。她回过头看妈妈,妈妈还卷曲在床正睡得香呢。可她吃惊地注意到熟睡妈妈,就像一尊侧卧的西方女神塑像,而妈妈却是标准的东方美女。另外,妈妈的身年要比从乡村小学找出的那幅拉斐尔风格人体素描还漂亮。她于是蹑手蹑脚,悄悄地从衣柜里拿出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给裸睡的妈妈拍了照片。不过,或许是她这动作,也许也是因为其他声响惊动了妈妈,或者是因为早上的熹微之光还是不够拍照的亮度。她因而使用了闪光而惊醒了妈妈。当卢依依发现女儿正在拍她的□□很是生气,一骨碌爬了起来。

卢依依坐起来说,霞霞,你把数码相机卡取下给我。这绝对不行!

卢霞俏皮地说,妈,你很漂亮!我觉得这是妈妈给女儿最美好的财富。我懂得如何保管这份财富。我不会给大刘看到的。你是我妈,我会维护这份隐私权。我是律师,但我是你的女儿,你要相机卡我不给!

卢依依说,霞霞,很多人出大价钱要我的照片,我怎么也不答应,更不用说是□□了。你想妈妈老了,除了人格魅力必须坚持,剩下只是一张空皮囊。刚才拍的照片在任何场合都不可公开的,不能给妈妈丢脸!

妈,女儿不会害你!卢霞说,银行有保管业务。律师事务所对门还有公正业务。可以将昨天那张画、油纸上的诗和相机卡一起保管。三把钥匙,你拿一把、我拿一把。公正员拿一把,必得三家一起去取好吗?

卢霞说完见妈妈并不赞成。她将相机放进衣柜一关说,暂不要去管保管的事。我立即做早餐,我们吃了早餐后马上去办手续,甚至可以保价保管。妈,你先洗漱吃早餐。不然,陈阿姨在等我们,那是多么没面子的事。卢依依看看墙上的钟说,妈真拿你没办法,快动作吧。别让老阿陈等!

卢霞看妈妈妥协了很高兴,因为在以往与妈妈有分歧时,她从来拗不过妈妈。今天妈妈终于迁就女儿了。这让她兴奋异常加快了动作节奏。

卢依依很无奈。她只好加快动作先洗漱,以便等待吃了早餐出发。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