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小娘子她很能干(1 / 1)
高老夫妇下葬之后,窦氏见到了芸娘。芸娘脸色苍白靠在床上,窦氏一改冷面女王的风格,温和的握着她的手:“你也太过伤心了,这伤了身子骨,让孩子们如何是好?”芸娘强撑着精神说:“没关心,谢夫人担心,蒋大夫说我只要卧床休息一阵子就好了。”芸娘精力不济,窦氏说了几句场面话就退了出来,窦氏冷眼旁观着长孙府,虽然主母卧床休养,但是阖家上下脸色平静,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侍婢们虽然脚下匆匆,却不慌乱,看到有外客来甚至连个好奇的眼神也没有,更别提窃窃私语。
窦氏手里捧着茶,茶水里飘出清香,她端庄的坐着,眼里却不放过周围的一切。芸娘病了,崔妍和观音婢自然出来管事,管家侍婢们来请示事情都会先看观音婢,观音婢却带着微笑和崔妍商量,两个人亲亲热热聊天间就能把事情定下,却能令行禁止。
雪锦低声在她耳边说:“夫人,这府里看着是咱们未过门的二少夫人在主事呢。”
窦氏嘴角含笑:“她是个能干的。”
窦氏说观音婢是个能干的,当然会有所依据。一是泰山这个大嘴巴早早就把观音婢做的事情“泄露”给窦氏的侍卫阿聪阿明了:观音婢总有办法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把赏赐给世民的侍卫幕僚等人的礼物打点好,不论东西贵重与否,但是都贴心都极致,以至于从来没有见过观音婢的房杜二人都对她称赞不已;二是高老大人夫妇去世,高士廉十天内瘦得脱了型,鲜于氏只知道抹着眼泪哭泣干着急,观音婢带着做好的素菜去看望高士廉,两三次后就把高士廉哄得开心起来,食欲也开始好转;三是芸娘生病后,观音婢和崔妍一方面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哄两个年幼的弟弟,百忙之中居然能把这上上下下的事情打理得清清楚楚。这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而言,是有大本事的了。
窦氏离开长孙府后叫世民来见,世民挠头着急的问:“娘亲,您说了没有?”
窦氏一巴掌拍在世民的头上:“你岳母身体不康健,说几句话都很费神,这个时候就不要让她劳心劳力了。你都这么大了,当知道为何为人处世,何为人情世故。”
世民撅了撅嘴,应了下来。
泰山等人一向很怕窦氏,但是这个时候死撑着胆子也要给自己的主子讲两句话,泰山在肚子里打了好几次腹稿,才战战兢兢讲出来:“夫人,再没有比咱们二郎会做人的小郎君了,长孙家小娘子那样的贤淑有德,也就咱们二郎配得上了。”
世民乐了,笑道:“算你有良心,小娘子赏你那么多好吃的,看来比喂无羽要强点。”
泰山一脸囧巴巴的表情,险些把窦氏都逗乐了。
窦氏答应等芸娘身体好些了,就正式商量婚期,世民这才高兴起来。
此时的世民是万分急切地盼着芸娘的身体好转,窦氏离开后,他便日日前去问安,嘘寒问暖,让芸娘感动不已。
无忌亲自端着药碗服侍芸娘一口一口喝药,无忧垫着脚把放蜜饯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好让芸娘随手就能够到,无逸扯着观音婢的衣袖站在一边,小脸皱得紧巴巴的,一脸的小严肃。安业好笑的摸了摸无逸的头:“五郎这是怎么啦?”
