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靖虏卫(1 / 1)
镖队一路向西,虽然路上并没有大事发生,但伙计们都很警觉,又有商六料理全盘,所以娄林所幸就随着大流儿混日子。风餐露宿,骑马赶路虽说辛苦,不过有胭脂陪着也没感觉有多累,全当是出来游山玩水了。从离开京城也有些日子,此时的景色已大不一样。自从过了黄河,逐渐的人烟开始稀少,偶尔还有黄沙吹过,每到这时娄林都要从头到屁股裹个严实,跟个大号粽子似的。伙计们看了也不敢笑。
风沙刚过去,娄林从一堆布里探出脑袋,连连吐着嘴里的沙子:“呸呸呸,老子不爱吃沙子,咯牙。”抖抖身上的沙子继续问,“六爷,我们出来有多久了?”
“少局主,我们出来有四十三天了。”商六不假思索的回道。
“我们现在已经在西凉地界了。”一旁的胭脂接道,“这里是靖虏卫管辖,北面就是鞑靼人的地盘,我们现在是贴着长城走。这里经常会有鞑靼人出没,而且地势平坦开阔,易攻难守,我们要加倍小心了。”
娄林吃惊的看着胭脂:“你除了会酿酒,这些你也知道?”
胭脂得意的笑笑,冲着娄林一挑眉:“别忘了,我也是跑江湖的。”
靖虏卫是明朝在西凉地区建的一座城,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靖远县。因古时称这块区域为凉州,而凉州的西部就被叫做西凉。其实西凉的称呼早在十六国时期之后就已经不存在了。之所以还叫西凉只不过是一种惯性。到了明朝由于地处偏远,又是多民族交汇之地,所以经常受到侵扰,因此明英宗决定在这里建卫筑城。
说到靖虏卫的建造还有一段趣事。明英宗当时派了督指挥房贵,布政参事戴弁,按察佥事傅吉,督粮户部主事苏震,指挥使常敬各率所属人马,浩浩荡荡的来筑城。
等房贵带着人马到了之后,发现满目荆棘,一片荒凉,黄河北岸不时还有鞑靼人的铁骑纵横。一时间房贵等人为新城的选址范了难。房贵到是个责任心强,又极认真的人。他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带着属下走遍了黄河以南的山川,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叫河靖坪的地方。这里北临黄河,南依群山,一片平川,非常适合屯军开垦。而且这里三面都是崖壁,踞高临下,易守难攻,有着天然屏障,正是一块绝佳的筑城之地,当即房贵便决定在河靖坪建城。随后他派人择吉日,以周九里三为准,四周插上黄旗定址,并快马上报明英宗。但世间的事物瞬息万变,仅仅隔了一夜,就有人来报告那四面黄旗不翼而飞。房贵听后为之一惊,立刻派人四处查寻,但始终没有结果。此时一个老农来营帐找房贵,说是看见那四面黄旗了。房贵一听找到了,差点没跳起来,立刻叫来老农,让他说清楚。
老农到是不急不慢,说是早晨看见有四只梅花鹿,每只嘴里都衔着一面黄旗,沿东坡跑下去。老农感觉奇怪,就跟着过去看。只见那四只梅花鹿衔着黄旗,过了祖厉河,在乌兰山下,把黄旗插成了四方形,等老农想再看清楚些时,那四只梅花鹿转眼就不见踪影了。
房贵本来听说有了黄旗的下落,乐得差点没跳起来,可听完老农的叙述又好气又好笑。我好歹也是一朝督指挥,你这不是拿我打牙祭嘛。他有心想斥责老农几句,可又一转念,他一个老百姓也不会闲了几聊,敢来拿朝廷官员开心,而且眼下实在找不到黄旗的下落,再看那老农一脸的诚恳,不妨就去跟他看看。
就这样,房贵半信半疑的约上同僚,又带了一些士兵,让老农带路前去查看。他生怕有诈,又让军队做好准备。等到了乌兰山下,却让房贵等人大跌眼镜,那四面黄旗果然就插在黄河之滨,乌兰山南的一片荒滩上,并且围成一个四方形。房贵立刻派人去重新丈量,而报回来的结果更让一众人吃惊不已,足足周围有九里三,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同来的官员都纷纷称奇,但房贵还是不放心,建城事关重大,又是自己全全负责,一旦出了问题,那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自己,所以他又蹬上一处高地仔细查看地势。乌兰山如一面帅字旗巍峙于南,而黄河如带奔腾北横,西面有祖厉河紧拢,东则屈吴山作屏,此地气象万千,龙盘虎踞,可谓上天所赐。房贵看后再无疑虑,立即择人绘制了图纸连夜上报明英宗。明英宗得到消息,龙颜大悦,随即下旨动工建城,并命名“靖虏卫”,“虏”则取“鹿”之谐音,衔旗祥瑞之意
娄林对商六讲的这些民间传说很感兴趣,听的津津有味。娄林在家的时候,有一个在同龄人看来,有点奇怪的爱好,就是听大人的下巴嗑。每到逢年过节时,走亲访友少不了聚会,这种家庭聚会自然少不了吃饭聊天,在饭桌上掌握话语权的往往都是长辈,所以这时不管你喜不喜欢只能听着,若是离开那是很不礼貌的。其他的堂哥堂妹这时不是低头玩手机,就是闷头吃东西,而娄林却托着腮,伸着脖子听的饶有兴趣。最让娄林感兴趣的话题,要数长辈们谈论家族的历史。这可能跟他的兴趣和专业有关,谁让他是个学考古的呢。长辈们先是天南地北的聊一些时事,因为是同一个家族,最后总会绕到家族的历史和一些有趣的掌故上,这也是中国人刻入骨髓的对家的归属感,无论哪朝哪代这都是不变的。虽然这些有的娄林已经听过很多遍,但却一点也熄灭不了再听一遍的欲望。
这些东西在历史课本和史料里可是找不到的,娄林看着马蹄踏出的一行行延伸的蹄印出神。
突然,镖队后面传来一声大喊,这一嗓子差点没把出神的娄林,吓得魂直接飞掉。娄林猛一哆嗦,感觉心脏都快跳出来了,随即没好气的回头喊:“谁鬼叫的?差点没把老子心脏病吓出来!”