无逸仰着包子脸:“娘亲苦苦。”
无忧大声叫道:“伯母吃糖糖,吃过了就不苦了。”
长孙顺德父子的回归确实让无忧激动了好一些时日,但是自从萧氏过世之后,无忧便一直养在芸娘身边,所以在他心里,他和无逸一样,芸娘也是他的娘亲。
等无忌喂完药,安业抽出袖子里的帕子给芸娘擦了擦嘴角,笑道:“娘亲之前是累着了,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歇歇。外面的事情且有我们呢,就是家里观音婢和弟妹也是再周到不过的人,娘亲切勿忧心。”
芸娘捏着安业的手:“好孩子,有你看着你弟弟妹妹们,娘亲才放心呢。”
无忌在旁边吐了吐舌头,芸娘嗔了他一眼:“都已经成亲的人了,还总是做那怪摸样。”经过一些时日的调理,芸娘脸上总算有了些气色。观音婢和崔妍扶着芸娘躺下,小心的拉好被子。芸娘摆摆手说:“你们几个都去忙吧,别整天都围着我,哪里有那么精贵呢。”
崔妍笑盈盈的坐在她的床边:“娘亲,您当然精贵了。您开心,家里的郎君们才真正开心。”
芸娘欣慰一笑:“娘亲知道你们孝顺,我想睡一会儿,你们都散了吧。”
一行人刚走出屋门,正在外面踱步的世民就迎了上来,问观音婢:“娘亲她可有好一些了?”
观音婢点头:“今儿早上,蒋大夫来扶过脉,说是之前气结于心、肝郁气滞的症状有所好转,过些时日就会好起来的。”
同一天失去父母,这样的悲痛对于铁打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打击,何况芸娘这样心思敏感的女子呢?自从回到洛阳,依附于高家生活,高老夫人便把全部体己都给了她,高老大人虽然糊涂,不过依然最心疼这个女儿。芸娘心中一时承受不了打击,这才突然病倒。
这卧床之后,儿女子侄媳妇精心的照顾,这份温暖让芸娘又重新振作起来。是的,她还要操办好几个孩子的婚事呢?她的女儿还没有出嫁呀?孩子们都如此孝顺懂事,芸娘终于开颜。
无逸仰着小脑袋问观音婢:“阿姐这么忙,阿逸是不是可以不上课呢?”
观音婢心里在咆哮:长孙无逸,你怎么可以这么懒。这一家子,包括无忧那个吃货,都没有在学习上打半点折扣呀。而无逸这个家伙,是一找到理由便会推诿功课,实在与长孙家的画风不符。
世民伸手把无逸拎过来:“你阿姐忙,我可不忙哦,我来教你念书吧。”
无逸一听,脸又回到了皱巴巴的老头样。
观音婢最近确实非常忙,虽然照顾芸娘的活有人分担,家务也有崔妍帮着照顾,但是看顾两个小男孩,还要照顾高士廉一家,诸多事务加起来确实让她忙碌不堪。
世民看着观音婢有些憔悴的样子,伸手握握她的手说:“不要太累了。”
观音婢冲他笑笑,摇摇头:“不累。”
无逸左边瞧瞧右边瞧瞧,咬着指甲思考:为什么世民哥哥永远都只对阿姐笑得温柔,对我,还有哥哥就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呢?
其实无逸没有见过狐狸,只是听哥哥们聊天的时候,说到哪个人狡猾,就会说:看他那个狐狸样!
无逸心里觉得,狐狸大抵就是世民哥哥这个样子吧。
窦氏看到观音婢能干,内心暗暗喜悦,而世民看到观音婢忙里忙外,面带倦色,内心十分心疼。于是就拉着观音婢坐下:“每天忙着照顾人,现在就让我照顾一下吧。”世民学着雪锦给窦氏捶背的样子给观音婢捶背,美人捶轻轻的瞧在观音婢的背上,不轻不重,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这个本事。
世民对着无逸眨眼:“阿逸,快给你阿姐倒茶。”
无逸看看守在房里的水仙莲荷,不懂为什么要自己倒茶。世民恨得磨牙:“臭小子,枉你阿姐那么疼你。”
好吧,得罪世民哥是一件严重的事,无逸便用自己的小胳膊小手给观音婢倒了一盏茶奉上,观音婢掩嘴而笑:“哎呦,今天阿姐也要享无逸的福气了。”
过了半响,观音婢伸伸懒腰:“好久没有这么惬意的休息一回了,可真真舒服。”
世民坐在她的对过,两个人对坐饮茶。世民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短剑递给观音婢,镶金嵌宝的,十分奢华。
观音婢不解:“这个哪里来的?”
世民抬抬眉:“皇帝表叔令人送给我的。”
杨玄感死后,皇帝快速的把杨玄感一族都送到砍头刀底下,宇文一族也得到了奖赏,其一就是南阳公主和宇文士及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皇帝虽然没有明着表扬世民,却特意令人从长安路途迢迢送了两把短剑过来,一雌一雄。世民自己留下了雄剑,然后把雌剑交到观音婢手中:“要是以后有人欺负你的话,你就把这把剑拿出来,这可是皇上钦赐的剑,说出来也能吓唬吓唬人。”
观音婢嘟囔着说:“这是皇上赐给你的,又不是赐给我的。”
世民大声的对他说:“皇帝表叔又不傻,一雌一雄,当然是你一把我一把。”
其实世民不知道的是,那些传闻中欺负观音婢的人,又有哪个真的能在她面前占到便宜呢?某人护老婆已经成为本能了。
过了些时日,因为芸娘生病,观音婢的小闺蜜特意来看望她。高娣的亲事虽然定了下来,但是高家也没人拘着她绣嫁妆,依然由着她东奔西跑。
高娣跟观音婢解释说:“我娘亲说,嫁人后就有得忙了,要孝顺公婆看顾小叔子小姑子,将来还要养孩子。趁现在再让我松快松快。”
秀宁在旁边撇嘴:“这哪是嫁人嘛,分明就是做牛做马。干脆我就不要出嫁好了,将来做个女将军,戎马一生,何其风采。”
高娣笑道:“你可别忘记你嫂子就在这里,你要一辈子不嫁,看她嫌弃不嫌弃你?”
秀宁蹭过去挨着观音婢坐下,抱着她的胳膊说:“观音婢才不会嫌弃我呢?”
观音婢捂嘴而笑:“不知道唐国公和夫人会不会同意?”
秀宁脑海中浮现出窦氏似笑不笑的面容,连忙摆摆头说:“要是遇不到像我家哥哥那样好的儿郎,我还真就不嫁了。”
几个小娘子嬉闹成一团。
苏琉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观音婢碰碰她说:“阿琉,你这是为何?”
高娣代答:“听说苏十七娘要嫁给唐国公世子了。”
观音婢惊诧的张大嘴:“怎么可能?郑观音已经和唐国公世子定下婚事了。”
高娣撇嘴:“做不了正妻,难道还不能做偏房吗?”
问题是偏房也是妾室呀,苏家在朝中颇为威望,即使是庶女,也能嫁给普通的官宦之子为正妻,为何就要巴巴去做唐国公世子的妾室呢?
苏琉低声答道:“她不知道在哪里遇到唐国公世子,说是他鲜衣裘马、绝代风华,就在爹爹面前哭着喊着要嫁给他。爹爹正在头疼呢。”
观音婢不禁在内心深深的同情苏琉的娘亲,这命运该多么不济,修下这样的庶女。郑观音对上苏十七娘,一个常年强势张扬,一个惯会柔媚取宠,这该多么热闹。
秀宁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半响才说:“我大哥正和郑观音你侬我侬,忒煞情多,该不会答应吧?”
事后观音婢和世民说:“听闻苏十七娘想要嫁给你大哥为妾?”
世民忍住笑意:“有这等好事吗?我听说苏十七娘也是个绝色美人,这下大哥有福气了。”
听出了世民的调侃之音,观音婢皱眉:“你觉得你大哥会答应?“
世民摸摸下巴:“大哥会不会答应,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爹爹一定会答应的。”
对呀,苏家送来最得父亲宠爱的女儿却只求偏房的位置,这对于唐国公府来说,是多么合适的买卖呀。无论在什么时间,联盟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将来苏十七娘有了一子半女,她爹爹就是为了外孙着想,也会给唐国公府一定助力的。
观音婢心思转过,瞪着世民:“这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世民卡壳,眨巴眨巴眼睛。
观音婢恍然大悟:“李世民,你居然想出这样的招数?!”
世民夺路而逃:“我明明什么也没做嘛!”我只是找了两个人,让他们在郑观音出门的时候,聊到唐国公世子,说他有才有貌有爵位有圣宠,即使做他的妾室也是天下女人的福分,然后再把大哥的出行的计划透露出去一二而已,哪里知道苏十七娘真的巴巴去看了呢?
也许是她娘亲是苏家的妾室偏又活得如此滋润,所以她认为做唐国公世子的妾室也是美事一件呢?
天意,此乃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