喊完这句话,他也回头看见了程铁衣正黑着脸看着他,原来那一嗓子正是程铁衣喊的。娄林一缩脖子,这黑面神没事叫个什么,之前他正出神,所以也没听清程铁衣喊的是什么,但其他人可都听明白了。
那句话是“有埋伏!”
这时娄林才发现有一辆镖车陷进了沙子里,紧接着一辆跟着一辆全都陷进了沙子里,这都是在刹那间发生的事,在程铁衣喊出“有埋伏”后,所有镖车的车轮都深深的陷进了沙子里,再也挪动不了半点。这时周围的丘陵上刮起了一风,随着风,腾起了一片黄土,把整个镖队严严实实的裹在里面。娄林捂住嘴和鼻子,黄土呛的人喘不过气,他想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可根本睁不开眼睛。正在所有人都躲避风沙时,这风沙瞬间就停了。从起风到停止,前后还不到一分钟,娄林抖了抖身上的土,睁开眼睛,感觉有点奇怪。
忽然程铁衣说:“这不是风,在这里风不会从四周都集中往我们这里刮。”
“那是什么?”娄林问道。
程铁衣没有回答,眼睛一直望着远处的丘陵,伸出手,指了指远处。
娄林顺着指的方向,看到在丘陵后面也腾起了一些尘土。
“那些是什么东西?”娄林有点迷惑。
“马”程铁衣斩钉截铁的回道。
“马?什么马?野马?”娄林好奇的使劲伸长了脖子。
这时丘陵上渐渐出现了一些黑影,娄林这才看清楚,那不光是马,而是一些骑着马的人。看程铁衣的表情,他早就猜到山丘后面是什么了。心里叫着,大哥你平时闷点,黑点也就算了,关键时候您到是把话说明白啊。那有马不假,但重点是那些是骑兵啊。
那些突然出现的骑兵,不紧不慢的从山丘上下来,一点点向娄林所在的镖队收拢,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什么队形,也没有紧张的气氛,他们在马上的形态和样子,甚至可以用懒散来形容,或者说他们更像是在自己家后院放羊。随着他们的走动,几道闪光划过娄林的眼睛,那是从骑马人身上发出来的。等他们靠近,娄林终于看清,发出光的是他们的腰刀。那些腰刀在阳光下明晃晃的,而且闪光的还不只刀,还有一些娄林也不知道是什么的金属物品,都零零碎碎的挂在身上。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但个个看起来都异常彪悍魁梧,而且每个人无不例外的都背着弓。最夺人眼球的还要算他们骑的马,每匹都是膘肥体壮,毛管锃亮,这么壮硕的马在中原是很少见的。娄林又向远处山丘望了望,并没有人再过来,而眼前的也不过十几个人。
娄林犯着嘀咕,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骑兵。
程铁衣低声说了句:“他们是鞑靼人。”
娄林吃惊的又重新打量了一遍这些人,这下麻烦了,这回可不是梅山的花子队了,这是真刀真枪的强敌,看他们的人数和有恃无恐的神情就知道不好对付。而且离开京城时,小彭王爷特意嘱咐过,这次的对手就是鞑靼人,难道他们真得到消息了?这时从马队里出来一个黝黑健硕的汉子,嘴角两边各留着一绺长胡子,就像虾的两根须子。虽然他穿着一身汉人的衣服,但却戴了一顶牛皮卷边帽子,看起来非常怪异。他的马上同样挂着一副弓,腰里挎着腰刀,另一边则挂着长鞭子,但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他肩上的东西,那是一只体型硕大的腰玉。它蹲在黑汉子的肩上,两只眼睛放着寒光,死死的盯着娄林,娄林心里禁不住发起毛来。
那黑汉子一只脚踩着马镫,另一条腿则盘着,搭在马背上,抬起手里的马鞭指着镖车:“这是长风镖局的?”
娄林被打断,回过神儿,不禁在心里狠狠骂自己,你个没出息的,竟然被一只畜生看的丢了魂。又看到那黑汉子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火一下就顶到脑门儿了,不耐烦的反问:“你是谁?”
“看你这架势,你就是郭旭喽?”黑汉子到是一脸不在乎,上下打量着娄林。
“算你聪明,没被猪油蒙了心。”娄林知道他们并非善类,混不吝的劲上来,拍着胸脯说,“老子就是郭旭了。别废话,你到底是谁?”
那黑汉子有点听不太懂娄林说的话,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可是他并不发火,而是懒懒的在马上晃晃,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呵呵呵……”说着用手指轻轻拂了下那只腰玉的羽毛,随即发出一阵冷笑,“我不说,想必你也猜到,我们是鞑靼人。下面我来自我介绍下,我叫布尔古德,在你们汉人的意思里,就是雄鹰。”
虽说眼前的是一个粗壮,黝黑的汉子,但他说话的语气却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和前所未有的阴冷。娄林下意识的又看了眼那只腰玉。它依旧盯着娄林,娄林感觉自己像是被红外线瞄准镜锁定了一样,浑身不自在。
“你们老远跑来,不会就为了自我介绍吧?”娄林把目光从腰玉身上移开接着说。
“呵呵呵……”布尔古德又发出一阵阴笑,“我们是来劫镖的。”